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煤仪安装于无人机上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2951阅读:1459来源:国知局
盘煤仪安装于无人机上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煤仪安装于无人机上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盘煤仪通常用于煤场勘测,用于测量料堆的体积、重量。由于煤场中的煤堆比较高,盘煤仪放置于地面进行勘测时,通常要选取不同的角度,收集大量的数据。随无人机的出现,将盘煤仪安装在无人机上,在煤场的上空对煤场进行勘测更加方便。

无人机通常包括机身,安装在机身上的机翼,机身下方设置云台,以及支撑机身的支架。云台下方通常设置卡槽、卡扣结构,用于固定设置在云台下方的拍摄仪器。使用卡槽、卡扣结构固定拍摄仪器时,通常需要在其外部使用固定带进一步加固拍摄仪器与云台的连接。拍摄完成之后,需要先将固定带拆下,再拆除卡槽、卡扣结构,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煤仪安装于无人机上的固定装置,在盘煤仪和无人机的云台之间设置快速插接、快速拆卸的紧固件,简化盘煤仪和无人机之间的安装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盘煤仪安装于无人机上的固定装置,包括与设置于云台上的导向杆滑动连接的固定杆,固定在盘煤仪上与固定杆插接的吊杆,以及随固定杆向靠近或者远离云台而相应联动夹持或者松开吊杆的一对夹持组件;固定杆滑动至靠近云台最小距离时,夹持组件下端部设置固定吊杆与夹持组件的临时固定件。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盘煤仪固定在无人机上时,吊杆与固定杆插接时,带动固定杆沿导向杆向靠近云台方向滑动。固定杆沿导向杆滑动过程中,带动两个夹持组件向吊杆方向靠近,并夹持吊杆。夹持组件移动至夹持住吊杆时,临时固定件顺势将吊杆和夹持组件固定,进而实现盘煤仪与无人机的临时固定。

拆卸时,松开临时固定件,盘煤仪在重量作用下带动吊杆和固定杆背离云台滑动。此时,两个夹持组件相应背离吊杆分开,解除对吊杆的夹持作用。之后将吊杆与固定杆分离,将盘煤仪从无人机上拆下。

进一步地,导向杆外侧套设减震弹簧。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减震弹簧一端与云台抵接,另一端与固定杆上端部抵接。吊杆与固定杆插接固定时,将固定杆与导向杆之间的刚性滑动连接转变为弹性连接,起到减震作用。临时固定件解除之后,减震弹簧辅助固定杆背离云台滑动,辅助吊杆与固定杆分离。

进一步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杆,以及在夹持杆和固定杆之间铰接的铰接杆,两个夹持杆与固定杆距离最远时,铰接杆呈水平方向布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铰接杆作为联动机构,当固定杆沿导向杆向靠近或者远离云台方向滑动时,铰接杆相应带动两个夹持杆靠近或者远离,实现固定杆与两个夹持杆的联动动作。

进一步地,夹持杆的下端部与固定杆相对的侧面固定夹持块,夹持块靠近吊杆的侧面设置与吊杆匹配的凹陷。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固定杆滑动至靠近云台最近时,两个夹持块相应将吊杆夹紧,并且夹持块的凹陷位置与吊杆外部匹配,进一步增加夹持块与吊杆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地,临时固定件包括与夹持杆滑动连接的承重板,吊杆穿过承重板设置;吊杆挤压固定杆至与云台间距最小时,吊杆与承重板之间设置栓接组件。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夹持件与承重板滑动连接,承重板与云台之间的间距保持一定。吊杆穿过承重板与固定杆插接,并且推动固定杆滑动至与云台间距最小时,使用栓接组件将吊杆与承重板固定,进而实现盘煤仪与无人机的临时固定。

进一步地,栓接组件包括固定在吊杆上的固定板,与承重板铰接、将固定板压在承重板上的栓杆,以及固定在承重板上与栓杆栓接的栓接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固定杆滑动至与云台间距最小时,固定板与承重板贴合。此时,固定板可以作为该状态的定位件。另外,转动栓杆与栓接槽栓接,固定板相应被压在承重板上,实现盘煤仪与无人机的临时固定。

进一步地,固定杆靠近吊杆的一端设置卡爪,吊杆上相应设置与卡爪匹配的插接球。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吊杆与卡爪插接的位置设置为插接球,盘煤仪以吊杆为轴转动不同的角度与卡爪插接,可相应调整盘煤仪的角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盘煤仪与无人机使用插接方式固定,其在插接过程中,带动夹持杆将吊杆夹住,实现盘煤仪与无人机的临时固定。

2、盘煤仪的吊杆端部设置为插接球,其与卡爪插接时,可以吊杆为轴转动至不同的角度,可在小范围内对盘煤仪的角度进行适应性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盘煤仪的无人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人机隐藏支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固定机构、夹持组件和承重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承重板的仰视图,以显示栓杆、栓接槽。

图中,1、无人机;11、机身;12、机翼;13、云台;131、第一滑移槽;132、固定槽;14、支架;2、固定机构;21、固定杆;211、固定块;212、导向杆;213、减震弹簧;214、卡爪;3、夹持组件;31、夹持杆;32、铰接杆;33、夹持块;4、承重机构;41、承重板;411、第二滑移槽;412、插接孔;413、卡槽;414、栓杆;415、栓接槽;5、盘煤仪;51、吊杆;511、插接球;52、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盘煤仪安装于无人机上的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设置在无人机1的云台13下端。无人机1包括机身11,机身11上方沿其顶角的四个方向分别固定一个机翼12,机身11下端面连接云台13,机身11下方还固定支撑机身11的支架14,无人机1的具体结构与md4-1000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相同。机身11内设置动力源(图中未示出),动力源驱动机翼12旋转,带动机身11起飞。

支架14支撑起整个机身11时,云台13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云台13下方连接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远离云台13的一端连接与云台13平行的承重机构4,在云台13和承重机构4之间设置一对夹持组件3。盘煤仪5穿过承重机构4与固定机构2相连,盘煤仪5与固定机构2连接过程中带动夹持组件3靠近固定机构2,并将盘煤仪5进一步夹紧。

结合图2和图3,云台13下端部开设固定槽132,并且在固定槽132的两侧对称开设一组第一滑移槽131。固定机构2包括与固定槽132连接的固定杆21,具体结构为,固定槽132的槽底中心粘结固定块211,固定块211的中心背离云台13延伸导向杆212,导向杆212外部套接减震弹簧213,固定杆21套接在导向杆212上,与导向杆212同轴设置,并沿导向杆212的轴向滑动。减震弹簧213的一端与固定块211抵接,另一端与固定杆21抵接。固定杆21远离云台13的一端固定卡爪214,卡爪214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用于连接盘煤仪5。

夹持组件3包括与第一滑移槽131滑动连接的夹持杆31,两个夹持杆31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一滑移槽131滑动连接,并且向靠近或者远离固定杆21的方向滑移。夹持杆31与固定杆21之间转动连接铰接杆32,固定杆21向靠近固定块211方向移动时,铰接杆32与固定杆21连接的一端随固定杆21一起移动,铰接杆32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个夹持杆31向固定杆21方向靠近。

夹持杆31远离云台13的一端向内收缩,并且在两个夹持杆31相对的侧面分别固定一个夹持块33。夹持杆31的这一端与承重机构4相连,承重机构4包括承重板41,承重板41上开设与夹持杆31分别滑动连接的一组第二滑移槽411,两个第二滑移槽411的中间开设与固定杆21对应的插接孔412,以供盘煤仪5与卡爪214相连。

结合图3和图4,承重板41背离第二滑移槽411的侧面开设卡槽413,承重板41靠近卡槽413的一侧分别铰接一根栓杆414,栓杆414转动至跨过卡槽413,并且与固定在承重板41上的栓接槽415插接固定,用于盘煤仪5的二次固定。其中第一滑移槽131和第二滑移槽411均为T型槽,夹持杆31分别与第一滑移槽131和第二滑移槽411滑动连接的一端为与T型槽匹配的T型块,以免夹持杆31与第一滑移槽131和第二滑移槽411脱离。

结合图2和图3,盘煤仪5包括与之固定的吊杆51,吊杆51远离盘煤仪5的端部固定插接球511,插接球511穿过插接孔412,并与卡爪214卡接。当插接球511与卡爪214插接,并且推动减震弹簧213压缩至最大形变时,铰接杆32驱动两个夹持杆31靠近,带动两个夹持块33将吊杆51卡紧。吊杆51上与之垂直固定一块固定板52,在该状态时,固定板52刚好嵌入卡槽413内,栓杆414跨过固定板52与栓接槽415插接,实现固定板52与卡槽413的临时固定,进而实现盘煤仪5与无人机1的固定。

使用时,插接球511穿过插接孔412,其插入卡爪214时,卡爪214发生弹性形变卡住插接球511。吊杆51进一步向上推动固定杆21,使其沿导向杆212滑动、并进一步压缩减震弹簧213,固定杆21向上滑动过程中,与之连接的铰接杆32相应带动两个夹持杆31向固定杆21方向靠近。固定杆21向上滑动至将减震弹簧213压缩至最大形变时,夹持块33夹紧吊杆51。同时,固定板52嵌入卡槽413内,转动栓杆414插入栓接槽415,实现盘煤仪5与无人机1的固定连接。

拆卸时,栓杆414从栓接槽415中脱离,减震弹簧213恢复形变,推动固定杆21沿导向杆212向承重板41方向滑动,固定杆21在滑动过程中,铰接杆32推动两个夹持杆31背离固定杆21方向滑动,两个夹持块33随之解除对吊杆51的夹持。拉动吊杆51,使插接球511与卡爪214脱离,实现盘煤仪5与无人机1的拆卸。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