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医用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2173发布日期:2018-09-15 00:1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医用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直升机用的螺旋桨装置中调节桨叶角度的结构存在设计不合理,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现有的药业混合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药液混合效果不理想;现有的直升机上不具有可方便行驶于陆地上的轮毂装置,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升机医用救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直升机用的螺旋桨装置中调节桨叶角度的结构存在设计不合理,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现有的药业混合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药液混合效果不理想;现有的直升机上不具有可方便行驶于陆地上的轮毂装置,需要改进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升机医用救援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有螺旋桨装置,所述螺旋桨装置包括主轴、调节轴、桨叶,所述主轴转动设置于机身上,所述主轴为中空结构,所述主轴内套设有调节轴,所述主轴内侧壁上沿轴向设有导向槽,所述调节轴外侧壁沿轴向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滑动的导向条,所述主轴外侧壁上均布有三个桨叶连杆,每个所述桨叶连杆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桨叶,所述调节轴的外侧壁上均布有三个支杆,所述支杆的外端与桨叶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两端均为球接,所述主轴下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调节轴的下端设有环形槽,所述机身还转动设有一调节柄,所述调节柄的一端设有导柱,所述导柱可相对滑动的安装于环形槽内,所述调节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第一气缸的驱动端,所述第一气缸铰接于机身上;

所述机身内设有药液混合装置,所述药液混合装置包括固定于机身内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可相对滑动的滚筒,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上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三齿轮转动安装于第一架体上,所述第三齿轮由第一电机带动其转动,所述第二齿轮的侧面上设有导杆,所述导杆于第一转轴相平行,所述滚筒上设有导套,所述导杆滑动套设于导套内,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压簧,所述压簧位于第二齿轮和滚筒之间,一圆盘的边缘铰接于所述第二架体上,所述圆盘的中心设有穿孔并穿套于第一转轴上,所述滚筒上与圆盘相邻的一侧面上设有抵接头,所述第二架体上螺纹连接有顶杆用于抵顶所述圆盘;

所述机身上还设有摄像监控装置,所述摄像监控装置包括摄像机、安装支架、安装座,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为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架的本体为圆柱形筒体,在所述安装支耳与圆柱形筒体之间设置有圆锥体的过渡体,所述圆柱形筒体的底部沿径向延伸形成盘体,所述摄像机与安装支耳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配合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中心设置有圆柱形凸台,所述凸台的中心设置有过线孔,所述凸台的外圆周与安装支架的圆柱形筒体的内孔形成间隙配合,在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大于安装支架底部盘体的圆周上均布设置有锁紧螺柱,所述锁紧螺柱上设置有压块。

所述机身底部还设有轮毂变径装置,所述轮毂变径装置包括两个张紧带、两个后轮轴架、固定于机身上的两个前轮轴架,两个所述前轮轴架之间通过驱动轴转动相连,所述驱动轴上固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轴的两端还固设有两个驱动链轮,两个所述后轮轴架之间通过从动轴转动相连,所述后轮轴架与同侧相对应的前轮轴架之间通过第二油压筒、第二油压杆相连,所述从动轴的两端还固设有两个安装筒,每个所述安装筒在径向上均匀间隔设有六组第一油压筒,每组第一油压筒具有两个,且在所述安装筒的轴向上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油压筒上设有第一油压杆,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油压杆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定轴,每个所述第一定轴上固定设有一轮毂,所述张紧带内圈沿长度方向均布有卡条,所述轮毂的外周面上均布有卡槽,所述卡条用于嵌合于卡槽以及驱动链轮,所述张紧带与最外圈的轮毂相接触传动,所述轮毂的端面上设有第一限位板用于限位所述张紧带,所述驱动链轮的端面上设有第二限位板用于限位所述张紧带,每个所述卡条的长度方向与从动轴相平行,所述第二油压筒与其同侧的第一油压筒相连通。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螺旋桨装置通过第一气缸通过驱动调节柄来带动调节轴的轴向位置,从而带动第二调节杆对桨叶的倾角进行调节,调节功能使用便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本发明的药液混合装置可使药液充分混合,可控制往复运动的幅度,根据药液混合的需要来对应调节;本发明的轮毂变径装置可以通过驱动油压杆来调节机身的倾斜角,从而来达到适应地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布局图。

图2为本发明的螺旋桨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螺旋桨装置的立体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螺旋桨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的药液混合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轮毂变径装置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轮毂变径装置的部分结构图。

图8为发明的轮毂变径装置中轮毂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摄像监控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升机医用救援装置,包括机身100,所述机身100上设有螺旋桨装置10,所述螺旋桨装置10包括主轴11、调节轴12、桨叶13,所述主轴11转动设置于机身100上,所述主轴11为中空结构,所述主轴11内套设有调节轴12,所述主轴11内侧壁上沿轴向设有导向槽111,所述调节轴12外侧壁沿轴向设有与所述导向槽111相配合滑动的导向条121,所述主轴11外侧壁上均布有三个桨叶连杆14,三个桨叶连杆14位于同一平面上,每个所述桨叶连杆14上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桨叶13,所述调节轴12的外侧壁上均布有三个支杆15,三个支杆15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支杆15的外端与桨叶13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杆16,三个支杆15和三个桨叶13一一对应,且在竖直方向上错开一定角度,例如可以是5°,所述第二调节杆16的两端均为球接,所述主轴11下端设有驱动齿轮17,所述驱动齿轮17连接螺旋桨电机(未图示)用以驱动主轴11转动,所述调节轴12的下端设有环形槽122,所述环形槽122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机身100还转动设有一调节柄18,所述调节柄18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机身100上,所述调节柄18的一端设有导柱19,所述导柱19可相对滑动的安装于环形槽122内,所述调节柄1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一第一气缸20的驱动端,所述第一气缸20铰接于机身100上。当螺旋桨电机启动后,通过主轴带动调节轴旋转,与主轴相连的桨叶连杆带动桨叶旋转,从而产生升力,第一气缸通过驱动调节柄来带动调节轴的轴向位置,从而带动第二调节杆对桨叶的倾角进行调节。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机身100内设有药液混合装置40,所述药液混合装置40包括固定于机身100内的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2,所述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2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43,所述第一转轴43上套设有可相对滑动的滚筒44,所述第一转轴43一端上固设有第二齿轮45,所述第二齿轮45与第三齿轮46啮合传动,所述第三齿轮46转动安装于第一架体41上,所述第三齿轮46由第一电机(未图示)带动其转动,所述第二齿轮45的侧面上设有导杆47,所述导杆47于第一转轴43相平行,所述滚筒44上设有导套48,所述导杆47滑动套设于导套48内,所述第一转轴43上套设有压簧49,所述压簧49位于第二齿轮45和滚筒43之间,一圆盘401的边缘铰接于所述第二架体42上,所述圆盘401的中心设有穿孔402并穿套于第一转轴43上,所述圆盘401位于第二架体42和滚筒44之间,所述滚筒44上与圆盘401相邻的一侧面上设有抵接头403,所述第二架体42上螺纹连接有顶杆404用于抵顶所述圆盘401,所述顶杆404与圆盘401的抵顶点、所述圆盘401与第二架体42的铰接点以第一转轴43为中心线对称。滚筒内用来装药液,第一电机启动后通过第二齿轮上的导杆带动滚筒转动,通过调节顶杆的位置,将圆盘调整至于第一转轴相垂直时,滚筒在转动时,在其轴向上没有往复运动,将圆盘调整至倾斜时,滚筒在转动时,还可在其轴向上进行往复运动,而且通过调节圆盘的倾斜角度,可控制往复运动的幅度,根据药液混合的需要来对应调节,所述药液混合装置可使药液充分混合。为了提高滚筒内的洁净度,可以将导套做长,导套的一端完全包覆导杆,导套在滚筒内的一端形成封闭状。

如图1、图6至图8所示,所述机身100底部还设有轮毂变径装置50,所述轮毂变径装置50包括两个张紧带51、两个后轮轴架52、固定于机身100上的两个前轮轴架53,两个所述前轮轴架53之间通过驱动轴54转动相连,所述驱动轴54上固设有驱动齿轮55,所述驱动齿轮55连接于驱动电机(未图示)上用以带动驱动轴54转动,所述驱动轴54的两端还固设有两个驱动链轮56,两个所述后轮轴架52之间通过从动轴57转动相连,所述后轮轴架52与同侧相对应的前轮轴架53之间通过第二油压筒58、第二油压杆59相连,第二油压杆59固连于前轮轴架53上,第二油压筒58固连于后轮轴架52上,所述从动轴57的两端还固设有两个安装筒64,每个所述安装筒64在径向上均匀间隔设有六组第一油压筒60,每组第一油压筒60具有两个,且在所述安装筒64的轴向上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油压筒60上设有第一油压杆61,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油压杆61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定轴62,每个所述第一定轴62上固定设有一轮毂63,所述张紧带51内圈沿长度方向均布有卡条511,所述轮毂63的外周面上均布有卡槽631,所述卡条511用于嵌合于卡槽631以及驱动链轮56,所述张紧带51与最外圈的轮毂63相接触传动,所述轮毂63的端面上设有第一限位板632用于限位所述张紧带51,所述驱动链轮56的端面上设有第二限位板561用于限位所述张紧带51,每个所述卡条511的长度方向与从动轴57相平行,所述第二油压筒58与其同侧的第一油压筒60相连通。当机身行驶于平地上时,作动第二油压杆使六个轮毂所围成的最外圈直径和驱动链轮相同,即可使机身保持水平状态,以便于行驶;当行驶于上坡时,调整第二油压杆,使得六个轮毂所围成的最外圈直径大于驱动链轮直径,使得机身前倾,抵消上坡的坡度,使得机身行驶的更加平稳;当行驶于下坡时,使得六个轮毂所围成的最外圈直径小于驱动链轮直径,使得机身后倾,抵消下坡的坡度。张紧带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可随轮毂的调整而始终保持张紧力。

如图1和图9所示,所述机身100上还设有摄像监控装置70,所述摄像监控装置70包括摄像机71、安装支架72、安装座73,所述安装支架72的顶部为安装支耳721,所述安装支架72的本体为圆柱形筒体722,在所述安装支耳721与圆柱形筒体722之间设置有圆锥体的过渡体723,所述圆柱形筒体722的底部沿径向延伸形成盘体724,所述摄像机71与安装支耳721连接,所述安装支架72与所述安装座73的顶部配合连接,所述安装座73的中心设置有圆柱形凸台74,所述凸台74的中心设置有过线孔741,所述凸台74的外圆周与安装支架72的圆柱形筒体722的内孔形成间隙配合,在所述安装座73的顶部、大于安装支架72底部盘体724的圆周上均布设置有锁紧螺柱75,所述锁紧螺柱75上设置有压块76。将摄像机的角度调整好,通过铰接与安装支架连接,将安装支架预装到安装座的顶部,由于安装座上有圆柱形凸台,能有效实现对安装支架的定位,防止安装支架从安装座上发生滑落,将安装支架通过安装座顶部的锁紧螺柱和压块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