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壳式生活楼的运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9088发布日期:2023-04-26 22:3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壳式生活楼的运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海洋石油工程,特别涉及一种板壳式生活楼的运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海洋平台结构形式的发展,海上平台生活楼的结构形式不再拘泥于桁架结构,近年来板壳式生活楼逐渐出现在南海一些生产平台上,目前对桁架加立柱式生活楼的海运固定时,多采用增加圆管斜撑的方法,在临时支撑与生活楼立柱的连接处,设置管插板;斜支撑与驳船甲板连接处设置管插板,为使支撑有效,需将甲板板插板的位置固定在驳船甲板肋位上,因生活楼立柱截面为圆形,管插板位置可绕圆心选取,比较容易实现,板壳式生活楼的主结构里没有立柱,其强结构主要为竖向的角钢和部分异形梁,在进行海洋运输时,保证生活楼自身结构强度是个难题,因此,亟需一种针对板壳式生活楼在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壳式生活楼的运输固定装置,既能保证生活楼的结构在运输摇摆的过程中不发生破坏,又要保证生活楼重量和摇摆产生的惯性力能有效传递到驳船甲板。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壳式生活楼的运输固定装置,包括:生活楼墙体;h型钢,且所述h型钢与所述生活楼墙体平行设置;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生活楼墙体侧面底端位置,所述支撑管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h型钢腹板;管插板,两块所述管插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管两端,一块所述管插板端面平行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生活楼墙体侧面底端位置,另一块所述管插板端面平行且固定连接于所述h型钢腹板。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活楼墙体与所述h型钢设置有高度差,且所述生活楼墙体底端高于所述h型钢顶端设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活楼墙体侧面与所述h型钢平行放置,所述生活楼墙体与所述h型钢通过所述管插板端面平行且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h型钢通过若干筋板固定连接于驳船甲板横梁。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筋板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h型钢腹板远离管插板端,所述筋板另一端端面平行且固定连接于所述驳船甲板横梁。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壳式生活楼的运输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8、本发明通过使用管插板、h型钢,使管插板上端与生活楼墙体较强的角钢焊接,下端与h型钢的腹板和翼板进行焊接,再根据驳船肋位的位置,在驳船肋位上使用筋板与h型钢的腹板和翼板进行焊接,这样生活楼自身的重量和摇摆产生的惯性力通过角钢传递到管插板上,再经过支撑管传递到h型钢上,最终通过h型钢上的筋板传递到驳船甲板的横梁或者肋位等强结构上,其主要特点是支撑管插板可与生活楼角钢对接,不产生夹角,从驳船整体上看,支撑管平行于船长方向或船宽方向,能有效将惯性力传导至甲板,且h型钢上的筋板可根据不同驳船的肋位随意设置,能适用于任何肋距尺寸的驳船,本装置可以有效完成板壳式生活楼的海洋运输固定工作,且设计新颖、安装使用方便、安全高效、经济适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板壳式生活楼的运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壳式生活楼的运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壳式生活楼的运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壳式生活楼的运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壳式生活楼的运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壳式生活楼的运输固定装置,包括:生活楼墙体;H型钢,且所述H型钢与所述生活楼墙体平行设置;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生活楼墙体侧面底端位置,所述支撑管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H型钢腹板;管插板,两块所述管插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管两端,一块所述管插板端面平行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生活楼墙体侧面底端位置,另一块所述管插板端面平行且固定连接于所述H型钢腹板。本技术可以有效完成板壳式生活楼的海洋运输固定工作,既能保证生活楼的结构在运输摇摆的过程中不发生破坏,又要保证生活楼重量和摇摆产生的惯性力能有效传递到驳船甲板,且设计新颖、安装使用方便、安全高效、经济适用。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峰,邱炜,崔广亮,李新超,秦立成,于亮,李啟宝,闫庆贺,李鹏,张博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