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投式救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27748发布日期:2023-01-14 01:2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手投式救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投式救生设备。


背景技术:

2.户外活动越来越热门,但是户外活动所带来的危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夏天,人们喜欢到水边游玩,很容易不慎落入水中,由于现在的救生圈和救生衣采用泡沫制成,体积普遍比较大,人们不可能随身携带救生圈或者救生衣,即使救生圈或者救生衣恰好携带在身边,但是长时间将救生圈绑在腰上也会感到不适。
3.当遇到有人溺水呼叫求救时,情况非常危险,抢救不及时,则有生命危险,而由于现有的救生圈体积比较大,不易随身携带,难以在关键时候起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投式救生设备,其易于携带,使用方便。
5.其技术方案如下: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投式救生设备,包括外壳、气囊、触发器、气瓶和牵引绳;
7.触发器和气瓶固定在外壳的内部,气囊通过触发器与气瓶连接,牵引绳连接于外壳或气瓶上;
8.外壳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触发器对应。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包括绳体收纳器,绳体收纳器为壳体,牵引绳置于绳体收纳器的内部;绳体收纳器在远离气瓶的一端设有出绳口,牵引绳的一端穿过出绳口。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还包括气瓶固定壳,气瓶设置在气瓶固定壳的内部;绳体收纳器在远离出绳口的一侧设有连接口,气瓶固定壳通过连接口与绳体收纳器连接,气瓶固定壳在靠近绳体收纳器的一侧设有固定环,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环上。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还包括起爆壳和气囊收纳器,触发器设置在起爆壳的内部,进水口设置在起爆壳上;气囊置于在气囊收纳器的内部,气囊收纳器与起爆壳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发器包括弹力件、顶针、水溶片和固定壳,固定壳设置在起爆壳的内部,固定壳在靠近气瓶固定壳的一侧设有穿刺孔和放置槽,穿刺孔与气瓶对应,穿刺孔设置于放置槽的底部,水溶片设置在放置槽上;弹力件一端连接于顶针,另一端连接于气囊收纳器;顶针穿设在水溶片上。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穿刺孔的直径小于放置槽的宽度,固定壳的侧面设有通水孔,通水孔连通放置槽。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发器还包括引导管,引导管套接在顶针的外部,引导管与气囊连通;顶针为管体,其在靠近气瓶的一端为穿刺端。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发器还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连接于弹力件的两端,引导管穿过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固定于气囊收纳器;顶针穿设在第二支撑部上,第二支撑部抵接于水溶片。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瓶固定壳在靠近起爆壳的一侧设有开孔,气瓶设有充气端,充气端螺纹连接于穿刺孔,充气端设有充气口,充气口上设有密封膜,顶针可穿破密封膜。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囊收纳器设有连接头,固定壳上设有连接槽,连接头和连接槽通过螺纹连接。
1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9.手持牵引绳的一端,将该手投式救生设备投入水中,外部的水由进水口进入外壳的内部,触发器受到水的作用,触发器连通气瓶和气囊,气囊充气膨胀。
20.该手投式救生设备包括外壳、气囊、触发器、气瓶和牵引绳,未充气时,该手投式救生设备体积小,方便携带,且使用时无需手动充气,将手投式救生设备投入水中,即可将气囊充满气体,解决了现有的救生圈体积太大,不便携带的问题;该手投式救生设备充气速度快,充气简单方便,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牵引绳连接于外壳或气瓶上,可用于拉回气囊,便于急救。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施例的手投式救生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施例的手投式救生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施例的手投式救生设备的触发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施例的手投式救生设备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0、气囊;
27.20、触发器;21、弹力件;22、顶针;23、水溶片;24、引导管;25、第一支撑部;26、第二支撑部;27、固定壳;271、穿刺孔;272、放置槽;273、通水孔;
28.30、气瓶;
29.40、牵引绳;
30.50、绳体收纳器;
31.60、气瓶固定壳;
32.70、起爆壳;
33.80、气囊收纳器;81、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35.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36.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7.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固定于”、“连接于”,可以是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也可以是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
3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投式救生设备,如图1至3所示,包括外壳、气囊10、触发器20、气瓶30和牵引绳40;触发器20和气瓶30固定在外壳的内部,气囊10通过触发器20与气瓶30连接,牵引绳40连接于外壳或气瓶30上;外壳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触发器20对应。
39.手持牵引绳40的一端,将该手投式救生设备投入水中,外部的水由进水口进入外壳的内部,触发器20受到水的作用,触发器20连通气瓶30和气囊10,气囊10充气膨胀。
40.该手投式救生设备包括外壳、气囊10、触发器20、气瓶30和牵引绳40,未充气时,该手投式救生设备体积小,方便携带,且使用时无需手动充气,将手投式救生设备投入水中,即可将气囊10充满气体,解决了现有的救生圈体积太大,不便携带的问题;该手投式救生设备充气速度快,充气简单方便,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牵引绳40连接于外壳或气瓶30上,可用于拉回气囊10,便于急救。
41.外壳包括绳体收纳器50、气瓶固定壳60、起爆壳70和气囊收纳器80,绳体收纳器50、气瓶固定壳60、起爆壳70和气囊收纳器80分别为圆柱状,绳体收纳器50、气瓶固定壳60、起爆壳70和气囊收纳器80依次连接,使得外壳的整体呈圆柱状,便于收纳。
42.气囊收纳器80为壳体,其一端设有置物口81,另一端设有连接头81,置物口81上设有盖子,盖子转动连接于气囊收纳器80,气囊10折叠后置于气囊收纳器80的内部,盖上盖子既可完成气囊10的收纳;气囊收纳器80在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连接凸缘,连接凸缘由气囊收纳器80的边缘向起爆壳70延伸,连接边缘的外侧设有螺纹,起爆壳70上设开口,起爆壳70的内侧设有与连接边缘相对应的螺纹,便于起爆壳70与气囊收纳器80螺纹连接。
43.气瓶30设置在气瓶固定壳60的内部;绳体收纳器50在远离气瓶30的一端设有出绳口,牵引绳40的一端穿过出绳口;绳体收纳器50在远离出绳口的一侧设有连接口,气瓶固定壳60通过连接口与绳体收纳器50连接;具体的,气瓶固定壳60与绳体收纳器50螺纹连接,可以增加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拆卸;气瓶固定壳60在靠近绳体收纳器50的一侧设有固定环,牵引绳40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环上;绳体收纳器50为壳体,牵引绳40置于绳体收纳器50的内部,具体的,收纳时可将牵引绳40盘绕成团状,置于绳体收纳器50中,便于收纳;牵引绳4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环,另一端由出绳口穿出,使用时可手持牵引绳40位于出绳口的一端,再将该手投式救生设备扔至溺水者所在水域,该过程在中,牵引绳40由出绳口滑出,气囊10膨胀后,溺水者抓紧气囊10,此时可拉动牵引绳40,将溺水者拉回岸上。
44.触发器20设置在起爆壳70的内部,进水口设置在起爆壳70上,便于外部的水进入起爆壳70的内部,作用于触发器20;气囊10置于在气囊收纳器80的内部,气囊收纳器80与起爆壳70连接。
45.如图3所示,触发器20包括弹力件21、顶针22、水溶片23、引导管24、第一支撑部25和第二支撑部26和固定壳27,固定壳27设置在起爆壳70的内部,固定壳27在靠近气瓶固定壳60的一侧设有穿刺孔271和放置槽272,穿刺孔271与气瓶30对应,穿刺孔271设置于放置槽272的底部,水溶片23设置在放置槽272上,水溶片23为水溶药心,水溶片23遇水溶解;弹力件21一端连接于顶针22,另一端连接于气囊收纳器80,具体的,弹力件21为弹簧;顶针22穿设在水溶片23上,固定壳27的侧面设有通水孔273,通水孔273连通放置槽272;引导管24套接在顶针22的外部,引导管24与气囊10连通,具体的,引导管24的内径与顶针22的外径相等,使得引导管24与顶针22连接形成供气体通过的通道;顶针22为管体,其在靠近气瓶30的一端为穿刺端。
46.使用前,弹力件21压缩蓄能,使用时,水溶片23受到外部的水的作用溶解,此时弹力件21释放能量,顶针22的穿刺端刺破气瓶30。
47.具体的,第一支撑部25和第二支撑部26为板块,第一支撑部25和第二支撑部26连接于弹力件21的两端,引导管24穿过第一支撑部25,第一支撑部25固定于气囊收纳器80;顶针22穿设在第二支撑部26上,使得顶针22与第二支撑部26固定连接,第二支撑部26抵接于水溶片23。
48.气瓶固定壳60在靠近起爆壳70的一侧设有开孔,气瓶30设有充气端,充气端螺纹连接于穿刺孔271,充气端设有充气口,充气口上设有密封膜,密封膜用于密封气体,密封膜为金属膜,顶针22可穿破密封膜。
49.穿刺孔271的直径小于放置槽272的宽度,防止水溶片23掉落到穿刺孔271;固定壳27上设有连接槽,连接头81和连接槽通过螺纹连接,使得触发器20固定在气囊收纳器80上。
50.使用时可手持牵引绳40位于出绳口的一端,再将该手投式救生设备投入水中,外部的水由进水口进入起爆壳70的内部,经通水孔273进入固定壳27,水溶片23受到水的作用溶解,此时弹力件21释放能量,顶针22的穿刺端刺破气瓶30的密封膜,气瓶30中的气体经顶针22和引导管24进入气囊10,气囊10充气迅速膨胀,撞开盖子,由置物口81滑出,并继续迅速膨胀,如图4所示,完成气囊10的充气,此时为该手投式救生设备的打开状态。
51.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