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汽车的起降道路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26005232发布日期:2021-07-23 21:2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行汽车的起降道路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飞行汽车起降的道路设计方法,适用于道路空间设计。



背景技术: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目前在国内是一个研究热点,城市可利用土地有限,随着人口数量和人类对机动车需求的不断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而飞行汽车这种能在陆地行驶和空中飞行二者自由转换的三维立体化交通方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各类飞行汽车,飞行汽车大潮将要来临。但由于未来公路交通状况的不断复杂,飞行汽车在滑跑起降所需跑道方面,将会面临很多突出问题。比如飞机的滑跑起降方式对公路有较高的质量要求,如公路需要是平面的,因为起降过程中需要提供一个较为平直的且延伸距离较长的路段,而寻找这样的路段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飞行汽车的使用范围。同时飞机的滑跑起降方式对公路交通状况要求较高,起飞降落过程需要提供绝对安全的路况,一般情况下,起飞降落的过程均需要一定时间,怎样保证这一段时间内的道路状况保持相对“干净”是不容易的。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节省土地资源、起降跑道不受限制、不对地面环境和人员带来影响的飞行汽车起降道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的专利中“一种适合于飞行汽车的低空立体交通系统”提供了一种以飞行汽车为交通工具,在城市上空运行,在各交通枢纽、高速收费站、地铁站等大型公共交通枢纽站或者服务区设置站点的交通系统。该系统有效的利用了低空资源,将各种交通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了路面利用率,能够发挥出最大运输能力。但该系统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要求较高,短期内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汽车的起降道路设计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飞行汽车滑行起降方式的跑道局限性问题,为飞行汽车滑行起降提供一段较为平直的并且延伸距离较长的路段。

发明的起降道路包括坡道、高架道路,支柱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所述道路上修建所述坡道引道;步骤二、沿所述坡道引道建设所述高架道路;步骤三、所述高架道路在上坡引道达到一定高度后(限高范围)设计分流匝道,车道一分为二,分为主车道和分流匝道;步骤四、所述主车道上跨道路后接入中心车道,形成跨线立交桥,所述分流匝道继续高架延长至飞行汽车的需要跑道长度;步骤五、设置飞行控制系统,包括通信、指示标志、可变信息板(大屏幕)、信号灯、飞行灯光等。

可选地,所述起降道路一般在交通量大的交叉口,结合立交桥设施建设,一般在快速路或主干路的中心车道(或者路边车道)。

可选地,所述道路路边有可以利用的空间,包括绿地、水系等作为所述分流匝道继续高架延长利用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主车道道路的中央设计出隔离带,以提高车辆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性;所述分流匝道继续高架延长至飞行汽车的需要跑道长度,既可以在道路上空高架,也可延展至道路外的可利用空间,作为所述飞行汽车收缩翼展开、加速或者降落、翼展收起的跑道;可选地,还包括所述支柱,连接地面和分流匝道,作为分流匝道的承重设施。

可选地,所述信号灯在坡道入口,所述可变信息板在入口车道龙门架,所述飞行灯光在跑道中间线;述飞行汽车需要起飞降落时,联系所述系统控制中心,在入口显示“飞行汽车使用”,禁止普通汽车驶入,并打开飞行控制所需的灯光(如果有),所述飞行汽车接到获准使用指令后进入。

可选地,还包括步骤六、所述飞行汽车降落,采用同样模式,从路外空间引入立交设施,合流后进入所述直车道。

可选地,所述起飞和降落道路可以延长至连接形成半环形高架道路,用于车辆转弯调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路面利用率,而且能够帮助飞行汽车实现在城市道路中的定点起降;解决了飞行汽车起降距离远、对起降场地要求高的问题;飞行汽车起飞和降落过程远离地面,不会对地面环境和人员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飞行汽车起降道路轴侧图;

图2为飞行汽车起降道路俯视图;

图3为飞行汽车起降道路起飞匝道的标志、信号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汽车的起降道路设计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飞行汽车滑行起降方式的跑道局限性问题,为飞行汽车滑行起降提供一段较为平直的并且延伸距离较长的路段。

飞行汽车起降道路设计方法包括四个步骤:

步骤一、在中心车道11上修建坡道引道2;

步骤二、沿所述坡道引道2建设所述高架道路3;

步骤三、所述高架道路3在上坡引道2达到一定高度后(限高范围)设计分流匝道,车道一分为二,分为主车道31和分流匝道32;

步骤四、所述主车道31跨道路后接入中心车道11,形成跨线立交桥4,所述分流匝道32继续高架延长至飞行汽车的需要跑道长度;

步骤五、设置所述飞行控制系统5,包括通信51、指示标志52、信号灯53、可变信息板(大屏幕)54、飞行灯光55等。

如图所示,所述步骤一中的中间车道的选择,由于飞行汽车用户要求快速出行,一般需要在快速路、主干路、枢纽、重要交通节点等规划设计,一般在交通量大的交叉口,结合立交桥设施建设,一般为快速路或主干路的中心车道(或者路边车道)。

如图所示,所述步骤一所选道路路边有可以利用的空间,包括绿地、水系等作为所述分流匝道继续高架延长利用的空间。

如图所示,所述步骤二中的坡道引道2,坡道的坡度、引道的长度,应对应汽车的接近角、离去角。

如图所示,所述步骤四中主车道31道路的中央设计出隔离带,以提高车辆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性;所述分流匝道32继续高架延长至飞行汽车的需要跑道长度,既可以在道路上空高架,也可延展至道路外的可利用空间,作为所述飞行汽车收缩翼展开、加速或者降落、翼展收起的跑道。

如图所示,所述步骤四中的分流匝道32下方设有支柱,用来连接地面和分流匝道32,作为分流匝道32的承重设施。

如图所示,所述步骤五中,通信装置51实时将道路状况通过监视系统传输给系统控制中心;指示标志52为匝道标志并设置在匝道入口;信号灯53设置在起飞匝道入口;可变信息板54设置在入口车道龙门架;飞行灯光55设置在跑道中间线。飞行汽车需要起飞降落时,联系系统控制中心,在入口龙门架的可变信息板54显示“飞行汽车使用”,禁止普通汽车驶入,并打开飞行控制所需的飞行灯光55(如果有),信号灯53显示为绿灯,飞行汽车接到获准使用指令后进入。

如图所示,飞行汽车降落跑道,采用同样模式,从路外空间引入立交设施,合流后进入所述直车道。起飞和降落道路可以延长至连接形成半环形高架道路,用于车辆转弯调头。

本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不仅提高了路面利用率,而且能够帮助飞行汽车实现在城市道路中的定点起降;解决了飞行汽车起降距离远、对起降场地要求高的问题;飞行汽车起飞和降落过程远离地面,不会对地面环境和人员造成影响。



技术特征:

1.一适用于飞行汽车起降的道路设计方法,该设计包括坡道、高架道路、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所述快速路、主干路、枢纽、重要交通节点的中间道路上修建所述坡道引道;步骤二、沿所述坡道引道建设所述高架道路;步骤三、所述高架道路在上坡引道达到一定高度后(限高范围)设计分流匝道,车道一分为二,分为主车道和分流匝道;步骤四、所述主车道跨道路后接入中心车道,形成跨线立交桥,所述分流匝道继续高架延长至飞行汽车需要的跑道长度;步骤五、设置飞行控制系统,包括通信、指示标志、可变信息板(大屏幕)、信号灯、飞行灯光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道路一般在交通量大的交叉口,结合立交桥设施建设,一般在快速路或主干路的中心车道(或者路边车道)。

3.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路边有可以利用的空间,包括绿地、水系等作为所述分流匝道继续高架延长利用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道道路的中央设计出隔离带,以提高车辆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性;所述分流匝道继续高架延长至飞行汽车的需要跑道长度,既可以在道路上空高架,也可延展至道路外的可利用空间,作为所述飞行汽车收缩翼展开、加速或者降落、翼展收起的跑道。

5.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匝道还包括所述支柱,连接地面和分流匝道,作为分流匝道的承重设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灯在坡道入口,所述可变信息板在入口车道龙门架,所述飞行灯光在跑道中间线,述飞行汽车需要起飞降落时,联系所述系统控制中心,在入口可变信息板显示“飞行汽车使用”,禁止普通汽车驶入,并打开飞行控制所需的灯光(如果有),所述飞行汽车接到获准使用指令后进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六、所述飞行汽车降落,采用同样模式,从路外空间引入立交设施,合流后进入所述直车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计方法,起飞和降落道路可以延长至连接形成半环形高架道路,用于车辆转弯调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飞行汽车起降的道路设计方法,适用于道路空间设计。该设计包括坡道、高架道路,所述高架道路一分为二,分为所述主车道和所述分流匝道,主车道跨道路后接入中心车道,形成跨线立交桥,所述分流匝道继续高架延长至飞行汽车需要的跑道长度;同时,两侧延展跑道可延长至连接形成半环形高架道路,在非飞行汽车使用时段用于车辆转弯调头。设置飞行控制系统,包括通信、指示标志、可变信息板(大屏幕)、信号灯、飞行灯光等。该起降道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飞行汽车既需要普通道路行车,又需要为滑行起降提供一段较为平直的并且延伸距离较长的路段,该系统路面利用率高,帮助飞行汽车实现在城市道路中的定点起降。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友;罗玉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3.19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