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拦污清漂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7499发布日期:2020-04-03 14:5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拦污清漂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域处理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拦污清漂船。



背景技术:

清漂是指利用人工或者机械设备将水上漂浮的垃圾,例如白色塑料、生活垃圾和水生植物等从水面打捞后,直接装运或者经压缩后装运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的过程,因此清漂作业是保持环境卫生,特别是水域清洁中一项重要的措施。目前,水域清漂设备包括格栅式清污机、清漂网、清漂船等,其中,清漂船是使用较为广泛以及较为便捷的清漂设备。不同于格栅式清污机和清漂网需要被动的等待水上垃圾漂浮至指定区域内才能完成清漂工作,清漂船则是对水上垃圾主动出击,能够及时的进行水域清理工作,避免垃圾长时间滞留在水域中,使得水域环境进一步恶化,工作效率高。

例如在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6704479u,公开时间为2017年12月5日,名称为“一种多功能综合性清污船”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综合性清污船,包括船体、设置在船体尾端的支座,支座的顶端与回转清污机相连接,回转清污机的落料口下方设置有传送装置,传送装置的尾端与粉碎机相连接,粉碎机的出料口与打包机相连接,回转清污机包括与支座的顶端相连接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中部的回转链条,回转链条上设置有多个耙齿,耙齿包括与回转链条相连接的固定部,固定部的前端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活动齿,传送装置包括网格状传送带以及设置在网格状传送带下方的集水槽,传送装置的前端上方设置有碾压装置。上述专利中虽然具有可直接在船上对收集到的垃圾进行处理以及活动齿与固定部通过对锁螺丝的设置可实现拆卸更换活动齿方便,扩大适用范围等优点,但是在实际清漂工作中,水面漂浮的垃圾污物往往面积广泛且分散,采用单一的清漂装置工作效率低下,船体需要对水面垃圾主动出击,在清污过程中不停的对船体进行换向,因此工作时间也被动增加,还浪费航行燃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水面垃圾进行拦截,无需船体时刻跟随垃圾航行对其进行主动出击,从而提高了清漂效率的拦污清漂船。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拦污清漂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上设置有拦污装置,拦污装置的一端与船体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开合装置连接,开合装置用于控制拦污装置的展开与聚拢,所述拦污装置和开合装置一式两组,对称设置在船体的两侧,左右两侧的拦污装置在船体前端形成污物堆积区。

优选地,所述拦污装置包括拦污架和设置在拦污架上的拦污网,拦污架的一端与船体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开合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开合装置包括导向滑轮、钢丝绳和卷扬机,导向滑轮通过支撑臂设置在船体上,钢丝绳绕设在导向滑轮上,一端与拦污架连接,另一端缠绕在卷扬机上。

优选地,所述拦污网位于水面以下的网孔间距大于水面以上部分的网孔间距。

优选地,所述导向滑轮的切点、卷扬机卷筒的切点以及钢丝绳与拦污架的连接点,三者之间的连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船体上还设有回旋式清污机,包括清污机框架、设置在清污机框架上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连接有输送链条,输送链条上设置有多个耙齿。

优选地,所述耙齿下方设置有通过连接杆与耙齿轴连接的带孔铲斗。

优选地,所述船体上还设置有依次布置的破碎挤压机和污物收集箱,破碎挤压机设置在回旋式清污机的下方,破碎挤压机的出料口与污物收集箱的进料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破碎挤压机包括破碎挤压筒,破碎挤压筒的一端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破碎挤压筒包括外壳和滤筒,外壳的尾部设置有出水口,滤筒的轴向上设置有螺旋轴,螺旋轴上设置有螺旋浆叶,螺旋浆叶的螺距从滤筒的端部到尾部不断减小,所述螺旋浆叶上还设置有螺旋刀片。

优选地,所述破碎挤压筒向出料口方向倾斜。

优选地,所述污物收集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均为顶部开口结构,上箱体可分离地安装在下箱体上,上箱体的底部水平设置有滤水板,下箱体的侧壁上对应开有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滤水板的一端通过铰接件与上箱体侧壁底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扣与上箱体对侧的侧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扣包括设置在滤水板上的锁座和设置在上箱体侧壁上的插销,插销与上箱体侧壁转动连接,锁座上设有与插销配合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船体上设置有用于拦截水面垃圾的拦污装置,船体清漂时,在拦污装置的作用下可以将一定半径范围内的垃圾进行拦截、聚拢,最后在回旋式清污机的作用下将其打捞上船,因此船体不需要时刻跟随垃圾航行,并对其进行主动出击,而导致在清污过程中不停的对船体进行换向,本申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航行燃料。

(2)本申请中,导向滑轮的切点、卷扬机卷筒的切点以及钢丝绳与拦污架的连接点,三者之间的连线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卷扬机作用在钢丝绳上的力全部沿着钢丝绳的长度方向,不会产生向上或者向下的分力导致钢丝绳在导向滑轮上的运动不稳定,容易从滑轮上脱落,并且钢丝绳的伸长与收缩也更加稳定,进而带动拦污装置的开合运动也更加稳定。

(3)本申请中,拦污网位于水面以下的网孔间距大于水面以上部分的网孔间距,有效的减小了水头损失,并且船体在航行时,也能适当的减少部分水流阻力。

(4)本申请中,耙齿下方设置的带孔铲斗能够将水中的小体积污物打捞起来,并且还能将从耙齿缝隙滑落的污物在下方接住,提高了回旋式格栅清污机的工作效率。

(5)本申请中,清漂船上还设置有依次布置的破碎挤压机和污物收集箱,

破碎挤压机能够对打捞上来的垃圾污物进行及时有效的破碎和脱水处理,经过处理的垃圾接着被送入污物收集箱内进行暂时的存储,避免混合着河水的垃圾污物在船体上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并且堆积过多造成细菌滋生以及散发恶臭,影响船体上的工作人员。

(6)本申请中,破碎挤压筒向出料方向倾斜,增强了脱水效果,并且减小了水分被螺旋浆叶带出出料口的几率。

(7)本申请中,污物收集箱的上箱体底部水平设置有滤水板,垃圾倒入收集箱内后,固态垃圾留在上箱体中,而固态垃圾上残留的水分则被过滤掉,落入下方的下箱体中,可以避免河水和垃圾在收集箱内混合发酵产生细菌和散发恶臭,下箱体的侧壁上对应开有通风孔,空气从一侧的通风口进入后再从另一侧的通风孔排出,形成对流,从而减少臭味。

(8)本申请中,上箱体可分离地安装在下箱体上,并且滤水板的一端通过铰接件与上箱体侧壁底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扣与上箱体对侧的侧壁连接,当上箱体内装满垃圾需要清理时,采用吊装装置将上箱体吊起,使其与下箱体分离,将上箱体移至合适的位置后,打开锁扣,滤水板便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铰接件为轴向下转动,垃圾便从上箱体的下部排出,对比传统的翻转式倾倒垃圾的垃圾箱,此种结构更加方便和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上箱体卸载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锁扣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船体;2、拦污装置;3、开合装置;4、支撑臂;5、回旋式清污机;6、连接杆;7、带孔铲斗;8、破碎挤压机;9、污物收集箱;10、锁扣;21、拦污架;22、拦污网;31、导向滑轮;32、钢丝绳;33、卷扬机;51、清污机框架;52、主动轴;53、从动轴;54、输送链条;55、耙齿;81、破碎挤压筒;91、上箱体;92、下箱体;93、滤水板;94、通风孔;101、锁座;102、插销;811、外壳;812、滤筒;813、出水口;814、螺旋轴;815、螺旋浆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拦污清漂船,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上设置有拦污装置2,拦污装置2的一端与船体1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开合装置3连接,开合装置3用于控制拦污装置2的展开与聚拢,所述拦污装置2和开合装置3一式两组,对称设置在船体1的两侧,左右两侧的拦污装置2在船体1前端形成污物堆积区。

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船体上设置有拦污装置,拦污装置的一端与船体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开合装置连接,船体在水面清污时,当遇到水面垃圾较为分散或者水流比较湍急时,利用首先利用开合装置控制拦污装置的展开与聚拢,从而将一定半径范围内的垃圾拦截、汇聚到污物堆积区,将污物堆积区内的垃圾清理完成后,船体再继续前行进行其他区域的清污工作。整个清污过程中,船体不需要频繁的进行换向从而对垃圾进行主动出击,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节约了航行燃料。

实施例2

一种拦污清漂船,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上设置有拦污装置2,拦污装置2的一端与船体1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开合装置3连接,开合装置3用于控制拦污装置2的展开与聚拢,所述拦污装置2和开合装置3一式两组,对称设置在船体1的两侧,左右两侧的拦污装置2在船体1前端形成污物堆积区。

所述拦污装置2包括拦污架21和设置在拦污架21上的拦污网22,拦污架21的一端与船体1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开合装置3连接。

所述开合装置3包括导向滑轮31、钢丝绳32和卷扬机33,导向滑轮31通过支撑臂4设置在船体1上,钢丝绳32绕设在导向滑轮31上,一端与拦污架21连接,另一端缠绕在卷扬机33上。

所述拦污网22位于水面以下的网孔间距大于水面以上部分的网孔间距。

所述导向滑轮31的切点、卷扬机33卷筒的切点以及钢丝绳32与拦污架21的连接点,三者之间的连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船体1上还设有回旋式清污机5,包括清污机框架51、设置在清污机框架51上的主动轴52和从动轴53,主动轴52和从动轴53之间连接有输送链条54,输送链条54上设置有多个耙齿55。

所述耙齿55下方设置有通过连接杆6与耙齿轴连接的带孔铲斗7。

本实施例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拦污装置包括拦污架和设置在拦污架上的拦污网,拦污架的一端与船体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开合装置连接,开合装置包括导向滑轮、钢丝绳和卷扬机,导向滑轮通过支撑臂设置在船体上,钢丝绳绕设在导向滑轮上,一端与拦污架连接,另一端缠绕在卷扬机上,使用时,打开卷扬机,卷扬机对缠绕在卷筒上的钢丝绳放线或收线,从而控制拦污装置的展开和闭合,钢丝绳还绕设在导向滑轮上,因此开合装置对拦污装置的展开和闭合作用也更加平稳和顺滑,进一步地,拦污网位于水面以下的网孔间距大于水面以上部分的网孔间距,这样不仅有效的减小了水头损失,并且船体在航行时,也能适当的减少部分水流阻力;进一步地,导向滑轮的切点、卷扬机卷筒的切点以及钢丝绳与拦污架的连接点,三者之间的连线在同一水平面上,卷扬机作用在钢丝绳上的力全部沿着钢丝绳的长度方向,不会产生向上或者向下的分力导致钢丝绳在导向滑轮上的运动不稳定,容易从滑轮上脱落,并且钢丝绳的放线与收线也更加稳定,进而带动拦污装置的开合运动也更加稳定;进一步地,回旋式清污机的耙齿的下方设置有通过连接杆与耙齿轴连接的带孔铲斗,带孔铲斗能够将水中的小体积污物打捞起来,并且还能将从耙齿缝隙滑落的污物在下方接住,进一步提高清漂船的清污工作效率。清漂船前侧板设有供耙齿和铲斗通过的缺口。在本申请中,卷扬机可以采用电动卷扬机、调速卷扬机、手摇卷扬机等多种形式。

实施例3

一种拦污清漂船,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上设置有拦污装置2,拦污装置2的一端与船体1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开合装置3连接,开合装置3用于控制拦污装置2的展开与聚拢,所述拦污装置2和开合装置3一式两组,对称设置在船体1的两侧,左右两侧的拦污装置2在船体1前端形成污物堆积区。

所述拦污装置2包括拦污架21和设置在拦污架21上的拦污网22,拦污架21的一端与船体1铰接连接,另一端与开合装置3连接。

所述开合装置3包括导向滑轮31、钢丝绳32和卷扬机33,导向滑轮31通过支撑臂4设置在船体1上,钢丝绳32绕设在导向滑轮31上,一端与拦污架21连接,另一端缠绕在卷扬机33上。

所述拦污网22位于水面以下的网孔间距大于水面以上部分的网孔间距。

所述导向滑轮31的切点、卷扬机33卷筒的切点以及钢丝绳32与拦污架21的连接点,三者之间的连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船体1上还设有回旋式清污机5,包括清污机框架51、设置在清污机框架51上的主动轴52和从动轴53,主动轴52和从动轴53之间连接有输送链条54,输送链条54上设置有多个耙齿55。

所述耙齿55下方设置有通过连接杆6与耙齿轴连接的带孔铲斗7。

所述船体1上还设置有依次布置的破碎挤压机8和污物收集箱9,破碎挤压机8设置在回旋式清污机5的下方,破碎挤压机8的出料口与污物收集箱9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破碎挤压机8包括破碎挤压筒81,破碎挤压筒81的一端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另一端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破碎挤压筒81包括外壳811和滤筒812,外壳811的尾部设置有出水口813,滤筒812的轴向上设置有螺旋轴814,螺旋轴814上设置有螺旋浆叶815,螺旋浆叶815的螺距从滤筒812的端部到尾部不断减小,所述螺旋浆叶815上还设置有螺旋刀片。

所述破碎挤压筒81向出料口方向倾斜。

所述污物收集箱9包括上箱体91和下箱体92,上箱体91和下箱体92均为顶部开口结构,上箱体91可分离地安装在下箱体92上,上箱体91的底部水平设置有滤水板93,下箱体92的侧壁上对应开有通风孔94。

所述滤水板93的一端通过铰接件与上箱体91侧壁底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扣10与上箱体91对侧的侧壁连接。

所述锁扣10包括设置在滤水板93上的锁座101和设置在上箱体91侧壁上的插销102,插销102与上箱体91侧壁转动连接,锁座101上设有与插销102配合的插孔。

本实施例为最佳的实施方式,船体上还设置有依次布置的破碎挤压机和污物收集箱。经回旋式清污机打捞上船的垃圾首先进入破碎挤压机中进行破碎和脱水的预处理,接着再由破碎挤压机通过卸料通道排入污物收集箱内,避免混合着河水的垃圾污物在船体上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并且堆积过多造成细菌滋生以及散发恶臭,影响船体上的工作人员,卸料通道与破碎挤压机可拆卸连接。破碎挤压筒包括外壳和滤筒,外壳的尾部设置有出水口,滤筒的轴向上设置有螺旋轴,螺旋轴上设置有螺旋浆叶,螺旋浆叶的螺距从滤筒的端部到尾部不断减小,所述螺旋浆叶上还设置有螺旋刀片,垃圾进入破碎挤压机后,在螺旋浆叶以及螺旋刀片的作用下完成脱水和破碎预处理,脱除的水分经滤筒排出至外壳中,最终由外壳上的出水口排出,螺旋浆叶的螺距从滤筒的端部到尾部不断减小,并且破碎挤压筒向出料口方向倾斜,均增强了脱水效果,并且还减小了水分被螺旋浆叶带出出料口的几率;进一步地,污物收集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的底部水平设置有滤水板,下箱体的侧壁上则对应开有通风孔,垃圾倒入收集箱内后,固态垃圾留在上箱体中,而固态垃圾上残留的水分则被过滤掉,落入下方的下箱体中,可以避免河水和垃圾在收集箱内混合发酵产生细菌和散发恶臭,下箱体的侧壁上对应开有通风孔,空气从一侧的通风口进入后再从另一侧的通风孔排出,形成对流,从而减少臭味,当然也可以在下箱体内提前放置一些净化剂、除臭剂等,进一步抑制臭味和细菌;上箱体和下箱体均为上部开口结构,上箱体可分离地安装在下箱体上,滤水板的一端通过铰接件与上箱体侧壁底部连接,另一端通过锁扣与上箱体对侧的侧壁连接,上箱体底部闭合时,滤水板处于水平位置,当收集箱满载以后,取下卸料通道,利用吊装结构将上箱体吊起,使其与下箱体分离,将上箱体移至合适的卸载位置后,打开锁扣,滤水板便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铰接件为轴向下转动,垃圾便从上箱体的下部自动排出,对比传统的翻转式倾倒垃圾的垃圾箱,此种结构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