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甲板敷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5210发布日期:2020-03-10 09:38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用甲板敷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甲板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甲板敷料结构。



背景技术:

甲板敷料指敷设于船舶甲板上,具有隔热、降噪、防锈、防滑等性能的覆盖材料,现有的甲板辅料结构在使用时,在保证高抗压强度的情况下,减震的效果不高,上层辅料容易损坏,并且辅料结构在安装时,需要整体铺装然后进行粘接,安装较为不便,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船用甲板敷料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甲板敷料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船用甲板敷料结构,包括敷料主体,所述敷料主体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面层敷料,所述面层敷料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的上端外表面与面层敷料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层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pe膜层,所述pe膜层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陶瓷隔层,所述面层敷料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便捷注胶安装装置,所述便捷注胶安装装置的下端且贯穿敷料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胶管,所述减震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阻尼减震装置,所述敷料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钢围壁,所述敷料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甲板,所述便捷注胶安装装置的下端通过输胶管与敷料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便捷注胶安装装置的数量为三组,所述便捷注胶安装装置包括胶筒、注胶口、外固定框、加热条、电池门、开门口与合页转轴,所述注胶口固定安装在胶筒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胶筒为空心结构,所述外固定框固定安装在注胶口的下端外侧,所述外固定框的下端与面层敷料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条固定安装在外固定框的内部,所述电池门设置在加热条的外表面,所述开门口固定安装在电池门的前端外表面,所述合页转轴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电池门通过合页转轴与外固定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胶管包括第一分支输胶管与第二分支输胶管,所述第一分支输胶管与第二分支输胶管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输胶管的上端部分与胶筒的下端中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支输胶管、第二分支输胶管的下端外表面均贯穿敷料主体的内部与甲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阻尼减震装置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阻尼减震装置在减震层的内部呈阵列排布,所述阻尼减震装置包括橡胶变形柱与阻尼弹簧,所述橡胶变形柱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阻尼弹簧位于橡胶变形柱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电池门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加热条的输入端与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船用甲板敷料结构,通过使用便捷注胶安装装置,能够在安装敷料主体时,直接向敷料主体与甲板之间进行注胶,无需在安装前在敷料主体下端提前注胶,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与速度,并且通过设置阻尼减震装置,内部的橡胶变形柱与阻尼弹簧同时形变提供反作用力,能够有效的提高抗震与减震性能,整个甲板敷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甲板敷料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甲板敷料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甲板敷料结构的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用甲板敷料结构的阻尼减震装置的放大图。

图中:1、敷料主体;2、面层敷料;3、减震层;4、pe膜层;5、陶瓷隔层;6、便捷注胶安装装置;601、胶筒;602、注胶口;603、外固定框;604、加热条;605、电池门;606、开门口;607、合页转轴;7、输胶管;701、第一分支输胶管;702、第二分支输胶管;8、阻尼减震装置;801、橡胶变形柱;802、阻尼弹簧;9、钢围壁;10、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船用甲板敷料结构,包括敷料主体1,敷料主体1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面层敷料2,面层敷料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层3,减震层3的上端外表面与面层敷料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减震层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pe膜层4,pe膜层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陶瓷隔层5,面层敷料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便捷注胶安装装置6,便捷注胶安装装置6的下端且贯穿敷料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胶管7,减震层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阻尼减震装置8,敷料主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钢围壁9,敷料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甲板10,便捷注胶安装装置6的下端通过输胶管7与敷料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便捷注胶安装装置6的数量为三组,便捷注胶安装装置6包括胶筒601、注胶口602、外固定框603、加热条604、电池门605、开门口606与合页转轴607,注胶口602固定安装在胶筒601的上端外表面,胶筒601为空心结构,外固定框603固定安装在注胶口602的下端外侧,外固定框603的下端与面层敷料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加热条604固定安装在外固定框603的内部,电池门605设置在加热条604的外表面,开门口606固定安装在电池门605的前端外表面,合页转轴607的数量为两组,电池门605通过合页转轴607与外固定框603转动连接;输胶管7包括第一分支输胶管701与第二分支输胶管702,第一分支输胶管701与第二分支输胶管702相对设置;输胶管7的上端部分与胶筒601的下端中心固定连接,第一分支输胶管701、第二分支输胶管702的下端外表面均贯穿敷料主体1的内部与甲板10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阻尼减震装置8的数量为若干组,阻尼减震装置8在减震层3的内部呈阵列排布,阻尼减震装置8包括橡胶变形柱801与阻尼弹簧802,橡胶变形柱801的数量为两组,阻尼弹簧802位于橡胶变形柱801的内侧;电池门605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加热条604的输入端与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船用甲板敷料结构,敷料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面层敷料2为最上层,减震层3的内部的阻尼减震装置8,当收到压力的作用时,阻尼减震装置8内部的两组橡胶变形柱801会先进行一次形变,提供反作用力,阻尼弹簧802会跟随橡胶变形柱801进行形变,再一次提供反作用力,起到抗震减震的作用,pe膜层4能够吸收噪音,起到降噪的作用,陶瓷隔层5为陶瓷材质,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进行安装时,将敷料主体1的两侧与钢围壁9贴紧,下端与甲板10贴合,通过设置便捷注胶安装装置6,将粘接需要用到的胶体从注胶口602注入,将电池门605通过抠动开门口606配合合页转轴607转动打开,将电池安装上,加热条604开始发热,胶体熔化为胶水,从胶筒601流入输胶管7,再通过第一分支输胶管701与第二分支输胶管702流出到敷料主体1与甲板10之间,待胶水凝固,安装完成,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