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日常佩戴型救生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27574发布日期:2023-07-20 11:1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救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日常佩戴型救生手环。


背景技术:

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近年来,全球每年约38万人死于非故意溺水,中国每年大约5.7万人溺水死亡。溺水往往是突发的,当意外发生时,当事人身上一般都没有携带救生设备。市场有多种救生设备,但缺乏方便日常佩戴的救生设备。市场上已有的救生衣、救生手环,体积大,重量重,也不是一体防水,睡觉、洗澡时不方便佩戴,达不到每天24小时常年佩戴的需求。

2、现有技术还有待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日常佩戴型救生手环,以解决现有救生设备体积大,重量重,不能常年24小时穿戴在身上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日常佩戴型救生手环,其中,包括两个半环体。一个半环体为半环体压缩气瓶;另一个半环体为半环体折叠气囊舱。半环体压缩气瓶一端带有外螺纹,并凸出一部分,半环体压缩气瓶内为氧气;半环体折叠气囊舱一端带有螺母,并凹陷一部分。

4、将半环体压缩气瓶一端凸出部分插入半环体折叠气囊仓凹陷部分,旋紧螺母,一种可日常佩戴型救生手环安装完成。

5、半环体气囊舱带有舱盖,舱内为折叠气囊,折叠气囊与气囊舱凹陷处密封连接,气囊舱凹陷处安装有顶针。当气囊舱盖打开到一定角度,舱盖一端压到顶针,顶针刺破压缩气瓶,向折叠气囊内迅速充气。可为溺水者提供浮力,使得溺水者得以自救。

6、折叠气囊上带有可控气体大小的出气阀,在非溺水时能为缺氧者提供痒气。像汽车掉入水里时,可以给被困者供痒,赢得宝贵时间来脱困。

7、由于把压缩气瓶和气囊舱都设计成了半环体形状,压缩气瓶和气囊舱直接成为了一种可日常佩戴型救生手环的本体,通过一个螺母就能组装完成一种可日常佩戴型救生手环,不需要太多的辅助材料来固定支撑压缩气瓶、气囊舱,从而实现了体积小,重量轻。

8、一种可日常佩戴型救生手环为分体设计,只要选择合适尺寸,就能很好的贴合手腕处,方便佩戴。

9、一种可日常佩戴型救生手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整体光滑,不会钩挂到衣物,连接处都有密封处理,防水,不漏气,洗澡,睡觉时都能佩戴,也就实现了和普通装饰手镯一样,能够天天24小时全年佩戴,以防突发意外溺水。



技术特征:

1.一种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半环体压缩气瓶,所述半环体压缩气瓶, 一端带有外螺纹,并凸出一部分。

2.所述救生手环还包括半环体气囊舱,所述半环体气囊舱 一端带有螺母,并凹陷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体气囊舱凹陷部分安装有顶针装置,所述半环体气囊舱内为折叠气囊,所述折叠气囊上安装有可控出气阀。

4.一种救生手环,包括权利要求1-3任意项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体压缩气瓶内为氧气,但不限于氧气。所述救生手环作为溺水救生设备时,所述半环体压缩气瓶内不一定为氧气,可以是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救生手环,包括半环体压缩气瓶和半环体气囊舱,将压缩气瓶插入气囊舱,旋紧螺母,救生手环安装完成。打开气囊舱盖,触发顶针装置,刺破气瓶,迅速向折叠气囊内充气,为溺水者提供浮力。气囊安装有可调节出气阀,压缩气瓶内为氧气,在非溺水情况下,能为缺氧者供痒。本发明的救生手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一体防水,解决现有救生手环由于体积重量限制,整体不防水,导致不能常年全天佩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葛宏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葛宏豪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