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987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人机逐渐应用于农业当中,在无人机上安装用于喷洒农药的喷洒装置,然后根据待喷洒区域(需要喷洒农药的农田)的位置以及大小为该无人机规划导航路线,再根据规划的导航路线在待喷洒区域上方飞行,通过喷洒装置为待喷洒区域中的农作物喷洒农药。然而,无人机上装设的水箱与油箱增加了无人机载重,在给农田喷洒农药过程中,能耗较大。另外,当水箱中农药用完或者油箱无油,则需要给无人机更换水箱或油箱,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它能为无人机持续提供农药与电能,使无人机能够长时间工作,且能耗小。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包括:无人机;地面供电装置与地面供液装置;及系缆,所述系缆包括供电电线与供液管路,所述供电电线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地面供电装置与所述无人机,所述供液管路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地面供液装置与所述无人机的喷洒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静电发生装置,所述系缆还包括静电电线,所述静电发生装置通过所述静电电线电性连接至所述喷洒头,所述静电电线设于所述供液管路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缆包括用于形成所述供液管路的输送管,所述供电电线与所述静电电线均设于所述输送管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面供液装置包括储液箱体与泵体,所述储液箱体通过所述泵体连接至所述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进液端装设第一稳压阀,所述输送管的出液端装设第二稳压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工程车,所述地面供电装置、所述地面供液装置及所述静电发生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工程车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缆包括光纤,所述光纤两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无人机与地面控制器,所述地面控制器装设在所述工程车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程车上设有收放线装置,所述收放线装置用于对所述系缆收卷或放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程车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有一个以上滑轮,所述系缆通过所述滑轮沿着所述伸缩杆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与所述工程车相连,所述第一伸缩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相连,所述第二伸缩杆相对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倾斜设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传感装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转动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工程车、所述第一伸缩杆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二伸缩杆相对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相连;所述传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相对于所述工程车的位置偏移量,所述传感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上设有一个以上激光标线器,所述激光标线器用于在地面上形成激光标线。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1、上述的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地面供电装置、地面供液装置通过系缆给无人机持续提供电能与农药,无人机根据地面供电装置、地面供液装置所提供的电能与农药可较长时间为农田进行喷洒农药的工作。并无需在无人机上增加储液箱及储油箱,减轻无人机的载重,使得能耗大大降低。2、供液管路中的液体包围住带有静电的静电电线,能避免静电电线将静电传输至喷洒头的过程中发生溢散现象。这样,静电发生装置将静电通过静电电线传输至喷洒头过程中的损失较小。喷洒头通过静电电线带有静电后,将使得喷洒出的液体带有静电。喷洒液体掉落在农田中的叶片上,由于具有静电便更容易被叶片所吸附,并在叶片表面上较好的沉降,能减少液滴飘散现象。3、药液通过两次稳压,能保证喷洒头出口药液流量稳定,且不会因为药液流量多变造成系缆蛇形扰动,进而影响飞行姿态平衡。4、工程车根据无人机移动相应移动,使得无人机喷洒农药的区域增大。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在地面上产生的激光标线提供无人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减少操作员在操作植保无人机时由于视觉误差造成不必要的作业偏差。5、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根据无人机在空中飞行的高度相应伸缩调整,以尽可能减小对无人机的拉力,并适应于无人机飞行的高度。当无人机停止喷药工作后,则分别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缩短存放至工程车中。6、当传感装置获取到无人机角度发生偏移后,则可以相应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相应动作,以使得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与无人机的方向相适应,这样便能降低线缆与伸缩杆之间的摩擦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系缆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地面供电装置,20、地面供液装置,21、储液箱体,22、泵体,30、系缆,31、供电电线,32、供液管路,33、输送管,34、静电电线,35、光纤,40、无人机,41、喷洒头,50、工程车,60、静电发生装置,70、地面控制器,80、收放线装置,91、第一伸缩杆,92、第二伸缩杆,100、传感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包括地面供电装置10、地面供液装置20、系缆30及无人机40。所述系缆30包括供电电线31与供液管路32。所述供电电线31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地面供电装置10与无人机40,所述供液管路3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地面供液装置20与所述无人机40的喷洒头41。上述的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地面供电装置10、地面供液装置20通过系缆30给无人机40持续提供电能与农药,无人机40根据地面供电装置10、地面供液装置20所提供的电能与农药可较长时间为农田进行喷洒农药的工作。并无需在无人机40上增加储液箱及储油箱,能减轻无人机40的载重,使得能耗大大降低。所述的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还包括静电发生装置60。静电发生装置60可以与地面供电装置10电性连接,由地面供电装置10为其提供电能,并将电能转化成15~30KV的高压负电。所述系缆30中还包括静电电线34。所述静电发生装置60通过所述静电电线34电性连接至所述喷洒头41,所述静电电线34设于所述供液管路32中。供液管路32中的液体包围住带有静电的静电电线34,能避免静电电线34将静电传输至喷洒头41的过程中发生溢散现象。这样,静电发生装置60将静电通过静电电线34传输至喷洒头41过程中的损失较小。喷洒头41通过静电电线34带有静电后,将使得喷洒出的液体带有静电。喷洒液体掉落在农田中的叶片上,由于具有静电便更容易被叶片所吸附,并在叶片表面上较好的沉降,能减少液滴飘散现象。请参阅图2,所述系缆30包括用于形成所述供液管路32的输送管33。所述供电电线31与所述静电电线34均设于所述输送管33中。输送管33的材料可以选用为硅胶或硅胶与凯夫拉的复合材料。该种材质较为柔软,不易于缠结。所述地面供液装置20包括储液箱体21与泵体22。所述储液箱体21通过所述泵体22连接至所述输送管33。所述输送管33的进液端装设第一稳压阀,所述输送管33的出液端装设第二稳压阀。泵体22将药液从储液箱体21中抽出时的压力为1~2MP,药液通过第一稳压阀进入到输送管33后的压力稳定在0.8MP,再经过第二稳压阀进入到喷洒头41中的压力稳定在0.6MP。即药液通过两次稳压,能保证喷洒头41出口药液流量稳定,且不会因为药液流量多变造成系缆30蛇形扰动,进而影响飞行姿态平衡。请再参阅图1,所述的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还包括工程车50。所述地面供电装置10、所述地面供液装置20及所述静电发生装置60均设置在所述工程车50上。工程车50根据无人机40移动相应移动,使得无人机40喷洒农药的区域增大。所述无人机40上设有一个以上激光标线器。所述激光标线器用于在地面上形成激光标线,操作员能够根据该激光标线相应运作工程车50。这样,无人机40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在地面上产生的激光标线提供无人机40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减少操作员在操作植保无人机40时由于视觉误差造成不必要的作业偏差。其中,所述系缆30包括光纤35。所述光纤35两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无人机40与地面控制器70,所述地面控制器70装设在所述工程车50上。所述工程车50上设有收放线装置80。所述收放线装置80用于对所述系缆30收卷或放卷。所述工程车50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有一个以上滑轮,所述系缆30通过所述滑轮沿着所述伸缩杆设置。其中,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91与第二伸缩杆92。所述第一伸缩杆91一端与所述工程车50相连,所述第一伸缩杆9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缩杆92相连。所述第二伸缩杆92相对于所述第一伸缩杆91倾斜设置。系缆30沿着第一伸缩杆91、第二伸缩杆92方向设置,由第一伸缩杆91、第二伸缩杆92对系缆30进行导向、支撑,这样能够减小系缆30对无人机40施加的拉力,避免由于系缆30作用在无人机40上的拉力过大而对无人机40的平衡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另外,第一伸缩杆91、第二伸缩杆92根据无人机40在空中飞行的高度相应伸缩调整,以尽可能减小对无人机40的拉力,并适应于无人机40飞行的高度。当无人机40停止喷药工作后,则分别将第一伸缩杆91、第二伸缩杆92缩短存放至工程车50中。所述的无人机供液供电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传感装置10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转动所述第一伸缩杆9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工程车50、所述第一伸缩杆91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二伸缩杆92相对于所述第一伸缩杆91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伸缩杆91、所述第二伸缩杆92相连。所述传感装置100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40相对于所述工程车50的位置偏移量,所述传感装置100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电性连接。当传感装置100获取到无人机40角度发生偏移后,则可以相应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相应动作,以使得第一伸缩杆91、第二伸缩杆92与无人机40的方向相适应,这样便能降低线缆与伸缩杆之间的摩擦损耗。例如,当无人机40偏转一定角度时,则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动作,从而使得第一伸缩杆91与第二伸缩杆92转动,以与无人机40的方向相适应;当无人机40的高度发生变化时,则可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动作,从而调整第二伸缩杆92相对于第一伸缩杆91的倾斜角度,以与无人机40相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