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有顶篷的情况下引导人员的进入通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844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用于在有顶篷的情况下引导人员的进入通道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有顶篷的情况下引导人员进入车辆、飞机、建筑物或类似物的进入通道系统,其具有至少一个进入通道。



背景技术:

由在后公开的ep1573521a公开了一种进入飞机的进入通道,并且进入通道由多个通道元件构成,这些通道元件以能相对彼此移动的方式连接。这种进入通道系统例如应用在机场,并且用于引导人员例如从建筑物进入到客车中、从客车进入到飞机中或者例如从建筑物直接进入到飞机中。这种进入通道系统在此尤其应形成用于人员的顶篷,此外,人员通过进入通道系统来引导并且防止了,不希望地离开例如进入飞机的路径。

在地面上竖立的进入通道系统已知为软管状的或通道状的引导装置,其例如能通过滚子/滚轮在地面上移动。如果例如车辆、如客车要与进入通道系统连接,则可能出现,最后一个区段直至客车的进入门未被覆盖,特别是当进入通道系统的出口在客车之前以一定距离终止时。如果客车具有多个进入门,则进入通道系统必须以下述方式在客车之前终止:人员在离开进入通道之后能选择性地使用进入门之一。对于在飞机或建筑物处的一个或多个进入口也是如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用于在有顶篷的情况下引导人员的具有至少一个进入通道的进入通道系统,其中进入通道系统应实现能被完全遮盖地走入车辆、飞机或建筑物。特别是,进入通道系统在此应灵活地构成,从而进入通道系统应尤其能用于完全遮盖车辆、飞机或建筑物的多个进入门,其中应当能够灵活地适应在不同情况下进入门之间彼此不同的距离。

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进入通道系统,结合特征部分的特征实现了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包括技术教导:设置接合装置,进入通道通入所述接合装置,并且在所述接合装置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另外的进入通道。

本发明的核心构思在于下述可能性:实现在进入通道系统中的分岔路线,接合装置如此构成:使得至少两个进入通道能连接到接合装置上,其中至少一个进入通道通入接合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进入通道连接到接合装置上。因此,接合装置以特定的方式形成了在两个进入通道之间的接合点,接合装置实现了下述可能性,至少另外的进入通道连接到该接合装置上。

借助包括至少一个接合装置的进入通道系统的根据本发明的改进方案,能实现进入通道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基于至少一个被引导至接合装置处的进入通道能实现分支到至少一个且优选两个另外的进入通道的分岔路线。

特别有利地,进入通道系统如此构成,使得在接合装置上连接第一进入通道和至少一个第二进入通道。如果进入通道系统例如用作客车分送系统,例如用于在机场停机坪上的客车,则可以利用客车的进入门的数量来确定连接到接合装置上的进入通道的数量。每个进入门在此配备有一个进入通道,人员通过例如由建筑物或飞机引导至接合装置处的进入通道到达每个接合装置,从而人员可以根据其选择哪个进入门进入客车来决定:选择经由连接着的第一进入通道、还是连接着的第二进入通道来继续行程。在此例如还可以考虑,在两辆客车之间的分送系统,连接着的第一进入通道可以通向第一客车,连接着的第二进入通道可以通向第二客车。被引导至接合装置处的进入通道的数量在此还可以在下述情况下任意选择:例如要从客车的两个进入门或从两辆客车一起引导人员,以便最后一起使用唯一一个进入通道,该唯一一个进入通道连接到接合装置上。

在下述情况下实现了进入通道系统的特殊优点:进入通道由通道元件形成,其中通道元件能相对彼此伸缩。尤其可以规定,通道元件沿每个通道元件的纵轴线的方向呈锥状地渐缩地构成,从而通道元件能按照多个购物车的方式缩入彼此中(即一个通道元件被放入另一个通道元件中)。特别有利地,用于形成进入通道的所有通道元件彼此相同的构成,通过使多个通道元件伸缩式地相对缩入使进入通道系统获得了特别的灵活性,从而例如通过由多个通道元件组成的、能根据需要伸缩的系统来调节例如与客车的两个进入门的距离。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下述方式来调节引导至接合装置处的进入通道的长度:相应地预先选出通道元件的数量并且使所选出的数量的通道元件根据进入通道的要形成的通道长度而部分地伸缩。因此,进入通道系统尤其通过进入通道的相应的设计方案借助能相对彼此伸缩的通道元件非常灵活地构成,以便利用较少的操作(handgriffen)可变地调节用于在客车和飞机之间、或在飞机和建筑物之间、或在建筑物和客车之间进行客车分送的装置。

根据进入通道系统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所述接合装置如此构成,使得通入接合装置的进入通道和两个连接到接合装置上的进入通道形成t形。在此也可以考虑v形,并且还可以考虑进入通道系统的如下变型,其具有一个以上的进入通道,这些进入通道被引导至接合装置,并且可以设置多个进入通道,这些进入通道连接到接合装置上。

根据进入通道系统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以设置至少一个折棚,该折棚连接至进入通道,该进入通道又连接到接合装置上。尤其当连接到接合装置上的进入通道要被引导至客车的进入门时,折棚可以如此摆开,使得该折棚在水平截面中形成扇形、特别是四分之一圆形。如果进入通道系统以t形的方式构成,则连接到接合装置上的进入通道可以大致平行地在车辆、即例如客车之前延伸,并且在进入通道的端部上连接折棚,从而人员在有顶篷的情况下被一直引导至车辆至到最后进入其进入门。“折棚能水平地摆开”在此实现了进入通道系统的进一步灵活性,从而例如进入通道系统还可以被引导至两辆彼此成角度的客车处。也可以考虑,对于铰接式客车——其在客车前部与客车后部之间存在角度的情况下停车,进入通道系统如此灵活地被引导至进入门处,使得呈任意角度的例如两个进入门能灵活地与进入通道系统连接。

例如,摆开的折棚的入口连接到进入通道的开口上,其中折棚尤其可以与最后一个通道元件连接。此外,折棚具有出口,折棚利用该出口布置在客车的进入门前。如果摆开的折棚具有例如90°的摆角,则连接到接合装置上的进入通道可以在车辆、飞机或建筑物之前平行延伸地布置,尤其当进入通道系统要具有t形时。

有利地,具有矩形基本横截面的接合装置设计有至少两个彼此成直角的开口。在此有利地,接合装置具有四个彼此成直角的开口,其中第四个开口能与客车的另一个进入门重合。根据这种变型进一步提高了进入通道系统的灵活性,并且在接合装置上不必强制性地连接其它进入通道,因为还存在下述可能性:在接合装置上直接连接例如客车的进入门。从而引导至接合装置处的进入通道可以形成第一通道方向,并且连接到接合装置上的进入通道与被引导的进入通道可以具有90°角,从而两个连接到接合装置上的进入通道彼此围成180°角并且形成t形。连接到接合装置的另一个开口上的进入门例如沿下述方向布置,第一进入通道沿该方向被引导至接合装置处。如果接合装置在此设计有矩形的基本横截面、特别是方形的基本横截面,则基本横截面的四个侧面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应的连接部。根据一种变型还给出了下述可能性,接合装置具有三角形的基本横截面。

例如接合装置利用框架和顶棚部件构成。特别有利地,顶棚部件在此具有遮棚区段,尤其在下述情况下:客车的进入门连接到基础部件的侧面上。顶棚部件的遮棚区段在此突出到进入门上方,从而在有顶篷的情况下引导人员直至进入客车。此外有利地,折棚具有遮棚部件,该遮棚部件至少部分地在客车的进入门上方延伸。折棚的遮棚部件在此布置在折棚的侧面上,这个侧面能被摆动至客车的进入门处。

最后在下述情况下实现了另一个优点:接合装置具有滚子/滚轮,接合装置设置在所述滚子上,并且接合装置能利用所述滚子移动。以同样有利的方式,通道元件具有滚子,并且通道元件能相对彼此伸缩,以便使各个进入通道的长度最小化,从而例如可以利用牵引车辆在机场的停机坪上使具有通道元件和接合装置的整个进入通道系统从一个地方运动至另一个地方。

附图说明

下面与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一起借助附图详细介绍改进发明的其它措施。其中示出了:

图1示出了布置在客车之前的进入通道系统的透视图,其中第一进入通道被移动到一起,和

图2示出了布置在客车之前的进入通道系统,其中所有进入通道都移出,并且其中在每最后一个通道元件和进入门之间设置折棚。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在车辆11之前的示例性布置示出了进入通道系统1的透视图,该车辆形成例如在机场上使用的客车17。进入通道系统1具有进入通道10,进入通道被引导至进入通道系统1的接合装置12处。进入通道10由多个通道元件15构件构成,所述通道元件示例性地以移动到彼此中(即套在一起)的方式示出。通道元件15被如此引导至接合装置12处,使得人员在没有中断顶篷的情况下能从进入通道10进入到接合装置12中。

在接合装置12上连接第一进入通道13和第二进入通道14,该第一进入通道和第二进入通道同样由特别是是彼此相同构成的通道元件15形成,例如该通道元件还形成进入通道10。进入通道13和14在此例如引导至客车17的进入门16处。

接合装置12如此构成,使得进入通道13和14在与进入通道10成直角的情况下被引导至接合装置12处,从而人员可以经由进入通道10在没有中断顶篷的情况下进入接合装置12,并且人员同样可以在没有中断顶蓬的情况下从接合装置12选择性地进入到连接的第一进入通道13或者连接的第二进入通道14中。

接合装置12具有框架20和顶棚部件21,其中框架20在底座处具有滚子/滚轮23,接合装置12设置在该滚子上并且能在地面上移动。顶棚部件21具有遮棚区段22,遮棚区段被引导至车辆或部分地在车辆11上方延伸。

图2以改进的实施方式示出了进入通道系统1,其具有进入通道10、接合装置12和连接着的进入通道13和14。进入通道系统1布置在车辆11之前,该车辆的实例为形式为客车17。所有进入通道10、13和14具有彼此相同构成的接合装置12,并且进入通道10在相对于图1中的视图的变型中以移出的状态示出。折棚18连接到进入通道13和14的出口侧,该折棚以摆开的状态示出,其中摆角约相应于90°。在此,折棚18摆动到客车17的进入门16前,折棚18具有遮棚部件19,该遮棚部件被在进入门16或客车17的上方延伸,使得人员可以借助折棚18在没有中断顶篷的情况下从进入通道13、14进入到客车17中。

视图示出了客车17的另一个进入门16,接合装置12与该进入门重合,并且另一个进入门16处于接合装置12的顶棚部件21的遮棚区段22之下。因此,人员还可以从接合装置12直接进入客车17。

进入通道系统1的实施例借助客车分送系统(busabfertigung)示出,并且车辆11例如形成了客车17,该客车例如被用于机场的停机坪。进入通道系统1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相同特征还可以用作例如用于飞机的进入系统,从而用于登机的舷梯可以连接到进入通道13和14上,并且还可以考虑,进入通道系统1被引导到建筑物处,从而进入通道13和14例如直至通入建筑物的入口大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前面给出的优选实施例。更确切地说可以考虑多种变型,所述变型即使在原则上不同类型的实施方式中仍采用了所展示的解决方案。由权利要求、说明书或附图得知的所有特征和/或优点、连同结构细节或空间布置不仅本身而且还以不同组合的方式对本发明来说是重要的。

附图标记列表

1进入通道系统

10进入通道

11车辆

12接合装置

13进入通道

14进入通道

15通道元件

16进入门

17客车

18折棚

19遮棚部件

20框架

21顶棚部件

22遮棚区段

23滚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