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的起落装置及其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115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的起落装置及其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人机的起落装置及其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在航拍、农业、植保、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视频监控拍摄、测绘、新闻报道等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因此,对于无人机的起落架操作也是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无人机起落架多采用固定的金属结构实现,例如碳纤维符合材料弯管,并直接固定在无人机底部上,而这种结构并不能实现调整,这样在飞机降落过快时受到的冲击就比较大了,尤其是在起伏较大的户外环境下,不可调整的起落架会使得无人机难以平稳降落,而降落出现故障会导致无人机的意外跑动、翻转、倾覆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人机的起落装置及其无人机,解决了无人机在起伏较大的环境下难以实现平稳降落,导致降落后出现无人机意外跑动、翻转、倾覆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的起落装置,包括:安装架、至少两个前起落架和至少一个后起落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无人机的机身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前起落架安装脚和后起落架安装脚,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

所述前起落架包括前起落架本体和第一轴承,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将所述前起落架固定在所述前起落架安装脚上,并且所述前起落架本体以所述第一轴承为轴心进行旋转;

所述后起落架包括后起落架本体和第二轴承,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将所述后起落架固定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装脚上,并且所述后起落架本体以所述第二轴承为轴心进行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前起落架本体上设置有一条形槽,该条形槽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前起落架本体的旋转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前起落架还包括设置有限位凸起的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在所述前起落架安装脚上,且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条形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为卡钉,在所述第一固定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钉的大小相等的槽孔;所述卡钉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槽孔内,两一端与所述条形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橡胶套,所述橡胶套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后起落架还包括第二固定盘,在所述第二固定盘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轴承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后起落架本体夹紧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装脚与所述第二固定盘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后起落架本体上设有一U形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长度小于所述U形槽的长度;

在所述第二固定盘上设置有限位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限位孔固定在所述限位孔将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U形槽对应的位置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后起落架还包括限位轴,用于控制所述后起落架本体的旋转幅度;

所述第二固定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后起落架本体两侧的安装片,在所述安装片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限位轴分别穿过两个安装片上的安装孔和所述U形槽,并固定在所述安装片上。

为了解决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的起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机的起落装置及其无人机,安装架、至少两个前起落架和至少一个后起落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无人机的机身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前起落架安装脚和后起落架安装脚,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所述前起落架包括前起落架本体和第一轴承,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将所述前起落架固定在所述前起落架安装脚上,并且所述前起落架本体以所述第一轴承为轴心进行旋转,所述后起落架包括后起落架本体和第二轴承,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将所述后起落架固定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装脚上,并且所述后起落架本体以所述第二轴承为轴心进行旋转;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由于起落架本体与固定轴之间的可旋转连接,实现了无人机在降落是可以自行实现降落调整,避免了无人机在起伏较大的环境下降落,可能会出现意外跑动、翻转、倾覆等问题。

进一步的,在后起落架上还设置有限位组件,通过限位组件与U形槽的配合,限制了起落架的降落调整时的调整幅度,避免了起落架由于调整幅度过大导致机身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无人机的降落稳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起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起落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起落架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起落架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起落架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起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有图1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起落装置1包括:安装架11、至少一个后起落架12和至少两个前起落架13;所述安装架11包括后起落架安装脚111和前起落架安装架112,所述后起落架安装脚111的一端与所述无人机的机身连接,另一端用于固定所述后起落架12,所述前起落架安装脚112的一端与所述无人机的机身连接,另一端用于固定所述前起落架13,其中:

所述后起落架12包括后起落架本体121和第二轴承122,通过所述第二轴承122将所述后起落架12固定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装脚111上,并且所述后起落架本体121以所述第二轴承122为轴心进行旋转。

所述前起落架13包括前起落架本体131和第一轴承132,通过所述第一轴承132将所述前起落架13固定在所述前起落架安装脚111上,并且所述前起落架本体131以所述第一轴承132为轴心进行旋转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后起落架12还包括第二固定盘123,在所述第二固定盘123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轴承122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后起落架本体121夹紧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装脚111与所述第二固定盘123之间。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后起落架安装脚111具体可以是设计成一个夹片,也可以设置成两个夹片,当设置成一个夹片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轴承122进行配合组装,将所述后起落架12夹紧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装脚111上。

优选的,为了避免所述后起落架本体121的360度旋转,所述后起落架12还包括限位组件126,所述限位组件126设置于所述后起落架本体121的一侧边上,且在与所述限位组件126位置对应的所述后起落架安装脚111内侧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组件126相互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组件126的长度,通过所述限位组件126与限位槽的配合实现所述后起落架12偏转角度的控制。

当所述后起落架安装脚111设置为有两个夹片组成时,具体如图2所示,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装脚111上的第二安装孔112对应的位置上还设置有一凹槽113,且每个夹片上均设置有所述凹槽113,所述第二固定盘123包括两个固定片,分别为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且分别在两个固定片上的相同位置上设置有穿孔。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限位组件126可以采用限位块的方式实现,对应的在所述后起落架本体121上设有一U形槽1211,且所述限位块的长度小于所述U形槽的长度,对应的在所述第二固定盘123上也设置有限位孔,通过螺钉3穿过所述限位孔固定在所述限位孔将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U形槽1211对应的位置上。这时,当无人机需要降落时,通过限位组件126限制该后起落架本体121在U形槽1211的范围内进行偏转角度的调整,这样不仅实现了无人机降落时起落架的自动调整,还避免了后起落架本体121的360旋转而导致无人机由于不平稳而倾覆、翻转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126还可以采用限位轴来实现,所述第二固定盘123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后起落架本体121两侧的安装片,在所述安装片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限位轴分别穿过两个安装片上的安装孔和所述U形槽1211,并固定在所述安装片上,也即是不设置限位块,直接通过连接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的螺钉3对U形槽进行限位即可,

在组装该后起落架12时,分别将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设置于所述凹槽113上,并通过螺钉3穿过所述穿孔将两个固定片固定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装架111的两个夹片上。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2所示,优选的,在所述后起落架本体12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U形槽1211和一个条形槽1212,且在组装时,分别在所述U形槽1211和条形槽1212设置有限位组件126,并在所述限位组件126设置有圆孔,在所述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圆孔对应的螺纹孔,在组装时,通过螺钉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片124上的螺纹孔、后起落脚安装脚111、限位组件126上的圆孔、后起落脚安装脚111和第二固定片125上的螺纹孔,从而实现将后起落架本体121加紧在后起落脚安装脚111上。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轴承122还可以与所述后起落架本体121一体成型,即是所述第二轴承122为后起落架本体121表面向外延伸的一个凸起,如图2所示,所述凸起穿过所述后起落脚安装脚111两夹片上的第二安装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上的第一安装孔接触,并通过紧固圈4在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上固定所述凸起,另外为了防止第二轴承122长时间的旋转摩擦导致连接损坏,在所述第二轴承122上还设置有橡胶套(图中未示出),所述橡胶套套接在所述第二轴承122的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一固定片124和第二固定片125两侧上还设置有盖子6,所述盖子6可以通过螺钉3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片124或第二固定片125上,也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固定,组装完成后的示意图如图3、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起落架13的具体结构包括:前起落架本体131、第一轴承132和第一固定盘133,在所述第一固定盘133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132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将所述前起落架本体131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盘133上。

优选的,在所述前起落架本体1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条形槽134,该条形槽134的设置方向与所述前起落架本体131的旋转方向相同,具体如图5所示,设置两个条形槽13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起落架13还包括:设置有限位凸起135的第一固定盘133,所述第一固定盘133通过所述第一轴承132固定在所述前起落架安装脚112上,且所述限位凸起135位于所述条形槽134内。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限位凸起135可以设置为单独的卡钉,在所述第一固定盘133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钉的大小相等的槽孔2;所述限位凸起13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槽孔2内,另一端与所述条形槽134内。

具体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固定盘133具体包括两个安装片,分别为第一安装片1331和第二安装片1332,其中,第一安装片1331和第二安装片1332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起落架安装脚112的两侧边,且通过所述螺钉3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轴承132穿过所述第一固定盘133上的第三安装孔,并通过紧固圈4固定,使得前起落架本体131在所述第三安装孔中旋转。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限位凸起135还可以以凸起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安装片1311一体成型,具的体该凸起为沿所述第一安装片1331表面向外延伸而形成,且器凸起位置在所述第一安装片1331与所述条形槽134对应的位置上。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轴承132可以是一个“T”字形的铆钉,对应的在所述前起落架本体131上设置有穿孔,“T”字形的铆钉穿过该穿孔以及第三安装孔从而将前起落架本体131加紧在前起落架安装脚112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132还可以与所述前起落架本体131一体成型,即是所述第一轴承132为前起落架本体131表面向外延伸的一个凸起,如图5所示,所述凸起穿过所述第一固定盘133上的第三安装孔,并通过紧固圈4固定,另外为了防止第一轴承132长时间的旋转摩擦导致连接损坏,在所述第一轴承132上还设置有橡胶套5,所述橡胶套5套接在所述第一轴承132的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安装片1332一侧上还设置有盖子6,所述盖子6可以通过螺钉3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片1332上,也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固定,组装完成后的示意图如图6、7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起落装置,包括安装架和后起落架,安装架包括后起落架安装脚,后起落架安装脚的一端与无人机的机身连接,另一端用于固定后起落架,后起落架包括后起落架本体、第二轴承和第二固定盘,在第二固定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轴承穿过第一安装孔将后起落架本体固定在第二固定盘上;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由于所述后起落架本体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的可旋转连接,实现了无人机在降落是可以自行实现降落调整,避免了无人机在起伏较大的环境下降落,可能会出现意外跑动、翻转、倾覆等问题。

进一步的,在后起落架上还设置有限位组件,通过限位组件与U形槽的配合,限制了起落架的降落调整时的调整幅度,避免了起落架由于调整幅度过大导致机身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无人机的降落稳定度。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上述提供的无人机的起落装置,该起落装置包括:安装架、至少两个前起落架和至少一个后起落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无人机的机身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前起落架安装脚和后起落架安装脚,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前起落架包括前起落架本体和第一轴承,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将所述前起落架固定在所述前起落架安装脚上,并且所述前起落架本体以所述第一轴承为轴心进行旋转,所述后起落架包括后起落架本体和第二轴承,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将所述后起落架固定在所述后起落架安装脚上,并且所述后起落架本体以所述第二轴承为轴心进行旋转,由于无人机中的后起落架本体与第二轴承之间的可旋转连接,因此,该无人机也可实现了在起伏较大的环境降落时,也可以实现自行调整无人机与地面的接触位置,从而实现无人机的平稳降落,避免了无人机在起伏较大的环境下降落,可能会出现意外跑动、翻转、倾覆的问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