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远程遥控的航测用飞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9656发布日期:2019-06-11 23:3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远程遥控的航测用飞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远程遥控的航测用飞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目前无人机在操作失误的状况下或超出控制范围时,无人机容易失灵,导致无人机着陆时受力过大,从而摔坏无人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远程遥控的航测用飞翼无人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远程遥控的航测用飞翼无人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体的底部设置于弹片组,弹片组由若干弹片组成,若干弹片呈圆形分布,弹片组的内侧贴合在第一杆体的外侧壁上,第一杆体内通过第二弹簧连接第二杆体,当机体失灵着陆时,若底脚接触地面,则通过弹片和第二弹簧对机体进行横向和纵向减震,避免机体受损,增加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并在螺旋桨组件的外部设有罩体,可进行保护螺旋桨受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远程遥控的航测用飞翼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机臂的一端,所述机臂的另一端设有螺旋桨组件,所述机臂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罩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弹片组,所述弹片组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机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底端设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内侧壁滑动安装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圆柱槽的顶壁,所述第二杆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脚。

进一步地,所述底脚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弧形弹片。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包括半圆板和弧形板,所述半圆板的内端固定安装在机臂的另一端,所述弧形板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半圆板的外端,所述弧形板的顶端高于机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半圆板和弧形板上均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半圆板的内端中部设有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包括防水涂层、钢板层、玻璃纤维板层和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固定安装在玻璃纤维板层的内侧,所述玻璃纤维板层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钢板层的内侧,所述防水涂层设置在钢板层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体的底部设置于弹片组,弹片组由若干弹片组成,若干弹片呈圆形分布,弹片组的内侧贴合在第一杆体的外侧壁上,第一杆体内通过第二弹簧连接第二杆体,当机体失灵着陆时,若底脚接触地面,则通过弹片和第二弹簧对机体进行横向和纵向减震,避免机体受损,增加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并在螺旋桨组件的外部设有罩体,可进行保护螺旋桨受损。

2.本实用新型的罩体由半圆板和弧形板组成,半圆板和弧形板组成呈垂直分布,半圆板和弧形板既可以避免螺旋桨触地受损,也可防止机体的顶部与地面直接接触。

3.本实用新型的机体由钢板层、防水涂层、玻璃纤维板层和橡胶层组成,钢板层有效增加机体的整体硬度,玻璃纤维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橡胶层可对机体内部零件起到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片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罩体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体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2机臂,3机臂,4罩体,5弹片组,6第一弹簧,7第一杆体,8圆柱槽,9第二弹簧,10第二杆体,11底脚,12弧形弹片,13半圆板,14弧形板,15通孔,16开口,17防水涂层,18钢板层,19玻璃纤维板层,20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种基于远程遥控的航测用飞翼无人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机臂2的一端,所述机臂2的另一端设有螺旋桨组件3,螺旋桨组件3包括电机和连接在电机转轴上的螺旋桨,所述机臂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罩体4,罩体4可保护螺旋桨不与地面接触,所述机体1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弹片组5,如图2所示,弹片组5由若干弹片组成,其顶端均固定在机体1的底部,且若干弹片的内侧壁均紧密贴合在第一杆体7的外侧壁,所述弹片组5内设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弹簧6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机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弹簧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杆体7,所述第一杆体7的底端设有圆柱槽8,所述圆柱槽8的内侧壁滑动安装有第二杆体10,所述第二杆体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9,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9可实现对第一杆体7和第二杆体10形成的整体轴向缓冲,同时第一弹簧6也可满足第一杆体7和第二杆体10形成整体的径向运动,再通过弹片组5进行径向缓冲,以达到对机体1的减震,所述第二弹簧9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圆柱槽8的顶壁,所述第二杆体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脚11。

具体而言,所述底脚11的外端固定安装有弧形弹片12,图1中机体1底部前侧的两个弧形弹片12的前端超过机体1的前端面,后侧的两个弧形弹片12的后端超过机体1的后端面,弧形弹片12的设置,可防止机体1的前后两端接触地面。

具体而言,所述罩体4包括半圆板13和弧形板14,所述半圆板13的内端固定安装在机臂2的另一端,半圆板13的内端为半圆板13靠向机体1的一端,半圆板13的内端可与机臂2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所述弧形板1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半圆板13的外端,半圆板13和弧形板14呈垂直分布,既可以避免螺旋桨触地受损,也可防止机体1的顶部与地面直接接触,所述弧形板14的顶端高于机体1的顶部。

具体而言,所述半圆板13和弧形板14上均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的设计,是为了不影响螺旋桨周边范围内的气流变换。

具体而言,所述半圆板13的内端中部设有开口16,开口16的设计,便于容纳螺旋桨组件3的电机。

具体而言,所述机体1包括防水涂层17、钢板层18、玻璃纤维板层19和橡胶层20,所述橡胶层20固定安装在玻璃纤维板层19的内侧,所述玻璃纤维板层19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钢板层18的内侧,所述防水涂层17设置在钢板层18的外侧,防水涂层17、钢板层18、玻璃纤维板层19和橡胶层20之间的连接均通过胶水固连,防水涂层17起到良好的机体1防水性,钢板层18有效增加机体1的整体硬度,且钢板层18和玻璃纤维板层19的厚度均为0.5毫米,玻璃纤维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橡胶层20可对机体内部零件起到缓冲作用,防水涂层17为机体1的外部,橡胶层20为机体1的最内侧。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无人机失灵时,若弧形弹片12接触地面,第一弹簧6和第二弹簧9可实现对第一杆体7和第二杆体10形成的整体轴向缓冲,同时第一弹簧6也可满足第一杆体7和第二杆体10形成整体的径向运动,再通过弹片组5进行径向缓冲,以达到对机体1的减震,若图1中机体1的顶部朝下,则弧形板14的顶端接触地面,避免机体1直接与地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体的底部设置于弹片组,弹片组由若干弹片组成,若干弹片呈圆形分布,弹片组的内侧贴合在第一杆体的外侧壁上,第一杆体内通过第二弹簧连接第二杆体,当机体失灵着陆时,若底脚接触地面,则通过弹片和第二弹簧对机体进行横向和纵向减震,避免机体受损,增加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并在螺旋桨组件的外部设有罩体,可进行保护螺旋桨受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