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适进流鳍板的螺旋桨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6105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适进流鳍板的螺旋桨桨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鳍板的螺旋桨桨帽的改进。
现有的螺旋桨桨帽多为一个流线型的圆锥体,在桨毂附近切向诱导速度一般为螺旋桨进流速度的0.5~0.8倍,约占螺旋桨尾流旋转动能的1/3,这部分能量将转化为毂涡空泡而损失掉且将对桨后的舵造成空泡剥蚀。名称为“带鳍板的螺旋桨毂盖”(公开号为CN 1031975A)的中国专利,是在桨帽上安装若干块平板形的鳍来形成水轮机的机构,回收了桨毂附近一部分旋转能量,从而提高了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及降低了毂涡空泡噪音。但是由于在桨毂附近的切向诱导速度的变化是十分剧烈的,桨毂直径越小这种变化越剧烈,仅以某倾角安装的平板型鳍板作为水轮机的叶片的话,将造成鳍板根部处的水流攻角太小鳍板梢部处的水流攻角太大,都不处于最佳的水流攻角状态,从而使推进效率的增量不大。
附图5是某一散货船的实测所得之螺旋桨后水流轴向和切向速度分布。图中Va,Ve和V∞分别为水流轴向速度,切向速度和桨前轴向进流速度,Va,Ve与桨的旋转角速度合成一水动力螺距角,由图5可看出切向速度变化是十分剧烈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带适进流鳍板的螺旋桨桨帽,该桨帽上的鳍板的形状及其安装位置使鳍板不同半径处的水流攻角大致都处于最佳水流攻角,从而能较大地提高螺旋桨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螺旋桨桨帽及安装在其上的若干片鳍板组成,鳍板的数量与桨帽前的螺旋桨桨叶数相等,其特征在于鳍板的形状是螺旋面形状,从鳍板根部至鳍板梢部,各半径处的几何螺距角由大到小变化的。


如下图1装有带适进流鳍板的螺旋桨桨帽的螺旋桨的正视图(向船首看)图2装有带适进流鳍板的螺旋桨桨帽的螺旋桨的侧视图图3为Ⅰ-Ⅰ剖视图图4为Ⅱ-Ⅱ剖视图图5为某一散货船桨帽处实测所得的轴向和切向速度之分布。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带适进流鳍板的螺旋桨桨帽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在船尾螺旋桨桨毂4的后面桨帽3上设置若干片鳍板2,鳍板2的数量与桨帽3前的螺旋桨桨叶1的数量相等,鳍板2的形状是螺旋面形状从鳍板根部到梢部,各半径处的几何螺距角由大到小,鳍板根部几何螺距角为40°~90°,鳍板梢部几何螺距角为20°~70°为佳,鳍板2安装于两相邻桨叶1的根部的螺距面的延伸面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鳍板的弦长以不伸出桨帽前后端面为度,鳍板2的剖面为对称机翼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适进流鳍板的螺旋桨桨帽经三类船的桨模试验(一艘为散货船,一艘为集装箱船及一艘高速船),测定的推进效率的增量分别为9.6%,6.5%和6.9%比CN1031975A中国专利所述的装置的推进效率的增量提高2~3个百分点。
权利要求1.一种带适进流鳍板的螺旋桨桨帽,它由螺旋桨桨帽(3)及安装在桨帽(3)上的若干片鳍板(2)组成,鳍板(2)的数量与桨帽3前面的螺旋桨桨叶(1)的数量相等,鳍板(2)安装在两相邻螺旋桨桨叶(1)的叶根螺距面的延伸面之间的中间位置附近,其特征在于鳍板(2)的形状为螺旋面的形状,从鳍板根部至鳍板梢部各半径外的几何螺距角由大至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适进流鳍板的螺旋桨桨帽,其特征在于鳍板(2)的根部处的几何螺距角为40°~90°,梢部处的几何螺距角为20°~70°。
专利摘要一种带适进流鳍板的螺旋桨桨帽,其特点是在桨帽上设置与桨叶数相同的螺旋面形状的鳍板,这样就使鳍板各半径处的水流攻角大致都处于最佳水流攻角状态,从而,使其所获得的推进效率的增量比平板型鳍板的更大。
文档编号B63H1/14GK2214354SQ9423923
公开日1995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18日
发明者华汉金, 钱文豪 申请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第七○八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