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测量的高稳定性无人机机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0359发布日期:2019-02-10 23:4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用于自动测量的高稳定性无人机机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测量的高稳定性无人机机臂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可反复使用多次。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在几场局部战争中,无人驾驶飞机以其准确、高效和灵便的侦察、干扰、欺骗、搜索、校射及在非正规条件下作战等多种作战能力,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并引发了层出不穷的军事学术、装备技术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它将与孕育中的武库舰、无人驾驶坦克、机器人士兵、计算机病毒武器、天基武器、激光武器等一道,成为21世纪陆战、海战、空战、天战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对未来的军事斗争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而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和进入门槛降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经爆发,而民用无人机市场处于爆发前夜。

目前无人机机臂为了适应收纳和运输的需求,需要设计为折叠结构,但是其在折叠时由于折叠处结构设计不合理,飞行时在震动作用下会存在滑动现象,即折叠处不牢固,影响飞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无人机机臂的折叠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飞行时的震动下滑动,进而影响飞行的稳定性,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测量的高稳定性无人机机臂结构,该无人机机臂结构通过多根连接臂转动实现折叠,并且折叠后通过拉伸结构进行锁定,展开时也能够保持稳定,从而飞行时不会滑动,提高了飞行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自动测量的高稳定性无人机机臂结构,包括安装筒一和安装筒二,所述安装筒一和安装筒二之间设置有主连接块,在主连接块和安装筒一之间、主连接块和安装筒二之间均设置有若干根连接臂,连接臂分别与主连接块、安装筒一或安装筒二连接,连接臂能够绕着与主连接块的连接处、安装筒一的连接处或安装筒二的连接处转动,在主连接块和安装筒一之间、主连接块和安装筒二之间均设置有双向拉伸装置,其中位于主连接块和安装筒一之间的双向拉伸装置分别与主连接块和连接臂连接,位于主连接块和安装筒二之间的双向拉伸装置分别与安装筒二和连接臂连接,且双向拉伸装置能够沿着其轴线方向改变长度并且能够绕着与主连接块的连接处、连接臂的连接处或安装筒二的连接处转动。无人机的机臂为了适应运输的需求,具备折叠功能,机臂在运输或者收纳时折叠,使用时展开为一条直线,以前不能折叠的机臂都是一根整体,为刚性连接,飞行时产生的震动对其影响不大,而折叠结构的机臂由于非整体结构,一旦其折叠处不牢固,在无人机飞行时的震动下,机臂将产生滑动或者晃动,这将影响无人机飞行时的平稳性,造成无人机坠毁,而本方案设计的机臂结构,则是通过在安装筒之间设计连接臂和双向拉伸装置,连接臂能够绕着连接处转动实现折叠功能,而双向拉伸装置能够沿着其轴线方向改变长度并且能够绕着与主连接块的连接处、连接臂的连接处或安装筒二的连接处转动起到跟随转动并且限位,在折叠或者展开时实现锁紧限位,从而不会滑动,这样飞行时能够提高稳定性。

在安装筒一朝向连接臂的一端固定有副连接块一,副连接块一朝向连接臂的端面内凹形成凹槽,且凹槽与其相邻的端面连通,对应的连接臂设置在凹槽中,凹槽中设置有连接销,连接销穿过对应的连接臂后设置在副连接块一中,且连接臂均能够绕着连接销在凹槽中转动。通过设计副连接块一实现连接臂转动功能的快速实现,不会有阻挡。

安装筒二朝向连接臂的一端固定有副连接块二,副连接块二朝向连接臂的端面内凹形成凹槽,且凹槽与其相邻的端面连通,对应的连接臂设置在凹槽中,凹槽中设置有连接销,连接销穿过对应的连接臂后设置在副连接块二中,且连接臂均能够绕着连接销在凹槽中转动,双向拉伸装置中位于主连接块和安装筒二之间的双向拉伸装置分别与副连接块二和连接臂连接,双向拉伸装置能够绕着与连接臂的连接处和副连接块二的连接处转动。通过设计副连接块二实现连接臂转动功能的快速实现,不会有阻挡。

根据结构设计需求,将主连接块和安装筒一之间、主连接块和安装筒二之间的连接臂均设计为两根,在展开时形成双三角形,稳定性更高。

安装筒一的外壁和安装筒二的外壁均设置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的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安装筒一或安装筒二后位于其内部。锁紧装置是用于将插入到安装筒中的管体进行锁紧,防止在飞行过程中滑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该无人机机臂结构通过多根连接臂转动实现折叠,并且折叠后通过拉伸结构进行锁定,展开时也能够保持稳定,从而飞行时不会滑动,提高了飞行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主连接块,2-连接臂三,3-双向拉伸装置二,4-连接臂四,5-副连接块二,6-安装筒二,7-锁紧装置二,8-副连接块一,9-安装筒一,10-锁紧装置一,11-连接臂二,12-连接臂一,13-双向拉伸装置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用于自动测量的高稳定性无人机机臂结构,包括安装筒一9和安装筒二6,将设置在安装筒一9的外壁上的锁紧装置命名为锁紧装置一10,锁紧装置一10的一端穿过安装筒一9后位于安装筒一9内部,实现将插入到安装筒一9中的管道位置固定锁紧,位于安装筒二6的外壁上的锁紧装置命名为锁紧装置二7,锁紧装置二7的一端穿过安装筒二6后位于安装筒二6内部,实现将插入到安装筒二6中的管道位置固定锁紧。

在安装筒一9和安装筒二6之间设置有主连接块1,安装筒一9朝向连接臂的一端固定有副连接块一8,安装筒二6朝向连接臂的一端固定有副连接块二5,在主连接块1和副连接块一8之间、主连接块1和副连接块二5之间均设置有两根长度相同的连接臂,其中主连接块1和副连接块一8之间的两根连接臂分别命名为连接臂一12和连接臂二11,副连接块一8朝向连接臂一12和连接臂二11的端面内凹形成凹槽,且凹槽与其相邻的端面连通,连接臂一12的一端和连接臂二11的一端均设置在凹槽中,凹槽中设置有连接销,连接销分别穿过连接臂一12和连接臂二11后设置在副连接块一8中,且连接臂一12和连接臂二11均能够绕着连接销在凹槽中转动。主连接块1和副连接块二5之间的两根连接臂分别命名为连接臂三2和连接臂四4,副连接块二5朝向连接臂三2和连接臂四4的端面内凹形成凹槽,且凹槽与其相邻的端面连通,连接臂三2的一端和连接臂四4的一端均设置在凹槽中,凹槽中设置有连接销,连接销分别穿过连接臂三2和连接臂四4后设置在副连接块二5中,且连接臂三2和连接臂四4均能够绕着连接销在凹槽中转动。同时主连接块1采用相互平行的两块板组合在一起,然后连接臂一12、连接臂二11、连接臂三2和连接臂四4均插入到板之间,为了使得结构尽量简化并且达到转动时无干涉,所以最好是将主连接块1设计为类似Z字型结构,连接臂一12和连接臂四4插入到主连接块1上半部分的同一高度区域,而连接臂二11和连接臂三2插入到主连接块1下半部分的同一高度区域,板之间的连接销分别穿过连接臂一12、连接臂二11、连接臂三2和连接臂四4,使得连接臂一12、连接臂二11、连接臂三2和连接臂四4能够在主连接块1中转动。在主连接块1和安装筒一9之间、主连接块1和安装筒二6之间均设置有双向拉伸装置,双向拉伸装置优选采用液压双杆结构,即液压缸的两端各自有一根液压杆,其均能够沿着自身轴线进行伸缩,将主连接块1和安装筒一9之间的双向拉伸装置命名为双向拉伸装置一13,双向拉伸装置一13同时与主连接块1和连接臂二11连接,将主连接块1和安装筒二6之间的双向拉伸装置命名为双向拉伸装置二3,双向拉伸装置二3同时与连接臂三2和副连接块二5连接,双向拉伸装置一13和双向拉伸装置二3不但能够沿着其轴线方向改变长度并且能够绕着其连接处转动,通过这种结构设计,不管是进行折叠或者展开,在使用时随着连接臂转动而相对长度产生变化,液压式双向拉伸装置转动以及长度变化,实现整个机臂实现功能需求并且结构区域稳定,使得折叠时能够顺利地进行折叠,而在展开时利用液压式双向拉伸装置拉开后进行自我锁定,无人机在飞行时机臂在展开后的结构不会滑动,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即提高了无人机飞行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