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击可系泊型浮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7913发布日期:2019-12-03 17:5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击可系泊型浮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防撞击可系泊型浮标。



背景技术:

浮标是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顶部装有灯器的浮标称为灯浮标,是通过锚链连接沉块锚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标示航道,指示浅滩、标明障碍物或专门用途的水面助航标志,日夜为通航水域提供导助航。浮标在航标中数量最多,应用广泛。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5248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浮标,包括浮标主体、通过锚链连接在浮标主体下部的沉块、太阳能硅板、电线、铅蓄电池、浮标主体浮鼓、连接在浮标主体上的灯架、连接在灯架顶部的灯器、连接在浮标主体下部的压铁以及护铁;还包括浮标主体浮鼓、设置于浮标主体浮鼓内的摆陀发电装置、太阳能硅板以及锂或石墨烯小型蓄电池。

但是,上述浮鼓上未设置缓冲装置,当船只与浮鼓接触后,船只会对浮鼓产生较大的冲击,因而可能会造成浮鼓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击可系泊型浮标,其通过设置缓冲装置,能够减轻船只与浮鼓的刚性接触,因而能够延长浮鼓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击可系泊型浮标,包括浮鼓、固接于浮鼓顶部的多个绳环、固接于浮鼓底部的锚链以及与锚链远离浮鼓一端连接的沉块,所述浮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套设于浮鼓的气圈、沿气圈的周向安装于气圈的多组缓冲组件以及安装于浮鼓用于对气圈进行支撑的多组支撑组件;每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接于气圈内侧的第一连接板、固接于浮鼓外侧壁的第二连接板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接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船只靠近浮鼓时,先于气圈接触,气圈对浮鼓进行初步防护,然后通过多个弹性件对浮鼓进行进一步防护,从而能够减轻船只与浮鼓的刚性接触,因而能够延长浮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绳环,便于船只停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接于浮鼓外侧壁的支撑板以及固接于气圈底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滑移连接于支撑板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对支撑杆进行支撑,进而能够对气圈进行支撑,因而能够降低气圈与多组缓冲组件发生下坠的可能性;再者,支撑板可供支撑杆沿不同的方向滑移,因而可以降低支撑杆被挤变形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圈上设置有多组便于对多个第一连接板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便于对第一连接板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分别固接于第一连接板两端的两个固定板、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的对拉螺丝以及螺纹连接于对拉螺丝的多个紧固螺母;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抵接于气圈的两侧;多个所述紧固螺母分别抵接于两个固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固定板将气圈的一部分夹住,然后拧紧紧固螺母,从而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气圈上,这样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圈上设置有气嘴,所述气嘴上卡接有密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卡接于气嘴,可以降低气嘴内进水的可能性,因而可对气嘴进行的一定的防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内部远离气嘴的一端固接有柱形卡块,所述柱形卡块卡接于气嘴的内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形卡块卡接于气嘴的内腔,可使密封盖与气嘴连接的更加牢固,因而能够降低密封盖与气嘴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块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锚链的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组件,便于锚链与沉块进行连接,因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接于沉块一侧的两个连接耳、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连接耳的螺栓以及螺纹连接于螺栓远离其栓帽一端的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抵接于一连接耳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锚链靠近沉块的一端放至两个连接耳之间,然后使螺栓依次穿过一连接耳、锚链以及另一连接耳,最后通过连接螺母将螺栓锁紧;通过连接组件使锚链与沉块进行连接,这样操作简单、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船只靠近浮鼓时,先于气圈接触,气圈对浮鼓进行初步防护,然后通过多个弹性件对浮鼓进行进一步防护,从而能够减轻船只与浮鼓的刚性接触,因而能够延长浮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绳环,便于船只停泊;

2.通过支撑板对支撑杆进行支撑,进而能够对气圈进行支撑,因而能够降低气圈与多组缓冲组件发生下坠的可能性;再者,支撑板可供支撑杆沿不同的方向滑移,因而可以降低支撑杆被挤变形的可能性;

3.将锚链靠近沉块的一端放至两个连接耳之间,然后使螺栓依次穿过一连接耳、锚链以及另一连接耳,最后通过连接螺母将螺栓锁紧;通过连接组件使锚链与沉块进行连接,这样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固定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柱形卡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凸显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鼓;11、绳环;12、锚链;13、沉块;2、缓冲装置;21、气圈;22、缓冲组件;221、第一连接板;222、第二连接板;223、弹性件;23、支撑组件;231、支撑板;232、支撑杆;3、固定组件;31、固定板;32、对拉螺丝;33、紧固螺母;4、气嘴;5、密封盖;51、柱形卡块;6、连接组件;61、连接耳;62、螺栓;63、连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防撞击可系泊型浮标,如图1所示,包括浮鼓1、固接于浮鼓1顶部的多个绳环11、固接于浮鼓1底部的锚链12以及与锚链12远离浮鼓1一端连接的沉块13,浮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缓冲装置2。

如图1所示,缓冲装置2包括套设于浮鼓1的气圈21、沿气圈21的周向安装于气圈21的多组缓冲组件22以及安装于浮鼓1用于对气圈21进行支撑的多组支撑组件23;每组缓冲组件22包括固接于气圈21内侧的第一连接板221、焊接于浮鼓1外侧壁的第二连接板222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21和第二连接板222之间的弹性件223;气圈21可选用橡胶圈,这样可使气圈21具有一定的强度;弹性件223的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连接板221和第二连接板222,弹性件223可选用弹簧。当船只靠近浮鼓1时,先于气圈21接触,气圈21对浮鼓1进行初步防护,然后通过多个弹性件223对浮鼓1进行进一步防护,从而能够减轻船只与浮鼓1的刚性接触,因而能够延长浮鼓1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绳环11,便于船只停泊。

如图1所示,每组支撑组件23包括固接于浮鼓1外侧壁的支撑板231以及固接于气圈21底部的支撑杆232;支撑杆232可通过卡箍与气圈21固定连接;支撑杆232滑移连接于支撑板231的顶部。通过支撑板231对支撑杆232进行支撑,进而能够对气圈21进行支撑,因而能够降低气圈21与多组缓冲组件22发生下坠的可能性;再者,支撑板231可供支撑杆232沿不同的方向滑移,因而可以降低支撑杆232被挤变形的可能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气圈21上设置有多组便于对多个第一连接板221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3,每组固定组件3包括分别固接于第一连接板221两端的两个固定板31、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板31的对拉螺丝32以及螺纹连接于对拉螺丝32的多个紧固螺母33;两个固定板31分别抵接于气圈21的两侧;多个紧固螺母33分别抵接于两个固定板31。通过两个固定板31将气圈21的一部分夹住,然后拧紧紧固螺母33,从而将第一连接板221固定在气圈21上,这样操作简单、方便。

如图1和图3所示,气圈21上安装有气嘴4,气嘴4上卡接有密封盖5;密封盖5内部远离气嘴4的一端固接有柱形卡块51,柱形卡块51卡接于气嘴4的内腔。柱形卡块51卡接于气嘴4的内腔,可使密封盖5与气嘴4连接的更加牢固,因而能够降低密封盖5与气嘴4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如图4所示,沉块13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锚链12的连接组件6,连接组件6包括固接于沉块13一侧的两个连接耳61、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连接耳61的螺栓62以及螺纹连接于螺栓62远离其栓帽一端的连接螺母63;连接螺母63抵接于一连接耳61的一侧。将锚链12靠近沉块13的一端放至两个连接耳61之间,然后使螺栓62依次穿过一连接耳61、锚链12以及另一连接耳61,最后通过连接螺母63将螺栓62锁紧;通过连接组件6使锚链12与沉块13进行连接,这样操作简单、方便。

该种防撞击可系泊型浮标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船只靠近浮鼓1时,先于气圈21接触,气圈21对浮鼓1进行初步防护,然后通过多个弹性件223对浮鼓1进行进一步防护,从而能够减轻船只与浮鼓1的刚性接触,因而能够延长浮鼓1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绳环11,便于船只停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