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7343发布日期:2023-11-17 20:4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船舶,特别涉及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


背景技术:

1、船舶在行驶状态下,风阻对船舶的油耗及航速的影响较大。相关技术中,在船舶艏部上安装有导流板以降低船舶高速行驶状态下受到的风阻,但安装导流板后,艏部空间有限,难以进行船舶的拖带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能够降低船舶行驶状态下受到的风阻,且船舶的拖带作业也可以顺利进行。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包括甲板、第一导流罩、第二导流罩、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甲板的边沿处设有舷墙;所述第一导流罩设于所述甲板的左部,并转动连接于所述舷墙;所述第二导流罩设于所述甲板的右部并与所述第一导流罩并列设置,所述第二导流罩转动连接于所述舷墙;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甲板,并与所述第一导流罩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甲板,并与所述第二导流罩驱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导流罩和所述第二导流罩沿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并相互抵接,以形成导流结构;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还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导流罩和所述第二导流罩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分离。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导流罩和第二导流罩沿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并相互抵接,以形成导流结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还能够驱动第一导流罩和第二导流罩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分离。故在船舶行驶过程中,导流结构可以降低风阻对船舶行驶的影响。当船舶需要进行拖带作业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可以驱动第一导流罩和第二导流罩分离,将原本被导流结构罩住的甲板露出,此时船员可以进入此部分甲板,以顺利进行船舶的拖带作业。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底座固定于所述甲板,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一活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一导流罩转动连接。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沿所述甲板的左右方向,所述第一导流罩依次弯折形成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的夹角为α1,所述第二折弯部和所述第三折弯部之间的夹角为β1,满足:160°<α1<180°,160°<β1<180°。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还包括甲板室,所述甲板室设于所述甲板的上方,并与所述导流结构的一端抵接。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罩靠近所述甲板室的一端设有第一延伸部,沿所述导流结构到所述甲板室的方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面积逐渐减小。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罩靠近所述甲板室的一端设有第一导流部,沿所述导流结构到所述甲板室的方向,所述第一导流部的面积逐渐变大。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罩包括第一罩板,第一钢材和第二钢材,所述第一钢材沿所述甲板的前后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罩板的下方,所述第二钢材沿所述甲板的左右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罩板的下方。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导流罩设有第一孔部,所述第二导流罩设有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导流罩与所述第二导流罩相互抵接时,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配合形成第一过缆孔,所述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还包括第一系缆桩和第一缆索,所述第一系缆桩固定于所述甲板,所述第一缆索固定于所述第一系缆桩,并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过缆孔。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舷墙设有第二过缆孔和第三过缆孔,所述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还包括第二系缆桩、第二缆索、第三系缆桩和第三缆索,所述第二系缆桩和所述第三系缆桩分别设于所述甲板的右部和左部,所述第二缆索固定于所述第二系缆桩,并能够穿过所述第二系缆孔,所述第三缆索固定于所述第三系缆桩,并能够穿过所述第三过缆孔。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还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于所述舷墙,所述第一导流罩与所述第二导流罩相互抵接时,所述第一支撑板抵接于所述第一导流罩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板抵接于所述第二导流罩的下方。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底座固定于所述甲板,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和所述第一活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一导流罩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甲板的左右方向,所述第一导流罩依次弯折形成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的夹角为α1,所述第二折弯部和所述第三折弯部之间的夹角为β1,满足:160°<α1<180°,160°<β1<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还包括甲板室,所述甲板室设于所述甲板的上方,并与所述导流结构的一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罩靠近所述甲板室的一端设有第一延伸部,沿所述导流结构到所述甲板室的方向,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面积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罩靠近所述甲板室的一端设有第一导流部,沿所述导流结构到所述甲板室的方向,所述第一导流部的面积逐渐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罩包括第一罩板,第一钢材和第二钢材,所述第一钢材沿所述甲板的前后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罩板的下方,所述第二钢材沿所述甲板的左右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罩板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罩设有第一孔部,所述第二导流罩设有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导流罩与所述第二导流罩相互抵接时,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配合形成第一过缆孔,所述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还包括第一系缆桩和第一缆索,所述第一系缆桩固定于所述甲板,所述第一缆索固定于所述第一系缆桩,并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过缆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舷墙设有第二过缆孔和第三过缆孔,所述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还包括第二系缆桩、第二缆索、第三系缆桩和第三缆索,所述第二系缆桩和所述第三系缆桩分别设于所述甲板的右部和左部,所述第二缆索固定于所述第二系缆桩,并能够穿过所述第二系缆孔,所述第三缆索固定于所述第三系缆桩,并能够穿过所述第三过缆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还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于所述舷墙,所述第一导流罩与所述第二导流罩相互抵接时,所述第一支撑板抵接于所述第一导流罩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板抵接于所述第二导流罩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包括甲板、第一导流罩、第二导流罩、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甲板设有舷墙;第一导流罩设于甲板的左部;第二导流罩设于甲板的右部并与第一导流罩并列设置;第一驱动件与第一导流罩驱动连接;第二驱动件与第二导流罩驱动连接;其中,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导流罩和第二导流罩沿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并相互抵接,以形成导流结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还能够驱动第一导流罩和第二导流罩沿相互远离的方向转动分离,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设置有防风导流装置的船舶,能够降低船舶高速行驶状态下受到的风阻,且船舶的拖带作业也可以顺利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赵崇现,曹祖化,黎嘉丽,杨智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南造船厂(江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