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后退式襟翼位移配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9473发布日期:2019-07-10 10:08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后退式襟翼位移配平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襟翼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后退式襟翼位移配平机构。



背景技术:

飞机襟翼可以在飞机起飞降落时增加升力,减少飞机的滑跑距离,后退式襟翼,在下偏的同时会向后退,不但增大了机翼切面的弯曲度,而且有效的增大了机翼面积,相对于简单襟翼增升效果更好。有一种常见的后退式襟翼采用滑轨支撑,襟翼可以沿滑轨在航向滑动,不过在襟翼沿滑轨运动时,如果襟翼操纵作动筒与襟翼航向载荷不在同一条直线时,襟翼会发生偏转,导致襟翼接头与滑轨卡滞,这样的卡滞会导致襟翼无法正常收放,甚至导致严重的飞行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后退式襟翼在操纵作动筒与航向载荷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襟翼容易偏转,导致接头与滑轨卡滞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可以使操纵作动筒与襟翼航向载荷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襟翼两边位移相同不发生偏转,沿滑轨平行滑动的飞机后退式襟翼位移配平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后退式襟翼位移配平机构,包括拉杆、左摇臂、右摇臂、左支座、右支座、左连杆、右连杆、左立轴、右立轴、左立轴接头和右立轴接头,所述拉杆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摇臂一端和右摇臂一端连接,所述左摇臂弯曲部与左支座一端连接,左支座另一端固定在机翼翼盒上,左摇臂另一端与左连杆一端连接,左连杆另一端与左立轴一端连接,左立轴另一端与左立轴接头固定连接,左立轴接头固定在后退式襟翼上,右摇臂弯曲部与右支座一端连接,右支座另一端固定在机翼翼盒上,右摇臂另一端与右连杆一端连接,右连杆另一端与右立轴一端连接,右立轴另一端与右立轴接头固定连接,右立轴接头固定在后退式襟翼上。

进一步,所述拉杆左、右两端与左摇臂、右摇臂一端螺栓连接,所述左摇臂弯曲部与左支座一端螺栓连接,左支座另一端通过铆钉固定在机翼翼盒上,左摇臂另一端与左连杆一端螺栓连接,左连杆另一端与左立轴一端螺栓连接,左立轴另一端通过左螺母安装在左立轴接头孔内,左立轴接头通过铆钉固定在后退式襟翼上,所述右摇臂弯曲部与右支座一端螺栓连接,右支座另一端通过铆钉固定在机翼翼盒上,右摇臂另一端与右连杆一端螺栓连接,右连杆另一端与右立轴一端螺栓连接,右立轴另一端通过右螺母安装在右立轴接头孔内,右立轴接头通过铆钉固定在后退式襟翼上。

进一步,所述左摇臂与右摇臂结构相同且连接方向平行,并且摇臂臂长相等。

进一步,所述左连杆与右连杆结构相同且连接方向平行,并且长度相等,左连杆和右连杆两端的螺栓孔均相互垂直。

进一步,所述拉杆与操纵作动筒的轴线方向垂直,且拉杆连接方向平行于左支座和右支座螺栓孔的连线,也平行于左立轴和右立轴螺栓孔的连线,并且拉杆长、左支座和右支座螺栓孔的连线长以及左立轴和右立轴螺栓孔的连线长三者长度相等。

进一步,所述左立轴与右立轴结构相同且连接方向平行,并垂直于该位移配平机构所在平面,左立轴与右立轴上端均设有卡环,该卡环分别通过螺栓与左连杆和右连杆连接,下端均设有螺纹,该螺纹分别与左螺母和右螺母配合。

进一步,所述左立轴接头和右立轴接头结构相同,其一端均设有内孔分别用于安装左立轴和右立轴的另一端,其另一端为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通过铆钉固定在后退式襟翼上。

进一步,所述左螺母和右螺母结构相同。

进一步,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结构相同,其上均设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清晰、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能够有效的解决后退式襟翼当操纵作动筒与襟翼航向载荷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襟翼发生偏转,导致接头与滑轨卡滞的问题,且便于生产,实用性较好,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座和摇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右立轴、左右立轴接头和左右螺母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1-拉杆、2-左摇臂、3-右摇臂、4-左支座、5-右支座、6-左连杆、7-右连杆、8-左立轴、9-右立轴、10-左立轴接头、11-右立轴接头、12-左螺母、13-右螺母、14-操纵作动筒、15-后退式襟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后退式襟翼的位移配平机构,包括拉杆1、左摇臂2、右摇臂3、左支座4、右支座5、左连杆6、右连杆7、左立轴8、右立轴9、左立轴接头10和右立轴接头11,所述拉杆1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摇臂2一端和右摇臂3一端连接,所述左摇臂2弯曲部与左支座4一端连接,左支座4另一端固定在机翼翼盒上,左摇臂2另一端与左连杆6一端连接,左连杆6另一端与左立轴8一端连接,左立轴8另一端与左立轴接头10固定连接,左立轴接头10固定在后退式襟翼15上,右摇臂3弯曲部与右支座5一端连接,右支座5另一端固定在机翼翼盒上,右摇臂3另一端与右连杆7一端连接,右连杆7另一端与右立轴9一端连接,右立轴9另一端与右立轴接头11固定连接,右立轴接头11固定在后退式襟翼15上。

优选地,所述拉杆1左、右两端与左摇臂2、右摇臂3一端螺栓连接,所述左摇臂2弯曲部与左支座4一端螺栓连接,左支座4另一端通过铆钉固定在机翼翼盒上,左摇臂2另一端与左连杆6一端螺栓连接,左连杆6另一端与左立轴8一端螺栓连接,左立轴8另一端通过左螺母12安装在左立轴接头10孔内,左立轴接头10通过铆钉固定在后退式襟翼15上,所述右摇臂3弯曲部与右支座5一端螺栓连接,右支座5另一端通过铆钉固定在机翼翼盒上,右摇臂3另一端与右连杆7一端螺栓连接,右连杆7另一端与右立轴9一端螺栓连接,右立轴9另一端通过右螺母13安装在右立轴接头11孔内,右立轴接头11通过铆钉固定在后退式襟翼15上。

优选地,所述左摇臂2与右摇臂3结构相同且连接方向平行,并且摇臂臂长相等。

优选地,所述左连杆6与右连杆7结构相同且连接方向平行,并且长度相等,左连杆6和右连杆7两端的螺栓孔均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拉杆1与操纵作动筒14的轴线方向垂直,且拉杆1连接方向平行于左支座4和右支座5螺栓孔的连线,也平行于左立轴8和右立轴9螺栓孔的连线,并且拉杆1长、左支座4和右支座5螺栓孔的连线长以及左立轴8和右立轴9螺栓孔的连线长三者长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左立轴8与右立轴9结构相同且连接方向平行,并垂直于该位移配平机构所在平面,左立轴8与右立轴9上端均设有卡环,该卡环分别通过螺栓与左连杆6和右连杆7连接,下端均设有螺纹,该螺纹分别与左螺母12和右螺母13配合。

优选地,所述左立轴接头10和右立轴接头11结构相同,其一端均设有内孔分别用于安装左立轴8和右立轴9的另一端,其另一端为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通过铆钉固定在后退式襟翼15上。

优选地,所述左螺母12和右螺母13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左支座4和右支座5结构相同,其上均设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利用平行四边形可以变形,变形后仍保持对边平行的原理,使连杆、摇臂组成平行四边形,在运动过程中拉杆1始终与左8、右9立轴螺栓孔连线平行,由于安装时保证拉杆1与操纵作动筒14的轴线方向垂直,因此运动中后退式襟翼15始终与操纵作动筒14的轴线方向垂直。即使操纵作动筒14与后退式襟翼15航向载荷不在同一直线上,后退式襟翼15仍可以平行滑动,不会发生偏转,不会发生襟翼接头与滑轨卡滞的情况。从运动过程分析,如果操纵作动筒14与后退式襟翼15航向载荷(气动阻力和惯性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后退式襟翼15会发生偏转。即后退式襟翼15一边位移大另一边位移小,此时,位移大的一边会拉动连杆,连杆通过摇臂改变传力方向,在另一侧推动后退式襟翼15,即后退式襟翼15位移大的一侧受拉力使位移减小,位移小的一侧受推力使位移加大,始终保持两侧位移相等,保证后退式襟翼15平行滑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