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救生圈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2207发布日期:2020-06-23 21:2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用救生圈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救生圈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是指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

无论是大型的船舶还是小型的船舶,救生圈都是必须配备的救生器材,救生圈一般设置在甲板的围栏处,进而在第一时间进行取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对救生圈的放置和固定方式一般是绑扎或者是采用挂后进行存放,此类方式的缺点在于当海面风浪较大导致船体摇晃时,救生圈容易脱落,造成救生圈丢失形成经济损失,因此针对此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救生圈固定方式不稳定容易导致其掉落和丢失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船舶用救生圈存放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用救生圈存放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壁上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放置有救生圈,所述壳体的外侧与救生圈的内侧之间对称设有两个弧形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下侧设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顶壁上安装有多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均安装在底板的顶壁上,所述箱体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块,两个所述弧形板靠近壳体一侧的侧壁上同样安装有安装块,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壳体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支杆运动方向下相匹配的竖向槽,所述壳体的顶壁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箱体的顶端延伸至壳体的上侧,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转杆,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箱体的顶壁上,所述转杆的顶端安装有转轮,所述转杆的底端贯穿箱体的顶壁并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箱体靠近顶端的内侧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靠近转杆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锥齿轮,且两个第二锥齿轮均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地,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侧壁上均螺纹连接有l形移动板,两个所述l形移动板的侧壁上共同插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均安装在箱体的内侧壁上,两个所述l形移动板的底端贯穿箱体的侧壁并延伸至箱体的外侧,所述圆孔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l形移动板相匹配的固定槽。

优选地,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底端均安装有滑块,所述底板的顶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

优选地,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安装块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矩形槽,每个所述矩形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转轴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转杆的侧壁上安装有限位板,所述箱体的顶壁上开设有与位于转杆侧壁上的限位板相匹配的转槽,两个所述螺纹杆远离转杆的一端同样安装有限位板,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同样开设有与位于螺纹杆一端的限位板相匹配的转槽。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箱体向下移动过程中,两个弧形板向外滑动,通过弧形板逐渐向救生圈靠近并最终可将救生圈进行紧密的固定。

2、旋转转轮时,转螺纹杆上的l形移动板向外移动,并最终运动至固定槽内,此时可对箱体进行固定,限制箱体向上移动。

3、取用救生圈时,弹簧板和弹簧可对箱体提供向上的弹力以便将箱体向上顶出,实现快速的取下救生圈。

综上所述,本装置通过各个结构的相互配合可对救生圈实现快速稳定的固定放置和便捷的取用,以避免因船体摇晃导致救生圈掉落丢失现象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船舶用救生圈存放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船舶用救生圈存放装置的a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中:1底板、2壳体、3箱体、4安装块、5支杆、6弧形板、7滑块、8滑槽、9弹簧板、10弹簧、11转杆、12转轮、13螺纹杆、14滑杆、15l形移动板、16固定槽、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限位板、20救生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船舶用救生圈存放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壁上安装有壳体2,壳体2的外侧放置有救生圈20,壳体2的外侧与救生圈20的内侧之间对称设有两个弧形板6,两个弧形板6的底端均安装有滑块7,底板1的顶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滑块7相匹配的滑槽8,弧形板6通过滑块7和滑槽8的配合在底板1上滑动,同时弧形板6可与外侧的救生圈20的内壁紧密接触。

壳体2的内部设有箱体3,箱体3的下侧设有弹簧板9,弹簧板9的顶壁上安装有多个弹簧10,每个弹簧10均安装在底板1的顶壁上,箱体3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安装块4,两个弧形板6靠近壳体2一侧的侧壁上同样安装有安装块4,位于同侧的两个安装块4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支杆5,位于同侧的两个安装块4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矩形槽,每个矩形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转轴,支杆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转轴的侧壁上,壳体2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支杆5运动方向下相匹配的竖向槽,箱体3在壳体2内上下移动,箱体3移动时支杆5在两个安装块4之间进行转动后,并推动弧形板6在底板1上滑动。

壳体2的顶壁上开设有圆孔,箱体3的顶端延伸至壳体2的上侧,箱体3的内部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转杆11,转杆11转动连接在箱体3的顶壁上,转杆11的侧壁上安装有限位板19,箱体3的顶壁上开设有与位于转杆11侧壁上的限位板19相匹配的转槽,转杆11的顶端安装有转轮12,转杆11的底端贯穿箱体3的顶壁并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7,箱体3靠近顶端的内侧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螺纹杆13,两个螺纹杆13远离转杆11的一端同样安装有限位板19,箱体3的内侧壁上同样开设有与位于螺纹杆13一端的限位板19相匹配的转槽,两个螺纹杆13靠近转杆11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8,且两个第二锥齿轮18均与第一锥齿轮17相互啮合,转动转轮12,转杆11转动,同时通过第一锥齿轮17与两侧的第二锥齿轮18相互啮合从而带动两个螺纹杆13转动在箱体3的内侧上转动。

两个螺纹杆13的侧壁上均螺纹连接有l形移动板15,两个l形移动板15的侧壁上共同插设有滑杆14,滑杆14的两端均安装在箱体3的内侧壁上,两个l形移动板15的底端贯穿箱体3的侧壁并延伸至箱体3的外侧,圆孔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l形移动板15相匹配的固定槽16,由于l形移动板15与螺纹杆13之间螺纹连接,l形移动板15与滑杆14之间滑动连接,因此螺纹杆13转动时,l形移动板15可向外移动,l形移动板15远离螺纹杆13的一端最终运动至固定槽16内,此时可对箱体3进行固定,同时也实现了对救生圈20的紧密固定。

当需要取下救生圈20时,反向转动转轮12,l形移动板15脱离固定槽16,同时弹簧板9和弹簧10将箱体3向上顶出,同时弧形板6远离救生圈20,此时可取救生圈20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本装置时,现将救生圈20套设在壳体2的外侧,然后按下箱体3,箱体3向下移动过程中支杆5在箱体3和弧形板6之间转动,并推动两侧的弧形板6向外滑动,弧形板6逐渐向救生圈20靠近并最终与救生圈20的内侧紧密固定,此时箱体3的底壁对弹簧板9形成挤压,弹簧10收缩。

旋转转杆11上的转轮12,转杆11转动时通过底端的第一锥齿轮17与两侧的第二锥齿轮18相互啮合带动两个螺纹杆13转动,由于l形移动板15与螺纹杆13之间螺纹连接,l形移动板15与滑杆14之间滑动连接,因此螺纹杆13转动时,l形移动板15可向外移动,l形移动板15远离螺纹杆13的一端最终运动至壳体2上开设的固定槽16内,从而完成对箱体3的固定。

当需要取下救生圈20时,只需反向转动转轮12,将l形移动板15脱离固定槽16,在箱体3底端的弹簧板9和弹簧10的弹力用下即可将箱体3向上顶出,同时弧形板6远离救生圈20,此时可取救生圈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