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拓展平台的可折叠式复合升力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2188发布日期:2018-11-14 00:2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拓展平台的可折叠式复合升力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具体是一种带拓展平台的可折叠式复合升力飞行器,属于飞行器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飞行器主要分为固定翼和垂直起降飞行器(如直升机和多旋翼)两大类。当然也有垂直起降固定翼这一款产品。传统的固定翼有飞行速度快、能耗低、等优点,但是有主翼和水平尾翼前后不连接,机翼结构强度不高,容易损坏,起降要求高,起降距离长缺点;传统的垂直起降飞行器,具有起降方便的优点,但是有能耗大、安全系数低,负载能力差、水平飞行速度慢、容易坠机扥缺点;目前的垂直起降固定翼虽然有起降方便的特点,但是在水平飞行时的可控性不甚理想,且存在着飞行阻力大,耗能高,安全系数仍然不高等缺点。同时,现有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固定翼飞行器存在着两侧机翼过长,无法从根部进行折叠,占用机库面积大等缺点,影响了未来的飞行汽车进入家庭,和航母飞行器的舰载数量,限制了航母战斗力的发挥。

目前急需一种能够减小在储存和运输时占地面积小的飞行器,以满足家庭及航母等空间有限的环境下的飞行器存放需求。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航母舰载飞行器的数量,同样面积的机库,可以存放双倍数量的飞行器,实现中型航母携带的飞行器的数量不逊于大型航母等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不仅具有起降距离短,飞行速度快、机翼结构强度高、机翼可以储能、飞行能耗低、滞空时间长等特点,大面积的复合升力机翼,应急情况下能起到滑翔机的作用,极大的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保障人员和物资的安全,同时可从根部折叠的机翼,减小了储存和运输时的占用空间,特别适合家庭及航母等空间有限的环境下使用。采用该方案,可以大大提高航母舰载飞行器的数量。同样面积的机库,可以存放双倍数量的飞行器;或实现中型航母携带的飞行器的数量不逊于大型航母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包括机体、通过折叠铰链安装在机体两侧的复合升力机翼,以及推进器;其中,所述的机体设置为甲板平台;所述的复合升力机翼内置自封闭涵道风扇;所述的复合升力机翼带有水平升降舵翼;甲板平台两侧开有固定孔;所述的甲板平台表面设计有插座;所述的复合升力机翼可分为升力主翼以及平衡尾翼两个部分,分别设置在复合升力机翼的前后方;升力主翼与平衡尾翼之间预留有空间,空间内设置有水平升降舵翼;其中,升力主翼内部至少安装有一个自封闭涵道风扇。

进一步,复合升力机翼通过折叠铰链安装在机体两侧。

进一步,推进器为电动螺旋桨、油动螺旋桨、电动涵道式推进器涵道式推进器、涡喷、涡扇等多种结构。

进一步,带拓展平台的可折叠式复合升力飞行器,还包括垂直尾翼,所述垂直尾翼设置在机体上方或下方;所述垂直尾翼设置在机翼两侧;所述垂直尾翼可以实现折叠;所述垂直尾翼后面安装有可活动的垂直舵翼。

进一步,,机体设置为甲板平台;所述的甲板平台两侧有规则排列的固定孔;所述甲板平台上设计有插座;所述插座为凹式或凸式。

进一步,复合升力机翼外侧设计有铰链。

进一步,复合升力机翼外侧设计有齿形接口。

进一步,复合升力机翼面内设计有多个空腔,形成分布式翼面能量装置,空腔内填充电池/燃料,并与安装在机体的能量管理系统进行电信号或者管道连接。

进一步,机体前方设置有摄像机。

进一步,摄像机为云台摄像机。

进一步,还包括垂直尾翼,所垂直尾翼设置在机体上方或下方或者机翼两侧,并可以绕轴旋转,实现折叠。

进一步,复合升力机翼的前后方分别设置为凸型串联头和凹型串联座;凸型串联头与凹型串联座尺寸相同。

对比现有技术,发明具有一下的主要特点:

本发明具有起降距离短,飞行速度快、机动灵活、避障能力强、机翼结构强度高、机翼可以储能、飞行能耗低等特点。依托自封闭垂直涵道风扇,可以提供飞行器在水平飞行时的额外机动能力,实现瞬间改变飞行姿态和轨迹的超机动能力。

机体与两侧机翼之间采用可折叠模式;折叠机构为折叠铰链;两侧机翼展开后能锁定。从而减小了储存和运输时的占用空间,特别适合家庭及航母等空间有限的环境下使用。采用该方案,可以大大提高航母舰载飞行器的数量。同样面积的机库,可以存放双倍数量的飞行器;能实现中型航母携带的飞行器的数量不逊于大型航母等优点。

本发明硕大的乘波体机翼,能够起到一定的滑翔伞作用,大大降低重力加速度,大幅提高安全系数,配合水平舵翼和垂直舵翼的控制功能,和自封闭涵道风扇的翼面封闭功能,即使升力涵道风扇和水平推进器同时损坏,也能实现滑翔机式迫降,极大的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保障了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本发明采用平台化、模块化设计,能实现多种功能,

本发明采用两侧机翼可拓展设计,能在必要的时候拓展机翼面积,提高水平飞行时的升力,提高负载能力。

本发明还具有前后衔接的插口,方便飞行器的集群飞行,进一步降低集群飞行时的功耗。在前后串行连接时,后方的飞行器只需要少量的能量消耗,就能实现长距离的飞行,不仅为飞行器的集群飞行提供了集群化的低功耗方案,甚至可以实现飞行器之间的空中救援,即前飞行器将后面有故障的飞行器拖拽起飞,实现前所未见的飞行器之间互相救援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机体;102:复合升力机翼;104:自封闭涵道风扇;105:垂直尾翼;1051.垂直舵翼;106:推进器;107:能量管理系统;1021:升力主翼;1022:水平升降舵翼;1023:平衡尾翼;1025:铰链;1001:插座;1002:空腔;1003:固定孔;1006:电池/燃料;108:摄像机;1026:凸型串联头;1027:凹形串联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拓展平台的可折叠式复合升力飞行器,包括机体101、通过折叠铰链109折叠安装在机体101两侧复合升力机翼102,以及推进器106;其中,所述的机体101设置为甲板平台,所述的甲板平台两侧开有固定孔1003;所述的复合升力机翼102可分为升力主翼1021以及平衡尾翼1023两个部分,分别设置在复合升力机翼102的前后方;升力主翼1021与平衡尾翼1023之间预留有空间,空间内设置有水平升降舵翼1022;其中,升力主翼1021内部至少安装有一个自封闭涵道风扇104。进一步,复合升力机翼102通过折叠铰链109折叠安装在机体101两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带拓展平台的可折叠式复合升力飞行器还包括垂直尾翼105,所述垂直尾翼105设置在机体101上方或下方;所述垂直尾翼105设置在机翼两侧;所述垂直尾翼105可以实现折叠;所述垂直尾翼105后面安装有可活动的垂直舵翼1051。垂直尾翼105的作用是防止水平高速飞行时跑偏;垂直舵翼1051的作用是实现水平飞行时的适当偏航;垂直尾翼的折叠功能是为了减少存储空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带拓展平台的可折叠式复合升力飞行器,其机体101设置为甲板平台,方便安装各种拓展模块,如载人舱、货舱等等;所述的甲板平台两侧有规则排列的固定孔1003,;所述甲板平台上设计有插座1001,用于连接拓展模块的电气部分;所述插座1001为凹式或凸式。方便模块安装时避开插座,并与插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带拓展平台的可折叠式复合升力飞行器,复合升力机翼102外侧设计有齿形接口或铰链1025,用于安装和固定扩展翼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复合升力机翼102翼面内设计有多个空腔1002,形成分布式翼面能量装置,所述的空腔1002内填充电池/燃料1006,并与安装在机体的能量管理系统107进行电信号或者管道连接。分布式翼面能量装置充分利用的机翼内部的闲置空间,提高了航程,同时这些空腔也与机翼一起,构成了加强筋形式,提高了机翼的刚性和强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机体101前方设置有摄像机108。上述设计,实现了飞行器的图像式环境感知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摄像机108为云台摄像机。方便俯瞰全景和聚焦目标相结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复合升力机翼102的前后方分别设置为凸型串联头1026和凹型串联座1027;所述的凸型串联头1026与凹型串联座1027尺寸相同。上述设计,实现了前后机体之间的串行对接,在前后串行连接时,后方的飞行器只需要少量的能量消耗,就能实现长距离的飞行,不仅为飞行器的集群飞行提供了集群化的低功耗方案,甚至可以实现飞行器之间的空中救援,即前飞行器将后面有故障的飞行器拖拽起飞,实现前所未见的飞行器之间互相救援现象。

本发明具有起降距离短,飞行速度快、机动灵活、避障能力强、机翼结构强度高、机翼可以储能、飞行能耗低等特点。依托自封闭垂直涵道风扇,可以提供飞行器在水平飞行时的额外机动能力,实现瞬间改变飞行姿态和轨迹的超机动能力。

机体与两侧机翼之间采用可折叠模式;折叠机构为折叠铰链;两侧机翼展开后能锁定。从而减小了储存和运输时的占用空间,特别适合家庭及航母等空间有限的环境下使用。采用该方案,可以大大提高航母舰载飞行器的数量。同样面积的机库,可以存放双倍数量的飞行器;或实现中型航母携带的飞行器的数量不逊于大型航母等优点。

本发明硕大的乘波体机翼,能够起到一定的滑翔伞作用,大大降低重力加速度,大幅提高安全系数,配合水平舵翼和垂直舵翼的控制功能,和自封闭涵道风扇的翼面封闭功能,即使升力涵道风扇和水平推进器同时损坏,也能实现滑翔机式迫降,极大的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保障了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本发明采用平台化、模块化设计,能实现多种功能,

本发明采用两侧机翼可拓展设计,能在必要的时候拓展机翼面积,提高水平飞行时的升力,提高负载能力。

本发明还具有前后衔接的插口,方便飞行器的集群飞行,进一步降低集群飞行时的功耗。在前后串行连接时,后方的飞行器只需要少量的能量消耗,就能实现长距离的飞行,不仅为飞行器的集群飞行提供了集群化的低功耗方案,甚至可以实现飞行器之间的空中救援,即前飞行器将后面有故障的飞行器拖拽起飞,实现前所未见的飞行器之间互相救援现象。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