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油舱的电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6766发布日期:2023-03-31 16:2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油舱的电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重油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油舱的电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2.燃油舱(fuel tanks)是用于贮存主、辅机所用燃油的液舱舱室,一般为双层底内的若干舱室,大型船舶也有将深舱做燃油舱使用,潜艇上有很多燃油舱,有一些布置在耐压艇体内,在舱室下部,称为内燃油舱;另一些布置在舷间空间,称为外部燃油舱,因为潜艇内部容积有限,内部燃油舱的燃油,一般不超过燃油总量的15%,船舶重油舱是燃油舱的一种,多用来储存重燃油,船舶重油舱在开航前为了保证其稳定工作需要对其内部的油料进行预加热,现有的方式多是采用锅炉对其进行预加热,但是采用锅炉进行预加热反应时间过长,并且油耗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重油舱的电加热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重油舱的电加热系统,能够快速对重油舱内部的重燃油进行预加热,并且与传统的锅炉预加热相比更加节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油舱的电加热系统,包括重油舱和电加热组件;
5.重油舱:表面的上端安装有辅助加热组件,所述重油舱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6.电加热组件:包含固定环、电热管和储存腔,所述重油舱表面的下端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电热管,所述固定环的上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储存腔,所述固定环的圆周面上安装有抽水组件,所述固定环圆周面的下端安装有连接组件,通过设置电加热组件对重油舱进行电加热;
7.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外部的plc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所述电热管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的plc控制器的输出端。
8.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加热组件包含密封环、固定管和第一环形管,所述固定环的上端固定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上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储存腔相通,所述出水口的内部固定有固定管,所有的固定管均与第一环形管相连,通过设置辅助加热组件对重油舱进行辅助加热。
9.进一步的,所述抽水组件包含螺旋管、排水管、安装板、水泵和回流管,所述重油舱表面的上端固定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下端与第一环形管圆周面上端设置的出水口相连,所述螺旋管上部的端口与排水管相连,所述排水管的下端固定在水泵的进水口的内部,所述水泵安装在安装板的右侧,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固定环的圆周面上,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的内部固定有回流管,所述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的plc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设置抽水组件带动染热水进行流动。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含连接管和第二环形管,所述固定环的圆周面上固定
有均匀分布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储存腔相通,所有的连接管通过第二环形管相连,所述回流管的下端固定在第二环形管圆周面上端设置的回流口的内部。
11.进一步的,所述重油舱的下端固定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下端固定有防滑环,通过设置支撑环对重油舱进行支撑。
12.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的圆周面上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的内部固定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圆周面上安装有截止阀,水通过注水管进入到回流管的内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重油舱的电加热系统,具有以下好处:
14.通过设置电加热组件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启动所有的电热管快速的对重油舱进行预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往所有的储存腔的内部注入水,注入完毕后电热管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对水进行加热,加热后启动水泵将储存腔内部水抽进到螺旋管的内部,这样的情况下热水将对重油舱进行进一步加热,使其内部的重燃油能够快速预热,并且能够避免电热管的热量浪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侧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重油舱、2电加热组件、21固定环、22电热管、23储存腔、3辅助加热组件、31密封环、32固定管、33第一环形管、4抽水组件、41螺旋管、42排水管、43安装板、44水泵、45回流管、5连接组件、51连接管、52第二环形管、6支撑环、7防滑环、8注水管、9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重油舱的电加热系统,包括重油舱1和电加热组件2;
21.重油舱1:表面的上端安装有辅助加热组件3,重油舱1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辅助加热组件3包含密封环31、固定管32和第一环形管33,固定环21的上端固定有密封环31,密封环31的上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水口,出水口与储存腔23相通,出水口的内部固定有固定管32,所有的固定管32均与第一环形管33相连,通过设置辅助加热组件3对重油舱进行辅助加热;
22.电加热组件2:包含固定环21、电热管22和储存腔23,重油舱1表面的下端固定有固定环21,固定环21的上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电热管22,固定环21的上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储存腔23,固定环21的圆周面上安装有抽水组件4,固定环21圆周面的下端安装有连接组件5,抽水组件4包含螺旋管41、排水管42、安装板43、水泵44和回流管45,重油舱1表面的上端固定有螺旋管41,螺旋管41的下端与第一环形管33圆周面上端
设置的出水口相连,螺旋管41上部的端口与排水管42相连,排水管42的下端固定在水泵44的进水口的内部,水泵44安装在安装板43的右侧,安装板43固定在固定环21的圆周面上,水泵44的出水口的内部固定有回流管45,水泵44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的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组件5包含连接管51和第二环形管52,固定环21的圆周面上固定有均匀分布的连接管51,连接管51与储存腔23相通,所有的连接管51通过第二环形管52相连,回流管45的下端固定在第二环形管52圆周面上端设置的回流口的内部,通过设置抽水组件4带动染热水进行流动,通过设置电加热组件2对重油舱进行电加热;
23.其中:温度传感器与外部的plc控制器双向电连接,电热管2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的plc控制器的输出端。
24.其中:重油舱1的下端固定有支撑环6,支撑环6的下端固定有防滑环7,通过设置支撑环5对重油舱1进行支撑。
25.其中:回流管45的圆周面上开设有注水口,注水口的内部固定有注水管8,注水管8的圆周面上安装有截止阀9,水通过注水管8进入到回流管45的内部。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油舱的电加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启动所有的电热管22快速的对重油舱1进行预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桶注水管8往回流管45的内部注入水,进入到回流管45内部的水将通过第二环形管52进入到所有的储存腔23的内部,储存腔23内部注入水后电热管22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对水进行加热,加热后启动水泵44将储存腔23内部水抽进到螺旋管41的内部,这样的情况下热水将对重油舱1进行进一步加热,使其内部的重燃油能够快速预热,并且能够避免电热管22的热量浪费,在加热的过程中重油舱1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将持续对其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当其温度到达合适的数值后外部的plc控制器将自动控制所有的电热管22停止工作。
27.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外部的plc控制器,具体型号为西门子s7-200,温度传感器可选用lsci-tz03激光聚焦型红外温度传感器,电热管22可选用19*205-k电热管,水泵44可选用wqd6-12-0.55l1抽潜水泵,外部的plc控制器控制电热管22和水泵44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