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16731发布日期:2023-12-19 19:4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浮式储卸油船,具体为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


背景技术:

1、fpso艉部线型也与其作业海域海况有密切联系,作业海况恶劣则需要艉部内收减小系泊载荷;同时,艏艉线型内收也能够有效降低满载状态下的中垂弯矩,目标fpso作业海域不定,同时考虑其30万吨级货油载重量下中垂弯矩对结构设计的压力,其艉部线型设计为从机舱前端壁即开始内收,至尾端宽度仅为船宽的约70%。

2、甲板的形状适应机舱前端壁内收,fpso艉部甲板上不仅需布置大型方形生活楼结构,还需布置烟囱、甲板室、码头系泊、拖曳、救生、外输等各种结构或设备,对甲板面积的要求大大高于艏部结构,甲板的面积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包括:艉封板、主甲板和两个侧舱壁,两个所述侧舱壁均连接在艉封板的表面,所述主甲板的表面分别与艉封板和两个侧舱壁的表面连接,两个所述侧舱壁的表面均连接有附体舱室,附体舱室的顶部与主甲板的顶部对齐,两个所述侧舱壁的表面均设置有多点系泊组件,所述艉封板、主甲板和两个侧舱壁围合形成艉机舱,且艉机舱的内部设置有压载水舱和两个推进器舱,所述推进器舱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可拆卸的安装有推进器本体,所述推进器舱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

3、优选的,所述多点系泊组件包括附加支撑舱,所述附加支撑舱连接在侧舱壁的表面,两个附加支撑舱上均设置有多根锚链。

4、优选的,所述锚链的数量为7根,且7根所述锚链均匀分布在附加支撑舱上,所述附加支撑舱焊接在侧舱壁的表面,所述附加支撑舱上设置有多根加固立管。

5、优选的,所述附加支撑舱、锚链和加固立管均由高强度钢制成。

6、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两个索绳牵引机和两根吊索,两个所述推进器舱的内壁均安装有固定架,两个所述索绳牵引机分别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推进器舱的内部,所述吊索的一端卷绕在索绳牵引机的表面,所述吊索的另一端延伸至推进器舱的外部。

7、优选的,所述艉封板的表面对应两个推进器舱的表面均设有吊装孔。

8、优选的,所述吊装孔的内壁设置有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的一端与推进器本体连接。

9、优选的,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所述第一牵引索的一端与吊装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索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卸扣,所述第二牵引索的一端与吊索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索一端设置有第二卸扣,所述推进器本体的表设置有吊耳,所述第一卸扣和第二卸扣均扣接在吊耳上。

10、优选的,所述推进器舱的内部设置有四个分隔甲板,相邻两个所述分隔甲板之间设置有主通道。

11、优选的,所述推进器舱的舱壁上设置有水密门。

1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通过设置附体舱室,附体舱室的顶部与主甲板的顶部对齐,艉部采用舷侧外凸的附体结构能够形成主甲板布置空间,弥补主甲板面积不足的缺陷,不改变水线处船体形状即不增大船体系泊载荷的情况下,增加了的主甲板面积。

14、2、该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通过设置两个推进器舱、推进器本体和安装组件,在船艉处设置两个推进器舱,推进器舱的内部安装推进器本体,安装组件辅助安装推进器本体,无需租用重吊船辅助,方便推进器的拆卸与安装,且安装推进器本体,通过推进器本体调节船体的位置。

15、3、该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牵引索、第二牵引索、第一卸扣和第二卸扣,推进器本体的表设置有吊耳,第一卸扣和第二卸扣均扣接在吊耳上,第一牵引索通过第一卸扣连接至推进器本体上,第二牵引索通过第二卸扣连接至推进器本体上,第二牵引索的另一端与吊索连接,浮吊吊绳和码头吊绳将推进器本体吊起,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对推进器本体进行牵引,方便调节推进器本体的位置。

16、4、该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通过设置吊装孔,采用尾封板开设吊装孔的方式取代在露天主甲板开设吊装口,增加了主甲板空间的利用。

17、5、该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通过设置多点系泊组件附加支撑舱和锚链,附加支撑舱为锚链提供连接位置,避免占用主甲板的空间,同时多根锚链对船艉进行系泊,提高船艉位置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艉封板(1)、主甲板(2)和两个侧舱壁(3),两个所述侧舱壁(3)均连接在艉封板(1)的表面,所述主甲板(2)的表面分别与艉封板(1)和两个侧舱壁(3)的表面连接,两个所述侧舱壁(3)的表面均连接有附体舱室(4),附体舱室(4)的顶部与主甲板(2)的顶部对齐,两个所述侧舱壁(3)的表面均设置有多点系泊组件,所述艉封板(1)、主甲板(2)和两个侧舱壁(3)围合形成艉机舱(6),且艉机舱(6)的内部设置有压载水舱(7)和两个推进器舱(8),所述推进器舱(8)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可拆卸的安装有推进器本体(9),所述推进器舱(8)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系泊组件包括附加支撑舱(51),所述附加支撑舱(51)连接在侧舱壁(3)的表面,两个附加支撑舱(51)上均设置有多根锚链(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链(52)的数量为7根,且7根所述锚链(52)均匀分布在附加支撑舱(51)上,所述附加支撑舱(51)焊接在侧舱壁(3)的表面,所述附加支撑舱(51)上设置有多根加固立管(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支撑舱(51)、锚链(52)和加固立管(53)均由高强度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两个索绳牵引机(101)和两根吊索(102),两个所述推进器舱(8)的内壁均安装有固定架,两个所述索绳牵引机(101)分别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推进器舱(8)的内部,所述吊索(102)的一端连接在索绳牵引机(101)上,所述吊索(102)的另一端延伸至推进器舱(8)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艉封板(1)的表面对应两个推进器舱(8)的表面均设有吊装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孔(11)的内壁设置有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的一端与推进器本体(9)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第一牵引索(121)和第二牵引索(122),所述第一牵引索(121)的一端与吊装孔(11)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索(1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卸扣(123),所述第二牵引索(122)的一端与吊索(102)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索(122)一端设置有第二卸扣(124),所述推进器本体(9)的表设置有吊耳(13),所述第一卸扣(123)和第二卸扣(124)均扣接在吊耳(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舱(8)的内部设置有四个分隔甲板(14),相邻两个所述分隔甲板(14)之间设置有主通道(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舱(8)的舱壁上设置有水密门(16)。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浮式储卸油船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包括:艉封板、主甲板和两个侧舱壁,两个侧舱壁均连接在艉封板的表面,主甲板的表面分别与艉封板和两个侧舱壁的表面连接,两个侧舱壁的表面均连接有附体舱室,附体舱室的顶部与主甲板的顶部对齐,两个侧舱壁的表面均设置有多点系泊组件,艉封板、主甲板和两个侧舱壁围合形成艉机舱,且艉机舱的内部设置有压载水舱和两个推进器舱。该多功能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的尾部结构,通过设置附体舱室,附体舱室的顶部与主甲板的顶部对齐,艉部采用舷侧外凸的附体结构能够形成主甲板布置空间,弥补主甲板面积不足的缺陷,不改变水线处船体形状即不增大船体系泊载荷的情况下,增加了的主甲板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王钰涵,陈刚,文艳,尹艳,杨尚军,李春辉,樊世达,周波,杜玉春,吴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