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推进器用的手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9816发布日期:2021-05-25 12:3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船用推进器用的手柄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柄组件,具体指一种应用于船用推进器上的手柄组件。



背景技术:

船用推进器是一种用于驱动船体前进的动力装置,船用推进器可以用手或脚来控制船的行进速度和方向,当用手来控制时,船用推进器的头部上需要设置手柄组件(也称把手组件),该手柄组件的一端伸入到推进器的头部的壳体中,并与一转动地设置在壳体轴孔中的连接头(或连接轴)相固定,该连接头的前端与壳体内的调速开关相连,转动手柄组件,即可以通过连接头带动调速开关转动,使船在所需的方向和速度档位下行进。但传统手柄组件的安装,需要制造商事先将手柄组件与连接头相固定,使用者购买后无需安装,只要按要求使用即可。但由于手柄组件较为细长,这样的安装方式不便于包装和运输。

为此,本申请人曾设计出多款快速安装的手柄组件,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889044u和cn204642132u的文献中所披露的结构,它只要采用一个简单的“插”动作,就可以将手柄组件牢固地组装在推进器的连接头上,因此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前提下,方便了包装和运输,且组装快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同样能使运输时体积小、运输成本低且组装方便的船用推进器用的手柄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推进器用的手柄组件,包括有用来驱动船用推进器的头部壳体内的转速开关的手柄杆和能沿手柄杆轴向移动且能周向联动的手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杆包括有位于头部壳体内与转速开关相连的第一手柄杆和位于头部壳体外的第二手柄杆,所述手柄管套设在所述第一手柄杆上并位于所述的头部壳体内,所述第二手柄杆的一端能插入到该手柄管中,并在二者之间设置有将第二手柄杆与手柄管紧固成一体的定位件。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定位件为位于第二手柄杆的一端部处的径向安装孔内的定位柱和位于手柄管的内壁上的定位孔,所述径向安装孔内还设有让定位柱的头部始终具有外露趋势而能插入到所述定位孔内的弹簧。

在上述优选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二手柄杆上套有能沿第二手柄杆的一端部轴向移动的衬套,当所述的衬套位于所述径向安装孔处的状态下,所述的定位柱的头部与该衬套的内壁相抵,且该衬套的外径大于手柄管的内径,以便于定位柱能顺利地进入到手柄管中。

较好的是,所述第二手柄杆的外壁上还具有一台肩,当所述的定位柱落入到所述定位孔的状态下,该衬套夹于所述台肩与手柄管的端面之间,以便于对衬套进行限位。

在上述各方案中,再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的手柄管上固定有限位套,在该限位套的外壁面上设有限位柱,对应的所述的头部壳体内壁上开有供径向柱插入的限位槽。以防止手柄管自动滑出于头部壳体。

在上述各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手柄杆的外壁上设有沿轴向隔分布的多个滴答槽,所述手柄管的内壁上固定有一弹性片状体,在该弹性片状体上具有能落入到所述滴答槽内的滴答柱,以提升操作者的使用感。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手柄杆分割成两段,并且将第一手柄杆和滑动在第一手柄杆上的手柄管隐藏于头部壳体内,并在第二手柄杆与手柄管之间设置定位件。因此,在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在出厂前就无需将第二手柄杆安装在手柄管上,而是可以将第二手柄杆作为单独的附件进行发货,显然,此结构将明显方便推进器头部的包装和运输,并且消费者在使用时,也只需采用一个简单的“插”动作,就可以将第二手柄杆牢固地组装到手柄管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前提下,也具有方便包装和运输,组装也快速、方便的优点,并且整体结构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第二手柄杆插入到手柄管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将第二手柄杆插入到手柄管中的结构示意图(局部);

图3为图2中将第二手柄杆和手柄管从头部壳体中拉出后的结构示意图(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该手柄组件安装在船用推进器的头部壳体10上,该头部壳体由上盖101和下盖102组装而成,在该头部壳体内安装有调速开关20。手柄组件用来驱动该调速开关20。

本实施例中的手柄组件包括有手柄杆和手柄管1,其中,手柄杆又包括有第一手柄杆2和第二手柄杆3,其中第一手柄杆2定位在头部壳体10内,其右端与调速开关20相连,即可以驱动调速开关20,右端朝向头部壳体10的尾部处的通孔。在该第一手柄杆2上套有上述手柄管1,即手柄管1也位于头部壳体10内,且手柄管1能沿第一手柄杆2轴向移动但不能发生相对转动,也就是手柄管1与第一手柄杆2在周向上是联动的,具体可以是,手柄管1和第一手柄杆2的断面设计成非圆形结构,目的是保证手柄管1与第一手柄杆2之间在周向上固定成一体,而在轴向上手柄管1可以移动。上述第二手柄杆3位于头部壳体10外,并且为了具有较好的接触手感,在第二手柄杆3外套有耐磨套4,该耐磨套4可以采用橡胶材质制成,这样既保护了第二手柄杆3,又可以提高手握持的舒适度,该耐磨套4的口部还可以套设有指示环5,指示环5上可以设计插入方向的标记。上述第二手柄杆3的一端(图1中为左端)外露于该耐磨套4并能插入到该手柄管1中,并在二者之间设置有将第二手柄杆3与手柄管1紧固成一体的定位件6。

上述定位件可以有多种形式,但本实施例中,较好的是,定位件6为位于第二手柄杆3的一端部处的径向安装孔31内的定位柱61和位于手柄管1的内壁上的定位孔11,径向安装孔31内还设有弹簧62,该弹簧62一端与堵头63相抵,另一端与定位柱61相抵,使定位柱61的头部始终具有外露的趋势而能插入到所述定位孔11内。

为了在第二手柄杆3插入时,无须用另一手协助,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手柄杆3上还套有能沿第二手柄杆的一端部轴向移动的衬套7,当衬套7位于径向安装孔31处的状态下,定位柱61的头部与该衬套7的内壁相抵,且该衬套7的外径大于手柄管1的内径。即,随着第二手柄杆3的一端向手柄管1内插入时,确保定位柱61的头部一直是内缩于径向安装孔31中,以避免定位柱61妨碍第二手柄杆3的插入,同时也避免插入过程中磨损定位柱61。而一旦定位柱61进入到手柄管1内后,衬套7将被挡在手柄管1之外。此后,在第二手柄杆3和手柄管1插接的状态下,为了定位住上述衬套7,在第二手柄杆3的外壁上还具有一台肩32,当定位柱61落入到定位孔11的状态下,该衬套7夹于台肩32与手柄管1的端面之间,请参见图2。此时,衬套7隐藏在耐磨套4中,耐磨套4的端面与头部壳体10相接触,使耐磨套4与头部壳体10之间良好衔接。

为了防止手柄管1自动地滑出于头部壳体10,在上述手柄管1上还固定有一限位套8,在该限位套8的外壁面上设有限位柱81,对应的头部壳体10内壁上开有供径向柱插入的限位槽103。因此,在没有插接第二手柄杆3或插接了第二手柄杆3的状态下,手柄管1都不会轻易地从头部壳体10内滑出。只有当需要拆卸第二手柄杆3时,用力向外拉动第二手柄杆3,此时克服限位柱81与限位槽103的配合力,将第二手柄杆3和手柄管1一起沿着第一手柄杆2轴向向外移动,如图3所示,此时再用工具伸入定位孔11中,并径向向内顶住定位柱61,此时压缩弹簧62,让定位柱61离开定位孔11,即可拔出第二手柄杆3。

在上述向外拉出手柄管1的过程中,为了具有更好的操作手感,在第一手柄杆2和手柄管1之间设置有滴答声结构,具体结构可以为:第一手柄杆2的外壁上设有沿轴向隔分布的多个滴答槽21,手柄管1的内壁上固定有一弹性片状体9,在该弹性片状体上具有能落入到滴答槽内的滴答柱91。随着手柄管1的外拉,滴答柱91依次落入到对应的滴答槽21中而发出轻脆的滴答声来。

运输时,上述带有耐磨套4的第二手柄杆3可以作为附件发货。消费者在使用时,只要采用一个简单的“插”动作,将第二手柄杆3插入到手柄管1内,在插配过程中,衬套7能协助定位柱61进入到手柄管1中,然后在弹簧62的作用下,让定位柱61落入到定位孔11内,使第二手柄杆3与手柄管1紧固成一体,如此,施力于第二手柄杆3上,通过手柄管1传递至第一手柄杆2及调速开关20的操作杆上,从而可以达到按需调速的目的,因此采用本实施例后,可以减小出厂前的头部壳体的体积,因而方便了包装和运输,且装拆快速、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