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投递货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3110发布日期:2019-02-12 21:4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投递货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确伞降空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投递货舱。



背景技术:

由于受到飞机起降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物资的航空伞降投递方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配送手段。为了能够精确地将物资投送到指定区域,通常需要在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对伞降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因此需要一种应用于精确伞降空投系统的配套装置,实现物资的承载与实时定位功能,从而配合降落伞姿态控制系统完成精准投递。

为了解决复杂环境及气象条件下伞降空投可靠性问题,需要一种能够抵御恶劣气象条件及极端地形环境下的空投系统承载平台,实现低成本、可重复利用、具有自身实时定位及搜索导引等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空投承载平台难以适应恶劣气象条件、极端地形环境下的空投需要,以及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航空投递货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空投递货舱,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货舱壳体和设置在货舱壳体一端用于着陆减振的液压减振器;货舱壳体包括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均为结构相同的半圆弧形壳体,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一个垂直于其轴线的半圆形横板;第一舱盖的一侧轴向边沿通过枢轴与第二舱盖的一侧轴向边沿连接,第一舱盖的另一侧轴向边沿通过锁扣与第二舱盖的另一侧轴向边沿扣接,从而形成密闭空间。

进一步地,为便于地面人员进行高效定位搜索,上述货舱壳体设置液压减振器一端的半圆形横板上设置信号发生组件,信号发生组件包括信号发生器和用于向信号发生器供电的信号发生组件电源系统。

进一步地,为提高货舱了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上述货舱壳体设置液压减振器一端的半圆形横板上设置导航功能组件,导航功能组件包括导航组件电源系统、GPS定位系统模块、北斗定位系统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导航组件电源系统用于向GPS定位系统模块、北斗定位系统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供电;GPS定位系统模块和北斗定位系统模块分别与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为便于货舱与降落伞连接,提高货舱的扩展功能,上述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远离设置液压减振器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上相对设置两个用于悬挂绳索的条形孔。

进一步地,为提高货舱对极端地形环境的适应能力,上述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设置液压减振器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货舱在降落时,第二延伸部能够避免货舱底部的横板与地面尖锐物的撞击。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下部的外圆周均固定设置至少一个液压减振器。

进一步地,为提高货舱的结构强度,上述货舱壳体的外表面设有与货舱壳体轴线平行的加强筋,加强筋优选轻质合金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舱盖和第二舱盖边沿设有防水密封结构,防水密封结构采用橡胶封条或硅胶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航空投递货舱的空心圆柱形壳体结构能够保证着陆过程中的气动性能,其采用对开式舱盖设计以及液压减振器进行着陆减振,可靠性、安全性高,能够实现在不同伞降气象条件与着陆地表环境下,对所承载货物进行有效防护;并且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强、安装与拆解方便、可重复利用等特点,足以保证在复杂气象与地形环境下的高效使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导航功能组件和信号发生组件,能够在保证伞降空投作业的基本功能下,实现实时定位与导航功能,实现了精确空投的作业目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与北斗导航系统双模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实时定位,两系统可分别独立进行定位分析,也可以同时进行定位数据交互,极大的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位数据将用于本货舱装置以外的降落伞控制机构,从而实现降落伞姿态调整。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发生组件可持续发射固定频率脉冲信号,优选的固定频率为37.5kHz。该组件能够使得货舱着陆后,便于地面人员进行高效定位搜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航空投递货舱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航空投递货舱实施例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

1—货舱壳体、11—第一舱盖、111—第一延伸部、112—第二延伸部、113—条形孔、12—第二舱盖、13—半圆形横板;14—枢轴、15—锁扣、16—防水密封结构;

2—液压减振器;3—信号发生组件;4—导航功能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述的一种航空投递货舱,包括货仓壳体1和设置在货仓壳体1一端液压减振器2;货仓壳体1包括第一舱盖11和第二舱盖12,第一舱盖11和第二舱盖12均为结构相同的半圆弧形壳体,第一舱盖11和第二舱盖1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一个垂直于其轴线的半圆形横板13;第一舱盖11和第二舱盖12下部的外圆周均固定设置两个用于着陆减振的液压减振器2,液压减振器2的数量实际可根据货舱规模选取,优选减振器数量为4-8个,可缓冲着陆过程对伞降整体系统结构所带来的冲击破坏。第一舱盖11的一侧轴向边沿通过枢轴14与第二舱盖12的一侧轴向边沿连接,第一舱盖11的另一侧轴向边沿通过锁扣15与第二舱盖12的另一侧轴向边沿扣接形成密闭空间。货仓壳体1外表面设有与货仓壳体1轴线平行的加强筋。

第一舱盖11和第二舱盖12远离设置液压减振器2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111,第一延伸部111上相对设置两个用于悬挂绳索的条形孔113,便于与降落伞相连接,并具有一定扩展功能。

第一舱盖11和第二舱盖12设置液压减振器2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112。第一舱盖11和第二舱盖12边沿设有防水密封结构16,防水密封结构16采用橡胶封条或硅胶封条。

货仓壳体1设置液压减振器2一端的半圆形横板13上设置信号发生组件3和导航功能组件4。

信号发生组件3包括信号发生器和用于向信号发生器供电的信号发生组件电源系统。导航功能组件4包括导航组件电源系统、GPS定位系统模块、北斗定位系统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导航组件电源系统用于向GPS定位系统模块、北斗定位系统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供电;GPS定位系统模块和北斗定位系统模块分别与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GPS定位系统模块与北斗定位系统模块独立接收卫星定位信号,分别获取实时定位信息,通过与之连接的信号处理模块分别进行位置解算,得到货舱壳体与地面目标的位置关系并进行最优路径规划;信号处理模块实时判定GPS与北斗定位信号的强弱可靠性,最终选取信号良好、可靠性强的定位系统进行最优路径规划,从而实现导航功能。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