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0331发布日期:2023-09-09 14:0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浮体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


背景技术:

1、水域的环境复杂,波浪起伏不定,浪、涌时高时低等因素,导致水上重型浮体装置之间的连接困难(如水上浮桥、驳船)之间的连接,导致它们的连接技术难度大。以水上浮桥之间的连接为例,水上浮桥本身重量一般为十几吨,采用水上重型吊机或相似的装备来完成连接,有点大材小用,但是用人力也难以实现。现有技术中的浮体装置连接一般只能采用陆上吊机拼装或水上吊机拼装,使用陆地吊机拼装完成后再整体吊装下水或推拉下水方式。陆地吊装拼装方式对拼装场地的要求非常高,如场地面积要足够大、场地要足够地平整、场地的位置必须临近水边且方便吊机吊装水下或推拉下水。或采用水上吊机拼装,在使用水上吊机拼装时,对吊机的平稳性要求高,一般会使用更大型的吊机将浮体固定在水面上,使其平稳,达到近似陆地吊机拼装的工作状态。但是,现有的方式都较为复杂,并且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

2、现有技术中有名称为“一种连接浮体以及浮体间拼接结构”、公开号为“cn113202845a”的技术,该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浮体以及浮体间拼接结构,该浮体间拼接结构包括连接浮体、衔接浮体和连接螺栓,连接浮体的一连接片和衔接浮体的一衔接片叠放,连接螺栓穿过叠放的连接片和衔接片后与配合在连接片的连接螺母螺接。本发明将连接螺母与连接片相配合,从而使得连接螺栓与连接螺母螺接时无需人手托住连接螺母,进而便于进行浮体之间的拼接,提高了浮体之间的拼接效率。然而,该技术没有涉及本申请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实现相邻浮体本体的拼装对接和分离,操作方便,降低现场作业劳动强度,可重复使用的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

2、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本发明为一种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包括多个浮体本体、舷高调整装置、斜拉装置、拉紧部件,每个浮体本体上部分别设置挂钩,每个浮体本体下部分别设置公型卡座和母型卡座,舷高调整装置底部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的挂钩卡装连接的结构,斜拉装置一端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的另一个挂钩连接的结构,斜拉装置另一端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的舷高调整装置上部连接的结构,拉紧部件一端设置为能够与舷高调整装置上部连接的结构,拉紧部件另一端设置为能够与另一个浮体本体的一个挂钩连接的结构。

4、所述的浮体本体方形结构,每个浮体本体下部靠近一侧按间隙设置多个公型卡座,每个浮体本体下部靠近一侧按间隙设置多个母型卡座。

5、所述的舷高调整装置包括底座、套管、管件、耳板。

6、所述的套管设置在底座上,管件一端插装在套管内,管件另一端连接耳板,耳板上设置耳孔。

7、所述的斜拉装置包括花兰螺丝、琵琶头钢丝绳、下部吊耳、上部吊耳,花兰螺丝一端设置下部吊耳,花兰螺丝另一端连接琵琶头钢丝绳一端,琵琶头钢丝绳另一端连接上部吊耳。

8、所述的拉紧部件包括吊耳、手拉葫芦,吊耳钩挂在手拉葫芦的上部挂钩上,手拉葫芦下部设置下部挂钩。

9、所述的耳板包括耳板本体,耳板本体每侧分别设置侧面板件,每个侧面板件一侧和耳板本体一侧之间通过连接件焊接连接。

10、所述的舷高调整装置底部的底座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的挂钩卡装连接的结构,斜拉装置一端的上部吊耳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的另一个挂钩连接的结构,斜拉装置另一端的下部吊耳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的舷高调整装置上部的耳板的一个耳孔连接的结构。

11、所述的拉紧部件一端的上部挂钩设置为能够与舷高调整装置上部的耳板的另一个耳孔连接的结构,拉紧部件另一端的下部挂钩设置为能够与另一个浮体本体的一个挂钩连接的结构。

12、所述的舷高调整装置侧面设置多个拉手。

13、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14、本发明所述的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结构设置时,对每个浮体本体的结构分别进行改进,浮体本体为方形箱体结构,每个浮体本体上部分别设置挂钩,每个浮体本体下部分别设置公型卡座和母型卡座,同时设置舷高调整装置、斜拉装置,进行水上重型浮体拼装时,将多个浮体本体放置到水面上,进行拼接时,相邻两个浮体本体靠近,然后安装舷高调整装置,舷高调整装置底部与一个浮体本体的挂钩卡装连接,实现舷高调整装置在该浮体本体上的垂直固定,而后斜拉装置一端与设置舷高调整装置的浮体本体的另一个挂钩连接,斜拉装置另一端与舷高调整装置上部连接,拉紧部件一端与舷高调整装置上部连接拉紧部件另一端设置另一个浮体本体的一个挂钩连接。然后,操作人员操作拉紧部件,拉紧部件收缩,从而带动未设置舷高调整装置的一个浮体本体向上抬起,设置舷高调整装置的浮体本体在水面的位置不变,而未设置舷高调整装置的浮体本体的母型卡座高度变高,然后两个浮体本体靠近,再将拉紧部件松开,未设置舷高调整装置的浮体本体的母型卡座下移,钩挂在设置舷高调整装置的浮体本体的公型卡座上,实现相邻两个浮体本体的拼接,拼接过程人工劳动强度低,而拼接可靠性高。通过重复上述步骤,就方便快捷实现多个浮体本体的拼接,满足现场作业需求。而需要浮体本体分离时,按照上述步骤反向操作,使得相邻浮体本体的公型卡座和母型卡座脱离钩挂状态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浮体本体(1)、舷高调整装置(2)、斜拉装置(3)、拉紧部件(4),每个浮体本体(1)上部分别设置挂钩(5),每个浮体本体(1)下部分别设置公型卡座(6)和母型卡座(7),舷高调整装置(2)底部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1)的挂钩(5)卡装连接的结构,斜拉装置(3)一端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1)的另一个挂钩(5)连接的结构,斜拉装置(3)另一端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1)的舷高调整装置(2)上部连接的结构,拉紧部件(4)一端设置为能够与舷高调整装置(2)上部连接的结构,拉紧部件(4)另一端设置为能够与另一个浮体本体(1)的一个挂钩(5)连接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本体(1)方形结构,每个浮体本体(1)下部靠近一侧按间隙设置多个公型卡座(6),每个浮体本体(1)下部靠近一侧按间隙设置多个母型卡座(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舷高调整装置(2)包括底座(8)、套管(9)、管件(10)、耳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9)设置在底座(8)上,管件(10)一端插装在套管(9)内,管件(9)另一端连接耳板(11),耳板(11)上设置耳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拉装置(3)包括花兰螺丝(13)、琵琶头钢丝绳(14)、下部吊耳(15)、上部吊耳(17),花兰螺丝(13)一端设置下部吊耳(15),花兰螺丝(13)另一端连接琵琶头钢丝绳(14)一端,琵琶头钢丝绳(14)另一端连接上部吊耳(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紧部件(4)包括吊耳(18)、手拉葫芦(19),吊耳(18)钩挂在手拉葫芦(19)的上部挂钩(20)上,手拉葫芦(19)下部设置下部挂钩(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板(11)包括耳板本体(22),耳板本体(22)每侧分别设置侧面板件(23),每个侧面板件(23)一侧和耳板本体(22)一侧之间通过连接件(24)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舷高调整装置(2)底部的底座(8)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1)的挂钩(5)卡装连接的结构,斜拉装置(2)一端的上部吊耳(15)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1)的另一个挂钩(5)连接的结构,斜拉装置(3)另一端的下部吊耳(17)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1)的舷高调整装置(2)上部的耳板(11)的一个耳孔(12)连接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紧部件(3)一端的上部挂钩(20)设置为能够与舷高调整装置(2)上部的耳板(11)的另一个耳孔(12)连接的结构,拉紧部件(3)另一端的下部挂钩(21)设置为能够与另一个浮体本体(1)的一个挂钩(5)连接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舷高调整装置(2)侧面设置多个拉手(2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浮体装置技术领域的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包括多个浮体本体(1)、舷高调整装置(2)、斜拉装置(3)、拉紧部件(4),每个浮体本体(1)上部分别设置挂钩(5),每个浮体本体(1)下部分别设置公型卡座(6)和母型卡座(7),舷高调整装置(2)底部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1)的挂钩(5)卡装连接的结构,斜拉装置(3)一端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1)的另一个挂钩(5)连接的结构,斜拉装置(3)另一端设置为能够与一个浮体本体(1)的舷高调整装置(2)上部连接的结构。本发明所述的水上重型浮体拼装结构,能够方便快捷实现相邻浮体本体的拼装对接和分离,操作方便,降低现场作业劳动强度,可重复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亮,陈均,潘尚能,李澳华,马晓梅,郑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