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34716发布日期:2018-07-27 19:5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装备空降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气囊缓冲装置因重量轻、吸能效果好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装备空降、无人机回收、航天返回等技术领域,并成为装备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的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现有气囊缓冲装置的缓冲效果有限,并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空降装备着陆气囊缓冲装置中,大部分采用结构单一的单气室气囊缓冲装置,从而造成气室初始缓冲气压的设定过于单一且存在局限性,导致缓冲效果有限。

现有的单气室气囊缓冲装置通过排气孔向外排气,从而实现泄压。但在装备空降着陆缓冲过程中,如果气囊缓冲装置排气孔过大,则存在空降装备直接触地的问题;如果气囊缓冲装置排气孔过小,容易因气囊腔内部压力剧增以及向外排气速度过慢导致气囊爆破,这将对空降装备带来致命性的损害。

为了克服单气室气囊缓冲装置易爆破的缺点,少部分现有技术使用了双气室气囊缓冲装置的技术方案:如公开号为cn1923617a的专利“多级气囊联合缓冲装置”,但这种多级气囊联合缓冲装置采用的是嵌套结构,从而导致有效缓冲行程有限;如公开号为cn1923618a的专利“双气室气囊缓冲装置”,虽然这种气囊缓冲装置采用了气囊顶气室和气囊底气室叠加的安装方式,但气囊顶气室和气囊底气室之间无其它缓冲装置,依然造成有效缓冲行程有限,而且气囊顶气室和气囊底气室是两个分开的独立气室,导致两个气室无法对空降装备进行协同缓冲,因此不能对空降装备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同时解决上述多种问题的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工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包括上气囊、气囊管柱和下气囊;所述上气囊、气囊管柱和下气囊采用叠加的方式进行安装;上气囊顶部设置扣环装置与空降装备连接,上气囊内部为上气囊腔,上气囊表面设置上气囊充气阀,上气囊表面设置上气囊排气阀,上气囊表面与气囊管柱表面的重叠连接处设置联合排气阀一;所述气囊管柱内部为气囊管柱腔,气囊管柱表面设置气囊管柱充气阀,气囊管柱表面设置气囊管柱排气阀,气囊管柱表面与下气囊表面的重叠连接处设置联合排气阀二;所述下气囊内部为下气囊腔,下气囊表面设置下气囊充气阀,下气囊表面设置下气囊排气阀。

工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骤、在实施装备空降之前,分别对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上气囊腔、气囊管柱腔和下气囊腔进行充气,其中,所述上气囊腔通过所述上气囊充气阀实现充气膨胀;所述气囊管柱腔通过气囊管柱充气阀实现充气膨胀;所述下气囊腔通过下气囊充气阀实现充气膨胀;第二步骤、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所述上气囊腔的内部气压高于上气囊排气阀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上气囊排气阀的阀门打开,上气囊腔向外界排气泄压,所述上气囊腔的内部气压高于联合排气阀一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联合排气阀一的阀门打开,上气囊腔向气囊管柱排气,气囊管柱膨胀,实现一级缓冲;第三步骤、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所述气囊管柱腔的内部气压高于气囊管柱排气阀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气囊管柱排气阀的阀门打开,气囊管柱腔向外界排气泄压,所述气囊管柱的内部气压高于联合排气阀二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联合排气阀二的阀门打开,气囊管柱腔向下气囊排气,下气囊膨胀,实现二级缓冲;第四步骤、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所述下气囊腔的内部气压高于下气囊排气阀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下气囊排气阀的阀门打开,下气囊腔向外界排气泄压,实现三级缓冲;第五步骤、装备空降安全着陆后,分别对上气囊腔、气囊管柱腔、和下气囊腔多余的气体进行泄气,然后对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进行收纳存放。

优选的,所述上气囊与所述下气囊的尺寸大小一致。

优选的,所述上气囊排气阀为单向排气阀,上气囊排气阀沿上气囊表面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气囊管柱在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气囊管柱排气阀为单向排气阀,气囊管柱排气阀沿气囊管柱表面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下气囊排气阀为单向排气阀,下气囊排气阀沿下气囊表面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联合排气阀一为单向排气阀,联合排气阀一的个数与气囊管柱个数一致。

优选的,所述联合排气阀二为单向排气阀,联合排气阀二的个数与气囊管柱个数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第1点,采用结构包括上气囊、气囊管柱、下气囊的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来解决该问题。其中,上气囊、气囊管柱和下气囊可以根据具体空降着陆条件设定不同的初始缓冲气压,从而实现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的多级缓冲。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第2点,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方法:上气囊可通过上气囊排气阀向外界排气泄压,还可以通过联合排气阀一向气囊管柱排气,气囊管柱膨胀,实现一级缓冲;气囊管柱可通过气囊管柱排气阀向外排气泄压,还可以通过联合排气阀二向下气囊排气,下气囊膨胀,实现二级缓冲;下气囊可通过下气囊排气阀向外界排气泄压,实现三级缓冲;通过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多级缓冲方法不但能防止空降装备直接触地,还能实现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内部压力的多级释放,防止气囊爆破,并确保空降装备安全着陆。

针对背景技术第3点,本发明采用上气囊、气囊管柱和下气囊叠加的方式进行安装,而不是嵌套方式;所述气囊管柱设置在上气囊和下气囊之间来增加有效缓冲行程,从而有效增强气囊装置缓冲效果。而且,本发明的上气囊与气囊管柱、气囊管柱和下气囊之间分别通过联合排气阀一和联合排气阀二进行协同缓冲,因此能对空降装备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

注:上述设计不分先后,每一条都使得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区别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整体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a-a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b-b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上气囊2、气囊管柱3、下气囊4、上气囊腔5、上气囊充气阀6、上气囊排气阀7、联合排气阀一8、气囊管柱腔9、气囊管柱充气阀10、气囊管柱排气阀11、联合排气阀二12、下气囊腔13、下气囊充气阀14、下气囊排气阀15、扣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装备空降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包括上气囊1、气囊管柱2和下气囊3;本发明采用上气囊1、气囊管柱2和下气囊3叠加的方式进行安装;上气囊1顶部设置扣环装置15与空降装备连接;上气囊1表面设置一个上气囊充气阀5,上气囊1内部为上气囊腔4,上气囊1表面设置十个上气囊排气阀6,上气囊1表面与每个气囊管柱2表面的重叠连接处设置联合排气阀一7。

如图所示:气囊管柱2个数为12个,所述气囊管柱2设置在上气囊1和下气囊3之间来增加有效缓冲行程;每个气囊管柱2表面设置一个气囊管柱充气阀9,每个气囊管柱2内部为气囊管柱腔8,每个气囊管柱2表面设置四个气囊管柱排气阀10,每个气囊管柱2表面与下气囊3表面的重叠连接处设置联合排气阀二11。

如图所示:下气囊3表面设置一个下气囊充气阀13,下气囊3内部为下气囊腔12,下气囊3表面设置十个下气囊排气阀14。

如图所示:工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骤、在实施装备空降之前,分别对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上气囊腔4、气囊管柱腔8和下气囊腔12进行充气,其中,所述上气囊腔4通过所述上气囊充气阀5实现充气膨胀;所述气囊管柱腔8通过气囊管柱充气阀9实现充气膨胀;所述下气囊腔12通过下气囊充气阀13实现充气膨胀;第二步骤、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所述上气囊腔4的内部气压高于上气囊排气阀6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上气囊排气阀6的阀门打开,上气囊腔4向外界排气泄压,所述上气囊腔4的内部气压高于联合排气阀一7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联合排气阀一7的阀门打开,上气囊腔4向气囊管柱2排气,气囊管柱2膨胀,实现一级缓冲;第三步骤、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所述气囊管柱腔8的内部气压高于气囊管柱排气阀10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气囊管柱排气阀10的阀门打开,气囊管柱腔8向外界排气泄压,所述气囊管柱2的内部气压高于联合排气阀二11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联合排气阀二11的阀门打开,气囊管柱腔8向下气囊3排气,下气囊3膨胀,实现二级缓冲;第四步骤、装备空降着陆过程中,所述下气囊腔12的内部气压高于下气囊排气阀14压力的设置阀值时,所述下气囊排气阀14的阀门打开,下气囊腔12向外界排气泄压,实现三级缓冲;第五步骤、装备空降安全着陆后,分别对上气囊腔4、气囊管柱腔8、和下气囊腔12多余的气体进行泄气,然后对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进行收纳存放。

如图所示:所述上气囊1与所述下气囊3的尺寸大小一致;所述上气囊排气阀6为单向排气阀,上气囊排气阀6沿上气囊1表面均匀布置;所述气囊管柱2在上气囊1和下气囊3之间均匀布置;所述气囊管柱排气阀10为单向排气阀,气囊管柱排气阀10沿气囊管柱2表面均匀布置;所述下气囊排气阀14为单向排气阀,下气囊排气阀14沿下气囊3表面均匀布置;所述联合排气阀一7为单向排气阀,联合排气阀一7的个数与气囊管柱2个数一致;所述联合排气阀二11为单向排气阀,联合排气阀二11的个数与气囊管柱2个数一致。

本发明通过多级气囊协同缓冲装置的多级缓冲方法不但能防止空降装备直接触地,还能实现气囊内部压力的多级释放,防止气囊爆破,并确保空降装备安全着陆。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