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轮船通道上的楼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1835发布日期:2020-06-26 20:39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轮船通道上的楼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扶梯,尤其指一种用于轮船通道上的楼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910493613.6名称为《一种新型电动电梯》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电梯,所述梯子总成前端底部与前随动万向轮链接,所述梯子总成与液压系统连接,所述液压系统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不与液压系统连接的那一端与万向轮连接,所述梯子总成通过转向系统与第二梯子总成连接,所述第二梯子总成与底盘总成连接,所述转向系统与电气系统连接,所述转向系统底部与电机驱动系统连接,所述电机驱动系统左右两侧与转向桥连接,所述转向桥与驱动桥连接,所述梯子总成与第二梯子总成之间连接有连接杆,该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动电梯,结构简单,与轮船对接方便、安全,便于作业人员掌握,有效的提升港口服务质量和港口形象,且方便推送。然而,该电梯需要电力驱动,而且该电梯占用空间大,难以安装在狭小的轮船通道上,因此该电梯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展开和折叠,占用空间小的用于轮船通道上的楼梯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轮船通道上的楼梯结构,包括楼梯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楼梯本体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楼梯本体通过转动机构能转动地连接在轮船通道的侧壁上,在所述楼梯本体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能与牵引绳相连接的牵引部,当所述的牵引绳牵拉牵引部时,牵引部所在的楼梯本体的侧边顶触在轮船通道的侧壁上,当所述的牵引部不受拉力时,所述楼梯本体的底部顶触在轮船通道的底面上,所述楼梯本体连通轮船通道的上层与下层。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机构可优先是两端均开口的套筒,在与套筒对应的轮船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转轴,所述套筒能转动地套置在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锁定块固定在轮船通道的侧壁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顶部高度可优先高于楼梯本体的顶面高度。

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部可优先是间隔设置在楼梯本体的另一侧壁上的凸耳部。

作为改进,在位于牵引部上方的楼梯本体的另一侧壁上可优先设置有能折叠和展开的扶手部,当牵引部所在的楼梯本体的侧边顶触在轮船通道的侧壁上时,所述扶手部折叠在楼梯本体的侧壁上,当楼梯本体的底部顶触在轮船通道的底面上时,所述扶手部能展开并伸出楼梯本体的顶面。

进一步改进,所述扶手部包括间隔设置在楼梯本体侧壁上的转动杆,转动杆的限位机构以及扶手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能转动地连接在楼梯本体的侧壁,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能转动地连接在扶手杆侧壁的对应位置上,所述限位机构的数量与转动杆的数量相对应,每一个限位机构位于对应转动杆一侧的楼梯本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与限位板,所述限位杆位于对应转动杆左侧的楼梯本体的侧壁上,所述限位板位于对应转动杆右侧的楼梯本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的竖向截面可优先呈横躺的l型,所述限位板的顶面低于楼梯本体的顶面,当扶手部顶触在限位板上时,所述扶手部的顶部低于楼梯本体的顶面。

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杆可优先穿置在对应转动杆左侧的楼梯本体的侧壁的腰型孔中,所述限位杆是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螺母夹紧固定在楼梯本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改进,在扶手杆的表面可优先包覆有防止割伤使用人手部的橡胶外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楼梯本体可以由牵引绳牵拉而折叠抵靠在轮船通道的侧壁上,这样减少了轮船通道的占用空间,即使宽度较宽的运输推车也能轻松通过狭小的轮船通道,方便轮船内的物品运输;在楼梯本体的侧部可以设置能展开和折叠的扶手部,当楼梯本体连通轮船通道的一层和二层时,扶手部展开,这样扶手部起到护栏的作用,防止人掉落,楼梯本体使用更为安全;而且扶手部可以折叠,这样当楼梯本体抵靠在轮船通道的侧壁上时,扶手部可以折叠起来,使楼梯本体紧贴在侧壁上,不占用轮船通道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牵引绳牵拉牵引部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扶手部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侧面投影图;

图5是图3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图5的进一步结构分解图;

图7是图5中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轮船通道上的楼梯结构,包括楼梯本体1,在所述楼梯本体1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楼梯本体1通过转动机构能转动地连接在轮船通道的侧壁21上,在所述楼梯本体1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能与牵引绳7相连接的牵引部,当所述的牵引绳7牵拉牵引部时,牵引部所在的楼梯本体1的侧边顶触在轮船通道的侧壁21上,当所述的牵引部不受拉力时,所述楼梯本体1的底部顶触在轮船通道的底面22上,所述楼梯本体1连通轮船通道的上层23与下层2。转动机构是两端均开口的套筒11,在与套筒11对应的轮船通道的侧壁21上设置有转轴24,所述套筒11能转动地套置在转轴24上,所述转轴24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锁定块固定在轮船通道的侧壁21上。套筒11的顶部高度高于楼梯本体1的顶面高度。牵引部是间隔设置在楼梯本体1的另一侧壁上的凸耳部12。

在位于牵引部上方的楼梯本体1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能折叠和展开的扶手部,当牵引部所在的楼梯本体1的侧边顶触在轮船通道的侧壁21上时,所述扶手部折叠在楼梯本体1的侧壁上,当楼梯本体1的底部顶触在轮船通道的底面22上时,所述扶手部能展开并伸出楼梯本体1的顶面。扶手部包括间隔设置在楼梯本体侧壁上的转动杆3,转动杆3的限位机构以及扶手杆4,所述转动杆3的一端能转动地连接在楼梯本体1的侧壁,所述转动杆3的另一端能转动地连接在扶手杆4侧壁的对应位置上,所述限位机构的数量与转动杆3的数量相对应,每一个限位机构位于对应转动杆3一侧的楼梯本体1的侧壁上。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5与限位板6,所述限位杆5位于对应转动杆3左侧的楼梯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限位板6位于对应转动杆3右侧的楼梯本体1的侧壁上。限位板6的竖向截面呈横躺的l型,所述限位板6的顶面低于楼梯本体1的顶面,当扶手部顶触在限位板6上时,所述扶手部的顶部低于楼梯本体1的顶面。限位杆5穿置在对应转动杆3左侧的楼梯本体1的侧壁的腰型孔13中,所述限位杆5是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螺母51夹紧固定在楼梯本体1的侧壁上。在扶手杆4的表面包覆有防止割伤使用人手部的橡胶外套。

牵引绳7有三根,凸耳部12有三个,一根牵引绳7与一个凸耳部12相对应,牵引绳7的一端捆系在对应的凸耳部12上,牵引绳7的另一端可以绕过滚轮后与固定在轮船上的凸柱捆系在一起,当松开牵引绳7后楼梯本体1自然下落,楼梯本体1的底部顶触在轮船通道的底面22上,此时可以展开扶手部,使转动杆3的侧部顶触在限位杆5上。当需要折叠楼梯本体时,将转动杆3再向下转动顶触在限位板6上,再拉动牵引绳7将楼梯本体1拉起顶触依靠在轮船通道的侧壁上,此时再将牵引绳7与凸柱捆系在一起,使轮船通道可以通过宽度较快的运输推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