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力可调的游泳辅助马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79820发布日期:2022-12-17 10:4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力可调的游泳辅助马甲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衣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力可调的游泳辅助马甲。


背景技术:

2.不熟悉水性的人或者进入较深水域的人需要穿救生衣,以保证安全。目前市面上的救生衣可以分为气胀式和固体浮块式两种。现有的固体浮块式的救生衣的浮力固定,无法将救生衣根据个人差异调整出适合自身的浮力。而气胀式的救生衣可以通过调整充入气体的多少调整浮力,例如cn202279223u提供的一种新型可调浮力的安全游泳衣,将漂浮块设于漂浮块外罩内。本实用新型的漂浮块外罩与泳衣活动连接,游泳者在水中时,将漂浮块外罩装在泳衣的前后表面,充气的多少或者塞入固体漂浮块的体积以及采用漂浮块的部分可以根据游泳者的水平和需要做出调节。该游泳衣虽然能为使用者提供浮力,但是在受到硬物刮刺时容易漏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力可调的游泳辅助马甲,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浮力可调的游泳辅助马甲,包括马甲本体和填充在马甲本体内的浮块,所述马甲本体包括多种浮力组件,所述浮力组件包括腹部浮力块包、后腰部浮力块包以及连接腹部浮力块包和后腰部浮力块包的两个前后连接浮条,所述前后连接浮条的两端分别缝制在腹部浮力块包、后腰部浮力块包上;所述浮力组件由防水的外层面料和设于防水面料内的浮块组成,外层面料上设有拉链,以调整马甲本体内的浮块数量能够调整。
6.优选地,两个所述前后连接浮条之间通过织带连接,所述织带连接两根前后连接浮条的相近的一边,以限制两根前后连接浮条的相对位置。
7.更优选地,两个所述前后连接浮条的另一边上均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包括设于前后连接浮条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两段带体,两段带体之间相互连接以使马甲本体的宽度可调。
8.优选地,所述腹部浮力块包和后腰部浮力块包之间通过插接扣可拆卸连接,所述腹部浮力块包和后腰部浮力块包的同侧分别设有插接扣的公扣和母扣。
9.优选地,所述浮力组件还包括头部浮力块包,头部浮力块包通过头枕插接扣可拆卸连接在马甲本体上;所述头部浮力块包的一侧缝制有两个插接扣的公扣或母扣,所述前后连接浮条的中点处各设有与头部浮力块包配合的母扣或公扣。
10.更优选地,所述腹部浮力块包和后腰部浮力块包相同。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实用新型能调节浮力大小以适应不同体型及体重的人士,能满足不同阶段所需的辅助浮力。同时,浮块采用的材料自带浮力无需充气,不惧刮刺,使用时更安全。
13.此外,将头部浮力块包连接在马甲本体上,还能使不会游泳的人轻松地学会静浮,使用者可以平躺在水面上,肢体不动口鼻都能露出水面。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块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头部浮力块包后的穿戴示意图。
18.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9.1-腹部浮力块包;2-后腰部浮力块包;3-前后连接浮条;4-穿戴孔;5-头枕插接扣;6-浮块;7-头部浮力块包;8-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实施例:
23.如图1-3所示的一种浮力可调的游泳辅助马甲,包括马甲本体和填充在马甲本体内的浮块6。马甲本体包括多种浮力组件,浮力组件包括腹部浮力块包1、后腰部浮力块包2以及连接腹部浮力块包1和后腰部浮力块包2的两个前后连接浮条3,前后连接浮条3的两端分别缝制在腹部浮力块包1、后腰部浮力块包2上。本实施例中,腹部浮力块包1和后腰部浮力块包2相同,降低制造工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24.虽然上述浮力组件的位置和形状有区别,但是均是由防水的外层面料和设于防水面料内的浮块组成的。考虑到性能和性价比,本实施例中浮力组件的面料选择防水牛津布,较为结实耐磨,浮块6则采用浮力较好的epe珍珠棉。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其他材料,面料选择耐磨、耐腐蚀并防水的面料即可,浮块6选择防刺无需充气的固体浮块即可。在外层面料上设有拉链,以调整马甲本体内的浮块6数量能够调整。
25.两个前后连接浮条3之间通过织带连接,织带连接两根前后连接浮条3的相近的一
边,以限制两根前后连接浮条3的相对位置。织带可以采用具有弹力的松紧带,使马甲本体在使用时更贴合身体。两个前后连接浮条3的另一边上均设有固定带8,固定带8包括设于前后连接浮条3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两段带体,两段带体之间相互连接以使马甲本体的宽度可调。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带8采用的也是插接扣,也可以采用系带等方式。
26.腹部浮力块包1和后腰部浮力块包2之间通过插接扣可拆卸连接,插接扣包括公扣和母扣,腹部浮力块包1和后腰部浮力块包2的同侧分别设有公扣和母扣,以使腹部浮力块包1和后腰部浮力块包2。
27.浮力组件还包括头部浮力块包7,头部浮力块包7通过头枕插接扣5可拆卸连接在马甲本体上;头部浮力块包7的一侧缝制有两个插接扣的公扣或母扣,前后连接浮条3的中点处各设有与头部浮力块包7配合的母扣或公扣。在马甲本体上安装了头部浮力块包7后,使用者可以通过马甲本体和头部浮力块包7的浮力,躺在水面上。
28.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29.首先,使用者通过穿戴孔4将头部从两个前后连接浮条3之间穿过,腹部浮力块包1位于身体前侧,后腰部浮力块包2位于身体后侧。将同侧的固定带8彼此连接,胳膊从固定带8的上方穿过。再将腹部浮力块包1和后腰部浮力块包2上的插接扣相互连接,并调整其松紧。最后可以通过自身情况调整浮力组件的浮块6的数量。
30.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法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