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重孔结构及其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28007发布日期:2023-06-01 04:5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重孔结构及其船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减重设计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减重孔结构及其船舶。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目前,在船舶领域中,重量重心控制是一些船型(比如,客滚船)的一大设计难题。位于客滚船重心以上的上建纵、横梁(下称t梁)的重量对全船重心有较大的影响。

2、减重孔是船舶结构件上的常规设计,其目的在于为减轻重量,比如t梁的重量,在t梁腹板的合适位置布置有一定数量、大小、形状合适的减轻孔,其形状一般为圆孔、长圆孔等,这些减重孔的外形一般是规则图形,设置时也采用对称设计,所以对船体的重心不会产生影响。

3、所以发明人希望可以设计一种减重孔结构,一定程度上,在具有减重基本功能的条件下,能够调节船体的重心,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未存在通过减重孔结构,可以调整设备重心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重孔结构,通过减重孔的凸起调整开孔主体的重心高度,进而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未存在通过减重孔结构,可以调整设备重心的技术问题。

2、所述减重孔结构包括开孔主体;

3、所述开孔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具有沿预定第一方向上的长孔和沿预定第二方向长孔上的凸起。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长孔和所述凸起的边缘采用圆弧平滑过渡。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孔主体为t型型材,所述减重孔设置在所述腹板上,所述预定第一方向为所述开孔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预定第一方向和所述预定第二方向具有夹角。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腹板一侧的第一边缘连接有t型型材的翼板,所述腹板另一侧的第二边缘上沿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具有预定间隔距离的贯穿孔,所述减重孔设置在相邻的所述贯穿孔之间。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为开放式长孔,所述贯穿孔的一端为半圆弧形,所述贯穿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缘。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减重孔的边缘与所述贯穿孔边缘的最近距离大于7.5毫米,所述减重孔的边缘与所述腹板一侧的第一边缘最近距离大于100毫米,所述腹板的宽度为x毫米。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长孔为沿所述预定第一方向设置且两端为半圆形的通孔,所述长孔的长度等于所述腹板的宽度,所述长孔宽度小于0.6倍的所述腹板宽度,所述长孔两端的半圆形通孔半径小于0.25倍的所述腹板宽度。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长孔一侧的边缘上,所述凸起的边缘中部为具有半径等于所述通孔半径的弧线段,所述凸起的边缘两端与所述长孔的边缘拟合平滑过渡。

11、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重孔结构的船舶,所述船舶包括所述的减重孔结构;

12、所述凸起的突出方向朝向上方。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孔主体为t型型材,所述腹板一侧的第一边缘连接有t型型材的翼板,所述腹板另一侧的第二边缘上沿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具有预定间隔距离的贯穿孔,所述减重孔设置在相邻的所述贯穿孔之间;

14、所述船舶包括多根具有减重孔的t型型材;

15、多根所述t型型材并排设置,且在并排所述t型型材上的对应贯穿孔上穿接有甲板纵骨。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重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重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21)和所述凸起(22)的边缘采用圆弧平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重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主体(1)为t型型材,所述减重孔(2)设置在所述腹板(11)上,所述预定第一方向为所述开孔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预定第一方向和所述预定第二方向具有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重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11)一侧的第一边缘(111)连接有t型型材的翼板(12),所述腹板(11)另一侧的第二边缘(112)上沿所述腹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具有预定间隔距离的贯穿孔(13),所述减重孔(2)设置在相邻的所述贯穿孔(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重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13)为开放式长孔,所述贯穿孔(13)的一端为半圆弧形,所述贯穿孔(1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边缘(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重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2)的边缘与所述贯穿孔(13)边缘的最近距离大于7.5毫米,所述减重孔(2)的边缘与所述腹板(11)一侧的第一边缘(111)最近距离大于100毫米,所述腹板(11)的宽度为x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重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21)为沿所述预定第一方向设置且两端为半圆形的通孔,所述长孔(21)的长度等于所述腹板(11)的宽度,所述长孔(21)宽度小于0.6倍的所述腹板(11)宽度,所述长孔(21)两端的半圆形通孔半径小于0.25倍的所述腹板(11)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重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2)位于所述长孔(21)一侧的边缘上,所述凸起(22)的边缘中部为具有半径等于所述通孔半径的弧线段,所述凸起(22)的边缘两端与所述长孔(21)的边缘拟合平滑过渡。

9.一种具有减重孔结构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减重孔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重孔结构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主体(1)为t型型材,所述腹板(11)一侧的第一边缘(111)连接有t型型材的翼板(12),所述腹板(11)另一侧的第二边缘(112)上沿所述腹板(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具有预定间隔距离的贯穿孔(13),所述减重孔(2)设置在相邻的所述贯穿孔(13)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重孔结构及其船舶,所述减重孔结构包括开孔主体;开孔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重孔,减重孔具有沿预定第一方向上的长孔和沿预定第二方向长孔上的凸起。通过减重孔的凸起调整开孔主体的重心高度,进而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未存在通过减重孔结构,可以调整设备重心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向国进,沈艺伟,黄国标,刘郑培,彭善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