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器人上的折叠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523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机器人上的折叠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机器人上的折叠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已经扩展到军事、科研、民用三大领域,具体在电力、通信、气象、农业、海洋、勘探、摄影、防灾、缉毒、边境巡逻、治安反恐等领域应用广泛。无人机通过搭载传感器实现影像实时传输和高危地区探测等功能,是卫星遥感与传统航空遥感领域的强大的辅助设备。无人机上搭载传感器的方式一般是利用其上的安装支架,然而现有的无人机上的安装支架存在体积大、不易折叠的缺点,从而导致运输不便。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无人机机器人上的折叠支架,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折叠,实现支架的体积减小,从而方便运输的无人机机器人上的折叠支架。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机器人上的折叠支架,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下端面上铰接有两根上连杆,所述下连接板的上端面上铰接有两根下连杆,所述下连杆和上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上连杆靠近铰接轴处固定有上定位销,两根上连杆的所述上定位销之间固定有上拉簧,下连杆靠近铰接轴处固定有下定位销,两根下连杆的所述下定位销之间固定有下拉簧;

所述上连杆之间的上连接板的下端面上固定有竖直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上端成型有通气孔、下端成型有环形的缩口,所述缩口的内壁上成型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上螺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下端面中部成型有竖直的外花键轴,所述下连杆之间的下连接板的上端面上铰接有竖直的与所述外花键轴相对的内花键管,所述内花键管的管壁上成型有两列相对的定位孔,两列定位孔均呈竖直线排列,外花键轴的下端成型有贯穿外花键轴侧壁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定位孔相对应,销轴可依次穿过一列定位孔中的一个定位孔、限位孔和另一列定位孔中的一个定位孔将外花键轴和内花键管固定。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需要折叠时,将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相互对压,则上连杆和下连杆在铰接轴的作用下相互靠拢,上拉簧和下拉簧伸展开,外花键轴下移插接在内花键管内并与内花键管花键配合,待外花键轴的限位孔与内花键管上最底部的定位孔相对齐时,通过销轴依次穿过定位孔和限位孔将外花键轴和内花键管固定,完成折叠。为了进一步减小支架的体积,可旋转外花键轴和内花键管,带动螺柱旋转,螺柱离开套管的缩口伸到套管内,即可进一步折叠支架,有效减小支架的体积。折叠后的支架也可以安装传感器,当需要对支架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只需拔掉销轴,然后将外花键轴向上移动,使得限位孔与所需位置的定位孔相对应,再将销轴插入固定,即可完成调节。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无人机机器人上的折叠支架方便折叠,实现支架的体积减小,从而方便运输。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上定位销插接固定在上连杆的中部,上定位销的两端伸出上连杆的两个相对侧壁并分别固定有上拉簧,上定位销两端的两个上拉簧之间成型有上间隙,下定位销插接固定在下连杆的中部,下定位销的两端伸出下连杆的两个相对侧壁并分别固定有下拉簧,下定位销两端的两个下拉簧之间成型有下间隙,所述外花键轴可穿过所述上间隙和下间隙。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两根上连杆和两根下连杆分别通过铰接座铰接在上连接板的下端面和下连接板的上端面,下连杆的端部成型有槽口,上连杆的端部成型有支耳,所述支耳插接在所述槽口内,所述铰接轴插接在支耳上和槽口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套管的长度小于螺柱和外花键轴的长度之和,套管的最大外径等于内花键管的外径。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两列定位孔的最底部一个定位孔分布在内花键管的下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均成型有锥形减重口和若干安装孔。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套管与内花键管之间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套管与内花键管之间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上拉簧和下拉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上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图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器人上的折叠支架,包括上连接板11和下连接板12,所述上连接板11和下连接板12上均成型有锥形减重口13和若干安装孔14,上连接板11的下端面上铰接有两根上连杆21,所述下连接板12的上端面上铰接有两根下连杆22,所述下连杆22和上连杆21的一端分别通过铰接轴23铰接在一起,上连杆21靠近铰接轴23处固定有上定位销41,两根上连杆21的所述上定位销31之间固定有上拉簧41,下连杆22靠近铰接轴23处固定有下定位销32,两根下连杆22的所述下定位销32之间固定有下拉簧42。

参见图1,所述两根上连杆21和两根下连杆22分别通过铰接座15铰接在上连接板11的下端面和下连接板12的上端面,下连杆22的端部成型有槽口221,上连杆21的端部成型有支耳211,所述支耳211插接在所述槽口221内,所述铰接轴23插接在支耳211上和槽口221内。

参见图1至图3,所述上连杆21之间的上连接板11的下端面上固定有竖直的套管5,所述套管5的上端成型有通气孔51、下端成型有环形的缩口52,所述缩口52的内壁上成型有内螺纹521,所述内螺纹521上螺接有螺柱62,所述螺柱62的下端面中部成型有竖直的外花键轴6,所述下连杆22之间的下连接板12的上端面上铰接有竖直的与所述外花键轴6相对的内花键管7,所述内花键管7的管壁上成型有两列相对的定位孔71,两列定位孔71的最底部一个定位孔71分布在内花键管7的下端,两列定位孔71均呈竖直线排列,外花键轴6的下端成型有贯穿外花键轴6侧壁的限位孔61,所述限位孔61与定位孔71相对应,销轴8可依次穿过一列定位孔71中的一个定位孔71、限位孔61和另一列定位孔71中的一个定位孔71将外花键轴6和内花键管7固定。

参见图4,所述上定位销31插接固定在上连杆21的中部,上定位销31的两端伸出上连杆21的两个相对侧壁并分别固定有上拉簧41,上定位销31两端的两个上拉簧41之间成型有上间隙34,下定位销32插接固定在下连杆22的中部,下定位销32的两端伸出下连杆22的两个相对侧壁并分别固定有下拉簧42,下定位销32两端的两个下拉簧42之间成型有下间隙43,所述外花键轴6可穿过所述上间隙34和下间隙43。

参见图3,所述套管5的长度小于螺柱61和外花键轴6的长度之和,套管5的最大外径等于内花键管7的外径。

参见图3,本发明在需要折叠时,将上连接板11和下连接板12相互对压,则上连杆21和下连杆22在铰接轴23的作用下相互靠拢,上拉簧41和下拉簧42伸展开,外花键轴6下移插接在内花键管7内并与内花键管7花键配合,待外花键轴6的限位孔61与内花键管7上最底部的定位孔71相对齐时,通过销轴8依次穿过定位孔71和限位孔61将外花键轴6和内花键管7固定,完成折叠。为了进一步减小支架的体积,可旋转外花键轴6和内花键管7,带动螺柱62旋转,螺柱62离开套管5的缩口52伸到套管5内,即可进一步折叠支架,有效减小支架的体积。折叠后的支架也可以安装传感器,当需要对支架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只需拔掉销轴8,然后将外花键轴6向上移动,使得限位孔61与所需位置的定位孔71相对应,再将销轴8插入固定,即可完成调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无人机机器人上的折叠支架方便折叠,实现支架的体积减小,从而方便运输。

本发明所提供的无人机机器人上的折叠支架,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