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打开和关闭飞行器门孔的舱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715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打开和关闭飞行器门孔的舱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打开和关闭飞行器门孔的舱门。
背景技术
飞行器结构一般包括多个舱门,例如客舱门、货舱门、检修舱门(舱 口盖)和起落架舱门。这些舱门在打开时提供通向飞行器内部部分的通 路,并且在关闭时与周围飞行器结构一致。很多这些门的重要方面在于 在它们打开过程中以及在它们的打开位置,它们不碰撞、卡住或不希望 地接触飞行器结构的其他部分。而且,当飞行器在地面上时,舱门不应 碰撞地面或其他辅助结构,例如装载台或起重机架。例如,在飞行器的 所有运行状态下,起落架舱门必须与地面、起落架以及其他对称相对的 起落架舱门形成间隙。
当舱门大且能够避开其他飞行器结构或其他外部结构的距离相对小 时,则会出现问题。例如,如果舱门是起落架舱门,则离地间隙会较小, 舱门会由于接触地面而易受损坏。 一种解决方案是提供两部件舱门,其 折叠起来而提供必要间隙。这种舱门在为起落架设置时一般朝向起落架 向内折叠并且可能需要附加设备来确保起落架在起落架和舱门之间没有 干涉的情况下实现展开。而且,用于折叠舱门的折叠过程和机构可能比 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打开和关闭飞行器中的门孔的舱 门,该舱门包括
在第一连接点处与飞行器结构可枢转地接合的第一舱门部件; 与所述第 一舱门部件可枢转地接合的第二舱门部件;与所述第二舱门部件可枢转地接合的第三舱门部件;
与所述第一和第三舱门部件可枢转地接合的第一连杆部件;
与所述第二舱门部件以及在第二连接点处与所述飞行器结构可枢转
地接合的第二连杆部件;并且
所述舱门部件和连杆部件布置成在位于关闭位置时形成单个舱门,
并且相互连接成这样,即所述第一舱门部件的呈绕所述第一连接点旋转
的形式的打开运动使得所述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向它们各自的打开位置
基本同时运动。
每个所述舱门部件均可包括外表面和相对的内表面,所述外表面布 置成在所述舱门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与所述飞行器的蒙皮基本一致,并 且所述舱门部件到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运动使得所述第一舱门部件的所 述外表面向所述第二舱门部件的所述外表面相对枢转,并且使得所述第 二舱门部件的所述内表面向所述第三舱门部件的所述内表面相对枢转。 所述第二舱门部件可形成为与邻近所述第一舱门部件的边缘的孔一致并 且在所述舱门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基本安放在所述孔内。所述第一连杆 部件可通过桥接部件而与所述第一舱门部件可枢转地接合,所述桥接部 件横跨所述孔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杆部件能够在所述打开运动期间在所述 孔内运动。所述连杆部件和所述舱门部件可以绕一组基本平行的轴线可 枢转地接合。
所述舱门部件和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可包括四连杆机构,该四连杆机 构在所述第一连接点处连接至机身并由所述第二连杆部件致动。每个连 杆部件的功能可通过多个这种连杆部件来提供。所述舱门部件可通过一 个或多个铰链机构可枢转地接合。所述第一连接点可以布置成这样,艮P: 在所述舱门位于其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舱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 述飞行器的主体内。
在所述打开运动期间,所述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的枢转运动的速度 是所述第一舱门部件的枢转运动的速度的两倍。所述第二连接点从所述 第一连接点的径向偏移决定所述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的运动幅度。所述 第二连接点在绕所述第一连接点绘制的弧上的圆周位置决定所述第一和第二舱门部件的相对运动。所述第二连杆部件的功能轴线在所述舱门关 闭时基本垂直于包含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点的平面,而在所述舱门打开 时基本平行于所述平面。
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舱门,该舱门用于打开和关闭飞行器中的 门孔,所述舱门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所述第一、第二和第 三舱门部件可枢转地结合并布置成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在所述 关闭位置中,这些部件在飞行器蒙皮中呈基本线性布置,在所述打开位 置中,这些部件呈相对折叠布置,其中所述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基本位 于所述第一舱门部件的最低边缘之上。


现在将参照附图仅以实施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为地面上的飞行器的侧视图2为图1的飞行器的起落架舱门在关闭位置时的视图; 图3为图2的起落架舱门的详细视图;以及
图4、 5、 6为图2的起落架舱门的更详细的视图,示出了起落架舱 门的操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示出为位于地面102上的飞行器101包括机身103和一 组机翼104。机翼104通过机腹整流器105流线型地连接到机身103。飞 行器101通过主起落架106和前轮107支撑在地面102上。在飞行中, 主起落架106容纳在飞行器101的机翼104和机身103内,并由一组起 落架舱门108遮盖。
参照图2,主起落架106包括安装并铰接至机翼104的内部结构的 支柱201。支柱201支撑一组轮子202并且被铰接成使得起落架106能够 在图1所示的展开位置和图2以虚线所示的容纳位置之间枢转。起落架 106容纳在舱203中,舱203在机腹整流器105中从机身103的中央区域 顺翼展方向延伸到机翼104中。舱203在机腹整流器105内的区域由包括三个舱门部件的主起落架舱门108关闭。舱203在机翼104中的区域 由机翼舱门204关闭,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机翼舱门204包括单个舱门 部件。起落架舱门108布置成在所有运行状态下都在起落架舱门108与 地面、起落架和对称相对的舱门(未示出)之间提供足够的间隙。
图3更详细地示出了起落架舱门108。在图3中,如果组成部件包 括功能相同的一组部件中的一个,则为了清晰仅标记该组中的一个部件。 主起落架舱门108包括呈面板301、 302、 303形式的三个舱门部件,这 些舱门部件一起形成了与机腹整流器105的外蒙皮中的开口互补的形状。 第二舱门部件302位于第一舱门部件301中的孔内,第三舱门部件303 附加到第二舱门部件302上。第一舱门部件或面板301由一组三个刚性 臂304支撑,各刚性臂的一端在起落架舱203内固定至飞行器101的内 部结构305。刚性臂304的另一端由第一组枢销306可枢转地固定到第一 舱门部件301 。在第一舱门部件301和飞行器结构305之间连接有呈收放 动作筒307形式的舱门致动器。收放动作筒307由第二枢销308可枢转 地连接至飞行器结构305,并经由通过两个支柱310作用的第三枢销309 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舱门部件301。
第二舱门部件302由第一舱门部件301通过固定至第二舱门部件302 的第二组刚性臂311来支撑,该第二组刚性臂311能够绕第四组枢销312 在第一舱门部件301上枢转。第二组刚性臂311形成为鹅颈弯形式,使 得第二舱门部件302能够在其进行打开运动时完全离开第一舱门部件301 中的?L,当舱门108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二舱门部件302安放在该孔中。
第三舱门部件303由第二舱门部件302通过第三组刚性臂313来支 撑,并能够相对于第二舱门部件302绕第五组枢销314枢转。第三舱门 部件303还通过第一组连杆315连接至第一舱门部件301。连杆315被布 置成绕第六组枢销316相对于第三舱门部件303枢转和绕第七组枢销317 相对于第一舱门部件301枢转。第七组枢销317安装在呈桥接件形式的 刚性结构318上,该刚性结构318横跨第一舱门部件301的供安放第二 舱门部件302的孔而固定。在舱门108的打开运动过程中,该桥接件允 许第一组连杆315在第一舱门部件301中的由第二舱门部件302腾出的孑L中运动。
第二组连杆319连接至第二舱门部件302并被布置成绕第八组枢销 320相对于第二舱门部件302枢转。第二组连杆319还由第九组枢销321 可枢转地连接至飞行器结构304。这些枢销组306、 308、 309、 312、 314、 316、 317、 320和321的轴线布置成大致平行于飞行器101的纵向轴线。 这些面板和连杆的比例以及这些枢销的相对位置使得这些面板以实现所 需的离地面102的间隙的方式折叠。
图4示出了主起落架舱门108在位于其关闭位置时的前视图,在该 关闭位置,第二舱门部件安放在第一舱门部件中的孔内,并且三个舱门 部件一起与飞行器IOI的外蒙皮一致,从而关闭起落架舱203。舱门108 通过收放动作筒307将第一舱门部件301拉向舱内的操作而进入其关闭 位置。第一舱门部件301的该舱内运动通过第一和第二组连杆315、 319
作用而将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对齐到它们的关闭位置。第一、第二和第 三舱门部件301、 302、 303和第一组连杆315—起形成四连杆机构。该 四连杆机构由第二组连杆319致动,该第二组连杆在与第一舱门部件301 的枢销306间隔开的位置连接到飞行器结构305并用做基本连杆。这种 四连杆机构系统使得第二组连杆319通过收放动作筒307而产生的致动 运动能基本同时传递到四连杆机构中的每个元件,从而打开或关闭舱门 亂
图5示出了舱门108位于其图4中所示的关闭位置与其完全打开位 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在该关闭位置,各舱门部件301、 302、 303的外表 面与所述飞行器的外蒙皮基本一致。舱门部件301、 302、 303向打开位 置的运动使得第二舱门部件302的外表面向第一舱门部件301的外表面 相对枢转并使得第二舱门部件302的内表面向第三舱门部件303的内表 面相对枢转。
图6示出了位于完全打开位置的舱门108,在该位置,第二和第三 舱门部件302、 303基本位于第一舱门部件301的最下边缘之上。第二组 连杆319已经将第二舱门部件302从第一舱门部件301中的孔完全推出, 从而使第一和第二舱门部件的外表面运动到它们大约最接近的相对位置。第三舱门部件303通过第二舱门部件302而旋转成使它们各自的内 表面进入其大约最接近的相对位置。第一组连杆315现在安放在第一舱 门部件301中的由第二舱门部件302腾出的孔内。
形成第一舱门部件301的铰链的第一组枢销306和形成第二组连杆 319的连接点的第九组枢销321的相对位置决定了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 302、 303的运动。这些枢销组306、 321都连接至飞行器结构305。第一 组枢销306从第九组枢销321的径向偏移决定了给予第二和第三舱门部 件302、 303的运动幅度。第九组枢销321在绕第一组枢销306绘制的弧 上的圆周位置决定了第一和第二舱门部件302、 303的相对运动。在上述 实施方式中,第二组连杆319的功能轴线在舱门108关闭时(见图4)大 致垂直于包含第一组枢销306和第九组枢销321的平面,而在舱门打开 时(见图6)大致平行于该平面。该布置使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在第一舱 门部件开始打开时相对快速运动,而在第一舱门部件接近完全打开时使 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302、 303非常小地运动。该相对运动使得在舱门108 打开和关闭过程中舱门108与地面102之间能够保持足够间隙。
将舱门108不均匀地分成第一舱门部件301和两个辅助舱门部件 302、 303使主面板在结构上和操作上都能够以与传统单个面板舱门类似 的方式集成到飞行器101内。第一舱门部件301与飞行器结构305、致动 系统307和用于连接锁定系统以保持舱门108关闭的结构形成铰接。因 此没有这些功能的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302、 303可以更简单、更轻便地构成。
假如舱门108或起落架106的致动系统发生故障,需要通过起落架 106推动舱门而将其打开。该过程一般指的是起落架在重力作用下放下。 连接到第一舱门部件301的桥接件318允许起落架106在这种情况下将 整个舱门108推到打开位置。重要的是,该桥接件被布置成这样,即在 起落架在重力作用下放下过程中起落架不会卡在桥接件318或舱门108 的任何其他部件上。而且,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302、 303在起落架106 的路径之外自动地向外运动。换言之,除了与桥接件318之外,起落架 106与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302、 303或它们的相关连杆315之间没有任何接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组或多组枢销或较链 和连杆可被单一铰链或连杆代替。可选的是, 一组或多组枢销或铰链和
连杆可被补充更多的铰链或连杆。而且,机翼起落架舱门203可布置成 两部分形式, 一部分螺栓连接至支柱201,而位于支柱201顶端的较小部 分远离机翼铰接。收放动作筒307可通过一个托架而不是两个支柱310 连接到第一舱门部件301。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舱门为客舱门、货舱门、检修舱门或其他 飞行器舱门。
尽管已经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描述而示出了本发明,并且相当详 细地描述了这些实施方式,但申请人并非意在将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约 束或以任何方式限定到如此之详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各额外的 优点和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在其更广阔的方面中并不限于代 表性的设备和方法的详细细节以及所示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因而, 在不违背申请人的总发明思想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偏离这些细 节。
权利要求
1、一种舱门,该舱门用于打开和关闭飞行器中的门孔,该舱门包括在第一连接点处与飞行器结构可枢转地接合的第一舱门部件;与所述第一舱门部件可枢转地接合的第二舱门部件;与所述第二舱门部件可枢转地接合的第三舱门部件;与所述第一和第三舱门部件可枢转地接合的第一连杆部件;与所述第二舱门部件以及在第二连接点处与所述飞行器结构可枢转地接合的第二连杆部件;并且所述舱门部件和连杆部件布置成在位于关闭位置时形成单个舱门,并且相互连接成这样,即所述第一舱门部件的呈绕所述第一连接点旋转的形式的打开运动使得所述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向它们各自的打开位置基本同时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舱门,其中,每个所述舱门部件均包括外 表面和相对的内表面,所述外表面布置成在所述舱门位于所述关闭位置 时与所述飞行器的蒙皮基本一致,并且所述舱门部件到所述打开位置的 所述运动使得所述第一舱门部件的所述外表面向所述第二舱门部件的所 述外表面相对枢转,并且使得所述第二舱门部件的所述内表面向所述第 三舱门部件的所述内表面相对枢转。
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舱门,其中,所述第二舱门部 件形成为与邻近所述第一舱门部件的边缘的孔一致并且在所述舱门位于 所述关闭位置时基本安放在所述孔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舱门,其中,所述第一连杆部件通过桥接 部件而与所述第一舱门部件可枢转地接合,所述桥接部件横跨所述孔而 使得所述第一连杆部件能够在所述打开运动期间在所述孔内运动。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舱门,其中,所述第二舱门部 件与所述第一舱门部件可枢转地接合,从而使所述第二舱门部件能够在 所述打开运动期间完全运动出所述孔。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舱门,其中,所述连杆部件和所述舱门部件绕一组基本平行的轴线可枢转地接合。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舱门,其中,所述舱门部件和 所述第一连杆部件包括四连杆机构,该四连杆机构在所述第一连接点处 连接至机身并由所述第二连杆部件致动。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舱门,其中,每个连杆部件的 功能通过多个这种连杆部件来提供。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舱门,其中,所述舱门部件通 过一个或多个铰链机构可枢转地接合。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舱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 点被布置成这样,S卩在所述舱门位于其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舱门部 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飞行器的主体内。
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舱门,其中,在所述打开运 动期间,所述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的枢转运动的速度是所述第一舱门部 件的枢转运动的速度的两倍。
12、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舱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 点从所述第一连接点的径向偏移决定所述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的运动幅 度。
1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舱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 点在绕所述第一连接点绘制的弧上的圆周位置决定所述第一和第二舱门 部件的相对运动。
1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舱门,其中,所述第二连杆 部件的功能轴线在所述舱门关闭时基本垂直于包含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 点的平面,而在所述舱门打开时基本平行于所述平面。
15、 一种舱门,该舱门用于打开和关闭飞行器中的门孔,所述舱门 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可枢 转地结合并布置成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在所述关闭位置中,这 些部件在飞行器蒙皮中呈基本线性布置,在所述打开位置中,这些部件 呈相对折叠布置,其中所述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基本位于所述第一舱门 部件的最低边缘之上。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飞行器舱门,该舱门包括第一舱门部件(301)、第二舱门部件(302)和第三舱门部件(303)。第一舱门部件(301)、第二舱门部件(302)和第三舱门部件(303)可枢转地结合并布置成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在所述关闭位置中,这些舱门部件在飞行器蒙皮中呈基本线性布置,在所述打开位置中,这些舱门部件呈相对折叠布置,其中所述第二和第三舱门部件基本位于第一舱门部件的最低边缘之上。
文档编号B64C1/14GK101522519SQ200780037034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4日
发明者马尔科姆·乔治·西布利 申请人:空中客车英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