一种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共享游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6407发布日期:2019-05-11 01:0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共享游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共享游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共享游船。



背景技术:

现如今公园里水域面积越来越大,不管是湖还是河都会设置一些好玩的景点,在游玩过程中,通过乘坐游船游玩尤其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所以游船一类的公园设施的开发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

而在使用游船游玩过程中,游客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游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才是用户的体验感,目前的游船基本上只是普通的船体进行改造而成的,在不同体重的游客乘坐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船身的摇晃不稳定,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共享游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共享游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共享游船,包括船身,所述船身的前端为船头,所述船头的前端后端固定安装有驾驶操控台,所述船身的后端为船尾,所述船身的前端下表面安装有转向舵,所述船头的上表面中央固定安装有两根前挡杆,所述驾驶操控台的后侧一边安装有第一座位,所述第一座位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座位,所述第一座位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座位,所述第二座位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第四座位,所述第一座位和第二座位并成一排,所述第三座位和第四座位并成一排,所述船身的上端四周表面前侧一角固定安装第一支架的下端,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固定在遮阳棚的前侧一角,所述船身的上端四周表面前侧另一角固定安装第二支架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固定在遮阳棚的前侧另一角,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并成一排,所述船身的上端四周表面后侧一角固定安装第三支架的下端,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固定在遮阳棚的后侧一角,所述船身的上端四周表面后侧另一角固定安装第四支架的下端,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固定在遮阳棚的后侧另一角,所述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并成一排,所述船身的上端两侧对称位置固定安装有两根弧形护栏,所述遮阳棚的下表面中央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具上内接有照明灯具,所述船头的前侧端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有一个拉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船身的座位下方中间内腔设置有一个水箱,所述水箱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个进出水端口连通水箱的接口,所述水泵的另一个进出水端口与外界水源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船尾的底端内部固定安装有涡轮驱动机,所述涡轮驱动机的轴出端与水轮叶片的一端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驾驶操控台的内侧端驾驶位前端安装有方向手轮,所述方向手轮通过连轴与转向舵的控制杆端连接,用来控制游船前进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驾驶操控台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插装有充值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槽的下侧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的一侧安装有速率码表,所述速率码表的一侧设置有灯具开关,所述灯具开关的一侧设置有涡轮机控制开关,所述涡轮机控制开关的一侧安装有水位计,所述水位计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水泵的水泵控制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船尾的后侧面中间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上套装有救生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挂钩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二挂钩上套装有安全绳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游船,通过在船身的内腔内设置水箱,水箱可以通过水泵抽入一定量的水量,增加船底部的重量,从而提升船身整体的稳定性,在不同体重的人群使用游船时,能够根据使用者体重的不同增减船身底部的重量,最大限度的减小并消除船身的摇晃,提高了公园水上游船的安全性。

2、该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游船,通过设置插卡型的使用手段,能够保证船只使用得当,不会造成争抢或丢失的风险,具有更大的实用性。

3、该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游船,通过在遮阳棚上设置照明灯具,能够满足游客在夜间游湖的照明需求,增加游船全天使用的时长,为一些夜间的景点增添光彩。

4、该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游船,通过在船尾的后侧预备了救生圈和安全绳索,这些救援器材可以在公园水域发生溺水危险事故时使用,提高了游船的安全级别,保障了众多游客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共享游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共享游船中侧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共享游船中驾驶操控台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共享游船中船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身;2、船头;3、驾驶操控台;4、船尾;5、转向舵;6、第一座位;7、第二座位;8、第三座位;9、第四座位;10、前挡杆;11、第一支架; 12、第二支架;13、第三支架;14、第四支架;15、弧形护栏;16、遮阳棚;17、安装板;18、照明灯具;19、拉环;20、水箱;21、水泵;22、涡轮驱动机;23、水轮叶片;24、方向手轮;25、卡槽;26、充值卡;27、电源开关;28、速率码表;29、水位计;30、水泵控制开关;31、涡轮机控制开关;32、灯具开关;33、第一挂钩;34、救生圈;35、第二挂钩;36、安全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公园水上稳定型共享游船,包括船身1,船身1的前端为船头2,船头2的前端后端固定安装驾驶操控台3,船身1的后端为船尾4,船身1的前端下表面安装转向舵5,船头2的上表面中央固定安装两根前挡杆10,驾驶操控台3的后侧一边安装第一座位6,第一座位 6的一侧固定安装第二座位7,第一座位6的后侧固定安装第三座位8,第二座位7的后侧固定安装第四座位9,第一座位6和第二座位7并成一排,第三座位 8和第四座位9并成一排,船身1的上端四周表面前侧一角固定安装第一支架11 的下端,第一支架11的上端固定在遮阳棚16的前侧一角,船身1的上端四周表面前侧另一角固定安装第二支架12的下端,第二支架12的上端固定在遮阳棚 16的前侧另一角,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并成一排,船身1的上端四周表面后侧一角固定安装第三支架13的下端,第三支架13的上端固定在遮阳棚16 的后侧一角,船身1的上端四周表面后侧另一角固定安装第四支架14的下端,第四支架14的上端固定在遮阳棚16的后侧另一角,第三支架13和第四支架14 并成一排,船身1的上端两侧对称位置固定安装两根弧形护栏15,遮阳棚16的下表面中央固定安装板17,安装板17上内接照明灯具18,船头2的前侧端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一个拉环19。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船身稳定性,减小船身摇晃,优选的,船身1的座位下方中间内腔设置一个水箱20,水箱20的前端固定安装水泵21,水泵21的一个进出水端口连通水箱20的接口,水泵21的另一个进出水端口与外界水源连通。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驱动游船前进,优选的,船尾4的底端内部固定安装涡轮驱动机22,涡轮驱动机22的轴出端与水轮叶片23的一端齿轮啮合。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控制船体前进方向,优选的,驾驶操控台3的内侧端驾驶位前端安装方向手轮24,方向手轮24通过连轴与转向舵5的控制杆端连接,用来控制游船前进方向。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游客使用,优选的,驾驶操控台3的上表面一侧开设卡槽25,卡槽25内插装充值卡26。

本实施例中,为了连接且合理控制各个器件,优选的,卡槽25的下侧设置电源开关27,电源开关27的一侧安装速率码表28,速率码表28的一侧设置灯具开关32,灯具开关32的一侧设置涡轮机控制开关31,涡轮机控制开关31的一侧安装水位计29,水位计29的一侧设置控制水泵21的水泵控制开关30。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游客使用的安全性,优选的,船尾4的后侧面中间上方固定安装第一挂钩33,第一挂钩33上套装救生圈34。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游客使用的安全性,优选的,第一挂钩33的一侧固定安装第二挂钩35,第二挂钩35上套装安全绳索3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船身1的座位下方中间内腔设置有一个水箱20,水箱20的前端固定安装有水泵21,水泵21的一个进出水端口连通水箱 20的接口,水泵21的另一个进出水端口与外界水源连通,通过在船身1的内腔内设置水箱20,水箱20可以通过水泵21抽入一定量的水量,增加船底部的重量,从而提升船身整体的稳定性,在不同体重的人群使用游船时,能够根据使用者体重的不同增减船身底部的重量,最大限度的减小并消除船身的摇晃,提高了公园水上游船的安全性。其次,驾驶操控台3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卡槽25,卡槽25内插装有充值卡26,充值卡26是由游船管理中心统一发售的,在充值卡 26插上后,电源才被允许控制接通使用,设置插卡型的使用手段,能够保证船只使用得当,不会造成争抢或丢失的风险,具有更大的实用性。最后,在遮阳棚 16上设置照明灯具18,能够满足游客在夜间游湖的照明需求,并且在船尾4的后侧预备了救生圈34和安全绳索36,这些救援器材可以在公园水域发生溺水危险事故时使用,具有极大的安全保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