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舱室刚性窗斗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5424发布日期:2019-08-20 20:5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舱室刚性窗斗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舱室刚性窗斗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造船业在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造的船只在功能和舒适性方面都提升显著,窗斗是轮船窗框和室内装饰板的重要连接部件,窗斗在安装时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在安装时需要采用辅助设备进行安装作业,现有的窗斗安装辅助装置仅能进行辅助定位,不能对窗斗与窗框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密封,使窗斗安装时需要消耗更长的时间,且现有的窗斗和窗框焊接缝隙的处理多采用人工点胶进行焊缝修补,对焊缝涂胶时易出现涂抹不均匀的情况,对胶造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舱室刚性窗斗的安装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船舶舱室刚性窗斗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液压杆、固定环、稳定装置、驱动装置、转盘、卡杆、固定装置和电磁吸附装置,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顶端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顶端的中部安装有稳定装置,且稳定装置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外部套装有转盘,且转盘的顶部和底部均卡接有卡杆,两个所述卡杆的一端均卡接有固定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一侧背面的中部卡接有电磁吸附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伸缩杆、滚珠和固定块,且伸缩杆的两端均安装有滚珠,两个所述滚珠的外部均套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安装在驱动装置的顶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套壳、电动机和齿轮,且套壳安装在稳定装置的底部,所述套壳内腔的一侧套装有电动机,且套壳内腔的一侧设有齿轮,所述电动机输出轴的顶部与齿轮的底部咬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套管、屏蔽盖、活动板和弹簧,且套管卡接在卡杆的一端,所述套管顶部的一侧螺纹套接有屏蔽盖,且套管内腔的另一侧套装有弹簧,所述套管内腔的一侧套装有活动板,且套管内腔的一端与活动板的一侧通过弹簧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稳定装置共有四个,且四个稳定装置呈十字形分布在固定环的内壁。

可选的,所述卡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扭簧,且两个扭簧的扭转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电磁吸附装置共有三个,且三个电磁吸附装置等距分布在驱动装置的一侧,三个所述电磁吸附装置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橡胶垫片。

可选的,所述转盘内壁的一侧与齿轮的顶部咬合,且转盘的材质为铝合金。

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外部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把手,且两个把手通过驱动装置一侧的中部对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舱室刚性窗斗的安装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船舶舱室刚性窗斗的安装结构,通过电磁吸附装置可将不同规格的窗斗进行吸附,能够使窗斗安装结构对不能规格的窗斗进行辅助安装,通过电磁吸附装置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转盘、卡杆和固定装置,使窗斗安装结构能够同时对窗斗进行辅助定位和焊缝点胶,使密封胶的涂抹更加均匀,有效提高了窗斗安装的效率。

2、该船舶舱室刚性窗斗的安装结构,通过卡杆可进行拉伸,卡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扭簧,且驱动装置可通过转盘驱动卡杆和固定装置进行旋转,使固定装置通过人工对准封胶位置,驱动装置能够使转盘和卡杆带动固定装置自行巡道,让固定装置内部的胶水沿着窗斗与窗框进行涂抹,使胶水涂抹的更加均匀,有效避免了胶水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驱动装置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稳定装置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装置剖视放大图。

图中:1、底座;2、液压杆;3、固定环;4、稳定装置;41、伸缩杆;42、滚珠;43、固定块;5、驱动装置;51、套壳;52、电动机;53、齿轮;6、转盘;7、卡杆;8、固定装置;81、套管;82、屏蔽盖;83、活动板;84、弹簧;9、电磁吸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船舶舱室刚性窗斗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液压杆2、固定环3、稳定装置4、驱动装置5、转盘6、卡杆7、固定装置8和电磁吸附装置9,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液压杆2,且液压杆2的顶端安装有固定环3,固定环3内壁顶端的中部安装有稳定装置4,且稳定装置4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的外部套装有转盘6,且转盘6的顶部和底部均卡接有卡杆7,两个卡杆7的一端均卡接有固定装置8,驱动装置5一侧背面的中部卡接有电磁吸附装置9,稳定装置4包括伸缩杆41、滚珠42和固定块43,且伸缩杆41的两端均安装有滚珠42,两个滚珠42的外部均套装有固定块43,且固定块43安装在驱动装置5的顶端,驱动装置5包括套壳51、电动机52和齿轮53,且套壳51安装在稳定装置4的底部,套壳51内腔的一侧套装有电动机52,且套壳51内腔的一侧设有齿轮53,电动机52输出轴的顶部与齿轮53的底部咬合,驱动装置5可驱动转盘6进行旋转,让固定装置8内部的密封胶均匀的涂抹在焊缝外部,固定装置8包括套管81、屏蔽盖82、活动板83和弹簧84,且套管81卡接在卡杆7的一端,套管81顶部的一侧螺纹套接有屏蔽盖82,且套管81内腔的另一侧套装有弹簧84,套管81内腔的一侧套装有活动板83,且套管81内腔的一端与活动板83的一侧通过弹簧84传动连接。弹簧84可推动活动板83移动,使固定装置8的内部可放置不同大小的胶瓶,稳定装置4共有四个,且四个稳定装置4呈十字形分布在固定环3的内壁,驱动装置5可通过稳定装置4进行角度调节,使窗斗能够更加精准的插入窗框中,卡杆7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扭簧,且两个扭簧的扭转方向相同,两个扭簧能够让胶瓶的喷口紧贴焊缝,防止在固定装置8对焊缝进行旋转点胶时出现断点,电磁吸附装置9共有三个,且三个电磁吸附装置9等距分布在驱动装置5的一侧,三个电磁吸附装置9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橡胶垫片,橡胶垫片可增大电磁吸附装置9与窗斗的内壁吸附后的摩擦力,防止窗斗安装时发生滑落,转盘6内壁的一侧与齿轮53的顶部咬合,且转盘6的材质为铝合金,驱动装置5外部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把手,且两个把手通过驱动装置5一侧的中部对称。

该船舶舱室刚性窗斗的安装结构,使用时推动安装结构通过底座1将安装结构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将窗斗套在三个电磁吸附装置9的外部并接通电磁吸附装置9的电源,使三个电磁吸附装置9的一侧将窗斗的内壁紧密吸附,其次启动液压杆2将窗斗抬升至相应的高度,然后再次推动安装结构,将窗斗插入窗框内,然后对窗斗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向固定装置8的内部放入密封胶瓶,并将胶瓶的喷口对准焊缝,然后启动驱动装置5,使驱动装置5通过转盘6和卡杆7带动固定装置8旋转,让固定装置8内部胶瓶的胶水均匀涂抹在焊缝的外部,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舱室刚性窗斗的安装结构,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底座、液压杆、固定环、稳定装置、驱动装置、转盘、卡杆、固定装置和电磁吸附装置,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顶端安装有固定环,固定环内壁顶端的中部安装有稳定装置,且稳定装置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外部套装有转盘。该船舶舱室刚性窗斗的安装结构,通过电磁吸附装置可将不同规格的窗斗进行吸附,能够使窗斗安装结构对不能规格的窗斗进行辅助安装,通过电磁吸附装置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转盘、卡杆和固定装置,使窗斗安装结构能够同时对窗斗进行辅助定位和焊缝点胶,使密封胶的涂抹更加均匀,有效提高了窗斗安装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冯苗峰;宋震;陈梅清;蔡治平;王继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02
技术公布日:2019.0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