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6296发布日期:2020-07-24 16:0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俗称:无人飞机、无人机、无人航空载具、无人作战飞机、蜂型机,广义上为不需要驾驶员登机驾驶的各式遥控飞行器,一般特指军方的无人侦察飞机,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测绘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身和锁紧螺栓,所述无人机机身的表面安装有电子控制器,且无人机机身顶端连接有输出转轴,所述输出转轴的一端连接有螺旋桨,所述无人机机身的底端四个拐角处连接有支撑杆,每两个所述支撑杆为一组,每组支撑杆的一端安装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外侧设置有缓冲橡胶垫,且u型杆的两侧以及底端中心处均安装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置有气囊,所述u型杆的底端两侧安装有安全气囊传感器,当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u型杆与地面产生巨大,使气囊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衬垫迅速展开,缓解无人机与地面产生的冲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无人机使用的安全性。

但是,上述技术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结构中对测绘无人机本体不具有防护的功能性,同时测绘无人机本体使用期间也有潮湿的空气进入,闲置时段自动除湿比较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够对测绘无人机本体进行防护,同时在闲置时段进行吸附潮湿空气,操作起来简单便捷的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包括:测绘无人机本体;防护箱,所述防护箱设置在测绘无人机本体上,所述防护箱的顶部设有开口;两个支撑腿,两个所述支撑腿均固定安装在测绘无人机本体的底部;置放板,所述置放板固定安装在防护箱的底部内壁上;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置放板的顶部;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板与对应的支撑腿相接触;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固定安装在第二横杆靠近第一夹板的一端;方型盖板,所述方型盖板设置在防护箱的上方;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置在方型盖板上;l型卡块,所述l型卡块固定安装在方型盖板上。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l型卡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横杆,所述第三横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通孔外,所述第三横杆远离防护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三横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方形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置放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放置有吸湿机,所述吸湿机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条形块,所述条形块与置放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与方型盖板通过两个合页固定连接,所述观察窗为钢化玻璃材质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横杆远离第一夹板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第一横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远离第一夹板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横杆远离第二夹板的一端延伸至第四凹槽内并与第四凹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上滑动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劲度系数范围为5n/m至30n/m,所述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劲度系数范围均为10n/m至60n/m。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通过第二弹簧、第一横杆和第一夹板、第二横杆、第三弹簧、第二夹板和吸湿机相互配合下,能够有效的在测绘无人机本体进行防护,同时在其闲置时段吸附潮湿的空气,从而完成本次测绘无人机本体的防护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l型卡块、第一通孔和方形块的装配图。

图中标号:1、防护箱,2、测绘无人机本体,3、支撑腿,4、置放板,5、第一凹槽,6、第一横杆,7、第一夹板,8、第二横杆,9、第二夹板,10、方型盖板,11、观察窗,12、l型卡块,13、方形块,14、第三横杆,15、把手,16、第一弹簧,17、第二凹槽,18、吸湿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l型卡块、第一通孔和方形块的装配图。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包括:测绘无人机本体2;防护箱1,所述防护箱1设置在测绘无人机本体2上,所述防护箱1的顶部设有开口;两个支撑腿3,两个所述支撑腿3均固定安装在测绘无人机本体2的底部;置放板4,所述置放板4固定安装在防护箱1的底部内壁上;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开设在置放板4的顶部;第一横杆6,所述第一横杆6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5内;第一夹板7,所述第一夹板7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杆6的一端,所述第一夹板7与对应的支撑腿3相接触;第二横杆8,所述第二横杆8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5内;第二夹板9,所述第二夹板9固定安装在第二横杆8靠近第一夹板7的一端;方型盖板10,所述方型盖板10设置在防护箱1的上方;观察窗11,所述观察窗11设置在方型盖板10上;l型卡块12,所述l型卡块12固定安装在方型盖板10上。

所述防护箱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方形块13,所述方形块13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l型卡块12相适配。

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横杆14,所述第三横杆14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通孔外,所述第三横杆14远离防护箱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15,所述第三横杆14上滑动套设有第一弹簧16,所述第一弹簧16的一端与把手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6的另一端与方形块13固定连接。

所述置放板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7,所述第二凹槽17内放置有吸湿机18,所述吸湿机18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条形块,所述条形块与置放板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防护箱1与方型盖板10通过两个合页固定连接,所述观察窗11为钢化玻璃材质制作而成。

所述第一凹槽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横杆6远离第一夹板7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第一横杆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凹槽5远离第一夹板7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横杆8远离第二夹板9的一端延伸至第四凹槽内并与第四凹槽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横杆6上滑动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凹槽5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8上滑动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凹槽5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板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6的劲度系数范围为5n/m至30n/m,所述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劲度系数范围均为10n/m至60n/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步骤:当需要对测绘无人机本体2进行防护时,先拉动把手15,把手15带动第三横杆14在第二通孔内移动;

第二步骤:当把手15移动同时带动第一弹簧16移动,此时,第一弹簧16将被拉伸,产生拉力,当l型卡块12脱离第一通孔内后,方型盖板10将被打开;

第三步骤:然后将测绘无人机本体2放置进防护箱1内,先使用对应的支撑腿3放置进第一凹槽5,使用其中一个支撑腿3推动第一夹板7移动,第一夹板7带动第一横杆6移动,此时,第二弹簧将被压缩,产生弹力;

第四步骤:同理可使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将测绘无人机本体2固定住,然后启动吸湿机18,能够在测绘无人机本体2闲置时段吸附潮湿的空气,从而完成本次测绘无人机本体2的防护工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测绘无人机,通过第二弹簧、第一横杆6和第一夹板7、第二横杆8、第三弹簧、第二夹板9和吸湿机18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对测绘无人机本体2进行防护,同时在其闲置时段吸附潮湿的空气,从而完成本次测绘无人机本体2的防护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