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保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7180发布日期:2018-11-20 21:4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保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植保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植保无人机多为四轴四旋翼结构或四轴八旋翼结构,其中,四轴八旋翼结构的值保机由于其稳定性更好而被更加广泛的使用。四轴八旋翼结构是指植保无人机具有四个机臂,每一个机臂的末端均设置有两个共轴设置,且上下朝向相反的旋翼,并且,两个旋翼反向旋转,以相互抵消反扭矩。

但是,现有的四轴八旋翼结构由于同一机臂的两个旋翼需要通过两台电机分别驱动,使得增加了电机安装的难度,且位于机臂下方的旋翼容易与机臂产生干扰,进而对植保无人机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干扰。此外,由于旋翼是通过电机进行驱动,而要保证同一机臂的两个旋翼呈共轴线设置,其实际操作是通过调节两个旋翼的两台电机的驱动轴呈共轴线设置,而由于两台电机是分别单独安装在机臂的上下方,使得实际在对两台电机进行安装时,两台电机的驱动轴的同心度难以保证,往往会窜在较大的安装误差,导致旋翼在工作时上下摆动,进而对植保无人机的性能造成影响。再者,由于同一机臂的两个旋翼分别位于机臂的两侧,当对植保无人机进行收放时,折叠困难,不便于安放、运输。

此外,现有的植保无人机的高压喷洒系统中,为了保证植保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能够持续喷洒药物,因此对整个药物管路的密封要求较高,而为了适应高要求的密封效果,导致现有的喷头的装配结构复杂,零件更换困难,且在高压的使用环境使得喷头的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收放折叠且运输方便的植保无人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保无人机,其中,包括机架、药箱、多个喷头和多个共轴电机,机架具有本体和自本体朝外延伸设置的多个机臂,每一个机臂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和铰链,第一支臂与本体连接,铰链连接在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之间,药箱与本体连接,一个喷头安装在一个第二支臂的端部,且多个喷头均与药箱连接,一个共轴电机安装在一个第二支臂的端部,且喷头位于共轴电机的下方,每一个共轴电机包括安装架、主轴、第一电机总成、第二电机总成、第一浆座和第二浆座,安装架与第二支臂的端部连接,且安装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主轴穿过第一通孔,第一电机总成包括第一定子单元和第一转子单元,第一定子单元与安装架的第一面固定连接,第一转子单元绕自身的轴线与第一定子单元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一转子单元与主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总成包括第二定子单元和第二转子单元,第二定子单元与安装架的第二面固定连接,第二转子单元绕自身的轴线与第二定子单元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二转子单元套装在主轴上,第一浆座与主轴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浆座与第二转子单元固定连接,第一转子单元的重心、第二转子单元的重心、第一浆座的重心和第二浆座的重心均位于主轴的轴线上。

由上可见,将机架的每一个机臂设置成通过铰链连接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使得植保无人机的每一个机臂都可实现折叠,进而便于植保无人机的收纳和运输。而在每一个机臂上设置一个共轴电机,使得植保无人机的同一机臂上的两个旋翼之间能够保持较高的同心度,进而避免植保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同一机臂上的两个旋翼出现上下摆动的情况,保证了植保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对共轴电机的结构设计,使得植保无人机的同一机臂上的两个旋翼均能够位于与机架的上方,进而为机架的下方腾出大量空间,使得植保无人机能够更加、自由的对药箱进行挂载,并在植保无人机进行折叠时,折叠更加方便,便于收纳、运输。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保无人机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收放且运输方便的优点。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转子单元包括第一机壳和第一磁体,第一定子单元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硅钢片和第一轴承组,第一轴承座与机架的第一面固定连接,第一硅钢片固定安装在第一轴承座上,第一机壳与主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磁体固定安装在第一机壳内,且第一磁体位于第一硅钢片的周向上,第一轴承组连接在第一轴承座和主轴之间,第二转子单元包括第二机壳和第二磁体,第二定子单元包括第二轴承座、第二硅钢片和第二轴承组,第二轴承座与安装架的第二面固定连接,第二硅钢片固定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上,第二轴承组连接在第二机壳和主轴之间,第二磁体固定安装在第二机壳内,且第二磁体位于第二硅钢片的周向上,第二浆座与第二机壳固定连接。

由上可见,将共轴电机的第一电机总成和第二电机总成集成在主轴上,使得第一电机总成的驱动轴与第二电机总成的驱动轴之间能够保持较高的同心度。此外,通过对共轴电机的设置和结构设计,使得与现有的四轴八旋翼植保无人机相比,能够避免现有的四轴八旋翼植保无人机由于同一机臂的两个旋翼位于机臂两侧,而导致在工作时旋翼出现上下摆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植保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浆座包括第一浆托和第一压板,第一浆座套装在主轴的第二端上,第一压板与第一浆托固定连接。

由上可见,第一浆托用于承载第一旋翼,而第一压板用于对第一旋翼进行固定,并将第一旋翼压合在第一浆托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浆托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浆座还包括托芯,托芯连接在主轴和第一浆托之间,且托芯位于第二通孔内。

由上可见,将托芯设置在第一浆座和主轴之间,能够提高第一浆托和主轴之间的同心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浆座包括第二浆托和第二压板,第二浆座与第二机壳固定连接,第二压板与第二浆托固定连接。

由上可见,第二浆座用于承载第二旋翼,第二压板用于对第二旋翼进行固定,并将第二旋翼压合在第二浆托上。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每一个喷头包括安装座、卡槽环、喷嘴座、电机、空心轴和喷头蜗轮,安装座与第二支臂的端部固定连接,安装座套装在卡槽环上,卡槽环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卡槽,卡槽环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槽,且第一卡槽位于机臂和第二卡槽之间,喷嘴座上设置有喷嘴,喷嘴座朝向卡槽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设置在第一卡槽内,喷嘴与药箱连接,电机包括定子座、定子和转子,定子设置在定子座上,转子绕自身的轴线与定子可转动地连接,且转子套装在定子上,定子座朝向卡槽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设置在第二卡槽内,空心轴贯穿电机,喷头蜗轮与转子连接,空心轴远离喷嘴座的一端伸入喷头蜗轮内,喷头蜗轮远离电机的一端连接有喷头盖,且喷嘴、空心轴和喷头蜗轮相互连通。

由上可见,将安装座和卡槽环设置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零件,既能够便于加工,又可实现安装座与卡槽环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喷嘴座进行维护、更换。而在卡槽环上设置第二卡槽以及在电机的定子座上设置第二凸块,并是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卡槽环卡合,使得电机与卡槽环之间实现了可拆卸的连接。此外,将空心轴连通在喷嘴和喷头蜗轮之间,使得喷嘴排出的药水能够通过空心轴流经喷头蜗轮,进而使得喷头蜗轮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进而使得药水通过喷头蜗轮上的侧缝甩出,实现药水的雾化,进而避免在植保无人机上额外设置加压装置,提高了植保无人机的荷载量。

进一步的方案是,安装座内设置有弹簧,弹簧设置安装座和喷嘴座之间。

由上可见,安装座内设置的弹簧可用于在植保无人机在喷药过程中,防止由于喷药时产生的振动而导致的喷嘴座、定子座脱离卡槽环上的卡槽的情况发生。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植保无人机还包括多个第一旋翼和多个第二旋翼,一个第一旋翼与一个共轴电机的第一浆座连接,一个第二旋翼与一个共轴电机的第二浆座连接,且第一旋翼的桨叶角与第二旋翼的桨叶角呈反向设置。

由上可见,分别将第一旋翼和第二旋翼安装在第一浆座和第二浆座上,使得第一旋翼和第二旋翼呈共轴线设置,此外,使第一旋翼的桨叶角和第二旋翼的桨叶角呈反向设置,能够使得反向旋转的第一旋翼和第二旋翼产生的扭矩相互抵消,并且还能够消除第一旋翼、第二旋翼的叶尖的空气涡流,进而增加第一旋翼和第二旋翼的工作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铰链包括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接架与第一支臂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架上设置有第三卡槽,第二连接架与第二支臂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架通过铰轴与第一连接架铰接,第二连接架朝向第三卡槽延伸地设置有卡扣,卡扣扣合在第三卡槽内。

由上可见,在第一连接架上设置第三卡槽以及在第二连接架上设置卡扣,并使卡扣与第三卡槽可拆卸地相互扣合,进而使得植保无人机的机臂的收放更加。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铰链包括第三连接架、第四连接架和锁紧组件,第三连接架与第一支臂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架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四连接架与第二支臂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架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对地设置,第四连接架的第二侧与第三连接架的第二侧铰接,锁紧组件与第三连接架连接,且锁紧组件套装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

由上可见,第三连接架与第四连接架进行铰接,使得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之间可进行相对折叠,而设置锁紧组件用于对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进行固定,进而避免当机臂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三连接架和第四连接架出现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植保无人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植保无人机第一实施例的折叠过程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植保无人机第一实施例的喷头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植保无人机第一实施例的喷头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植保无人机第一实施例的喷头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植保无人机第一实施例的共轴电机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植保无人机第一实施例的共轴电机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植保无人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机总成的分解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植保无人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电机总成的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植保无人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浆座的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植保无人机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浆座的分解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植保无人机第二实施例的铰链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植保无人机第二实施例的铰链的分解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植保无人机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植保无人机100包括机架1、药箱2和多个喷头3、多个共轴电机4,其中,机架1具有本体11和自本体11朝外延伸的设置的多个机臂12,每一个机臂12包括第一支臂121、第二支臂122和铰链123,第一支臂121与本体11连接,铰链123连接在第一支臂121和第二支臂122之间。

具体地,铰链123包括第一连接架1231和第二连接架1233,第一连接架1231与第一支臂121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架1231上设置有第三卡槽1232,第二连接架1233与第二支臂12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架1233通过铰轴与第一连接架1231铰接,且第二连接架1233朝向第三卡槽1232延伸地设置有卡扣1234,卡扣1234可绕铰轴转动并扣合在第三卡槽1232内。

药箱2与本体1连接,且药箱2位于本体1的下方。多个喷头3均与药箱2连接,且一个喷头3安装在一个第二支臂122的端部。一个共轴电机4安装在一个第二支臂122的端部,且喷头3位于共轴电机4的下方。

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4,每一个喷头3包括安装座31、卡槽环32、喷嘴座33、电机34、空心轴35、喷头蜗轮36和喷头盖37。其中,安装座31通过外侧的安装孔311与第二支臂122的端部固定连接。安装座31套装在卡槽环32上,卡槽环32用于与喷嘴座33和电机34进行可拆卸连接,此外,将安装座31与卡槽环32设置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零件,既能够降低安装座31、卡槽环32的加工难度,又能够实现安装座31与卡槽环32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对喷嘴座33进行维护、更换。

参照图5,并结合图4,卡槽环3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321,卡槽环3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卡槽322,且第一卡槽环321位于机臂12和第二卡槽322之间,其中,第一卡槽321与第二卡槽322均可根据连接的零件的不同设置成不同的形状。

喷嘴座33设置在安装座31内,喷嘴座33朝向卡槽环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块332,第一凸块332设置在第一卡槽321内,使得喷嘴座33与卡槽环32进行可滑动地连接。此外,喷嘴座33上设置有喷嘴331,喷嘴331与药箱2连接。优选地,喷嘴座33上可设置避让孔,以便于电机34的走线。

电机34包括定子座341、定子342以及转子。定子342设置在定子座上,转子绕自身的轴线与定子342可转动地连接,且转子绕桩在定子342上。其中,定子座341朝向卡槽环3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块3411,第二凸块3411设置在第二卡槽322内,进而实现电机34与卡槽环32的可拆卸连接。

此外,第一卡槽321远离第二卡槽322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便于第一凸块332能快速滑入第一卡槽321内完成喷嘴座33的安装。第二卡槽322远离第一卡槽321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便于第二凸块3411能快速滑入第二卡槽322内完成定子座341的安装,便于电机34与卡槽环32进行之间进行快速插拔,实现电机34与卡槽环32的快速安装、拆卸。而为提高连接的稳固,卡槽环32上可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321与第二卡槽322,喷嘴座33上可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块332,定子座上41可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341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321呈直线延伸布置,第二卡槽322呈多段式地布置。优选地,第二卡槽322包括三段槽体,第一槽体3221连接第二开口,第二槽体3222垂直于第一槽体3221,第三槽体3223垂直于第二槽体3222。由于第二开口朝下,为避免定子座341与卡槽环32分离,第二卡槽322内可设置有挡块323,以防止第二凸块3411从第二卡槽322内掉落。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卡槽321、第二卡槽322的形状以及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此外,由于沿卡槽环32的轴向方向,第一卡槽321设置在第二卡槽322的上方,因此连接第一卡槽321的喷嘴座33设置在连接第二卡槽322的定子座341的上方。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机34的定子342采用硅钢片。转子包括磁片组3431以及后盖3432,磁片组3431固定安装在后盖3432的周向上,且磁片组3431位于定子342的周向上,后盖3432与喷头蜗轮36的第一侧连接,喷头盖37盖合在喷头蜗轮36的第二侧上。

电机34采用外转子旋转的工作方式驱动喷头蜗轮36的旋转,使得药箱2中的药水从喷头蜗轮36中喷洒甩出,使得蜗轮喷头36能够具有较大的喷幅,进而使得药水不需要在进行加压机壳实现大喷幅及雾化效果,既能够减少喷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又能够免除额外设置加压装置的麻烦,提高植保无人机的荷载量。

此外,定子座341内设置有通槽3412,空心轴35沿通槽3412的延伸方向贯穿通槽3412,并贯穿定子342的中心孔。喷嘴331靠近电机34的一端伸入通槽3412内并与空心轴35的第一端连通。优选地,通槽3412内设置有密封圈3413,用于提高通槽3412内的密封性,避免喷嘴331与空心轴35之间的流通的药水渗透到起到喷头其他部件中造成腐蚀的情况。空心轴35的第二端与喷头蜗轮36连通。

安装座31内还设置有弹簧312,弹簧312设置在卡槽环32朝向喷嘴座33的一侧并设置在安装座31与喷嘴座33之间,安装座31内设置的弹簧312用于防止在喷药振动过程中,喷嘴座33与定子座341脱离卡槽环32上的卡槽。

参照图6和图7,每一个高电压共轴电机4包括安装架41、主轴42、第一电机总成43、第二电机总成44、第一浆座45和第二浆座46。其中,安装架41与第二支臂122的端部连接,安装架4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411,主轴42穿过第一通孔411,并且,安装架41的第一面设置有盲槽。第一电机总成43包括第一定子单元和第一转子单元,第一定子单元与安装架41的第一面固定连接,第一转子单元绕自身的轴线与第一定子单元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一转子单元与主轴4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总成44包括第二定子单元和第二转子单元,第二定子单元与安装架41的第二面固定连接,第二转子单元绕自身的轴线与第二定子单元可转动地连接,且第二转子单元套装在主轴42上,第一浆座45与主轴4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浆座46与第二转子单元固定连接,第一转子单元的重心、第二转子单元的重心、第一浆座45的重心和第二浆座46的重心均位于主轴42的轴线上。

具体地,参照图8,并结合图7,第一转子单元包括第一机壳431和第一磁体434,第一定子单元包括第一轴承座432、第一硅钢片433和第一轴承组。其中,第一机壳431包括机壳端盖4311和与机壳端盖4311固定连接的机壳本体4312。

第一轴承座432与安装架41固定连接,且第一轴承座432位于安装架41的第一面,此外,第一轴承座432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通孔4321,第三通孔43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盲槽4322和第二盲槽4323,且第一盲槽4322、第二盲槽4323和安装架41的第一面的盲槽的直径大小相等。

第一轴承组连接在第一轴承座432和主轴42之间,具体地,第一轴承组包括第一轴承4351和第二轴承4352,第一轴承4351位于第一盲槽4322内,且第一轴承4351的两个端面分别与第一盲槽4322的底部、第一机壳431邻接,使得第一盲槽4322和第一机壳431对第一轴承4351进行限位,防止第一轴承4351沿主轴42的轴向滑动。

此外,主轴42的第一端与第一机壳431固定连接,主轴42的第二端穿过第一通孔411和第三通孔4321与第一浆座45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机壳431的机壳端盖4311沿主轴42的径向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313,主轴42的第一端设置有431第二连接孔421,主轴42的第一端与机壳端盖4311连接,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4313和第二连接孔421对主轴42和机壳端盖4311进行固定。

第二轴承4352位于第二盲槽4323内,并且,第二轴承4352的两个端面分别与第二盲槽4323的底部、安装架41的第一面的盲槽的底部邻接,使得第二盲槽4323和安装架41对第二轴承4352进行限位,防止第二轴承4352沿主轴42的轴向滑动。

第一硅钢片433固定安装在第一轴承座432上,并且,第一硅钢片433设置有24个开口向内的第一嵌线槽,第一嵌线槽包括第一槽孔4331和第一槽口4332,且相邻的两个第一槽孔4331之间形成第一槽条4333。

第一磁体434固定安装在第一机壳431内,且第一磁体434位于第一硅钢片433的周向上。具体地,第一磁体434包括28片第一磁瓦,28片第一磁瓦沿第一机壳431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一机壳431的机壳端盖4311朝向第一轴承座432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块,多个第一限位块沿机壳端盖4311的周向均匀分布,每一个第一磁瓦插装在相邻两个第一限位块之间。在第一硅钢片433上设置24个第一嵌线槽,提高了第一电机总成43的极数。此外,在第一机壳431内设置28片第一磁瓦,使得28片第一磁瓦与第一硅钢片433的24个第一嵌线槽配合,有利于降低第一电机总成43的转速,提高高电压共轴电机4的扭力。

参照图9,并结合图7,第二转子单元包括第二机壳441和第二磁体444,第二定子单元包括第二轴承座442、第二硅钢片443以及第二轴承组。其中,第二机壳441包括机壳端盖4411和与机壳端盖4411固定连接的机壳本体4412。第二轴承座442与安装架41固定连接,且第二轴承座442位于安装架41的第二面,并且,第二轴承座442与第一轴承座432共轴线设置。

第二轴承组连接在第二机壳441和主轴42之间,具体地,第二轴承组包括第三轴承4451和第四轴承4452。第二机壳441的机壳端盖4411的中部设置有第四通孔4413,第四通孔44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盲槽4414和第四盲槽4415。其中,第三轴承4451位于第三盲槽4414内,且第三轴承4451的第一端与第三盲槽4414的底部邻接,第四轴承4452位于第四盲槽4415内,且第四轴承4452的第一端与第四盲槽4415的底部邻接。此外,高电压共轴电机4还包括第一挡圈47和第二挡圈48,第一挡圈47卡合在主轴42上,且第一挡圈47与第三轴承4451的第二端邻接,进而对第三轴承4451进行限位,防止第三轴承4451沿主轴42的轴向滑动。第二挡圈48卡合在主轴42上,且第二挡圈48与第四轴承4452的第二端邻接,进而对第四轴承4452进行限位,防止第四轴承4452沿主轴42的轴线滑动。

第二硅钢片443固定安装在第二轴承座442上,并且,第二硅钢片443设置有24个开口向内的第二嵌线槽,第二嵌线槽包括第二槽孔4431和第二槽口4432,且相邻的两个第二槽孔4431之间形成第二槽条4433。

第二磁体444固定安装在第二机壳441内,且第二磁体444位于第二硅钢片443的周向上。具体地,第二磁体444包括28片第二磁瓦,28片第二磁瓦沿第二机壳441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机壳441的机壳端盖4411朝向第二轴承座442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块,多个第二限位块沿机壳端盖4411的轴向均与分布,每一个第二磁瓦插装在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块之间。在第二硅钢片443上设置24个第二嵌线槽,提高了第二电机总成44的极数。此外,在第二机壳441内设置28片第二磁瓦,使得28片第二磁瓦与第二硅钢片443的24个第二嵌线槽配合,有利于见底第二电机总成44的转速,提高高电压共轴电机4的扭力。

参照图10和图11,并结合图1和图7,第一浆座45与主轴4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浆座45包括第一浆托451、第一压板452和托芯453,第一浆托45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4511,并且第一浆托451通过螺栓与主轴4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一压板452通过螺栓与第一浆托451固定连接。托芯453连接在主轴42和第一浆托451之间,且托芯453位于第二通孔4511内。

第二浆座46与第二机壳441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二浆座46包括第二浆托461、第二压板462和座体463,座体46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二机壳441的机壳端盖4411上。第二浆托461固定安装在座体463上,进而实现第二浆托461与第二机壳441的机壳端盖4411的固定连接。

此外,植保无人机100还包括多个第一旋翼51和多个第二旋翼52,一个第一旋翼51安装在一个第一浆座45的第一浆托451和第一压板452之间,一个第二旋翼52安装在一个第二浆座46的第二浆托461和第二压板462之间,且第一旋翼51的桨叶角与第二旋翼52的桨叶角呈反向设置。分别将第一旋翼51和第二旋翼52安装在第一浆座45和第二浆座46上,使得第一旋翼51和第二旋翼52呈共轴线设置,且使第一旋翼51的桨叶角和第二旋翼52的桨叶角呈反向设置,能够使得反向旋转的第一旋翼51和第二旋翼52产生的扭矩相互抵消,并且还能够消除第一旋翼51、第二旋翼52的叶尖的空气涡流,进而增加第一旋翼51和第二旋翼52的工作效率。

此外,第一浆托451用于承载第一旋翼51,第一压板452用于对设置在第一浆托451上的第一旋翼51进行固定,并将第一旋翼51压合在第一浆托451上,提高第一旋翼51与第一浆托451之间的连接的紧固性。而在主轴42和第一浆托451之间设置托芯453,能够提高第一浆托451与主轴42之间的同心度。第二压板462通过螺栓与第二浆托461固定连接。第二浆托461用于承载第二旋翼52,第二压板462用于对设置在第二浆托461上第二旋翼52进行固定,并将第二旋翼52压合在第二浆托461上,提高第二旋翼52与第二浆托461之间的连接的紧固性。

此外,第一机壳431的重心、第二机壳441的重心、第一浆座45的重心和第二浆座46的重心均位于主轴42的轴线上。并且,优选地,第一轴承4351和第四轴承4452均为角接触球轴承。因为角接触球轴承具有优良的单向轴向抗拉性,所以,使用角接触球轴承作为第一轴承4351和第四轴承4452能够有效的提高高电压共轴电机4的轴向抗拉性能,并大幅度提高第一轴承4351和第四轴承4452的使用寿命。

此外,植保无人机100还包括起落架组,起落架组包括多个起落架6,一个起落架6安装在一个机臂12上。优选地,起落架6为可可收放式起落架,通过设置起落架组,能够有效的防止植保无人机100在进行起飞或降落时,植保无人机100及其挂载的药箱2与地面或起降台发生直接撞击,继而对植保无人机及其挂载的药箱2起到保护作用。

植保无人机第二实施例:

应用植保无人机第一实施例的发明构思,植保无人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植保无人机第二实施例的铰链7包括第三连接架71、第四连接架72和锁紧组件73,第三连接架71与第一支臂74固定连接,且第三连接架71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711。第四连接架72与第二支臂75固定连接,且第四连接架72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721,第二连接部721与第一连接部711相对地设置,且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21之间围成圆柱状。第四连接架72的第二侧与第三连接架71的第二侧铰接,锁紧组件73与第三连接架71连接,且锁紧组件73套装在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21上。具体地,锁紧组件73包括锁紧套731和螺栓732,螺栓732穿过锁紧套731与第三连接架71固定连接,锁紧套731套装在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21上,并通过螺栓732将锁紧套73固定在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21上,进而实现对第三连接架71和第四连接架74进行固定。当需要对机臂进折叠时,只需拧松螺栓732,使得锁紧套731解除对第一连接部711和第二连接部721的锁定,即可对机臂进行折叠。

可见,第三连接架71与第四连接架72进行铰接,使得第一支臂74和第二支臂75之间可进行相对折叠,而设置锁紧组件73用于对第三连接架71和第四连接架72进行固定,进而避免当机臂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三连接架71和第四连接架72出现松动而使得机臂被折叠。

综上可见,通过对植保无人机的结构设计,使得植保无人机的每一个机臂都可实现折叠,进而便于植保无人机的收纳和运输。而在每一个机臂上设置一个共轴电机,使得植保无人机的同一机臂上的两个旋翼之间能够保持较高的同心度,进而避免植保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同一机臂上的两个旋翼出现上下摆动的情况,保证了植保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对共轴电机的结构设计,使得植保无人机的同一机臂上的两个旋翼均能够位于与机架的上方,进而为机架的下方腾出大量空间,使得植保无人机能够更加、自由的对药箱进行挂载,并在植保无人机进行折叠时,折叠更加方便,便于收纳、运输。而通过对喷头的结构设计,使得喷头的装配简单且零件更换容易。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植保无人机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收放折叠且运输方便的优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