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推进器和水域可移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43313发布日期:2024-05-20 11:1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电动推进器和水域可移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船用推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推进器和水域可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船用推进器的功率需求越来越大,大功率的电机应用于船用推进器越来越广泛。随着电机功率增大,为了提高螺旋桨的扭矩,需要在电机与螺旋桨之间配置减速器。由于减速器多个转动件存在机械配合,导致减速器很容易产生高温、且摩擦损耗大,故减速器的使用寿命比较低,使得船用推进器的故障率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推进器和水域可移动设备,能够提高减速器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推进器,包括:

3、壳体,设有第一腔体和与所述第一腔体隔离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用于盛装冷却润滑液,所述冷却润滑液能够和所述壳体热交换;

4、电机,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电机设有电机轴;

5、减速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减速器组件设有扭矩输入端、扭矩输出端以及连接于所述扭矩输入端和所述扭矩输出端之间的中间传动轴,所述扭矩输入端接收所述电机轴的扭矩;

6、泵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泵组件连接于所述中间传动轴,以在所述中间传动轴的扭矩作用下泵液,所述冷却润滑液能够在所述泵组件的泵液下从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泵离,并经过与所述减速器组件的至少部分接触后回流至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

7、螺旋桨,位于所述壳体外,并接收所述扭矩输出端的扭矩。

8、本申请的电动推进器中,所述泵组件还设有与所述中间传动轴配合且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中间轴轴承,以及与所述中间传动轴固定的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与所述扭矩输入端的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所述扭矩输出端的齿轮啮合。

9、本申请的电动推进器中,所述泵组件包括泵壳、设置于所述泵壳内的转子组件、进液路和出液路,所述转子组件连接于所述中间传动轴,所述转子组件连通于所述进液路和所述出液路,所述泵壳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至少构造形成部分所述进液路,所述出液通道至少构造形成部分所述出液路,所述泵壳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组件可将所述进液通道的所述冷却润滑液泵至所述出液通道。

10、本申请的电动推进器中,所述泵壳设于所述扭矩输入端和所述中间传动轴之间。

11、本申请的电动推进器中,所述泵壳设有靠近所述中间传动轴的第一轴承安装槽,靠近所述扭矩输入端的所述中间轴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槽内。

12、本申请的电动推进器中,所述中间传动轴靠近所述扭矩输入端的一端穿入所述泵壳,并与所述转子组件连接。

13、本申请的电动推进器中,所述泵壳设于所述扭矩输出端和所述中间传动轴之间。

14、本申请的电动推进器中,所述泵壳设有靠近所述中间传动轴的第二轴承安装槽,靠近所述扭矩输出端的所述中间轴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二轴承安装槽内。

15、本申请的电动推进器中,所述中间传动轴靠近所述扭矩输出端的一端穿入所述泵壳,并与所述转子组件连接。

16、本申请的电动推进器中,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第一转子轴、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轴连接于所述中间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子同心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转子内设有偏心孔,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偏心孔偏心配合,所述冷却润滑液从所述进液通道通过所述偏心孔与所述第一转子的间隙泵至所述出液通道。

17、本申请的电动推进器中,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转子限位环,所述转子限位环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子外周侧,以限定所述第二转子相对所述第一转子偏置的位置。

18、本申请的电动推进器中,所述出液路设有至少一个正转出液通道和至少一个反转出液通道,当所述中间传动轴正转时,所述正转出液通道的出液率大于所述反转出液通道的出液率,当所述中间传动轴反转时,所述反转出液通道的出液率大于所述正转出液通道的出液率。

19、本申请的电动推进器中,所述泵组件设有阻挡件,所述转子限位环与所述第二转子同心转动配合,所述阻挡件用于对所述转子限位环的转动位置定位,以对所述第二转子相对所述第一转子的偏置方向定位。

20、本申请的电动推进器中,当所述中间传动轴正转时,所述转子限位环转动至第一位置并与所述阻挡件抵触,所述第二转子与所述第一转子之间的间隙偏置与所述正转出液通道接通;当所述中间传动轴反转时,所述转子限位环转动至第二位置并与所述阻挡件抵触,所述第二转子与所述第一转子之间的间隙偏置与所述反转出液通道接通。

21、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水域可移动设备,包括水域载体和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电动推进器,所述电动推进器连接于所述水域载体。

22、本申请提供的电动推进器和水域可移动设备,位于第一腔体内的冷却润滑液可与壳体热交换,以使得冷却润滑液冷却。由于泵组件位于第二腔体内,并与中间传动轴连接,泵组件能够在中间传动轴的扭矩作用下完成泵液,将冷却润滑液泵至与减速器组件接触,以对减速器组件实现冷却和润滑。无需额外的动力结构和空间,即可实现对减速器组件稳定的冷却和润滑。本申请给出的电动推进器,可以在较大的推力下快速将大量的冷却润滑液泵至减速器组件,从而能够稳定高效对减速器组件实现冷却和润滑效果,增加减速器组件使用寿命,减少电动推进器的故障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还设有与所述中间传动轴配合且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中间轴轴承,以及与所述中间传动轴固定的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与所述扭矩输入端的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所述扭矩输出端的齿轮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包括泵壳、设置于所述泵壳内的转子组件、进液路和出液路,所述转子组件连接于所述中间传动轴,所述转子组件连通于所述进液路和所述出液路,所述泵壳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至少构造形成部分所述进液路,所述出液通道至少构造形成部分所述出液路,所述泵壳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组件可将所述进液通道的所述冷却润滑液泵至所述出液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设于所述扭矩输入端和所述中间传动轴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设有靠近所述中间传动轴的第一轴承安装槽,靠近所述扭矩输入端的所述中间轴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槽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轴靠近所述扭矩输入端的一端穿入所述泵壳,并与所述转子组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设于所述扭矩输出端和所述中间传动轴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设有靠近所述中间传动轴的第二轴承安装槽,靠近所述扭矩输出端的所述中间轴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二轴承安装槽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轴靠近所述扭矩输出端的一端穿入所述泵壳,并与所述转子组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第一转子轴、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轴连接于所述中间传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子同心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子轴,所述第二转子内设有偏心孔,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偏心孔偏心配合,所述冷却润滑液从所述进液通道通过所述偏心孔与所述第一转子的间隙泵至所述出液通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转子限位环,所述转子限位环套设于所述第二转子外周侧,以限定所述第二转子相对所述第一转子偏置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路设有至少一个正转出液通道和至少一个反转出液通道,当所述中间传动轴正转时,所述正转出液通道的出液率大于所述反转出液通道的出液率,当所述中间传动轴反转时,所述反转出液通道的出液率大于所述正转出液通道的出液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件设有阻挡件,所述转子限位环与所述第二转子同心转动配合,所述阻挡件用于对所述转子限位环的转动位置定位,以对所述第二转子相对所述第一转子的偏置方向定位。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间传动轴正转时,所述转子限位环转动至第一位置并与所述阻挡件抵触,所述第二转子与所述第一转子之间的间隙偏置与所述正转出液通道接通;当所述中间传动轴反转时,所述转子限位环转动至第二位置并与所述阻挡件抵触,所述第二转子与所述第一转子之间的间隙偏置与所述反转出液通道接通。

15.一种水域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域载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推进器,所述电动推进器连接于所述水域载体。


技术总结
本申请适用于船用推进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推进器和水域可移动设备。其中,电动推进器包括壳体、电机、减速器组件、泵组件以及螺旋桨。壳体设有第一腔体和与所述第一腔体隔离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用于盛装冷却润滑液。电机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减速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减速器组件设有中间传动轴。泵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泵组件连接于所述中间传动轴,以在所述中间传动轴的扭矩作用下泵液。本申请给出的电动推进器,可以在较大的推力下快速将大量的冷却润滑液泵至减速器组件,从而能够稳定高效对减速器组件实现冷却和润滑效果,增加减速器组件使用寿命,减少电动推进器的故障率。

技术研发人员:邓钦林,孙方亮,王海洋,万小康,陶师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0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