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遥感测量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5075发布日期:2018-08-04 14:2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人机遥感测量移动平台,属于无人机领域。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350222.0的一种无人机遥感测量移动平台,主要涉及测量与遥感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内设置无人机发射架、无人机充电器和无人机清洗装置,所述无人机发射架包括升降机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无人机发射台,所述操作室的顶部设有与无人机发射台相适应的窗口,所述窗口内设置盖板,所述无人机充电器包括蓄电池,所述无人机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架、转动架、清洗罩和烘干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为无人机提供水平的发射台,能够保证无人机升空与降落的稳定,能够避免摔伤机身,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特点,能够在无人机完成勘测后,对无人机进行及时清洗,有利于无人机的日常保养。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对无人机遥感测量时,无法实时对无人机遥感测量数据接收,较难及时对遥感测量数据分析,降低对无人机遥感测量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遥感测量移动平台,以解决上述设备对无人机遥感测量时,无法实时对无人机遥感测量数据接收,较难及时对遥感测量数据分析,降低对无人机遥感测量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人机遥感测量移动平台,其结构包括车轮、车体、接收天线、驾驶室、处理器、遥感测量器主体、操作台、触摸屏、夹板,所述车体呈“口”字型,整体由一体化焊接构成,所述车体侧方表面固定连接驾驶室侧方表面边沿,所述驾驶室底部表面间隙配合设于车轮顶部表面上方,所述遥感测量器主体外侧表面嵌合设于车体内侧表面中央,侧方表面通过电连接处理器侧方表面边沿,所述处理器底部表面紧固设在车体内侧表面边沿,所述夹板设有2个,两侧表面边沿固定连接车体内侧表面,内侧表面贴合于遥感测量器主体两侧表面,两者构成“H”型;所述接收天线由接收器主体、底槽、支撑架、角度调整器、反射面板、馈源器组成,所述接收器主体底部表面设在底槽内侧表面中央,底部表面通过电连接遥感测量器主体顶部表面边沿,所述底槽底部表面通过螺丝贯穿螺纹连接车体顶部表面中央,所述支撑架底部表面末端嵌入焊接于底槽内侧表面两端,所述角度调整器侧方表面间隙配合支撑架侧方表面边沿,顶部表面末端固定连接反射面板底部表面两端,所述反射面板顶部表面中央螺纹连接馈源器底部表面末端,所述馈源器侧方表面末端通过电连接过盈配合接收器主体顶部表面边沿,两者无直接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外侧表面边沿活动连接车体两侧底部表面边沿。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天线底部表面通过螺丝贯穿螺纹连接车体顶部表面中央,底部表面通过电连接遥感测量器主体顶部表面边沿。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侧方表面下方设有操作台,操作台呈型。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外侧表面边沿嵌入贴合于夹板内侧表面中央,侧方表面通过电连接遥感测量器主体侧方表面中央。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高度为2m-2.1m。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由金属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与遥感测量器主体配套使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遥感测量移动平台,设有接收天线,扳动角度调整器经支撑架对反射面板接收角度调整,使遥感测量器主体通过电连接带动接收器主体运行,使反射面板把信号反射到位于焦点处的馈源器,经馈源器和接收器主体配合传递到遥感测量器主体内,方便及时通过遥感测量数据对无人机调整,有效提高遥感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遥感测量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天线示意图。

图中:车轮-1、车体-2、接收天线-3、接收器主体-301、底槽-302、支撑架-303、角度调整器-304、反射面板-305、馈源器-306、驾驶室-4、处理器-5、遥感测量器主体-6、操作台-7、触摸屏-8、夹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遥感测量移动平台,其结构包括车轮1、车体2、接收天线3、驾驶室4、处理器5、遥感测量器主体6、操作台7、触摸屏8、夹板9,所述车体2呈“口”字型,整体由一体化焊接构成,所述车体2侧方表面固定连接驾驶室4侧方表面边沿,所述驾驶室4底部表面间隙配合设于车轮1顶部表面上方,所述遥感测量器主体6外侧表面嵌合设于车体2内侧表面中央,侧方表面通过电连接处理器5侧方表面边沿,所述处理器5底部表面紧固设在车体2内侧表面边沿,所述夹板9设有2个,两侧表面边沿固定连接车体2内侧表面,内侧表面贴合于遥感测量器主体6两侧表面,两者构成“H”型;所述接收天线3由接收器主体301、底槽302、支撑架303、角度调整器304、反射面板305、馈源器306组成,所述接收器主体301底部表面设在底槽302内侧表面中央,底部表面通过电连接遥感测量器主体6顶部表面边沿,所述底槽302底部表面通过螺丝贯穿螺纹连接车体2顶部表面中央,所述支撑架303底部表面末端嵌入焊接于底槽302内侧表面两端,所述角度调整器304侧方表面间隙配合支撑架303侧方表面边沿,顶部表面末端固定连接反射面板305底部表面两端,所述反射面板305顶部表面中央螺纹连接馈源器306底部表面末端,所述馈源器306侧方表面末端通过电连接过盈配合接收器主体301顶部表面边沿,两者无直接连接关系。所述车轮1外侧表面边沿活动连接车体2两侧底部表面边沿。所述接收天线3底部表面通过螺丝贯穿螺纹连接车体2顶部表面中央,底部表面通过电连接遥感测量器主体6顶部表面边沿。所述夹板9侧方表面下方设有操作台7,操作台7呈型。所述触摸屏8外侧表面边沿嵌入贴合于夹板9内侧表面中央,侧方表面通过电连接遥感测量器主体6侧方表面中央。所述车体2高度为2m-2.1m。

本专利所说的接收天线3是一个金属抛物面,负责将信号反射到位于焦点处的馈源和高频头内的装置。

在进行使用时,将接收天线3底部表面安装在车体2顶部表面中央,底部表面通过电连接遥感测量器主体6顶部表面边沿,操作驾驶室4对遥感测量器主体6提供电能,触摸触摸屏8控制遥感测量器主体6对无人机进行遥感测量,扳动角度调整器304经支撑架303对反射面板305接收角度调整,使遥感测量器主体6通过电连接带动接收器主体301运行,使反射面板305把信号反射到位于焦点处的馈源器306,经馈源器306和接收器主体301配合传递到遥感测量器主体6内,遥感测量器主体6通过处理器5对接收的数据处理,把数据显示在触摸屏8上,方便及时通过遥感测量数据对无人机调整,有效提高遥感测量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上述设备对无人机遥感测量时,无法实时对无人机遥感测量数据接收,较难及时对遥感测量数据分析,降低对无人机遥感测量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接收天线,扳动角度调整器经支撑架对反射面板接收角度调整,使遥感测量器主体通过电连接带动接收器主体运行,使反射面板把信号反射到位于焦点处的馈源器,经馈源器和接收器主体配合传递到遥感测量器主体内,方便及时通过遥感测量数据对无人机调整,有效提高遥感测量效率。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接收器主体301底部表面设在底槽302内侧表面中央,底部表面通过电连接遥感测量器主体6顶部表面边沿,所述底槽302底部表面通过螺丝贯穿螺纹连接车体2顶部表面中央,所述支撑架303底部表面末端嵌入焊接于底槽302内侧表面两端,所述角度调整器304侧方表面间隙配合支撑架303侧方表面边沿,顶部表面末端固定连接反射面板305底部表面两端,所述反射面板305顶部表面中央螺纹连接馈源器306底部表面末端,所述馈源器306侧方表面末端通过电连接过盈配合接收器主体301顶部表面边沿,两者无直接连接关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