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7659发布日期:2018-12-14 22:01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属于无人机领域。



背景技术:

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1429638.8的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其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上设有两个旋转组件,旋转组件的外围设有保护罩,保护罩通过旋臂与无人机本体铰接,无人机本体的两侧端设有卡槽,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拍摄的角度调节过程幅度过大,导致拍摄的结果不够清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对于拍摄的角度调节过程幅度过大,导致拍摄的结果不够清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其结构包括旋转机翼、转轴、叶轮基座、折叠臂、航灯、摄像机、角度调节装置、信号灯、无人机主体、折叠轴承、降落架,所述旋转机翼嵌入于转轴的外表面,所述转轴的底部与叶轮基座的上端面相嵌套,所述折叠臂的右端面与无人机主体的左端面相焊接,所述折叠轴承的左右两端与折叠臂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摄像机设于角度调节装置的下方,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上端面与无人机主体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降落架的上端面与无人机主体的底部相焊接,所述信号灯嵌入安装于无人机主体的上端面,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马达、外罩壳、锥形齿轮、配合轮、齿轮、传送带、扇形齿轮、固定螺栓、连接齿轮,所述马达的右端面与锥形齿轮的左端面相焊接,所述锥形齿轮与配合轮的正表面相啮合,所述配合轮的底部与齿轮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齿轮通过传送带与连接齿轮相连接,所述连接齿轮与扇形齿轮的上端面相啮合,所述扇形齿轮的底部通过固定螺栓与摄像机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马达的底部与外罩壳的内表面相黏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壳嵌入安装于无人机主体的内表面且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航灯嵌入安装于无人机主体的正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航灯设于降落架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灯的直径为0.5cm。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降落架由不锈钢制成,硬度高且不易生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结构上设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设于无人机主体的下方处,在对摄像机的角度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马达转动带动锥形齿轮转动,锥形齿轮可以使配合轮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可以通过传送带使连接齿轮带动扇形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对摄像机的角度微调,避免了角度调节幅度过大,导致拍摄的结果不够清晰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角度调节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旋转机翼-1、转轴-2、叶轮基座-3、折叠臂-4、航灯-5、摄像机-6、角度调节装置-7、信号灯-8、无人机主体-9、折叠轴承-10、降落架-11、马达-701、外罩壳-702、锥形齿轮-703、配合轮-704、齿轮-705、传送带-706、扇形齿轮-707、固定螺栓-708、连接齿轮-70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式航拍植保无人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旋转机翼1、转轴2、叶轮基座3、折叠臂4、航灯5、摄像机6、角度调节装置7、信号灯8、无人机主体9、折叠轴承10、降落架11,所述旋转机翼1嵌入于转轴2的外表面,所述转轴2的底部与叶轮基座3的上端面相嵌套,所述折叠臂4的右端面与无人机主体9的左端面相焊接,所述折叠轴承10的左右两端与折叠臂4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摄像机6设于角度调节装置7的下方,所述角度调节装置7的上端面与无人机主体9的内表面相嵌套,所述降落架11的上端面与无人机主体9的底部相焊接,所述信号灯8嵌入安装于无人机主体9的上端面,所述角度调节装置7包括马达701、外罩壳702、锥形齿轮703、配合轮704、齿轮705、传送带706、扇形齿轮707、固定螺栓708、连接齿轮709,所述马达701的右端面与锥形齿轮703的左端面相焊接,所述锥形齿轮703与配合轮704的正表面相啮合,所述配合轮704的底部与齿轮705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齿轮705通过传送带706与连接齿轮709相连接,所述连接齿轮709与扇形齿轮707的上端面相啮合,所述扇形齿轮707的底部通过固定螺栓708与摄像机6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马达701的底部与外罩壳702的内表面相黏合,所述外罩壳702嵌入安装于无人机主体9的内表面且相互垂直,所述航灯5嵌入安装于无人机主体9的正表面,所述航灯5设于降落架11的上方,所述信号灯8的直径为0.5cm,所述转轴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降落架11由不锈钢制成,硬度高且不易生锈。

本专利所说的摄像机6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所述马达701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马达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进行使用时可以将角度调节装置7设于无人机主体9的下方处,在对摄像机6的角度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马达701转动带动锥形齿轮703转动,锥形齿轮703可以使配合轮704带动齿轮705转动,齿轮705可以通过传送带706使连接齿轮709带动扇形齿轮707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对摄像机6的角度微调,避免了角度调节幅度过大,导致拍摄的结果不够清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对于拍摄的角度调节过程幅度过大,导致拍摄的结果不够清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设有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设于无人机主体的下方处,在对摄像机的角度进行调整的过程中,马达转动带动锥形齿轮转动,锥形齿轮可以使配合轮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可以通过传送带使连接齿轮带动扇形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对摄像机的角度微调,避免了角度调节幅度过大,导致拍摄的结果不够清晰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