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容器及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047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保飞行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储液容器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多旋翼飞行器发展,因其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无人飞行、操作要求低等优点,引起了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农业领域,飞行器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保护作业中,例如,利用飞行器对植物进行药液喷洒作业和农耕管理等。飞行器对植物进行药业喷洒时,一般会在飞行器的机身上设置储液容器,利用储液容器盛装待喷洒的药液。

由于储液容器的容量有限,在进行药液喷洒过程中,储液容器中药液并不足以对全部的需要喷洒的区域进行喷洒,因而需要对储液容器进行多次灌满药液后连续进行喷洒。然而,现有的飞行器上储液容器多为固定安装在飞行器机体上而无法拆卸,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对储液容器进行手动灌药,导致工作人员工作十分不方便。虽然,在现有的一些飞行器中储液容器能够从飞行器的机体上拆卸下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对利用预先灌满药液的备用储液容器来整体换装飞行器上空的储液容器,但是,这些储液容器无法平稳地放置在地面上,特别是灌满药液之后,导致药液容易从储液容器中倾洒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容器及飞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储液容器无法平稳放置在地面上而导致液体容易从储液容器中倾洒出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储液容器,包括第一储液箱体和第二储液箱体,第二储液箱体连接于第一储液箱体,且第二储液箱体朝远离第一储液箱体的方向延伸,第一储液箱体的储液腔和第二储液箱体的储液腔相连通,第一储液箱体的远离第二储液箱体的端部为第一放置端,第二储液箱体的远离第一储液箱体的端部为第二放置端;其中,第一放置端上设有第一放置平面;或者,第一放置端上设有第一放置平面,且第二放置端上设有第二放置平面,并且第一放置平面与第二放置平面共同位于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第一储液箱体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储液箱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储液箱体与第二储液箱体形成倒L型形状;或者,第一储液箱体与第二储液箱体形成T形形状。

进一步地,第一储液箱体和第二储液箱体为一体成型制造,储液容器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于储液容器的二分面对称设置,且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与安装框的配合结构限位装配的卡合突起。

进一步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与安装框的第一限位槽配合的第一限位凸起,在同一个侧面上,第一限位凸起与卡合突起沿第二储液箱体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第二储液箱体的第三侧面上设有第二限位凸起,其中,第三侧面位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并且第二限位凸起用于与安装框的第二限位槽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储液箱体、第二储液箱体以及支撑面三者之间形成三角形空间区域,该三角形空间区域的第一储液箱体的底部上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与该三角形空间区域的第二储液箱体的侧壁之间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储液箱体的背向三角形空间区域的顶部上设有注液口。

进一步地,顶部上还设有提手,提手的提拉方向与储液容器的重心方向重合。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机体、可拆卸安装于机体上的液体容器、多个围绕机体呈周向设置的机翼组件以及安装在各个机翼组件上喷洒装置,液体容器为前述的储液容器,喷洒装置与储液容器的出液口相连通以便喷洒储液容器内的液体。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储液容器进行储放液体,利用该储液容器的第一储液箱体与第二储液箱体所分别具有的第一放置端与第二放置端,通过在第一放置端和/或第二放置端上设置放置平面,使得放置平面与支撑面之间能够贴合稳定,即可以使得储液容器整体平稳地放置在支撑面上,从而确保储液容器中储存的液体不会因为储液容器的倾倒而倾洒出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容器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液容器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飞行器的装配上储液容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飞行器的未装配上储液容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液体容器;11、第一储液箱体;12、第二储液箱体;111、第一放置平面;121、第二放置平面;101、第一侧面;102、卡合突起;103、第一限位凸起;104、第三侧面;105、第二限位凸起;112、上底部;113、出液口;122、侧壁;123、下底部;124、连接口;125、检测装置;114、顶部;115、注液口;116、提手;20、机体;201、顶板;202、底板;22、机翼组件;23、喷洒装置; 24、蓄电池模块;211、安装框;213、配合结构;2131、第一滚轮组件;2132、第二滚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储液容器包括第一储液箱体11和第二储液箱体12,第二储液箱体12连接于第一储液箱体11,第二储液箱体12朝远离第一储液箱体11的方向延伸,第一储液箱体11的储液腔与第二储液箱体12的储液腔相连通,并且,将第一储液箱体11的远离第二储液箱体12的端部设置为第一放置端,将第二储液箱体12的远离第一储液箱体11的端部设置为第二放置端;为了将储液容器能够平稳地放置在支撑面上,本技术方案通过以下三种 放置结构对储液容器进行放置:可以通过仅仅在第一放置端上设置第一放置平面111,使得第一放置平面111贴放在支撑面上,并配合第二放置端,以实现平稳放置储液容器;或者,可以通过仅仅在第二放置端上设置第二放置平面121,使得第二放置平面121贴放在支撑面上,并配合第一放置端,以实现平稳放置储液容器;或者,还可以在第一放置端上设置第一放置平面111,并同时在第二放置端上设置第二放置平面121,并且使得第一放置平面111与第二放置平面121共同位于一平面上(即第一放置平面111与第二放置平面121两者共面),通过第一放置平面111与第二放置平面121同时贴放在支撑面上,从而实现平稳放置储液容器。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储液容器进行储放液体,并且第一储液箱体11和第二储液箱体12相连通,使得液体能够在第一储液箱体11与第二储液箱体12之间相互流动。通过利用该储液容器的第一储液箱体11与第二储液箱体12所分别具有的第一放置端与第二放置端,通过在第一放置端和/或第二放置端上设置放置平面,使得放置平面与支撑面之间能够贴合稳定,即可以使得储液容器整体平稳地放置在支撑面上,从而确保储液容器中储存的液体不会因为储液容器的倾倒而倾洒出来。

优选地,本实施例具体选择采用第三种放置结构设计对储液容器进行放置,即在第一放置端上设置第一放置平面111,并同时在第二放置端上设置第二放置平面121,并且使得第一放置平面111与第二放置平面121共同位于一平面上,通过第一放置平面111与第二放置平面121同时贴放在支撑面上,从而实现平稳放置储液容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储液箱体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储液箱体1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具体地,第一储液箱体11与第二储液箱体12之间形成倒“L”型形状,如图1和图2所示。当然,在另外的可行实施方式中,第一储液箱体11与第二储液箱体12之间形成“T”型形状(未图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储液箱体11与第二储液箱体12之间形成倒“L”型形状。由于第一储液箱体11和第 二储液箱体12之间呈L型设计,并且通过设置在第一储液箱体11上的第一放置平面111与设置在第二储液箱体12上的第二放置平面121两者之间共面,使得该呈L型设计的储液容器能够通过第一放置平面111和第二放置平面121平稳地放置而不容易倾倒,这样,即使储液容器中盛满液体也不用担心储液容器倾倒而使液体倾洒出来。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储液箱体11和第二储液箱体12为一体成型制造,储液容器具有第一侧面101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101与第二侧面之间相对于储液容器的二分面对称设置,第一侧面101和第二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与安装框的配合结构限位装配的卡合突起102。如图3所示,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储液容器是使用在飞行器上进行喷洒药液时候进行储存药液使用,在将该储液容器安装至飞行器的机体20上之后,为了能够使储液容器不会随意地脱离飞行器的机体20,如图4和图5所示,因而飞行器的机体20的安装框211上设计了配合结构213,通过是储液容器上的卡合突起102与该配合结构213相配合,从而确保储液容器不会从机体20上随意脱离。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储液容器能够在飞行器的机体20上始终保持与机体20之间相对稳定,因此,安装框211上还设置了第一限位槽,并且,第一侧面101和第二侧面上均设有用于与安装框的第一限位槽配合的第一限位凸起103(当然,第一限位凸起103也可以直接与安装框的侧壁相互配合而形成限位,这样就无需再在安装框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限位槽也能够实现通过利用第一限位凸起103实现限位的目的),在同一个侧面上,第一限位凸起103与卡合突起102沿第二储液箱体12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此时,通过卡合突起102与配合结构213之间的配合以及通过第一限位凸起103与第一限位槽之间的配合,使得储液容器能够始终保持与机体20之间的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从而储液容器不会在飞行器飞行的过程中出现偏摆而导致液体倾洒出来,也不会导致飞行器在飞行的过程中失衡而飞行不稳定。为了使储液容器与机体2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地限制以保证飞行器的飞行稳定,因 此,在安装框211上还设置了第二限位槽,并且在第二储液箱体12的第三侧面104上设有用于与安装框的第二限位槽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105(当然,第二限位凸起105也可以直接与安装框的侧壁相互配合而形成限位,这样就无需再在安装框的侧壁上设置第二限位槽也能够实现通过利用第二限位凸起105实现限位的目的),其中,第三侧面104位于第一侧面101与第二侧面之间。

在飞行器上利用该储液容器进行储存液体以进行喷洒的过程中,飞行器的喷洒装置23与储液容器的出液口113相连通而实现对液体的泵抽而进行喷洒操作,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储液箱体11上设有出液口113。具体地,当“L”型的储液容器的第一放置端和第二放置端摆放在支撑面时,此时,第一储液箱体11、第二储液箱体12以及支撑面三者之间形成了三角形空间区域,出液口113则设置在该三角形空间区域的第一储液箱体11的底部上(如图1所示,第一储液箱体11的位于该三角形空间区域中的底部,也即是上底部112)。在三角形空间区域中,出液口113与第二储液箱体12的侧壁122之间间隔设置,当在出液口113安装上出液控制阀之后,出液控制阀会突出于上底部112的表面,但出液控制阀的突出部分始终位于该三角形空间区域中。因此,通过利用第一放置端与第二放置端的设计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将储液容器平稳放置,而且能够保护出液口113,使得出液口113的位置不容易被外界物体碰撞到,因而保护出液口113上的出液控制阀的完好。

由于该储液容器呈L型设计,在储液容器安装至飞行器的机体20上之后,储液容器的第一储液箱体11呈水平放置,而第二储液箱体12呈竖直放置,此时,第二储液箱体12的第二放置端的底部(即下底部123)要低于第一储液箱体11的上底部112,而出液口113设置在上底部112上,为了能够将储液容器内的液体完全泵抽出去进行喷洒,因此,第二储液箱体12的下底部123上设有连接口124,连接口124中安装有液体过滤器,液体过滤器通过连接管与安装在出液口113的出液控制阀相连通。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液体全部进行泵抽,而且通过液体过滤器将沉淀在下底部123的杂质进行滤除,并且,该储液容器 的出液口113通过出液控制阀对出液口113的出液方向进行控制,即:当出液口113未与喷洒装置23的泵抽端口连接之前,出液控制阀关闭出液口113使得液体无法从出液口113流出;当出液口113与喷洒装置23的泵抽端口连接完成连接之后,出液控制阀打开而实现喷洒装置23与储液容器的相连通而能够进行泵抽液体。

如图1所示,上底部112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储液容器内的液体剩余容量的检测装置125,该检测装置125与飞行器的控制器实现电连接,从而实时检查读取该检测装置125所检测得到的储液容器内的液体剩余容量。在飞行器进行飞行喷洒操作的过程中,喷洒使用的液体容量等于储液容器中液体的减少量,当检测装置125检测到储液容器中液体剩余容量所剩不多或者已经喷洒完时,控制器则根据所读取的检测装置125所检测的液体剩余容量信息,控制返航飞行,以对储液容器进行添加液体或者将空的储液容器更换为其他的已经灌满液体用以快速替换的储液容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储液箱体11的背向三角形空间区域的顶部114上设有注液口115,注液口115靠近所形成的L型的转折边,这样,在通过第一放置平面111和第二放置平面121平稳放置好储液容器之后,储液容器的注液口115位于此时储液容器的最高位置,使得液体能够方便地灌满储液容器。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储液箱体11的顶部114上还设有提手116,提手116的提拉方向与储液容器的重心方向重合。由于提手116的提拉方向与储液容器的重心方向重合,工作人员在通过提手116提起盛满液体的储液容器移动时,储液容器与液体的重心方向相一致,这样就不会出现因液体的重心方向与储液容器的重心方向存在偏差而使得L型的储液容器出现倾斜式的移动方式,致使工作人员提拎不方便。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另一方面,如图3和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机体20、可拆卸安装于机体20上的液体容器10、多个围绕机体20 呈周向设置的机翼组件22以及安装在各个机翼组件22上喷洒装置23,液体容器10为前述的储液容器,喷洒装置与储液容器的出液口113相连通以便喷洒储液容器内的液体。

在该飞行器中,机体2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201和底板202,顶板201与底板202之间形成用于安装飞控模块的安装空间,并且机体20的安装框211上安装有蓄电池模块24,蓄电池模块24与飞控系统电连接,蓄电池模块24为飞行器飞行提供电能。在将储液容器安装至安装框211上之后,该储液容器位于蓄电池模块24与顶板201之间,并且,空载的飞行器(即为安装上盛有液体的储液容器时的飞行器)的重心位置与储液容器的重心位置相重合,或者储液容器的重心位置位于空载的飞行器的重心位置附近,以保证装载了储液容器之后飞行器也能够飞行稳定。

如图5所示,安装框211上的配合结构213包括第一滚轮组件2131和第二滚轮组件2132,在将储液容器安装在安装框211上的过程中,储液容器的第二储液箱体12壁面与第一滚轮组件2131的滚轮、第二滚轮组件2132的滚轮相接触,并通过滚轮进行导向移动而插入安装框211的容纳空间中,当储液容器完全插进容纳空间后,储液容器上的卡合突起102位于第一滚轮组件2131与第二滚轮组件2132之间,并且第一滚轮组件2131抵顶在第一限位凸起103上以对储液容器起到支撑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