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腔通流式高气动效率翼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470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腔通流式高气动效率翼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腔通流式高气动效率翼型。



背景技术:

本发明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腔通流式高气动效率翼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内腔通流式高气动效率翼型,通过改变翼型内部结构,大幅度提高升阻比,提高气动效率的翼型,从而提高飞机的机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腔通流式高气动效率翼型,翼型外形和普通翼型相同,其特征在于:翼型主要由位于上部的翼身上腹板、翼身后腹板和位于下部的翼身下腹板组成,翼身上腹板、翼身后腹板和翼身下腹板围成的内部腔体结构设置有内部气腔,翼型最前端设有通向内部气腔的前缘进气口,翼型后端设有通向内部气腔的后部排气口,翼身上腹板或者翼身后腹板上设有通向内部气腔的上部排气口。

本发明的一种内腔通流式高气动效率翼型,还包括在内部气腔内下部设置横向的导流板,导流板向下和翼身下腹板形成狭长的封闭空间,导流板和翼身下腹板之间通过若干内部梁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1、本发明的翼型适用范围广,适用于目前所有翼型,无论固定翼,旋翼都可适用;2、本发明的翼型气动效率高,应用前景好;3、本发明的翼型比相同外形的翼型重量轻,减小了占重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翼身下腹板 2、翼身上腹板 3、翼身后腹板 4、内部气腔 5、前缘进气口 6、上部排气口 7、后部排气口 8、导流板 9、内部梁 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内腔通流式高气动效率翼型,翼型外形和普通翼型相同,其特征在于:翼型主要由位于上部的翼身上腹板2、翼身后腹板3和位于下部的翼身下腹板1组成,翼身上腹板2、翼身后腹板3和翼身下腹板1围成的内部腔体结构设置有内部气腔4,翼型最前端设有通向内部气腔4的前缘进气口5,翼型后端设有通向内部气腔4的后部排气口7,翼身上腹板2或者翼身后腹板3上设有通向内部气腔4的上部排气口6。

工作时,气流的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从前缘进气口5进入翼身内部,通过机翼内的内部气腔4,在翼身上部的上部排气口6出来,在上表面与来流汇合形成环流;同样,气流在内部气腔4到达机翼后缘,与翼身下表面来流汇合,形成环流;这样机翼的升阻比、气动效率将大大提高。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内腔通流式高气动效率翼型,翼型外形和普通翼型相同,其特征在于:翼型主要由位于上部的翼身上腹板2、翼身后腹板3和位于下部的翼身下腹板1组成,翼身上腹板2、翼身后腹板3和翼身下腹板1围成的内部腔体结构设置有内部气腔4,翼型最前端设有通向内部气腔4的前缘进气口5,翼型后端设有通向内部气腔4的后部排气口7,翼身上腹板2或者翼身后腹板3上设有通向内部气腔4的上部排气口6,内部气腔4内下部设置横向的导流板8,导流板8向下和翼身下腹板1形成狭长的封闭空间,导流板8和翼身下腹板1之间通过2道内部梁连接。这样的机翼,既加强了翼身结构强度,同时又减小了机翼的重量。并且在上腹板2开设通孔10,这样有效的减轻机翼的重量,提高气动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