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海水淡化能力的自发电式海上浮标

文档序号:25180648发布日期:2021-05-25 14: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海水淡化能力的自发电式海上浮标,包括浮壳(1)、旋转架(5)、扇叶(6)、发电机组件(10)、动力电机组件(11)、曲杆(13)、隔板(16)、第一转轴(23)和连接绳(30),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壳(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立筒(2),且立筒(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3),并且立筒(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架(5),而且旋转架(5)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齿环(7)上,同时立筒(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光伏面板(4),所述扇叶(6)活动安装在旋转架(5)上,且旋转架(5)贯穿扇叶(6)设置,所述动力电机组件(11)固定安装在立筒(2)的内壁上,且动力电机组件(11)的边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12),并且传动齿轮(12)固定安装在曲杆(13)上,而且曲杆(13)的两端活动连接在立筒(2)的内壁上,所述曲杆(13)上活动安装有推杆(14)和第一连杆(18),且推杆(14)的下端活动安装在活塞(15)上,并且活塞(15)活动安装在隔板(16)的内壁上,所述隔板(16)的下方设置有渗透板(17),且渗透板(17)和隔板(16)固定安装在立筒(2)的内壁上,并且渗透板(17)上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2),而且进水管(32)贯穿渗透板(17)和浮壳(1)设置,所述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7)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动力齿轮(24),且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7)活动安装在浮壳(1)上,并且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7)贯穿浮壳(1)设置,所述连接绳(30)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浮壳(1)带动外壁上,且连接绳(3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定位锚(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海水淡化能力的自发电式海上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面板(4)和扇叶(6)关于旋转架(5)的轴线中心对称设置有6组,且扇叶(6)呈水滴状结构,并且扇叶(6)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海水淡化能力的自发电式海上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7)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滚珠(8),且滚珠(8)在齿环(7)上等角度分布,并且滚珠(8)活动安装在浮壳(1)外壁上开设的导槽(9)内,而且导槽(9)呈环形结构,同时滚珠(8)与导槽(9)构成卡合的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海水淡化能力的自发电式海上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组件(10)设置有6个,且发电机组件(10)与齿环(7)和动力齿轮(24)构成啮合传动结构,并且发电机组件(10)固定安装在浮壳(1)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海水淡化能力的自发电式海上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板(17)上设置有离散分布的渗透膜,且渗透板(17)与浮壳(1)的顶部平行,并且浮壳(1)上开设有泄水孔(21),而且泄水孔(21)的上端口设置在渗透板(17)与隔板(16)之间,同时泄水孔(21)的下端口设置在浮壳(1)的底部,所述浮壳(1)的内部设置有贯通孔,且浮壳(1)的贯通孔端口处固定连接有水龙头(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海水淡化能力的自发电式海上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孔(2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密封杆(20),且密封杆(20)与泄水孔(21)构成卡合的滑动结构,并且密封杆(20)的下端截面呈“工”字形结构,而且密封杆(20)的上端与第一连杆(18)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海水淡化能力的自发电式海上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3)上固定连接有等间距分布的滚筒(25),且滚筒(25)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单向门(26),并且滚筒(25)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海水淡化能力的自发电式海上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27)侧壁上活动安装有棘轮(28),且棘轮(28)与第二转轴(27)构成滑动的卡合结构,并且棘轮(28)与凸轮(29)内侧齿块构成传动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海水淡化能力的自发电式海上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29)呈“叶片”状结构,且凸轮(29)在第二转轴(27)上等间距分布,并且凸轮(29)的侧壁相互贴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海水淡化能力的自发电式海上浮标,包括浮壳、旋转架、扇叶、发电机组件、动力电机组件、曲杆、隔板、第一转轴和连接绳,所述浮壳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立筒,且立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并且立筒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架,而且旋转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齿环上,同时立筒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光伏面板,所述扇叶活动安装在旋转架上,且旋转架贯穿扇叶设置。该具有海水淡化能力的自发电式海上浮标,功能性更加丰富,设置有海水收集淡化能力,能够对遇险的船舶进行淡水补给,且收集的淡水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并且装置采用多重发电方式,提高了装置的发电效率,使得照明设备设备能够全天候稳定运转。

技术研发人员:汤镇与;崔珍珍;王策;冯英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工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1.27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