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用登机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0284发布日期:2019-02-22 21:10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用登机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地勤服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航空用登机梯。



背景技术:

航空用登机梯为登机人员上下飞机用的设备,要求结构稳定可靠,满足使用 要求,保证乘员和机组的安全,当飞行员和飞机上其他人员登上飞机后,地勤人员需迅速取下登机梯携带登机梯远离飞机,当飞机驶入目的地,地勤人员需要携带登机梯迅速跑至飞机降落地将登机梯与飞机连接后供飞行员和飞机上其他人员离机,目前,登机用梯子都是采用汽车作为其承载体,即将梯子安装在汽车上,依靠汽车的移动来实现梯子的移动。现有的汽车登机梯一般采用固定模式,通过汽车顶部和飞机舱门连接,下端通过汽车车厢与地面连接,这种方式针对同一机型结构简单,但是,对于不同高度的飞机,很难展开同一的高度,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航空用登机梯,登机梯高度能够调整,而且登机梯还能够折叠,登机梯和汽车采用一体结构,极大方便了航空人员的上下飞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航空用登机梯,结构紧凑,能够方便飞机乘坐人员的上下,而且,能够适应不同飞机的高度,并且整个航空用登机梯采用折叠机构,行走稳定。

所述的一种航空用登机梯,包括:汽车车身和登机梯两个组成部分,其中登机梯置于汽车车身底盘上。

在汽车车身底盘上设置了两个竖向的支撑座A和支撑座B,支撑座A采用两组竖直支架,并且在两组竖直支架中间连接了横梁,支撑座B同样采用两组竖直支架,并且在支撑座B下端设置了升顶机构A底座,升顶机构A底座连接了升顶机构,在升顶机构A内设置了液压装置。

在支撑座A和支撑座B上端设置了梯身A,梯身A采用长方体结构,在梯身A上端设置了扶手,梯身A两端分别通过铰接机构连接了后部底架和前部搭乘架,其中后部底架采用楼梯结构,在后部底架下端设置了底板,在后部底架上端设置了扶手,后部底架通过斜梯连接了汽车车身。

斜梯采用合金钢材料制作,斜梯下端通过固定板与汽车车身连接为一个整体。

前部搭乘架采用长方体结构,在前部搭乘架下端设置了支撑底板,并且在前部搭乘架上设置了扶手,前部搭乘架设置了搭乘杆,通过搭乘杆与飞机车门连接。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前部搭乘架上设置了锁定机构,通过锁定机构使得前部搭乘架与飞机车门成为一体。

并且在前部搭乘架和梯身A之间设置了升顶机构B,升顶机构B采用液压油缸结构,通过升顶机构B控制前部搭乘架和梯身A之间的角度,从而方便乘客上下的稳定。

在支撑座A下端设置了电控箱,通过电控箱连接了电驱动液压泵,电驱动液压泵为升顶装置A的液压装置提供动力。

并且,在汽车车身底盘下端设置了中间踏板A和后部踏板B,通过中间踏板A和后部踏板B使得车身与地面连接为一体,便于乘客上下飞机。

在汽车车身底盘下端还设置了车身支撑脚,车身支撑脚采用千金顶结构,通过车身支撑脚使得整个航空用登机梯整体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用登机梯,结构紧凑,登机梯和汽车采用一体结构,极大方便了航空人员的上下飞机,而且高度能够自由调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用登机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航空用登机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为车身支撑脚,2为梯身A,3为后部底架,4为前部搭乘架,5为升顶机构A,6为升顶机构B,7为扶手,8为支撑座A,9为支撑座B,10为中间踏板A,11为后部踏板B,12为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所述的一种航空用登机梯,包括:汽车车身和登机梯两个组成部分,其中登机梯置于汽车车身底盘上。

在汽车车身底盘上设置了两个竖向的支撑座A和支撑座B,支撑座A采用两组竖直支架,并且在两组竖直支架中间连接了横梁,支撑座B同样采用两组竖直支架,并且在支撑座B下端设置了升顶机构A底座,升顶机构A底座连接了升顶机构,在升顶机构A内设置了液压装置。

在支撑座A和支撑座B上端设置了梯身A,梯身A采用长方体结构,在梯身A上端设置了扶手,梯身A两端分别通过铰接机构连接了后部底架和前部搭乘架,其中后部底架采用楼梯结构,在后部底架下端设置了底板,在后部底架上端设置了扶手,后部底架通过斜梯连接了汽车车身。

斜梯采用合金钢材料制作,斜梯下端通过固定板与汽车车身连接为一个整体。

前部搭乘架采用长方体结构,在前部搭乘架下端设置了支撑底板,并且在前部搭乘架上设置了扶手,前部搭乘架设置了搭乘杆,通过搭乘杆与飞机车门连接。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前部搭乘架上设置了锁定机构,通过锁定机构使得前部搭乘架与飞机车门成为一体。

并且在前部搭乘架和梯身A之间设置了升顶机构B,升顶机构B采用液压油缸结构,通过升顶机构B控制前部搭乘架和梯身A之间的角度,从而方便乘客上下的稳定。

在支撑座A下端设置了电控箱,通过电控箱连接了电驱动液压泵,电驱动液压泵为升顶装置A的液压装置提供动力。

并且,在汽车车身底盘下端设置了中间踏板A和后部踏板B,通过中间踏板A和后部踏板B使得车身与地面连接为一体,便于乘客上下飞机。

在汽车车身底盘下端还设置了车身支撑脚,车身支撑脚采用千金顶结构,通过车身支撑脚使得整个航空用登机梯整体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