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滚轮航向限位的舱门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967发布日期:2019-10-19 03:1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滚轮航向限位的舱门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舱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滚轮航向限位的舱门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堵塞或半堵塞式舱门,当机身在弯曲或扭转时,机身门框会存在较大变形,舱门悬挂在机身框或梁上,此时舱门与机身在航向方向有较大的相对变形。若不限制舱门与机身的航向相对变形,则会有舱门结构或机构与机身结构产生不利的干涉。因此,必须设计专门的结构限制舱门的航向位移,这会另外增加结构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带滚轮航向限位的舱门导向装置,以解决目前舱门与机身的航向相对变形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滚轮航向限位的舱门导向装置,所述的舱门导向装置包括:导向轮支座1、导向轮2、航向位移限制轮3、导向槽4;所述的导向轮支座1安装在舱门上;所述的导向轮2连接在导向轮支座1上;所述的航向位移限制轮3连接在导向轮支座1上;所述的导向槽4安装在机身门框上,导向槽4设计有平台5,在舱门关闭状态,所述的平台5与航向位移限制轮3处于航向相对位置。

所述的航向位移限制轮3与所述的平台5的航向距离小于舱门其他结构与机身结构的距离。

当在机身与舱门的最大垂向及最大侧向相对变形时,所述的航向位移限制轮3的截面中心位置6不得超出平台5边界,即平台5与航向位移限制轮3的线接触的长度不小于航向位移限制轮3高度的一半。

所述的航向位移限制轮3与所述的平台5相配合,在舱门关闭状态下,机身与舱门产生航向相对变形时起到限制舱门航向位移的作用。

所述的导向轮2与导向轮支座1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所述的航向位移限制轮3与导向轮支座1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滚轮航向限位的舱门导向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实施简单,利用现有舱门导向装置,增加少量结构设计,可实现限制舱门航向位移的作用;不必设计专用结构,从而减轻结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带航向限位的舱门导向装置结构图;

图2为导向轮支座组件结构图;

图3为导向槽结构图;

图4为航向位移限制轮与平台位置关系图;

其中,1:导向轮支座;2:导向轮;3:航向位移限制轮;4:导向槽;5:平台;6:航向位移限制轮的截面中心位置、L为接触线长度、H为航向位移限制轮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带滚轮航向限位的舱门导向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滚轮航向限位的舱门导向装置,包括:导向轮支座1、导向轮2、航向位移限制轮3、导向槽4;所述的导向轮支座1安装在舱门上;所述的导向轮2通过螺栓连接在导向轮支座1上;所述的航向位移限制轮3通过螺栓连接在导向轮支座1上;所述的导向槽4安装在机身门框上,导向槽4设计有平台5,在舱门关闭状态,所述的平台5与航向位移限制轮3处于航向相对位置。其中导向轮支座1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导向槽4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所述的航向位移限制轮3与所述的平台5的航向距离小于舱门其他结构与机身结构的距离。

当在机身与舱门的最大垂向及最大侧向相对变形时,所述的航向位移限制轮3的截面中心位置6不得超出平台5边界,即平台5与航向位移限制轮3的线接触的长L度不小于航向位移限制轮3高度H的一半,如图4所示。

导向轮2与导向槽4配合,在飞行过程中舱门正确上闩上锁后承担舱门重力及竖直向下的过载以及航向过载。在舱门提升过程中起到控制舱门运动轨迹的作用。航向位移限制轮3与导向槽4上的平台5配合,在舱门关闭状态下,机身与舱门产生航向相对变形时起到限制舱门航向位移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