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垃圾打捞船

文档序号:35652387发布日期:2023-10-06 12:1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面垃圾打捞船

本技术属于垃圾打捞,具体为一种水面垃圾打捞船。


背景技术:

1、如今,一些人流量较大的河道边、湖泊边以及海边上都会留存很多的垃圾,这些垃圾如果不清理将会越积越多,导致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需要人工对海面上的垃圾进行打捞。

2、现在常用的清理方式是通过捞网对垃圾打捞,费事费力,而且难以打捞干净,也有采用自动捕捞垃圾的设备,整体来看,这些设备的结构偏复杂,功能不齐全。因此,需研发一种无需人工打捞,结构简单且可实现智能打捞与垃圾压缩一体的打捞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水面垃圾打捞船。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面垃圾打捞船,包括:

3、一对悬浮体,其用于使船体漂浮在水面上,一对所述悬浮体底部通过连接板连接;

4、垃圾容纳仓,其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对悬浮体之间且在所述连接板的上方空间内,所述垃圾容纳仓的后端设置有闸门;

5、送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垃圾容纳仓前方,其用于将水面垃圾送入至所述容纳仓;

6、垃圾压缩装置,设置在所述垃圾容纳仓的正上方,其用于将所述容纳仓内的垃圾压缩成块;

7、一对风力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打捞船的尾端,用于驱动所述打捞船移动;

8、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送料组件和所述垃圾压缩装置动作;

9、摄像仪,所述摄像仪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内设置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摄像仪拍摄图像中垃圾的坐标位置。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垃圾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板、剪刀叉升降机构和丝杆机构,所述压缩板上下活动设置在一对导向杆上,所述剪刀叉升降机构一端的两个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压缩板上,另一端的两个螺纹套与所述丝杆机构上的螺杆螺纹配合,两个螺纹套内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丝杆机构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悬浮体上设置的支架上。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送料组件包括转轴和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多个打捞杆,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从动齿轮,在所述悬浮体上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有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缩板的一侧设置有互锁杆,在所述闸门上设置有互锁扣,所述互锁杆下移时卡入至所述互锁扣内,所述互锁杆上移时带动所述闸门上移以开启闸门,所述闸门上连接有牵引绳,当所述闸门上升至一定高度时,所述互锁杆蓄力脱离所述互锁扣。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互锁扣包括u型锁和在所述u型锁一竖边内嵌设的扣件,所述扣件在所述u型锁的开口位置设置有三角形凸块,所述互锁杆的杆体直径大于所述三角形凸块顶点至所述u型锁另一竖边的距离。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三角形凸块的材质为橡胶。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杆设置为弧形结构。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一对所述悬浮体的前端对称设置有向外张开的导引板。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力驱动装置包括外护罩、航模电机和转动叶轮,所述航模电机和转动叶轮设置在外护罩内,所述航模电机连接所述转动叶轮并驱动所述转动叶轮运动。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垃圾容纳仓靠所述送料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导引杆,所述打捞杆移动时带动垃圾沿所述导引杆进入至垃圾容纳仓。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风力驱动装置控制船体在水面移动,通过摄像仪捕捉垃圾坐标信息,通过送料组件将水面垃圾送入至垃圾容纳仓,通过垃圾压缩装置将垃圾压缩,压缩后的垃圾可通过互锁杆和互锁扣的配合在压缩板上升的时候同时开启闸门,在闸门开启设定高度时,闸门又可在牵引绳的作用下解锁互锁杆和互锁扣,从而方便压缩的垃圾的在水流的作用下冲入后面的拉开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面垃圾打捞船,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水面垃圾打捞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板、剪刀叉升降机构和丝杆机构,所述压缩板上下活动设置在一对导向杆上,所述剪刀叉升降机构一端的两个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压缩板上,另一端的两个螺纹套与所述丝杆机构上的螺杆螺纹配合,两个螺纹套内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丝杆机构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悬浮体上安装的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水面垃圾打捞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包括转轴和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多个打捞杆,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从动齿轮,在所述悬浮体上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有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水面垃圾打捞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板的一侧设置有互锁杆,在所述闸门上设置有互锁扣,所述互锁杆下移时卡入至所述互锁扣内,所述互锁杆上移时带动所述闸门上移以开启闸门,所述闸门上连接有牵引绳,当所述闸门上升至设定高度时,所述互锁杆蓄力脱离所述互锁扣。

5.根据权利要求4 所述的水面垃圾打捞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扣包括 u 型锁和在所述 u型锁一竖边内嵌设的扣件,所述扣件在所述 u 型锁的开口位置设置有三角形凸块,所述互锁杆的杆体直径大于所述三角形凸块顶点至所述 u 型锁另一竖边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 所述的水面垃圾打捞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凸块的材质为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3 所述的水面垃圾打捞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捞杆设置为弧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 任一项所述的水面垃圾打捞船,其特征在于,在一对所述悬浮体的前端对称设置有向外张开的导引板。

9.根据权利要求1-7 任一项所述的水面垃圾打捞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驱动装置包括外护罩、航模电机和转动叶轮,所述航模电机和转动叶轮设置在外护罩内,所述航模电机连接所述转动叶轮并驱动所述转动叶轮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3 所述的水面垃圾打捞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容纳仓靠所述送料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导引杆,所述打捞杆移动时带动垃圾沿所述导引杆进入至垃圾容纳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打捞船,包括一对悬浮体、垃圾容纳仓、送料组件、垃圾压缩装置、风力驱动装置、控制箱以及摄像仪,通过风力驱动装置控制船体在水面移动,通过摄像仪捕捉垃圾坐标信息,通过送料组件将水面垃圾送入至垃圾容纳仓,通过垃圾压缩装置将垃圾压缩,压缩后的垃圾可通过互锁杆和互锁扣的配合在压缩板上升的时候同时开启闸门,在闸门开启设定高度时,闸门又可在牵引绳的作用下解锁互锁杆和互锁扣,从而方便压缩的垃圾的存储,本技术无需人工打捞,结构简单且可实现智能打捞与垃圾压缩一体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韩自强,易峰君,杨智,侯湘庆,莫虎,单武斌,刘知重,傅彩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