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置尾探舱的双发磁探布局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6310发布日期:2021-04-30 13:4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置尾探舱的双发磁探布局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置尾探舱的双发磁探布局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工业和军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部分无人机可通过携带磁探测设备执行相应的探测任务,但是无人机的机身尺寸受到限制,安装的磁探测设备距离机身较近,容易受到机身的磁干扰,导致磁探测设备的探测工作受到影响,降低了探测结果的精确度。

现有部分无人机通过设置抗磁干扰的护筒结构用于抵抗机身内部电磁部件对磁探测设备造成的磁干扰,但仍然无法完全解决磁干扰的问题,原因在于磁探测设备的设置位置距离机身及电气设备过近。也有部分无人机将磁探测设备外置,通过外悬、后缀等方式设置,并将磁探测设备尽可能地远离机身,但随之出现了高速运行下磁探测设备抖动的情况,同样直接影响了磁探测设备的探测精度,降低了探测结果。

因此,现有设置磁探测设备进行探测的无人机布局方式存在缺陷,为了提高无人机磁探测设备的探测精度,需要对无人机上设置磁探测设备的布局方式和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故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置尾探舱的双发磁探布局的无人机,旨在设置专门的尾探舱与机身相连,通过尾探舱远离和屏蔽来自无人机的磁干扰,同时将尾探仓设置成与机身平滑过度连接的一体结构,最大程度降低磁探测设备出现抖动,从而整体上提高磁探测设备的探测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后置尾探舱的双发磁探布局的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身后部设置有磁探测设备;所述的机身尾部设置有采用无磁材料制成的尾探舱,尾探舱包括前部与机身顺滑过渡连接的过渡段、中部的等直段和后部的水平段,过渡段和等直段向上倾斜一定角度且上翘角度保证飞机擦地角不受影响;所述的磁探测设备设置于尾探舱水平段。

上述公开的磁探布局的无人机,通过在机身后部设置的尾探舱远离和隔绝机身产生的磁干扰,尾探舱内的磁探测设备能够实现更为精准的探测,达到更为准确的探测结果。尾探舱与机身平滑过渡连接,过渡段能够增加尾探舱刚度、整合气流流型,从而避免尾探舱出现大幅度抖动的现象,等直段可实现尾探舱的长度和高度的调节,根据实际的需求设定等直段的长度即可,水平段用于容纳磁探测设备,使磁探测设备与机身保持足够的距离,实现磁探测设备的精确探测。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尾探舱能够使用多种可调节等直段长度的结构,并不唯一确定,此处对尾探舱的结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尾探舱包括的等直段包括若干拼接相连的等直件。采用如此方案时,等直段通过若干个等直件连接拼合,可调节等直段的长度,同时也由于尾探舱的上翘角度可改变磁探测设备的高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公开的无人机中,磁探测设备的设置方式、设置数量和设置角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决定,并不唯一确定,可根据需求将磁探测设备的方向沿航向布置,沿水平梯度设置或沿垂直梯度设置,同时磁探测设备的数量也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平直段至少设置一处磁探测设备。

再进一步,上述内容中对磁探测设备的设置方式进行了说明,此处对设置磁探测设备的布局方式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尾探舱水平段包括若干拼接相连的零件,其尺寸可不相同,拼接时也可做平滑整流设计。采用如此方案时,平直段可通过拼接提供安装多个磁探测设备的空间和位置,同时保持高度的一体性,减少由于设置多个磁探测设备造成结构臃肿、飞行阻力增大或导致异常抖动。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尾探舱与飞机的机身相连,在飞机航行过程中改变飞机的气流流动特性,此处对尾探舱的外形进行优化以使飞机航行过程中机身侧的气体流动性更好,所述的尾探舱包括主体结构和设置在主体结构上的蒙皮,所述的主体结构还包括用于设置各类附件的安装结构。采用如此方案时,尾探舱的表面更加平滑,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小,产生的气体分离少,在飞机航行过程中产生较少的阻力增量,同时由于尾探舱的设置,优化了飞机的偏航静稳定性。

再进一步,尾探舱上设置磁探测设备,磁探测设备的配套附件等设置则可设置于尾探舱内部,通过尾探舱的安装结构进行安装固定,安装结构可采用多种可行的方案,并不唯一固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如下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安装结构至少包括连接框和/或设备支架。

进一步的,对尾探舱的维护性进行优化,此处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尾探舱上设置有维护口盖。

进一步的,无人机采用的机翼可以是多种布局方式,机翼舵面的设置也可根据飞机实际情况选取,并不唯一确定,此处进行优化设计并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机翼采用上单翼,机翼外侧舵面为副翼,机翼上沿翼展往机身方向依次设置襟副翼和襟翼。采用如此方案时,可使无人机保持良好的升阻特性和横滚方向可操控性。

再进一步,对无人机的总体布局进行优化,此处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机翼下设置有发动机,发动机后部设置尾撑,尾撑向机尾延伸并连接固定尾翼。采用如此方案时,无人机机身总共设置至少两台发动机,形成双尾撑结构,尾翼通过尾撑固定,可留出机尾连接尾探舱的位置。设置至少两台发动机也提高了无人机抵抗风险的能力,在出现一台或多台发动机故障时,还可利用剩余正常的发动机返航或就近迫降。

再进一步,无人机的尾翼可采用多种布局方式,并不唯一确定,此处举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尾撑数量为二时,尾翼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尾撑上,尾翼上设置用于控制无人机航向和俯仰的方向舵和升降舵。采用如此方案时,无人机航行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航向和俯仰方向可操控性。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无人机的远程通信能力和可靠性,所述的机身内部可设置卫星通信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公开的无人机,在无人机的机身尾部设置尾探舱,尾探舱采用无磁材料对机身电气设备造成的磁干扰进行远离和隔离,保护尾探舱内的磁探测设备,使得磁探测设备在进行探测时的干扰降到最低,从而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磁探测设备的探测精度,也提高了探测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无人机布局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无人机布局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尾探舱安装一个磁探测设备的一种布局侧视示意图。

图4为尾探舱安装多个磁探测设备的另一种布局侧视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各标记的含义是:1、机身;2、发动机;3、机翼;4、副翼;5、襟副翼;6、襟翼;7、方向舵;8、尾探舱;801、过渡段;802、等直段;803、水平段;9、升降舵;10、尾撑;11、卫星通信装置;12、磁探测设备;13、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布局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实施例

针对现有的搭载磁探测设备无人机存在磁干扰大、抖动大、探测结果不够精确的问题,本实施例对无人机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提出如下一种可行的方案。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后置尾探舱的双发磁探布局的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身1后部设置有磁探测设备12及附件13,附件13为配套的磁探测设备组件;所述的机身1尾部设置有采用无磁材料制成的尾探舱8,尾探舱8包括前部与机身1顺滑过渡连接的过渡段801、中部的等直段802和后部的水平段803,过渡段801和等直段802向上倾斜一定角度且上翘角度保证飞机擦地角不受影响;所述的磁探测设备设置于尾探舱水平段803。

上述公开的磁探布局的无人机,通过在机身1后部设置的尾探舱8远离和隔绝机身1产生的磁干扰,尾探舱8内的磁探测设备12和附件13能够实现更为精准的探测,达到更为准确的探测结果。尾探舱8与机身1平滑过渡连接,过渡段801能够增加尾探舱刚度、整合气流流型,从而避免尾探舱8出现大幅度抖动的现象,等直段802可实现尾探舱8的长度和高度的调节,根据实际的需求设定等直段802的长度即可,水平段803用于容纳磁探测设备12,使磁探测设备12与机身1保持足够的距离,实现磁探测设备12的精确探测。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尾探舱8能够使用多种可调节等直段802长度的结构,并不唯一确定,此处对尾探舱8的结构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如图3所示,所述的尾探舱8包括的等直段802包括若干拼接相连的等直件。采用如此方案时,等直段802通过若干个等直件连接拼合,可调节等直段802的长度,同时也由于尾探舱8的上翘角度可改变磁探测设备12的高度。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无人机中,磁探测设备12的设置方式、设置数量和设置角度可根据实际需求决定,并不唯一确定,可根据需求将磁探测设备12的方向沿航向布置,沿水平梯度设置或沿垂直梯度设置,同时磁探测设备12的数量也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平直段803至少设置一处磁探测设备12。

优选的,如图4所示,水平段803的两处磁探测设备12沿航向方向设置。

上述内容中对磁探测设备12的设置方式进行了说明,此处对设置磁探测设备12的布局方式进行优化,并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尾探舱水平段803包括若干拼接相连的零件,其尺寸可不相同,拼接时也可做平滑整流设计。采用如此方案时,平直段803可通过拼接提供安装多个磁探测设备12的空间和位置,同时保持高度的一体性,减少由于设置多个磁探测设备12造成结构臃肿、飞行阻力增大或导致异常抖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平直件相拼接,每个平直件内设置一个磁探测设备12。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尾探舱8与飞机的机身1相连,在飞机航行过程中改变飞机的气流流动特性,此处对尾探舱8的外形进行优化以使飞机航行过程中机身1侧的气体流动性更好,所述的尾探舱8包括主体结构和设置在主体结构上的蒙皮,所述的主体结构还包括用于设置各类附件的安装结构。采用如此方案时,尾探舱8的表面更加平滑,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小,产生的气体分离少,在飞机航行过程中尽量产生较少的阻力增量,同时由于尾探舱的设置,优化了飞机的偏航静稳定性。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主体结构为加强框架结构,蒙皮采用无磁化材料制成,例如可采用纤维复合材料。

优选的,尾探舱8上设置磁探测设备12,磁探测设备12的配套附磁探测设备组件等设置则可设置于尾探舱8内部,通过尾探舱8的安装结构进行安装固定,安装结构可采用多种可行的方案,并不唯一固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如下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安装结构至少包括连接框和/或设备支架。具体的连接框和/或设备支架不局限于某一种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对尾探舱8的维护性进行优化,此处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尾探舱8上设置有维护口盖。

优选的,维护口盖包括蒙皮上的开口,开口处设置盖板,盖板与主体结构活动连接以通过翻转的方式实现维护口盖的开启和关闭。

无人机采用的机翼3可以是多种布局方式,机翼舵面的设置也可根据飞机实际情况选取,并不唯一确定,此处进行优化设计并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机翼3采用上单翼,机翼3外侧舵面为副翼4,机翼3上沿翼展往机身1方向依次设置襟副翼5和襟翼6。采用如此方案时,可使无人机保持良好的升阻特性和横滚方向可操控性。优选的,所述的机翼3可采用平直翼或后掠翼。当采用后掠翼时,机翼3前缘后掠角范围在0°~30°。

本实施例对无人机的总体布局进行优化,此处举出如下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机翼3下设置有发动机2,发动机2后部设置尾撑10,尾撑10向机尾延伸并连接固定尾翼。采用如此方案时,无人机机身1总共设置两台发动机2,形成双尾撑10结构,尾翼通过尾撑10固定,可留出机尾连接尾探舱8的位置。设置两台发动机2也提高了无人机抵抗风险的能力,在出现一台发动机2故障时,还可利用剩余一台正常的发动机2返航或就近迫降。无人机的尾翼可采用多种布局方式,并不唯一确定,此处举出一种可行的选择:由于所述的尾撑10数量为二,尾翼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尾撑10上,尾翼上设置用于控制无人机航向和俯仰的方向舵7和升降舵9。采用如此方案时,无人机航行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航向和俯仰方向可操控性。为了提高无人机的远程通信可靠性,所述的机身1上设置有卫星通信装置11。

以上即为本发明列举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