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立平面作业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9810发布日期:2021-04-06 12:0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立平面作业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建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立平面作业工装。



背景技术:

在船舶制造过程中,下边舱分段中组时,合拢缝为一条垂直的立缝,该位置电焊作业采用垂直气电焊。常规方法分段中组吊装到位后,使用脚手管搭设作业平台,搭设后人员进入作业,待作业完工后,将平台拆除,平台重复搭、拆任务较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立平面作业工装,以解决现有下边舱合拢缝垂直气电焊作业中,使用脚手管搭设作业平台重复搭、拆任务较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直立平面作业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工装包括脚手工装,脚手工装包括位于脚手工装四角的四根第一立杆,四根第一立杆上自上而下设置若干个工作平台,每个工作平台上并排设置人孔盖和平台板;上下工作平台之间的人孔盖交错设置,上下工作平台之间的平台板交错设置;工作平台之间通过直梯相连接,直梯位于对应上工作平台的人孔盖下方;

上部工作平台上设置夹头座板,夹头座板上设置夹头板,夹头板与脚手工装垂直设置,夹头板上设置安装槽,安装槽竖向设置;

下部工作平台上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与脚手工装垂直设置;

支撑杆与夹头板位于脚手工装的同侧;支撑杆、夹头板与直梯位于脚手工装的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根据建造的各型船舶数据,制作本实用新型工装,工装通过夹头板上的安装槽悬空挂靠在下边仓分段上,并通过工装下部的支撑杆进行支撑,保证工装处于竖直状态,便于工作人员从工装底部进入不同高度的工作平台,进行垂直气电焊焊接工作。本实用新型工装,搭设施工快,减少工人等工时间,工装可重复使用。

第二,工装可与分段一起移动。工装采用挂靠形式,使用时悬空挂靠在下边仓分段上,如中组结束后该位置还有作业需求,工装可与分段一起移动转至下道工序。

为解决不同高度船舶下边舱合拢缝焊接作业需要搭设不同高度脚手架的技术问题,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改进,所述脚手工装的底部工作平台设置接长支架,接长支架竖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脚手工装与接长支架的组合调整结构,根据不同船型作业面高度,增加接长支架,以适应高度较高的船型。

为解决脚手工装的底部工作平台与接长支架安装的技术问题,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改进,所述脚手工装的底部工作平台包括四根第一角钢围成的方框、方框上并排设置的人孔盖和平台板;第一角钢开口朝上,脚手工装的底部工作平台四角设置上连接座板,上连接座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接长支架为方形体结构,包括四个第三立杆、顶框、底框,顶框、底框之间设置直梯;

顶框包括四根第二角钢围成的方框,第二角钢开口朝下,顶框四角设置下连接座板,下连接座板与上连接座板一一对应,下连接座板上设置第二连接孔;

上连接座板与下连接座板之间螺栓连接。

将脚手工装的底部工作平台的角钢朝上设置,将接长支架顶框的角钢朝下设置,方便在四角设置上、下连接座板;方便通过螺栓将底部工作平台与接长支架顶框固接。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弹性件。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位于底部从下往上数的第二工作平台、第三工作平台上。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头座板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在顶部从上往下数的第一、二工作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工装采用螺栓连接夹头板及接长支架,根据作业面高度不同,调整选择接长支架与夹头板的不同配合关系。夹头座板的数量为两个,设计在不同高度的顶部工作平台上,当船舶高度稍低时,将夹头板安装在下夹头座板上;当船舶高度中等时,将夹头板安装在上夹头座板上;当船舶高度较高时,将夹头板安装在上夹头座板上,并加装接长支架,使得接长支架与安装环境地面保持在合适的高度。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部第一工作平台的夹头座板上设置第一吊耳,第一吊耳竖向设置;底部自下而上的第三工作平台上设置第二吊耳,第二吊耳横向设置。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的长度为500mm。

工装夹头板与支持支撑杆,保证工装离作业面距离500mm,保证了垂直气电焊机在该位置正常作业,提高焊接工作效率。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孔为圆孔,第二连接孔为腰形孔。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改进,所述接长支架底框包括四根第二角钢围成的方框、方框上并排设置的人孔盖和平台板;接长支架底框的人孔盖与脚手工装底部平台的人孔盖交错设置;接长支架底框的平台板与脚手工装底部平台的平台板交错设置;接长支架底框的平台板、接长支架直梯位于接长支架同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脚手工装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视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视图;

图4是图2中c-1方向的视图;

图5是图2\8中c-2方向的视图;

图6是图2中c-3方向的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接长支架的侧视图;

图8是图7中d-1方向的视图;

图9是图7中d-2方向的视图;

图10是图8中c-4方向的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夹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直立平面作业工装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直立平面作业工装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直立平面作业工装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12所示,一种直立平面作业工装,包括脚手工装,脚手工装包括位于脚手工装四角的四根第一立杆101,四根第一立杆101上自上而下设置若干个工作平台,每个工作平台上并排设置人孔盖17和平台板18。上下工作平台之间的人孔盖交错设置,上下工作平台之间的平台板交错设置。顶部工作平台上设置护栏20。

工作平台之间通过直梯相连接,直梯位于对应上工作平台的人孔盖下方。直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两个第一立杆101之间设置第三立杆102,第三立杆102与对应的第一立杆101之间设置直梯圆管72。上下两个工作平台上设置护栏圆管71。上下工作平台之间的第一立杆之间、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之间设置第一护栏圆管71、第二护栏圆管8。

上部工作平台上设置第一夹头座板11、第二夹头座板12,第二夹头座板12、第一夹头座板11分别设置在顶部第一、二工作平台上。第二夹头座板12上设置第一吊耳,第一吊耳竖向设置。

第一或第二夹头座板上设置夹头板13,夹头板13与脚手工装垂直设置,夹头板13上设置安装槽130,安装槽130竖向设置。

下部工作平台上设置支撑杆10,支撑杆10与脚手工装垂直设置;支撑杆10与夹头板13位于脚手工装的同侧;支撑杆10、夹头板13与直梯位于脚手工装的两侧。支撑杆10底部设置连接座10-1,连接座10-1上设置弹性件10-2。支撑杆10的数量为2个,2个支撑杆10分别位于底部自下而上的第二工作平台、第三工作平台上。支撑杆的长度为500mm。工装夹头板与支持支撑杆,保证工装离作业面距离500mm,保证了垂直气电焊机在该位置正常作业,提高焊接工作效率。

根据建造的各型船舶数据,制作本实用新型工装,工装通过夹头板上的安装槽悬空挂靠在下边仓分段上,并通过工装下部的支撑杆进行支撑,保证工装处于竖直状态,便于工作人员从工装底部进入不同高度的工作平台,进行垂直气电焊焊接工作。本实用新型工装,搭设施工快,减少工人等工时间,工装可重复使用。

工装可与分段一起移动。工装采用挂靠形式,使用时悬空挂靠在下边仓分段上,如中组结束后该位置还有作业需求,工装可与分段一起移动转至下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工装采用螺栓连接夹头板,根据作业面高度不同,调整选择接长支架与夹头板的不同配合关系。夹头座板的数量为两个,设计在不同高度的顶部工作平台上,当船舶高度稍低时,将夹头板安装在下夹头座板上;当船舶高度中等时,将夹头板安装在上夹头座板上。

工作平台的底部自下往上竖的第三工作平台上设置第二吊耳15,第二吊耳15横向设置。第二吊耳15与支撑杆10同侧设置。

如图13所示,下边舱分段距离地面高度9471mm。将夹头板通过3个设置在第一夹头座板上,夹头板与本体上的夹头座板使用3个m30螺栓连接。通过夹头板上的安装槽将工装吊挂在下边舱分段上。

如图14所示,下边舱分段距离地面高度11269mm。将夹头板通过3个设置在第二夹头座板上,夹头板与本体上的夹头座板使用3个m30螺栓连接。通过夹头板上的安装槽将工装吊挂在下边舱分段上。

实施例2

如图1-12、15所示,一种直立平面作业工装,包括脚手工装,脚手工装包括位于脚手工装四角的四根第一立杆101,四根第一立杆101上自上而下设置若干个工作平台,每个工作平台上并排设置人孔盖17和平台板18。上下工作平台之间的人孔盖交错设置,上下工作平台之间的平台板交错设置。顶部工作平台上设置护栏20。

工作平台之间通过直梯相连接,直梯位于对应上工作平台的人孔盖下方。直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两个第一立杆101之间设置第三立杆102,第三立杆102与对应的第一立杆101之间设置直梯圆管72。上下两个工作平台上设置护栏圆管71。上下工作平台之间的第一立杆之间、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之间设置第一护栏圆管71、第二护栏圆管8。

上部工作平台上设置第一夹头座板11、第二夹头座板12,第二夹头座板12、第一夹头座板11分别设置在顶部第一、二工作平台上。第二夹头座板12上设置第一吊耳,第一吊耳竖向设置。

第一或第二夹头座板上设置夹头板13,夹头板13与脚手工装垂直设置,夹头板13上设置安装槽130,安装槽130竖向设置。

下部工作平台上设置支撑杆10,支撑杆10与脚手工装垂直设置;支撑杆10与夹头板13位于脚手工装的同侧;支撑杆10、夹头板13与直梯位于脚手工装的两侧。支撑杆10底部设置连接座10-1,连接座10-1上设置弹性件10-2。支撑杆10的数量为2个,2个支撑杆10分别位于底部自下而上的第二工作平台、第三工作平台上。支撑杆的长度为500mm。工装夹头板与支持支撑杆,保证工装离作业面距离500mm,保证了垂直气电焊机在该位置正常作业,提高焊接工作效率。

根据建造的各型船舶数据,制作本实用新型工装,工装通过夹头板上的安装槽悬空挂靠在下边仓分段上,并通过工装下部的支撑杆进行支撑,保证工装处于竖直状态,便于工作人员从工装底部进入不同高度的工作平台,进行垂直气电焊焊接工作。本实用新型工装,搭设施工快,减少工人等工时间,工装可重复使用。

工装可与分段一起移动。工装采用挂靠形式,使用时悬空挂靠在下边仓分段上,如中组结束后该位置还有作业需求,工装可与分段一起移动转至下道工序。

脚手工装的底部工作平台设置接长支架,接长支架竖向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脚手工装与接长支架的组合调整结构,根据不同船型作业面高度,增加接长支架,以适应高度较高的船型。

脚手工装的底部工作平台包括四根第一角钢191围成的方框、方框上并排设置的人孔盖和平台板;第一角钢191开口朝上,脚手工装的底部工作平台四角设置上连接座板161,上连接座板16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61-1,第一连接孔161-1为圆孔。

接长支架为方形体结构,包括四个第三立杆103、顶框、底框,顶框、底框之间设置直梯;直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两个第三立杆103之间设置第四立杆104,第四立杆104与对应的第三立杆103之间设置直梯圆管72,形成接长支架直梯。顶框、底框之间的第三立杆之间、第三立杆与第四立杆之间设置第一护栏圆管71、第二护栏圆管8。

顶框包括四根第二角钢192围成的方框,第二角钢192开口朝下,顶框四角设置下连接座板162,下连接座板162与上连接座板161一一对应,下连接座板162上设置第二连接孔162-1,第二连接孔162-1为腰形孔;

上连接座板161与下连接座板162之间螺栓连接。

将脚手工装的底部工作平台的角钢朝上设置,将接长支架顶框的角钢朝下设置,方便在四角设置上、下连接座板;方便通过螺栓将底部工作平台与接长支架顶框固接。

本实用新型工装采用螺栓连接夹头板及接长支架,根据作业面高度不同,调整选择接长支架与夹头板的不同配合关系。夹头座板的数量为两个,设计在不同高度的顶部工作平台上,当船舶高度稍低时,将夹头板安装在下夹头座板上;当船舶高度中等时,将夹头板安装在上夹头座板上;当船舶高度较高时,将夹头板安装在上夹头座板上,并加装接长支架,使得接长支架与安装环境地面保持在合适的高度。

工作平台的底部自下往上竖的第三工作平台上设置第二吊耳15,第二吊耳15横向设置。第二吊耳15与支撑杆10同侧设置。

接长支架底框包括四根第二角钢围成的方框、方框上并排设置的人孔盖和平台板;接长支架底框的人孔盖与脚手工装底部平台的人孔盖交错设置;接长支架底框的平台板与脚手工装底部平台的平台板交错设置;接长支架底框的平台板、接长支架直梯位于接长支架同侧。

如图15所示,下边舱分段距离地面高度13700mm。将夹头板通过3个设置在第一夹头座板上,夹头板与本体上的夹头座板使用3个m30螺栓连接。通过夹头板上的安装槽将工装吊挂在下边舱分段上。接长支架顶框与脚手工装底部工作平台使用4个m22螺栓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