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3633发布日期:2023-03-10 19:4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伞空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投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传统空投技术中,通常将相关物资装入空投容器中,形成空投件,然后将空投件放置空中运输工具上,待空中运输工具降低至目标高度时即可进行空投件的空投。
3.然而现有空投件的空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由管理人员将空投件一件件的扔下去,一方面,如果空投件多,耗时耗力,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另一方面,空投件在搬运至飞机上时,也会费时费力。(2)将多个空投件码垛好后通过捆绑带捆在一起,然后用直升机或无人机吊装后到达目标位置进行投放,一方面,如果采用无人机,由于体积小,一次性不会吊装太多空投件,导致效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多个空投件直接用捆绑带捆绑,没有底部支撑的话,很容易使捆绑带断开,还没到目标位置,空投件就会分散下落,极易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空投装置,结构简单,投放方便,效率高,安全性强,抗冲击能力强,可对空投袋内装载的物资进行有效保护。
5.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空投装置,包括空投件和投放组件,
7.所述空投件用于装载空投物资,
8.所述投放组件包括空投托盘、捆绑带、以及吊装部,
9.所述空投托盘用于承载所述空投件,
10.所述捆绑带用于捆绑所述空投件,捆绑带的两端绕过空投件后可拆卸地连接,
11.所述吊装部设置在空中运输工具上,且吊装部与所述捆绑带的解锁部相连,在所述空投托盘脱离所述空中运输工具时,吊装部打开解锁部使捆绑带的两端分离,以投放空投件。
12.优选的是,所述空投件包括空投袋、包装箱,所述空投物资放置在所述空投袋内,空投袋设于所述包装箱内,所述包装箱包括箱体和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衬垫,所述衬垫设于所述空投袋与所述包装箱之间。
13.优选的是,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气柱缓冲袋,所述气柱缓冲袋包裹于所述空投袋之外。
14.优选的是,所述空投袋为装载固体物质的空投袋,
15.其包括第一盛装袋、第一防护袋、第一加强袋、以及第一封装袋,所述第一盛装袋设于所述第一防护袋内,所述第一防护袋设于所述第一加强袋内,所述第一加强袋设于所述第一封装袋内,
16.且所述第一盛装袋的袋口处设有第一封口结构以对第一盛装袋的袋口进行封口,所述第一封装袋的袋口处设有第二封口结构以对第一封装袋的袋口进行封口,所述第一封口结构和第二封口结构均采用双层折叠密封封口结构。
17.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盛装袋包括第一袋面和第二袋面,所述第一袋面和所述第二袋面的开合处构成第一盛装袋的袋口,
18.所述第一封口结构包括第一粘条和第二粘条,所述第一粘条设于所述第一袋面的外表面上并处于第一袋面的边沿,所述第二粘条设于所述第二袋面的外表面上,在第一盛装袋的袋口闭合时将第一袋面向第二袋面的方向翻折二次后,第一粘条恰好能与第二粘条贴合;
19.所述第一封装袋包括第三袋面和第四袋面,所述第三袋面和所述第四袋面的开合处构成第一封装袋的袋口,
20.所述第二封口结构包括第三粘条和第四粘条,所述第三粘条设于所述第三袋面的外表面上并处于第三袋面的边沿,所述第四粘条设于所述第四袋面的外表面上,在第一封装袋的袋口闭合时将第三袋面向第四袋面的方向翻折后,第三粘条恰好能与第四粘条贴合。
21.优选的是,所述空投袋为装载液体物质的空投袋,其包括第二盛装袋和第二封装袋,
22.所述第二盛装袋包括第一袋体和第一袋口部,所述第一袋口部与所述第一袋体连通并凸出于所述第一袋体,第一袋口部上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袋口部的开口;
23.所述第二封装袋包括第二袋体和第二袋口部,所述第二袋体与所述第二袋口部连通,所述第二袋体套设于所述第一袋体之外,第二袋口部套设于所述第一袋口部之外,且所述第一袋口部的开口从所述第二袋口部的开口中伸出,所述第二袋口部上设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袋口部的开口进行保护。
24.优选的是,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五粘条、第六粘条、第七粘条、以及第八粘条,
25.所述第五粘条设于所述第二袋口部的背面并靠近第二袋口部的开口处,所述第六粘条设于所述第二袋体的外表面上,在将第二袋口部向第二袋体方向翻转二次后,第五粘条恰好能与第六粘条贴合;
26.所述第二袋口部上还设有外包部,所述外包部连接在第二袋口部的背面上并伸出第二袋口部,所述第七粘条设于外包部的正面上并处于外包部伸出第二袋口部的位置,所述第八粘条设于所述第二袋体的外表面上,在将外包部向第二袋体方向翻转一次后,第七粘条恰好能与第八粘条贴合。
27.优选的是,所述捆绑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以及锁体,
28.所述第一带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一端相连,第一带体的第二端通过所述锁体与第二带体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解锁部设于所述锁体上;
29.所述锁体包括第一锁环、第二锁环、以及插销,所述第一锁环设于所述第一带体上,所述第二锁环设于所述第二带体上,
30.所述捆绑带还包括绳带,所述绳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带体的一侧面上,绳带的另一端设有拉环,并在第二带体和绳带的连接处延伸出一引绳,所述绳带上设有第一穿
孔,第二带体上与所述第一穿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穿孔,所述引绳的自由端上设有插销孔,
31.所述第二锁环从所述第一锁环中穿过后,所述拉环从第二锁环中穿过,所述引绳的自由端从拉环中穿过后,再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使得插销孔处于所述第二带体的设有绳带的所述侧面的反面,所述插销插设于所述插销孔中;
32.所述吊装部包括开锁拉绳和吊钩,所述吊钩连接在所述空中运输工具上,所述开锁拉绳的一端与吊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销连接。
33.优选的是,所述空投托盘包括支撑座和导向机构,所述支撑座用于放置所述空投件;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从所述支撑座的侧面向外伸出,用于在空投时与空中运输工具的舱体内的导轨相配合以将空投件从舱体内导出。
34.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座包括托盘面板、底板、以及管梁,所述管梁设于所述托盘面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35.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导向架、定位组件,
36.所述管梁具有第一内孔,所述导向架滑设于所述第一内孔中,所述导向轮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导向架上;
37.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弹簧、以及卡柱,所述导向架的两侧外壁上对称设有一对贯穿孔,所述卡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柱分别设置在所述弹簧的两端,并分别从一个贯穿孔中伸出,且所述第一内孔的孔壁上对称设有一对第一定位孔,导向架在滑动到第一定位孔位置时,两个卡柱恰好能够分别卡设于一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内。
38.有益效果:
39.本实用新型的空投装置,相比于传统空投装置,空投件的结构强度大,抗冲击能力强,在着陆时可以有效缓解空投着陆时受到的冲击,从而可避免空投袋因受到的冲击力而导致的空投袋袋口自动打开,防止装载的物资污染或损坏,并且,通过设置投放组件,将空投件捆绑在空投托盘上,可以便于运输和储存,并且,通过设置吊装部,可在空投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就能够自行解开捆绑带,实现一次性投放多个空投件,相比于传统空投方式,省时省力,效率高,安全性强,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实现空投件投放零失误,此外,本空投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成本低,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柱缓冲袋的结构示意图;
4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装载固体物资的空投袋的结构示意图;
43.图4为图3中第一盛装袋的第一袋面的结构示意图;
44.图5为图3中第一盛装袋的第二袋面的结构示意图;
45.图6为图3中第一封装袋的第三袋面的结构示意图;
46.图7为图3中第一封装袋的第四袋面的结构示意图;
4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装载液体物资的空投袋的结构示意图;
48.图9为图8中第二封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49.图10为图8中第二封装袋的第二袋口部的结构示意图;
50.图11为图8中第二盛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51.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带体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53.图14为图1中i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54.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带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55.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带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56.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投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57.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8.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机构的剖视图;
59.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机构的导向轮处于伸出状态时的剖面图;
60.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机构的导向轮处于缩入状态时的剖面图;
61.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向机构和导轨的连接示意图。
62.图中:1-捆绑带;2-空投托盘;3-空投件;4-开锁拉绳;11-第一带体;12.第二带体;14-锁体;21-托盘面板;22-底板;23-管梁;24-导向架;25-导向轮;26-第一内孔;27-弹簧;28-卡柱;29-连接筒;30-贯穿孔;31-第一定位孔;32-包边;33-导轨;34-凸台;41-吊钩;42-插销;121-限位带;122-日字环;141-第一锁环;142-第二锁环;143-绳带;144-拉环;145-引绳;146-第一穿孔;147-第二穿孔;301-气柱缓冲袋;302-封口部;303-气柱;304-第九粘条;401-第一盛装袋;402-第一防护袋;403-第一加强袋;404-第一封装袋;405-第一袋面;406-第二袋面;407-第一粘条;408-第二粘条;409-第三袋面;410-第四袋面;411-第三粘条;412-第四粘条;413-第一背带;501-第二盛装袋;502-第二封装袋;503-第一袋体;504-第一袋口部;505-第二袋体;506-第二袋口部;507-内袋;508-外袋;509-第一密封件;510-第二密封件;511-第五粘条;512-第六粘条;513-第二背带;514-第二提手;515-第七粘条;516-第八粘条;517-外包部;518-第二加强袋。
具体实施方式
63.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
64.实施例1
6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空投装置,包括空投件3和投放组件,其中:
66.空投件3用于装载空投物资;
67.投放组件包括空投托盘2、捆绑带1、以及吊装部,空投托盘2用于承载空投件,捆绑带1用于捆绑空投件3,捆绑带1的两端绕过空投件3后可拆卸地连接,吊装部设置在空中运输工具上,且吊装部与捆绑带1的解锁部相连,在空投托盘2脱离空中运输工具时,吊装部打开解锁部使捆绑带1的两端分离,以投放空投件3。
6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空投件3包括空投袋、包装箱。空投物资放置在空投袋内,空投袋设于包装箱内。包装箱包括箱体和缓冲组件,缓冲组件设于箱体内,缓冲组件包括衬垫,衬垫设于空投袋与包装箱之间,以提高包装箱内放置的空投袋的抗冲击能力,有效缓解受到的外部冲击,对其内部放置的空投袋进行有效保护,避免空投袋内装载的物资被破坏。
69.具体来说,衬垫包括底衬垫、侧衬垫,其中,底衬垫设于箱体的底部,空投袋放置在
底衬垫上;侧衬垫设于箱体的内表面上。衬垫还包括盖衬垫,包装箱还包括箱盖,盖衬垫设于箱盖的内表面上。并且,箱体、底衬垫、侧衬垫以及盖衬垫均采用蜂窝纸板制成,以进一步提高包装箱整体结构的抗冲击能力。更具体来说,蜂窝纸板包括上面纸、下面纸以及芯纸,芯纸夹设在上面纸和下面纸之间,其中,芯纸采用瓦楞原纸制成,上面纸和下面纸均采用牛卡纸制成。在箱体中,蜂窝纸板的厚度为6-10mm,优选为8mm,其蜂窝边长为4-8mm,优选为4mm,其中,上面纸和下面纸均采用160-510g/

牛卡纸,优选采用510g/

牛卡纸,芯纸采用80-140g/

瓦楞原纸,优选采用120g/

瓦楞原纸。在底衬垫、侧衬垫、以及盖衬垫中,蜂窝纸板的厚度为10-70mm,优选为10mm,其蜂窝边长为6-14mm,优选为6mm,其中,上面纸和下面纸均采用120-350g/

牛卡纸,优选采用160g/

牛卡纸,芯纸采用80-140g/

瓦楞原纸,优选采用110g/

瓦楞原纸。本实施例中,包装箱的外形尺寸(长*宽*高)优选为820mm*580mm*160mm,可放置四个装载空投物资的空投袋,且包装箱上设有第一提手,以便运输、搬运。
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组件还包括气柱缓冲袋301,气柱缓冲袋包裹于空投袋之外,以吸收空投件袋空投着陆时收受到的瞬间冲击力。
71.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气柱缓冲袋301包括袋体、封口部302,袋体包括多个气柱303,多个气柱依次相连且并列分布,其长度方向与气柱缓冲袋301的袋体开口方向平行,气柱303的宽度为10-30mm,长度为820-850mm,气柱303内的压力为0.04-0.08mpa。本实施例中,气柱303的宽度优选为20mm,长度为850mm,气柱303内的压力为0.05mpa。封口部302与袋体相连,用于在气柱缓冲袋301的袋口闭合时对袋口进行封口。封口部302的长度大于等于袋体的开口长度,其宽度为100-180mm,优选为145mm。封口部302设有第九粘条304,袋体上设有与第九粘条304相配套的第十粘条(图中未示出),在将封口部302向袋体方向翻折后第九粘条304恰好与第十粘条贴合。本实施例中,封口部242向袋体方向翻折后通过双面胶粘贴在袋体上,即第九粘条304为双面胶。气柱缓冲袋301采用具有较好的撕裂强度和耐热强度等性能的材料制成,比如,气柱缓冲袋301可采用改性聚乙烯材质的薄膜制成,薄膜的厚度为5-10μm。本实施例中,薄膜厚度优选为7.5μm。
7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空投袋为装载固体物质的空投袋,其包括第一盛装袋401、第一防护袋402、第一加强袋403、以及第一封装袋404,第一盛装袋401设于第一防护袋402内,第一防护袋402设于第一加强袋403内,第一加强袋403设于第一封装袋404内,且第一盛装袋401的袋口处设有第一封口结构以对第一盛装袋401的袋口进行封口,第一封装袋404的袋口处设有第二封口结构以对第一封装袋404的袋口进行封口,所述第一封口结构和第二封口结构均采用双层折叠密封封口结构。
73.具体来说,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第一盛装袋401包括第一袋面405和第二袋面406,第一袋面405和第二袋面406的开合处构成第一盛装袋的袋口,第一封口结构包括第一粘条407(粘条,又叫粘贴条、魔术贴)和第二粘条408,第一粘条407设于第一袋面405的外表面上并处于第一袋面405的边沿,第二粘条408设于第二袋面406的外表面上,在第一盛装袋401的袋口闭合时将第一袋面405向第二袋面406的方向翻折二次后,第一粘条407恰好能与第二粘条408贴合,即在第一盛装袋401的袋口位置形成了双层折叠密封封口结构,双层折叠密封封口结构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抗冲击能力强,可以防止空投袋在空投着陆时因受到的冲击力而导致第一盛装袋401的袋口打开,从而可以对其内部装载的固体物质进行有效保护。第一粘条407优选为长条形,沿第一袋面405的边沿方向延伸,第二粘条408与第二
袋面406的边沿距离大于等于第一粘条407的宽度的两倍,优选第二粘条408与第二袋面406的边沿距离等于第一粘条407的宽度的两倍,且第二粘条408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第一粘条407相匹配,以确保在第一盛装袋401的袋口闭合时将第一袋面405向第二袋面406的方向翻折二次后第一粘条407恰好能与第二粘条408准确地贴合。当然,第二粘条408的宽度也可以大于第一粘条407的宽度。第一盛装袋401采用采用具有较强的抗拉伸强度、耐热性、耐磨损性、自润滑性、低摩擦系数低等综合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以满足质量、强度等要求,比如,第一盛装袋401可采用聚丙烯或聚乙烯材料制成,如采用集装袋布料制成,第一盛装袋401的厚度优选为1-2mm。
74.第一封装袋404包括第三袋面409和第四袋面410,第三袋面409和第四袋面410的开合处构成第一封装袋404的袋口,第二封口结构包括第三粘条411和第四粘条412,第三粘条411设于第三袋面409的外表面上并处于第三袋面409的边沿,第四粘条412设于第四袋面410的外表面上,在第一封装袋404的袋口闭合时将第三袋面409向第四袋面410的方向翻折后,第三粘条411恰好能与第四粘条412贴合,即在第一封装袋404的袋口位置也形成了双层折叠密封封口结构,从而使空投袋的袋口具有双重的双重折叠密封结构,进一步防止了空投袋在空投着陆时因受到的冲击力而导致第一盛装袋401袋口打开。第三粘条411优选为长条形,沿第三袋面409的边沿方向延伸,第四粘条412与第四袋面410的边沿距离大于等于第三粘条411的宽度的两倍,优选第四粘条412与第四袋面410的边沿距离等于第三粘条411的宽度的两倍,且第四粘条412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第三粘条411和相匹配,以确保在第一封装袋404的袋口闭合时将第三袋面409向第四袋面410的方向翻折二次后第三粘条411恰好能与第四粘条412准确地贴合。当然,第四粘条412的宽度也可以大于第三粘条411的宽度。第一封装袋404采用强度、防水性能、耐磨性、以及阻燃性等综合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以确保质量及强度满足要求,比如,第一封装袋404可采用牛津布制成,牛津布的具体型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第一封装袋404的厚度优选为0.5-1.5mm。
75.第一防护袋402采用具有耐腐蚀、耐高低温、防水防潮、韧性好、强度高、热合性好、可加工性好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材料制成,比如,第一防护袋402可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制成,优选采用聚醚tpu。第一防护袋402的厚度为0.3-0.5mm,优选为0.3mm。第一防护袋402的袋口设有可自封口密封装置,比如,可采用密封骨条(又叫防水骨条、自封骨条),密封骨条通过热合技术固定在第一防护袋402的袋口位置,且密封骨条优选采用双路的密封骨条,以确保密封效果。
76.第一加强袋403为单向开口的袋结构,其与第一防护袋402、第一封装袋404之间留有缓冲的空间,用于限制第一盛装袋401及第一防护袋402的局部瞬间大变形,确保第一盛装袋401的完整性。第一加强袋403采用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耐热性、耐磨损性、自润滑性、摩擦系数低等综合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以满足质量、强度等设计要求,比如,第一加强袋403可采用聚乙烯材质制成。
7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封装袋404上还可以设有第一背带413,以便在空投完成后方便对空投袋进行携带、搬运。具体来说,背带413可以设于第一封装袋401的第三袋面409上(如图6所示),也可以设于第一封装袋401的第四袋面410上,还可以设于第三袋面409和第四袋面410的连接处。
7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空投袋为装载液体物质的空投袋,其包括第二盛
装袋501和第二封装袋502,第二盛装袋501包括第一袋体503和第一袋口部504,第一袋口部504与第一袋体503连通并凸出于第一袋体503,第一袋口部504上设有密封件,密封件用于密封第一袋口部504的开口;第二封装袋502包括第二袋体505和第二袋口部506,第二袋体505与第二袋口部506连通,第二袋体505套设于第一袋体503之外,第二袋口部506套设于第一袋口部504之外,且第一袋口部504的开口从第二袋口部506的开口中伸出,第二袋口部506上设有保护组件,保护组件用于对第一袋口部504的开口进行保护。
79.具体来说,如图9、图10、图11所示,第二盛装袋501为双层结构,包括内袋507和外袋508,外袋508套设于内袋507之外,内袋507和外袋508的袋口部分别进行密封,即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509和第二密封件510,第一密封件509用于密封内袋507,第二密封件510用于密封外袋508,以确保第二盛装袋501内装载的液位物质不会漏出。第二盛装袋501(包括内袋507和外袋508)采用具有耐腐蚀、耐高低温、防水防潮、韧性好、强度高、热合性好、可加工性好并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材料制成,比如,内袋507和外袋508均可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聚醚(tpu)制成,两者的厚度均为0.5-0.6mm。本实施例中,内袋507和外袋508均优选采用改进的聚醚tpu,两者的厚度均优选为0.5mm。第一密封件509和第二密封件510优选采用可自封口密封装置,比如,可采用密封骨条(又叫防水骨条、自封骨条),密封骨条通过热合技术固定在第二盛装袋501的袋口位置,且密封骨条优选采用密封骨条,更优选的是,采用双路的密封骨条,以确保密封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盛装袋501还可以采用旋盖密封结构密封,即第一袋口部504的开口处设有第一螺纹,密封件为密封盖,密封盖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以形成旋盖密封结构,用于密封第一袋口部504的开口,而不限于采用密封骨条密封第一袋口部504的开口。
80.保护组件包括第五粘条511和第六粘条512,其中:第五粘条511设于第二袋口部506的背面并靠近第二袋口部506的开口处(如图10所示),第六粘条512设于第二袋体505的外表面上,在将第二袋口部506向第二袋体505方向翻转二次后,第五粘条511恰好能与第六粘条512贴合,即在第二封装袋502的袋口位置形成了双层折叠密封封口结构,双层折叠密封封口结构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抗冲击能力强,可以防止空投袋在空投着陆时因受到的冲击力而导致第二盛装袋501的袋口打开,从而对其内部装载的液体物质进行有效保护。第六粘条512与第二袋口部506的边沿距离为第五粘条511的宽度的两倍。本实施例中,优选第六粘条512与第二袋口部506的边沿距离等于第五粘条的宽度的两倍,且第六粘条512和第五粘条511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以确保在第二封装袋502的闭合时将第二袋口部506向第二袋体505方向翻折二次后第六粘条512恰好能与第五粘条511准确地贴合。
81.保护组件还包括第七粘条515和第八粘条516,第二袋口部506上还设有外包部517,外包部517连接在第二袋口部506的背面上并伸出第二袋口部506,第七粘条515设于外包部517的正面(与第二袋口部506的背面相对的一面)上并处于外包部517伸出第二袋口部506的位置,第八粘条516设于第二袋体505的外表面上,在将外包部517向第二袋体505方向翻转一次后,第七粘条515恰好能与第八粘条516贴合,从而将上述在第二封装袋502的袋口位置形成的双层折叠密封封口结构包裹在外包部27内,可提高第二封装袋502的双重折叠密封结构的可靠性,进而可进一步防止空投袋在空投着陆时因受到的冲击力而导致第二盛装袋501袋口打开。第八粘条516与第二袋体21的边沿距离等于第七粘条515与第二袋体505的边沿距离,第八粘条516和第七粘条515的尺寸相匹配,以确保在第二封装袋502的闭合时
将外包部517向第二袋体505方向翻折一次后第八粘条516恰好能与第七粘条515准确地贴合。
82.第二封装袋502采用强度高、防水性能好、耐磨性强、阻燃性好的材料制成,比如,第二封装袋502采用牛津布制成,其厚度优选为0.5-1.5mm。第二封装袋502的外表面上可以设有第二背带513,以便在空投完成后方便对空投袋进行携带、搬运。如图8所示,第二背带513优选设于第二封装袋502的顶端,即设于第二袋口部506所在端。第二封装袋502的外表面上还可以设有第二提手514,以便将第二盛装袋501内的装载的液体物质倒出。如图8所示,第二提手514优选设于第二封装袋502的底端,且与第二袋口部506相对。
8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载液体物质的空投袋还包括第二加强袋518,第二加强袋518设于第二封装袋502内,第二盛装袋501设于第二加强袋518内。具体来说,第二加强袋518为单向开口的双层袋结构,即第二加强袋518包括内层袋体和外层袋体,内层袋体设于外层袋体的内部。第二加强袋518与第二盛装袋501、第二封装袋502之间留有缓冲的空间,用于限制第二盛装袋501的局部瞬间大变形,以确保第二盛装袋501的完整性,防止第二盛装袋501内装载的液体物质漏出。第二加强袋518的内层袋体和外层袋体均采用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耐热性、耐磨损性、自润滑性、摩擦系数低等综合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以满足质量、强度等要求,比如,可采用聚丙烯或聚乙烯材料制成。
8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捆绑带包括第一带体11、第二带体12、以及锁体14,第一带体11的第一端和第二带体12的第一端相连,第一带体11的第二端通过锁体与第二带体12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解锁部设于锁体14上。
85.具体来说,如图13、图14所示,锁体14包括第一锁环141、第二锁环142、以及插销42,第一锁环141设于第一带体14上,第二锁环142设于第二带体12上,捆绑带1还包括绳带143,绳带14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带体12的一侧面上,绳带143的另一端设有拉环144,并在第二带体12和绳带143的连接处延伸出一引绳145,绳带143上设有第一穿孔146,第二带体12上与第一穿孔146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穿孔147,引绳143的自由端上设有插销孔(图中未示出),第二锁环142从第一锁环141中穿过后,拉环144从第二锁环142中穿过,引绳145的自由端从拉环144中穿过后,再依次穿过第一穿孔146和第二穿孔147,使得插销孔处于第二带体12的设有绳带143的侧面的反面,插销42插设于插销孔中,从而实现第一带体11的第二端与通过锁体14与第二带体12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此时,锁体14处于锁住状态。
86.如图12所示,吊装部包括开锁拉绳4和吊钩41,其中,吊钩4连接在空中运输工具上,比如,在空中运输工具的舱体的货物储存区设置吊环,吊钩41挂扣在吊环上,开锁拉绳4的一端与吊钩41连接,其另一端与插销42连接。开锁拉绳4的长度应确保在空投托盘2未离开空中运输工具时,开锁拉绳4处于松弛状态,并在当空投托盘2离开空中运输工具时,在重力作用下,开锁拉绳42拉紧后将插销42从引绳145上的插销孔内拉出,引绳145的自由端从第一穿孔146、第二穿孔147中脱离,拉环144从第二锁环142中脱离,第二锁环142从第一锁环141中脱离,此时,锁体14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使得第一带体11的第二端和第二带体12的第二端自主分离,空投件和空投托盘2散开、下落,从而实现空投件投放。
87.相比于传统空投方式,本空投装置无需人工操作就能实现自行解开捆绑带进行投放空投件,省时省力,效率高,安全性强,且捆绑带的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实现空投件投放零失误。
8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带体12上还设有限位带121,限位带121设于第二穿孔147的周围远离第二带体12的第二端端部的一侧,且限位带121与第二带体121之间设有空隙,用于在插销42穿过插销孔后再将插销42伸入到该空隙中进行限位。
8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5、图16所示,第一带体11的第一端和第二带体12的第一端可以采用“日”字扣结构相连,以便于调节捆绑带的长度。具体来说,在第一带体11和第二带体12中的其中一个的第一端上设有日字环122,将另一个带体的第一端穿设于该日字环122中,以形成日字扣结构。本实施例中,日字环122优选设于第二带体12的第一端上。当然,第一带体11的第一端和第二带体12的第一端还可以直接采用粘接方式相连,即在第一带体11的第一端和第二带体12的第一端分别设置可以相配合的第十一粘条和第十二粘条(图中未示出),通过将第十一粘条和第十二粘条贴合实现粘接。
9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空投托盘包括支撑座和导向机构,其中:支撑座用于放置空投件;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25,导向轮25从支撑座的侧面向外伸出,用于在空投时与空中运输工具的舱体内的导轨33(如图22所示)相配合以将空投件从舱体内导出。
91.具体来说,支撑座包括托盘面板21、底板22、以及底板23,托盘面板21与底板22平行设置,底板23夹设于托盘面板21和底板22之间,并沿托盘面板21的长度方向延伸。底板23的上表面与托盘面板21的下表面相接,底板23的下表面与底板22的上表面相接。托盘面板21采用复合蜂窝纸板制成,复合蜂窝纸板的厚度为20-40mm,优选为30mm,复合蜂窝纸板的蜂窝边长为4-10mm,优选为4mm。更具体来说,复合蜂窝纸板由多层工业纸板复合而成,其中,工业纸板的厚度优选为2mm,工业纸板的芯纸采用120-140g/

高强瓦楞原纸制成,工业纸板的面纸采用450g/

纱管纸和250g/

牛卡纸制成。底板2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各个底板23之间相互平行,呈“川”字形分布,导向机构的数量为多对,多对导向机构对称分布在各个底板23的第一内孔中。比如,底板23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三个底板23平行设于托盘面板21和底板22之间,导向机构的数量可以为两对,两对导向机构分设于处于两边的两个底板23内。底板23为纸管,优选为方形纸管,纸管的管壁厚度为4-6mm,优选为5mm,底板23的外形尺寸(长*宽*高)优选为1200mm*100mm*80mm。底板22采用夹板制成,底板的厚度10-20mm,优选为15mm。支撑座还可以包括包边,包边可以为u型槽状,包裹在托盘面板21的边缘。包边的厚度为2-5mm,优选为3mm。包边采用蜂窝纸板制成,其中,蜂窝纸板的面纸优选采用200g/

牛卡纸制成,芯纸优选采用140g/

瓦楞原纸制成。支撑座上还可以设有一对或多对捆绑孔(图中未示出),各对捆绑孔可对称设置在托盘面板21上,也可对称设置在包边上,还可以同时对称设置在托盘面板21和底板22上,用于穿过捆绑带,以便对空投托盘上放置的空投件进行捆绑,防止空投件倾倒。空投托盘的表面还可以设有防潮防水涂层,比如,在空投托盘的表面可涂刷htw-b型涂料(htw,即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以用于保护空投托盘。空投托盘的外形尺寸可根据符合gb/t 2934-2007《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规定进行设置,以便于运输、储存。比如,空投托盘的外形尺寸长*宽*高)可以为1200mm*1000mm*150mm,重量为≤15kg,额定载荷可达到800kg。
92.如图18、19所示,导向机构还包括导向架24、定位组件。底板23具有第一内孔26,导向架24滑设于第一内孔26中,导向轮25可转动地支撑在导向架24上,以便在空投时由导向轮25从支撑座中伸出而卡入空中运输工具的舱体内的导轨33内并沿导轨33滑动从而带动空投件滑出舱体而进行空投(如图20所示),和在未进行空投时(如运输、储存过程)导向轮
25收缩至支撑座的内部(即处于缩入状态,如图21所示),可以减少占用空间。导向架24优选采用夹板(也称胶合板、细芯板,由三层或三层以上一毫米厚的单板或薄板通过胶贴热压制而成)制成,且夹板的厚度优选为5mm;导向轮25优选采用尼龙材料制成。定位组件包括弹簧27、卡柱28,其中,导向架24的两侧外壁上对称设有一对贯穿孔30,卡柱2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柱28分别设置在弹簧27的两端,并分别从一个贯穿孔7中伸出;第一内孔的孔壁上对称设有一对第一定位孔31,导向架24在滑动到第一定位孔31位置时,两个卡柱28在弹簧27的作用下恰好能够分别卡设于一个第一定位孔31内,此时,导向轮25从支撑座的侧面伸出,以便与空中运输工具的舱体内的导轨33相配合,实现导向目的。卡柱28、弹簧27优选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定位组件还可以包括连接筒29,连接筒29横向卡设于导向架24的两侧外壁之间,连接筒29的内部空间与弹簧27的大小相适应,弹簧27容置于连接筒29内,两个卡柱28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分别从连接筒29的两端伸出,可防止弹簧27沿其径向方向的形变,提高定位组件的稳定性。卡柱28的侧壁上可以设有凸台,凸台34的尺寸大于贯穿孔30的尺寸,且凸台34处于连接筒29内,凸台34的一端与弹簧27相抵,在弹簧的作用下,凸台34的另一端与导向架24的侧壁相抵,可防止卡柱28及弹簧27从导向架24上脱离。第一内孔的孔壁上还对称设有一对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设于导向架24的远离导向轮25的一端,且与第一定位孔31处于同一直线上,当需要导向轮25收缩至支撑座内部时,可使卡柱28从第一定位孔31中脱离并将导向架24滑动到第二定位孔位置进行限位。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31的距离大于等于导向机构从支撑座伸出的长度,以确保导向轮25可以完全收缩至支撑座内部。
93.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空投装置,相比于传统空投装置,空投件的结构强度大,抗冲击能力强,在着陆时可以有效缓解空投着陆时受到的冲击,从而可避免空投袋因受到的冲击力而导致的空投袋袋口自动打开,防止装载的物资污染或损坏,并且,通过设置投放组件,将空投件捆绑在空投托盘上,可以便于运输和储存,并且,通过设置吊装部,可在空投过程中无需人工操作就能够自行解开捆绑带,实现一次性投放多个空投件,相比于传统空投方式,省时省力,效率高,安全性强,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实现空投件投放零失误,此外,本空投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成本低,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
94.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形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