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新型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6204发布日期:2020-01-14 23:4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新型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新型脚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市场的发展,小型无人机由于成本低、易于使用等特点,在消费和工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结构简单易维护和可垂直起降的方便性等优点迅速获得市场的认可。目前多旋翼无人机主要以电动为主,电池的低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在电力巡航,物流运输,公安消防,农业植保,测绘等领域的发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相比传统的电池供电,采用油电混合供电能大大提高无人机的,电驱动的精准控制,带来极低的使用成本和超长的续航时间。

现有无人机由于其对硬件强度和钢性的要求,很多部件大多采用钛合金、碳纤维和铝合金制成,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无人机的脚架用于将无人机机架支撑在地面上的一个结构,不同生产厂商和机型都有不同的结构要求和强度要求,但整体来说,结构性能、加工便捷度、装配效率和外观美感度都不是很好,或者某些方面达不到客户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新型脚架。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新型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和支脚部,所述支撑部包括条形底板和固定板,在所述条形底板的两侧沿所述条形底板均固定连接有条形侧板,所述条形底板和条形侧板形成条形凹槽,在所述条形凹槽内沿所述条形凹槽的长方向设置有网格状的加强筋,所述条形底板和条形侧板均与所述加强筋固定连接;在所述条形底板和条形侧板的上端均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条形底板和条形侧板的下端均与所述支脚部固定连接,所述支脚部用于与地面接触,所述固定板用于与无人机机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所述加强筋呈三角形网格状设置。

进一步为:在所述条形底板上位于所述条形侧板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条形加强板,所述条形加强板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条形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支脚部固定连接;所述条形加强板固设在所述加强筋的网格内。

进一步为: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条形凹槽倾斜设置,所述条形底板和条形侧板均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倾斜支撑结构的支撑效果更好。

进一步为:所述支脚部包括条形支脚体,所述条形支脚体水平设置,所述条形底板和条形侧板的下端与所述条形支脚体呈弧形过度连接,所述条形支脚体与所述条形底板的内侧面呈锐角设置;这种连接方式强度和钢性都很好。

进一步为:所述条形凹槽为匚字型凹槽或者为u型凹槽。

进一步为:包括两个所述支撑部,所述两个支撑部上的所述条形支脚体位于同一直线上,在所述两个支撑部上的条形支脚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进一步为:在所述连接杆和条形支脚体的连接处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一端固套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固定套的另一端固套在所述条形支脚体上。

进一步为:在所述条形支脚体上设有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嵌设在所述固定套内;在所述固定套的下部卡接有耐磨垫。

进一步为:所述条形底板、条形侧板、固定板、加强筋、条形加强板和条形支脚体六者注塑成型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底板、侧板和加强筋组成支撑部的主体,结构强度大、重量轻和抗扭力大;加强筋呈网格状设置在底板和侧板之间,这种结构性能更稳定;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性能很好,本实用新型采用注塑一体加工成型,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且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耐磨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部;10、条形底板;11、固定板;12、条形侧板;13、条形加强板;14、加强筋;2、支脚部;20、条形支脚体;21、限位凸条;22、凸圈;3、固定套;31、卡槽;4、耐磨垫;41、卡块;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新型脚架,包括支撑部1和支脚部2,所述支撑部1包括条形底板10和固定板11,在所述条形底板10的两侧沿所述条形底板10均固定连接有条形侧板12,所述条形底板10和条形侧板12形成条形凹槽,在所述条形凹槽内沿所述条形凹槽的长方向设置有网格状的加强筋14,所述条形底板10和条形侧板12均与所述加强筋14固定连接;在所述条形底板10和条形侧板12的上端均与所述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条形底板10和条形侧板12的下端均与所述支脚部2固定连接,所述支脚部2用于与地面接触,所述固定板11用于与无人机机架固定连接。其中,位于条形侧板12之间的加强筋14呈三角形网格状设置。在所述条形底板10上位于所述条形侧板12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条形加强板13,所述条形加强板13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条形加强板13的另一端与所述支脚部2固定连接;所述条形加强板13固设在所述加强筋14的网格内。所述固定板11水平设置,所述条形凹槽倾斜设置,所述条形底板10和条形侧板12均与所述固定板1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脚部2包括条形支脚体20,所述条形支脚体20水平设置,所述条形底板10和条形侧板12的下端与所述条形支脚体20呈弧形过度连接,所述条形支脚体20与所述条形底板10的内侧面呈锐角设置。所述条形凹槽为匚字型凹槽或者为u型凹槽,所述条形支脚体20为圆柱型或者为方体型。所述条形底板10、条形侧板12、固定板11、加强筋14、条形加强板13和条形支脚体20六者注塑成型为一体。

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其它技术特征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情况下,包括两个所述支撑部1,所述两个支撑部1上的所述条形支脚体20位于同一直线上,在所述两个支撑部1上的条形支脚体20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一端固套在条形支脚体20端面上固设的凸圈22上。其中,在所述连接杆5和条形支脚体20的连接处设有固定套3,所述固定套一端固套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固定套的另一端固套在所述条形支脚体上。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条形支脚体20上设有限位凸条21,所述限位凸条21嵌设在所述固定套3内;在所述固定套3的下部通过卡块41和卡槽31卡接有耐磨垫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