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戏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612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戏水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戏水槽,尤指一种充气后可作为地面上戏水用的,也可移置在水面上供人躺卧、乘坐或划水的两用戏水槽。
目前公用的戏水槽仅由一圆形或长圆形充气环体,底面粘接一块胶布组成,充气后只能在地面上蓄水供儿童戏水或大人存水用,不能移置在水面上使用,功能单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两用戏水槽,不仅能用于地面上,也可放置在水面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两用戏水槽是由长形槽、靠背垫和置物架所组成,且均以不透气胶布融接制成;长形槽由长圆形或长方形充气环体,底面融固结合一波浪形充气底板;靠背垫是呈梯形或长方形及长半圆形的充气块体,其底缘融合在长形槽的底板一侧,上半段靠置在长形槽环体一侧内缘上;置物架呈长凹坑或两圆形凹坑,与长形槽的环体内侧上缘通连,可随长形槽的环体一同充气胀大。长形槽底的底板周围有环形不充气布片。长形槽的环体、底板和靠垫导通,有1个充气嘴;也可分设充气嘴。长形槽的环体为圆形或方形。长形槽充气环体有二个或复数个分设有充气嘴的圆形、长圆形或长方形环体,相互堆叠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除可在充气后放在室内或庭院等的地面上蓄水供儿童戏水或大人存水用外,还可放在游泳池或海水浴场等水面上,供人躺卧、乘坐其上休息或作划水用,在使用期间,置物架上可置放杯具、罐装饮料或食品等,此外,置物架还可作扶手用。
下面通过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位置纵剖图。
图中1长形槽,2靠背垫,3置物架,4充气嘴,10充气环体,11波浪形充气底板,12环形不充气片,20充气块体,31长凹坑,32两圆形凹坑。
参见
图1、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由一长形槽1、一靠背垫2和两个置物架3所构成,且均用不透气胶布融接粘合;长形槽1由一长圆形的充气环体10(长形槽1也可呈长方形、圆形或方形)下缘融固结合一波浪形充气底板11组成,底板11的周围融接粘合一环形不充气布片12,以利与环体10的下缘粘合;在环体10外侧和底板11上分别设置一充气嘴4,充气后使环体10和底板11充气胀大,断面呈“8”字形(图3);或长方形,或内外具有波浪形状;也可将环体10和底板11设置有一处相导通,通过充气嘴4灌气后环体10与底板11均充气胀大。靠背垫2是呈梯形的充气块体10,也可为长方形、椭圆形、或圆形,底缘与长形槽1的底板11一侧连接,其上也有充气嘴4,其充气块体20的正反面充气胀大时呈波浪形鼓起(图3),上半段靠置在长形槽1的环体10内缘上。置物架3直接设置在环体10的内侧上缘上,与其连通,可随长形槽1的环体10一起充气胀大,形成一长条形,且中间有一长凹坑31或两圆形凹坑32的扶手状架体,其上不仅可放置杯具、饮料瓶罐与食品,还可作扶手用。本实施例中长形槽1的环体10、底板11和靠背垫2分别设有充气嘴4,这可防止某一部件发生漏气时,其它部件仍可使用。若采用较强韧材料制作,也可将各部件相互连通,设有一个充气嘴充灌气,可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此外长形槽1的充气环体10也可制成二个以上、各有充气嘴4的充体块体,相互推叠粘连,一旦其中一个发生漏气时,不致全部漏气,以保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戏水槽,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长形槽、靠背垫和置物架所组成,且均以不透气胶布融接制成长形槽由长圆形或长方形充气环体,底面融固结合一波浪形充气底板;靠背垫是呈梯形或长方形及长半圆形的充气块体,其底缘融合在长形槽的底板一侧,上半段靠置在长形槽环体一侧内缘上;置物架呈长凹坑或两圆形凹坑,与长形槽的环体内侧上缘通连,可随长形槽的环体一同充气胀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戏水槽,其特征是长形槽底的底板周围有环形不充气布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戏水槽,其特征是长形槽的环体、底板和靠垫导通,有1个充气嘴;也可分设充气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戏水槽,其特征是长形槽的环体为圆形或方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戏水槽,其特征是长形槽充气环体有二个或复数个分设有充气嘴的圆形、长圆形或长方形环体,相互堆叠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戏水槽,其特点是由长形槽、靠背垫和置物架所构成;长形槽由长圆形或长方形充气环体与波浪形充气底板组成,靠背垫呈梯形、或长半圆形的充气块体,其底缘融固结合在长形槽一侧的底板上,上半段靠在长形槽环体一侧内缘上;置物架在长形槽环体内侧上缘上,与长形槽连通,可随同长形槽的环体一并充气胀大,形成一长条形块,且中央有长凹坑和两圆形凹坑的扶手状架体,可作为扶手或置放食品,杯具与饮料瓶等。
文档编号B63B35/00GK2209105SQ9424492
公开日1995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9日
发明者陈朝金 申请人:陈朝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