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翼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5638发布日期:2020-04-24 19:03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翼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机翼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飞机的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如下:

1)两个肋之间开口;

2)适用于空间尺寸较大的机翼油箱盒段布置。

以上采用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油箱盒段尺寸空间较小的机翼结构,两个肋之间开孔不能满足人形通过要求;

2)开口尺寸小,操作人员不能全身进入;

3)油箱盒段内部结构复杂且系统较多时,不能满足安装和维护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油箱维护大开口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油箱内部一个完全满足人形通过的大开口,检查维修人员可全身进入油箱内部,进行各种操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机翼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壁板5上三个肋腹板3之间设有壁板开口6,肋腹板3上与壁板开口6对应设有肋腹板开口7,壁板口盖1装在壁板开口6上,肋口盖2装在肋腹板开口7上。

所述壁板开口6在两组壁板长桁4之间。

所述壁板开口6通过多个托板螺母与壁板口盖1连接密封。

所述壁板开口6的尺寸满足人形通过。

所述壁板开口6为椭圆形。

所述肋口盖2为梯形。

所述肋口盖2、壁板开口6的一个面上设有加强筋。

所述壁板开口6两侧两组长桁及壁板蒙皮进行结构补强,补强系数取1.15~1.2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三个肋腹板间的壁板上设置尺寸满足人形通过壁板开口,同时在中间的肋腹板上设置肋腹板开口,减小主承力构件上的开口,有利于减轻结构重量;将部分通过空间的开口布置在非主承力构件上,有利于提高结构效率;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保证整体油箱的维护通路。

附图说明

图1油箱内部大开口示意图

图2油箱外部大开口示意图

图3大开口示意图

1-壁板口盖、2-肋口盖、3-肋腹板、4-壁板长桁、5-壁板、6-壁板开口、7-肋腹板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壁板上跨肋(占用壁板两个肋间距)布置一个尺寸满足人形通过的壁板开口6结构方案,见图3:

所述壁板口盖1和肋口盖2组成油箱口盖;

壁板开口6为长圆孔,孔短轴长度最小可取230mm,长轴长度根据肋间距的大小最小可取700mm;

为保证壁板结构传载性能,壁板开口6两侧两组长桁及壁板蒙皮进行结构补强,补强系数取1.15~1.2之间;壁板长桁补强面积和蒙皮补强面积之比取1:1.3~1:1.5之间。根据开孔位置和口盖的承载能力确定具体数值;

肋主要起到维持油箱形状的作用,非主承力构件,肋腹板开口大小主要考虑人形通过的空间,肋腹板补强系数取1.05~1.1左右;

需要进行油箱内部维护时,首先拆卸壁板口盖,然后再拆卸肋口盖,形成一个立体的人型通过孔。

需要进入油箱内部时,首先拆卸壁板上的维护口盖,然后检查维修人员可半身或整个手臂进入油箱内部,将肋上的维护口盖拆卸,这样油箱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完全满足人形通过的大开口,检查维修人员可全身进入油箱内部,进行各种操作。

壁板开口6通过方便拆卸的托板螺母与壁板口盖1连接密封,形成完整的油箱盒段。



技术特征:

1.一种机翼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壁板(5)上三个肋腹板(3)之间设有壁板开口(6),肋腹板(3)上与壁板开口(6)对应设有肋腹板开口(7),壁板口盖(1)装在壁板开口(6)上,肋口盖(2)装在肋腹板开口(7)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开口(6)在两组壁板长桁(4)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开口(6)通过多个托板螺母与壁板口盖(1)连接密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开口(6)的尺寸满足人形通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开口(6)为椭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口盖(2)为梯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口盖(2)、壁板开口(6)的一个面上设有加强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开口(6)两侧两组长桁及壁板蒙皮进行结构补强,补强系数取1.15~1.2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机翼油箱维护大开口结构,在壁板(5)上三个肋腹板(3)之间设有壁板开口(6),肋腹板(3)上与壁板开口(6)对应设有肋腹板开口(7),壁板口盖(1)装在壁板开口(6)上,肋口盖(2)装在肋腹板开口(7)上;本发明通过在三个肋腹板间的壁板上设置尺寸满足人形通过壁板开口,同时在中间的肋腹板上设置肋腹板开口,减小主承力构件上的开口,有利于减轻结构重量;将部分通过空间的开口布置在非主承力构件上,有利于提高结构效率;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保证整体油箱的维护通路。

技术研发人员:崔金玲;王晓阳;凌晓涛;宋维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12.19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