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金属护套保温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935发布日期:2019-10-19 03:15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金属护套保温风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及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金属护套保温风道。



背景技术:

在通风空调风道设计中,考虑到空调风道内部的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差(制冷工况下低于外部环境温度,制热工况下高于外部环境温度),为了确保经过风道送至各舱室的空调送风状态点达到设计值,也综合考虑节能方面的要求、防止风道壁面产生冷凝水的要求,对空调风道必须要进行保温/隔热处理。随着中国海洋工程项目接单的逐步增多,很多国外船东对规范的要求也越发严格,这其中就包含经常会被使用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国际标准ISO15138,该规范B.1.5中要求除了位于天花板、围壁板或是通风空调通道内的风道,其余带保温/隔热材料的风道均需要在其外部使用金属护套来进行机械保护,根据风道外部绝缘材料的类别和所处的处所及风道的外径将使用不同材质和不同壁厚的金属护套。对需要金属护套的空调风道的保温通常采用如下施工方法:先将风道在现场安装完毕,然后再对风道和支架整体敷设保温材料及安装金属护套。此方法的优点是风道的安装较容易,能够较快的将所有风道在现场固定及连接,便于风道泄漏试验的实施。将保温材料及护套安装在风道内部,待现场风道固定后再对法兰连接部分敷设保温材料及安装护套。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杜绝冷量通过吊架传到钢制结构上,大部分保温材料的敷设和护套的安装可以在车间提前完成。对于第种保温风道金属护套的设计方案,由于风道与支架的直接接触面积较多,管道内的冷量易通过支架传到钢制结构上,导致损失一定的冷量;同时现场保温材料的敷设耗时过多,有些狭窄区域操作困难,最外部的护套安装难度增大,此外护套在支架位置将增加许多切断点,不利于保持金属护套的完整性。对于第种保温风道金属护套的设计方案,如果安装工艺不完善或是施工质量不佳,内部的保温材料会被气流带入房间,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另外,由于放样时需要按照考虑保温层厚度的外径来布置风道,使得对应的通舱件开孔尺寸增大,对结构加强造成一定难度,若通舱件按照内径考虑,则与已保温的风道之间存在保温层厚度差,容易造成气流的扰动。

综合考虑目前所广泛采用的带金属护套保温风道的设计优缺点,因此需要一种带金属护套保温风道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一方面可以大幅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降低现场狭窄区域护套安装的难度,保证护套穿越风道支架时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可以杜绝隔热材料进入风道内部的风险,减少结构专业对风道在舱壁/甲板上的开孔补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金属护套保温风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金属护套保温风道,所述钢制甲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风道支架,所述风道支架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有风道,所述风道通过风道支撑件与风道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风道支撑件通过紧固件与风道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风道支架与风道支撑件的连接处之间固定设置有氯丁橡胶,所述风道支撑件远离风道支架的一端与风道固定连接,所述风道的外壁固定设置有金属护套,所述金属护套与风道之间固定设置有保温材料,所述风道设置有碳钢钢板风道、镀锌钢板风道和不锈钢钢板风道,所述风道支撑件设置有碳钢风道支撑件和不锈钢风道支撑件,所述镀锌钢板风道与碳钢风道支撑件通过不锈钢抽芯铆钉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道支撑件与风道的连接类型有3种,碳钢钢板风道与碳钢风道支撑件焊接,镀锌钢板风道与碳钢风道支撑件通过不锈钢抽芯铆钉连接,不锈钢钢板风道与不锈钢风道支撑件焊接。

优选的,所述风道支架与风道的安装方式有2种,风道与风道支架的底端下侧通过风道支撑件连接,风道与风道支架的底端上侧通过风道支撑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道支撑件开设有腰圆孔。

优选的,所述风道支撑件由63x63x6mm的等边角钢制作成。

优选的,所述钢制甲板与风道支架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此实用新型设计相比常规采用的先安装所有风道再整体敷设保温材料及安装金属护套的设计方式,由于大部分工序提前转移到了车间内部先行处理,借助于车间良好的工作空间及完整的配套设备,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现场安装所带来的困难,节约现场安装的人工工时,同时可以很好避开现场角钢支架对护套的切断影响,提高护套材料的利用率;相比较常规采用的将保温材料及护套安装在风道内部的设计方式,杜绝了内部护套由于安装工艺不完善或是施工质量差导致的保温材料脱落后被气流带入房间,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的隐患,同时也减小了通舱件的贯穿开孔尺寸,有利于结构的补强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道与风道支架安装方式1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道与风道支架安装方式2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放大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道支撑件与风道连接方式类型1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道支撑件与风道连接方式类型2平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道支撑件与风道连接方式类型3平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部断面A-A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风道支撑件与风道连接方式类型2断面B-B剖视图。

图中:1-钢制甲板、2-风道支架、3-风道、4-不锈钢抽芯铆钉、5-风道支撑件、6-紧固件、7-氯丁橡胶、8-金属护套、9-保温材料、10-碳钢钢板风道、11-镀锌钢板风道、12-不锈钢钢板风道、13-碳钢风道支撑件、14-不锈钢风道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带金属护套保温风道,包括钢制甲板1,其特征在于:钢制甲板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风道支架2,风道支架2的外壁底端固定连接有风道3,风道3通过风道支撑件5与风道支架2固定连接,风道支撑件5通过紧固件6与风道支架2固定连接,风道支架2与风道支撑件5的连接处之间固定设置有氯丁橡胶7,风道支撑件5远离风道支架2的一端与风道3固定连接,风道3的外壁固定设置有金属护套8,金属护套8与风道3之间固定设置有保温材料9,风道3设置有碳钢钢板风道10、镀锌钢板风道11和不锈钢钢板风道12,风道支撑件5设置有碳钢风道支撑件13和不锈钢风道支撑件14,镀锌钢板风道11与碳钢风道支撑件13通过不锈钢抽芯铆钉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此实用新型设计相比常规采用的先安装所有风道3再整体敷设保温材料9及安装金属护套8的设计方式,由于大部分工序提前转移到了车间内部先行处理,借助于车间良好的工作空间及完整的配套设备,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现场安装所带来的困难,节约现场安装的人工工时,同时可以很好避开现场角钢支架对护套的切断影响,提高护套材料的利用率;相比较常规采用的将保温材料9及护套安装在风道3内部的设计方式,杜绝了内部护套由于安装工艺不完善或是施工质量差导致的保温材料脱落后被气流带入房间,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的隐患,同时也减小了通舱件的贯穿开孔尺寸,有利于结构的补强处理。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使用时,车间保温风道的制作流程如下:按制造标准选取不同材质、不同壁厚的钢板制作成所需的风道3,根据风道3的材质和壁厚,截取150毫米长,63x63x6的等边角钢制作成风道支撑件5,预处理后与风道3进行铆接或是焊接固定(根据不同的风道材质和壁厚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为一个整体,统一进行表面处理(如有要求),对处理后的整体部件敷设保温材料9并安装金属护套8,完成后对成品妥善保存。

现场保温风道的安装流程如下:制作好的成品保温风道3运至现场后与船上预装的风道支架2进行螺栓连接固定,同时用螺栓连接风道之间的法兰,在泄漏试验完成并满足密性要求后将风道3之间的连接法兰进行保温材料9敷设及金属护套8安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